()當晚,她的丈夫或許因為不放心,或許是為了恭賀他們師徒相聚,他也來了。大家齊聚一堂。舉辦了一個專門為他們師徒相聚而慶祝的宴會。
她心里不喜這樣,她知道他心里也不喜。可是到了他這樣的地位。有些事是身不由已的。應酬一下,也是無法避免的。這里有太多人的好意。不過,這也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在歡樂洋溢的氣氛下,一切尷尬都能從容應對。
師徒同桌坐在相鄰的位置。
宴會進入高ch o的時候,他借助氣氛,用一種很平靜的眼神望著她,用一種平和很關懷的語氣問她︰「你現在畫的怎麼樣了?功夫有沒有進步啊?」仿佛一個慈師在關懷自己最中意的徒弟。
他問的很隨意的樣子。他為的就是能夠平穩的將自己和她的關系,過渡到當年在一起時那樣隨意而自然的氣氛中。可是,她一听到這句話,心里卻怎麼也控制不住,一下子翻江倒海了。
上天可鑒啊。
自己那麼愛你,為你不惜一切,跟隨者你十年。為的就是有一天軟化了你的心,讓你能夠打開心扉讓我能有一席之地。自己付出的努力不可謂不大吧?十年青ch n年華自己只為你輕拋。可是,最終卻是這般光景。你讓我如何叫你一聲「師傅!」?
在她心中,「師傅」這兩個字,是那麼柔情蜜意,那麼痛徹心扉。已經遠遠不是本來的味道了。你如今又以一個師傅的口氣,關切垂問,讓我如何出口回答?
她的眼淚一下子涌上了眼眶。她不敢讓人看見,她急忙低下了頭去。
她垂在兩鬢的青絲遮住了所有探尋的目光。沒有人看到她眼眶里打轉的淚水。
可是現場的氣氛卻一下子凝注了。很多人雖然不說,可是都是能感覺到他們這師徒之間的不尋常。
一桌子人都鴉雀無聲,在等她的反應。就在她頂著這壓力,竭力想克制住自己那翻江倒海般的情緒,好不讓這樣尷尬冷場時,一張紙巾遞到了她的眼前。
她知道自己已經無法掩飾了。
她拿過紙巾,淚水再也止不住奪眶而出。
這時,一個聲音在她身後響起。
「我妻子心中一直惦記著她的老師。之前在國內,當她知道老師流落街頭的時候,幾乎痛不y 生。只是我們當時找了很久,卻沒能找到。她一直擔心老師有什麼意外。這些年來,她一直不開心,我知道她心里是惦記著老師。她常常跟我講起當年老師如何將她這樣一個普通的高中生,一路領進了藝術的殿堂。苦心教誨,鼓勵提攜,一路帶她,不僅讓她學會了畫畫,更是給了她一個夢想,那是一個更加廣闊的天空。當年她甚至都不用工作,只需一心學畫,老師不僅不曾收過一分錢學費,還連她吃穿用行都管到。這份情誼,豈是簡單啊。試問這樣的師傅哪里有?如此恩情深重,所以我妻子一直心中牽掛不下。今天,終于見面了,情緒一時失控,還請大家見諒。」
這番話,誰說出來都不合適,卻是她的丈夫說的如此情真意切。現場知道內中情由的人,心中的石頭都一下子從半空中落了下來。而那些不知道內情的,也是頗為唏噓感慨。
這樣一來,現場的氣氛就再次變得輕松洋溢起來了。
她怎麼也想不到,會是自己的丈夫出來解圍。她更不知道,丈夫又是什麼時候走到自己身後來的。她心中愧疚,抬頭看了一眼,她突然看到丈夫眼里那真真切切的關懷之情。她心中突然感到無比愧疚。莫名的,她內心的那些掙扎終于不再糾纏了。她感到眼前一切都開始清朗明晰起來。
過去的,畢竟已經過去了呀。不論是多麼愛恨難舍,多麼痴迷和不甘,事實上其實都已過去了。自己放不下,還有什麼意義呢。
自己奮爭十年,而那個女人只是輕輕的走到了他的面前。而結局如此,還用再想嗎?老師的天x ng執著而專一。心中有了一個,就不會再有一個。恨,只恨自己晚生了幾年。如果自己在她之前出現,結局必定會不同吧。緣分啊!一切都是緣分。既然無緣,何必相怨啊!
