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最新免費章節請訪問。說一個關于科舉考試的軼事
清末的一次科舉考試,曾出了這樣一道題︰「項羽拿破侖論」某考生呆坐良久,忽然腦中靈光一閃,憤然于紙上落筆︰「霸王力可拔山矣,而況拿一破侖(輪)乎!」
這題目對當時的人來說,出的的確有點「偏」只不過看到這個軼事時,兄弟我倒
拿破侖無疑是十八世紀法國乃至歐洲最杰出的人物並且個人認為,近代歐洲最有可能在某種程度上達成部分區域一統的機會,其實就是在他手中
拿破侖沒能做到這點,他個人犯下的錯誤有很多
比如說,當時法國大革命的目標之一,是取消封建的王權體制
〃這是法國不像很多歐洲國家很早就沒有王室的原因之一;並且當時它的這個革命,還對整個歐洲的封建和王權體制造成了極大的沖擊)
而拿破侖卻在後來當了法蘭西帝國的皇帝,這就讓很多人大失所望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本來是想獻給他,听說這件事後,立馬憤而取消
拿破侖的另一個錯誤就是,他不僅讓自己的很多親戚(比如他的一個妹夫)去當了各地的國王,並且也像咱們的春秋戰國時期那樣,在各國之間多有什麼聯姻可在最後,這些所謂的親戚不僅沒有幫他,有些人還反對了他
兄弟我以前看他的傳記時就曾覺得,假如他當時學咱們中國,弄郡縣制,不立那麼多的「諸侯國」,說不定後來的情況就大不一樣
至于更多的其它原因,咱水平也有限,就不班門弄斧了
但拿破侖失敗的外部原因之一,非常顯然的一條,是他有個致命的大敵—英國因為在歷次所謂的「反法聯盟」中,都能看到大英帝國的影子
說實話,在個人的感覺中,如果拋開其它,于近代以來的歐洲史上,英國所扮演的角色,實際上就是一個攪局者因為作為一個島國,它的每一個政治家都非常明白,歐洲大陸出現的任何一統,都將是大英帝國的噩夢
講白點,就是一旦出現這種情況,由于地理環境資源等因素,英國必然會在以後被邊緣化
且不說當年的「日不落之帝國」,在兩次大戰的後期都顯得有點力不從心,就是後世法德一拋棄過去彼此的恩怨,歐盟的核心在事實上也不是英國
所以,無論是在拿破侖時代,還是對後面所出現強勢的德國和俄國,他們所采取的策略,就是糾集老二等一幫人,一起對付歐洲大陸的老大
在「合縱連橫」的策略上,甚至講難听點,在挑撥離間上,英國絕對算得上是歐洲國家中玩得最高的一個吃過它悶虧的,甚至還有堂堂的美國
很多人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美國國內開始時流行的是「孤立主義」這種「孤立主義」的情緒,在很大程度上就來自于它在當時國際事務中所受到的排斥
美國的國民產值躍居世界第一其實很早,並且它在一戰中就是歐洲的「拯救者」,可即使是這樣,在戰後仍受到了以英法為首的歐洲國家壓制
說美國在一戰中落了個「吃力不討好」,也許有點過分,畢竟它在戰爭還發了財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進去了,卻得到這樣的結果,顯然也不會舒服到哪去
故此,二戰爆發後,美國國內「孤立主義」盛行,根本不願意再管歐洲的爛事,若不是那個島國的某些鳥人在珍珠港來事,他們仍該玩的玩,該樂的樂
相反,倒是這時候的英國極力想把美國再度拖入到戰爭中來美國在珍珠港一挨炸,丘吉爾傳給羅斯福的第一個信息就是︰
「現在咱們是一條船上的人了」
美國加入到二戰中之後,投入了更龐大的人力物力,再度扮演了「拯救者」的角色戰後除了強大的武力,更集中了整個世界七成以上的黃金儲備
照理說,這時候它再講啥,旁人該無話了可就是這樣,在戰後的國際事務安排中,他們還是被添了堵
這次又是英國人,因為英國仍想在戰後薄大英帝國的傳統地位,而其中的重點,就是英鎊的國際地位
所以,在商討戰後的國際貨幣體系安排即著名的布雷頓森林會議當中,以經濟學家凱恩斯為首的英國拋出了個「凱恩斯方案」,其所打得算盤,就是要讓英鎊和美元有著平起平坐的地位
只不過有了上次吃虧的前車之鑒,美國再也不肯相讓,他們翻了個白眼後,同樣拋出了個「懷特計劃」在絕對實力的基礎上,迫使英國做出讓步,就此決定了美元獨一無二的國際地位而沒有美元獨一無二的國際地位,美國超級大國的地位也就無法維持到現在
當我們回頭看這些歷史時,其實並不難對有些現在的事情了然于胸了
手機用戶請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