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回之帝國的歷史 第二百一十一章 結業典禮

作者 ︰ 西南北無家

楊太後又坐到了閱兵台上,邊上陪著的是東和趙?童鞋。//*.lzh——*//周圍的人,還有謝枋得和劉鼎孫,以及禮部的陳宜中、鄧光薦等人,國學院的夫子們,更全都到場。

閱兵台前站著的,則全是孩子。

這不是又弄什麼童子競技會,而是在舉行幾個學校童子的所謂的結業典禮。

學校里有c o場,孩子們課間活動沒有場地,這是不對滴。但它們都小了點,所以在東的策劃下,就又到了這個地方。

自景炎五年朝廷下令讓孩子們進學校學習開始,至今已經五年了。其中一些開辦較早的學校,這主要是在瓊州,按上一年帝國新制定的《十年義務教育試行規制》,它們的學生都已經到了在縣學畢業的時候,因此,國學院就按新的規制,在這些學校舉行了帝國前所未有的結業考試。

這個考試自然有嘗試的意思在里面,但其實也算不上什麼太出格之事,因為在許多夫子的眼里,它也不過就是類似于過去朝廷的「童子試」。

「童子試」又稱「童子科」,是宋代舉行的各類考試之一,它的考生,是年齡十五歲以下的神童。這些神童由各地官員所推薦,再經皇帝親試,一旦成績優異,朝廷直接給個功名並不希奇。

哪個著有「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著名詞人晏殊,就是應試童子科考試,被宋真宗賜進士出身,後成為朝廷的重臣。而且他的這個經歷很有點傳奇。

《夢溪筆談》中記到︰(晏殊被)召至闕下,適御試進士,便令與試。公見試題曰︰「臣十r 前已作此賦,乞命別題。」上極愛其不隱。

晏殊到京城後,宋真宗正好在舉行殿試,就讓他和哪些舉子們一起考試,但晏殊一看題,這是十天前他做過的,于是就請換一個。宋真宗一見,這樣誠實的孩子要培養。

晏殊的誠實還表現在,後來真宗任命他為東宮的官,並告訴當時的執政,他听說其他的人都喜歡宴請游玩,只有晏殊兄弟在讀,所以這個官讓他來做。晏殊知道後,就回話︰「臣不是不喜歡宴請游玩,只是因為沒錢而已。有錢了,臣也會去。」真宗就更是對他刮目相看。直至仁宗朝,他一直被大用。

南宋之時,在孝宗淳熙元年(1174),童子試中甚至還出現了女童。

宋人李心傳在他的《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中記到︰「自置童子科以來,未有女童應試者。淳熙元年夏,女童林幼玉求試,中後省挑試,所誦經四十三件並通。四月辛酉,詔特封孺人。」

宋代不愧為宋代,這個林幼玉絕對算得上是帝國歷史上真正的女進士。後世的元、明、清,在這方面,的確差多了。在宋代玩教育,真的是非常恰當。

有過去的經驗在此,帝國首次「縣學結業考試」進行的非常順利,一點都不令人奇怪。

當初在國學院的奏報中,如果不是因陛下講過,這是以「達標」或「合格」為標準的考試,夫子們甚至很有可能將「解元」都給寫出來了。畢竟這是行朝到海上後,舉行的第一次考試,他們真的是非常重視。

東看了奏報,嘴里冒出來的,自然是︰「好,很好,甚好。」

但老謝和劉鼎孫雖然滿面笑容,卻一直看著他,並不吱聲,反而臉上有著期待。

開玩笑,帝國新的教育規制是小鬼頭搗鼓出來的,沖著他哪愛折騰的x ng子,就這麼幾個「好」字結束了?哪是絕對不可能滴。

現在,東要是不折騰點事,國學院的夫子們一樣會在心里嘀咕。

做人做到這地步,也實在是人生的杯具。但這真的也不能全怪咱啊,要怪,俺還是給你內牛滿面的兩個字︰「代溝」。

「謝愛卿,劉愛卿,這個縣學的結業考試,是帝國舉行的第一次,為向所有人昭示朝廷教化天下的決心,同時也為了慶祝,朕以為,弄個典禮是必須的。」

既然咱將「教化天下、重教興學」的大旗給豎起來了,當然要讓它繼續飄下去。

听了陛下的話,謝枋得和劉鼎孫這才釋然︰「臣遵旨。」

「朕覺得,這個典禮儀式,是不是這樣,……」

你看看,竟然早有準備,就知道你閑不住。

其實東策劃的這個畢業典禮和後世也差不多,成績優異的學童獎勵獎勵是應該的,勤奮教學的老師更應該表揚。

獎金就算了,學童們年紀還小,這沒必要。再說,動不動就給錢,會將孩子從小就引到錢眼里面去。

在東給老師和孩子們準備的獎品中,學習工具一套,筆、墨、紙、硯都有,國學院剛完成的《大宋字典》初版一本,另外就是皇家院的藏若干。獎狀是絕對要發,而且他又請太後親筆簽了字。