而自己的丈夫,即使知道這一切,卻仍舊不願無悔始終相伴。這樣的愛人,難道自己可以辜負嗎?
既然如此,自己還在想什麼呢?
她的心中,至此終于豁然!
她終于仰起了頭,她微笑著望了一眼丈夫,這才轉頭看向了她的師傅。
這一刻,她看到師傅那關切的眼神,還有那實實在在的愧疚。她明白,師傅當年其實一直是拿自己當徒弟的。所有的心思其實都是自己一個人的事。事實上,但論師徒而言。丈夫說的不錯。當年,師傅對自己,實在是太好了。這樣的師傅那里去找啊?能有這樣一個真心相待的師傅,難道不是自己的幸運嗎?
她揚起了頭。用一種嶄新的目光重新望著眼前這個男人。
她輕啟朱唇︰「師傅,徒弟愧對您。我辜負了您對我的期望,自從分開後,我的功夫都落下了。您還願意繼續教我這個徒弟嗎?」
事實上,自他走後,她心中苦痛,再也沒法畫下去了。可是,她也知道,他對自己一直是單純的師傅對徒弟的期望,自己荒廢了自己也實在是辜負了他十年的孜孜培養。
他此刻,心情雖然激動不已,但是臉上的表情卻終于平靜下來了。
他很高興。
終于又回到以前了。太好了,實在是太好了啊!還有什麼比這樣更好!
那些過去的r 子,讓他如何能夠輕易忘懷。對她的愧疚,讓他始終無法釋懷啊。
他的聲音平靜而又溫和。
「是我對不住你啊。當年因為自己的心結,丟下你離開。都是我自己沒有負起一個做師傅的責任。你還能認我做師傅,我已經是很慚愧了!」
他娓娓說來。其中卻滿含著真摯的情誼。
這樣的師傅,實在是讓所有人羨慕啊。有如此師徒,實在是一段佳話呀!
現場許多人紛紛開始安慰、恭維、贊嘆……
就在這一片紛亂的聲音里,她舉起了杯子。也為他敬了一杯酒。
「師傅,我以後一定跟著你好好學。絕不辜負您的苦心。」
他們二人都將杯中的酒一口喝干。
「以後,我好好教你,你也一定要努力。做我的徒弟,你可以畫的不好,但一定要有心中的山河。書法繪畫也只是渡河的舟子,舟子何其多,路路都是通羅馬。舟子自然是要乘,但最重要的是要渡河。但願有一天,為師能帶你渡過這河。」
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宴會結束時,他現場寫了一副字送給了她,上面寫著︰過去以畫為人生,此後以人生為畫。
她在此後,與她的丈夫相親相愛,終身相伴。
她在有生之年,繪畫方面的成就。歷史評價,也足有資格與人類歷史上的那些繪畫大師們相比。
而他在之後的又有過幾次突破。所有這些從他的筆名變化中可略窺一二。
他的原名為陳海博。事實上除了一些研究他的人外,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本名。他在去美國之前並無固定的筆名,從來都是隨便寫個名字上去。而自他重新開始拿起筆來後,他自稱筆名「有余」,而後又更名「無余」。釋迦牟尼三十歲成道時,便證得涅槃而成佛,不過當時他的**還是過去惑、業之果的剩余,所以稱為"有余涅槃"。直到八十歲逝世,方是入"無余涅槃"。有人以此相問,未月兌肉身如何能得無余?他說道,自己所理解的有余與無余和佛教中所理解的含義是不同的,自己所理解的只是在書畫方面。(此中,無余二字,出于佛教。涅盤是第一法,無上法。是有二種︰一有余涅盤,二無余涅盤。愛等諸煩惱斷,是名有余涅盤。聖人今世所受五眾盡,更不復受,是名無余涅盤。又一解曰︰人法雙空,了無掛礙,方名無余。)
之後他筆名又更改為三個點,就是隨便拿毛筆點上三點便是筆名了。而最後他的筆名又更為「一沙」。
原本他的一生本不該再有波瀾。可是,在他在六十多歲的時候,他再次收了一個徒弟。非常讓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位徒弟,根本不會畫畫,只是寫一手好書法,不過書法上也只是略有小成而已,原本是遠遠夠不上做他徒弟的。可是他卻偏偏就收了這麼一個徒弟。可是誰又能想到,正是他的這位徒弟,在導致他的身死的因素中,卻是最大的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