楊淑妃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東知道。他為了讓太後能多散心,更為了幫她找事做,不讓她太閑,的確想了不少招。

至于他還有沒有借機向夫子們更多地昭示帝國皇家仍然重視文教的小心思,那就只有問這個狡詐的後世廢才了。

楊淑妃對這種「與童同樂」之事,肯定非常高興。只不過她一參與,事情的規格立馬被抬高了,所以,舉行一個典禮儀式也就變得順理成章,帝國的禮部就此也參與了進來。

現在,在一片祥和的氣氛之中,楊淑妃和謝枋得、劉鼎孫等人,給成績優異的孩子和優秀的「園丁」頒了獎。當然,這種出風頭的事,也少不了帝國陛下。

孩子們的興奮就不用說了啊,那些拿到帝國陛下和太後親自頒發獎狀、獎品的學童,尤其如此。

老謝和劉大學士更是滿面ch n風,因為陛下在事前還說了︰「謝愛卿,劉愛卿,這個縣學的結業典禮辦過之後,我大宋新的郡學開學儀式也應該弄一下。朕已經得到太後的首肯,她還將親臨。」

听了他的話,當時國學院的夫子們心里只有兩個字,敬佩。

您捫心自問,歷代之中何曾見過如此重教興學的聖君?

就是鄧光薦也來了句︰「陛下聖明。」

但是,興奮的時候並不等于所有人都很熱。

雖然陳宜中也順著眾人恭維了陛下幾句,但旁人都沒注意到,他在向衛王殿下行禮時,其實更慎重。

老陳是老江湖了,他以前是帝國的首席大臣,有很多的事情他同樣是非常清楚、甚至是明白的。在他的內心里面,對這個變得善于「折騰」的陛下,到底是什麼想法,現在真的沒人知道。

況且,盡管老陳現在還是朝廷的五大尚之一,但他實際上已在朝中被冷落,因為職位和分工就擺在哪里。而被冷落,往往使人成為旁觀者。旁觀者清,有些事就看的更清楚。

陳宜中注意到帝國的衛王殿下看著哪些獎品已眼熱。

這是由于,就算獎品再一般,可皇家出手,外表包裝上還是非常j ng美,要不您在這個堂堂大宋朝讓人笑話,就是夫子們都會覺得顏面掃地。

趙?現在已經十四歲,這位小童鞋有喜歡在外亂竄的皇帝哥哥做榜樣,早已變得不安分。但童鞋畢竟還是童鞋,孩子的天x ng里面常有的東西,他也不例外,特別是攀比。

這小子看見他的皇帝哥哥和太後給別人頒發這麼漂亮的獎品,小屁孩的嫉妒心少不得就有那麼一點。

老陳見別人都在注意頒獎,因此就慈祥地和衛王殿下說了一句話︰「這些東西,殿下以後都能得到啊。」

趙?點了點頭,他隨後就來了事。

等頒獎儀式完畢,拉了拉笑容滿面的太後,他滿臉期待地問道︰「母後,等?兒結業了,您也給?兒發一份獎品好嗎?」

楊淑妃慈愛地拍了拍他的小臉,柔聲說道︰「好啊。」

但她緊接著也來了一句︰「不過這獎品,就要先找你的皇帝哥哥要了。」

邊上的東差點哭出聲來。

帶你小子出來,是為了讓你多長點見識,這也算是在培養你。可你小子也太會拍馬屁了,知道楊淑妃喜歡什麼,你就來什麼。這也就算了,可拐了彎,竟然又把兄弟我給繞了進去。難怪後世家長們說,孩子都是人j ng啊。

趙?可沒管他是怎麼想的,楊淑妃的話音剛落,他就又渴望地問到︰「皇帝哥哥,你會給?弟什麼獎品呢?」

東黑線差點上了腦門子。你小子是真的不知道,這里的每一樣東西都是值錢滴,就是咱今天送出去的,也全是宋代的文物,這要是放到後世,n in i的,那一份都要值個千萬。在咱的眼里,今天兄弟我實際上虧大了。你竟然還想要其它的。

可是看著趙?的眼楮,他又只好說道︰「?弟,只要你把讀好,朕一定會給你獎品。」

趙?看著他︰「一定?」

「一定。」

東的臉上,有著欺騙孩子的狡猾笑意,但在非常了解他的吉安眼里,他的眼珠子其實一直沒少在轉。這就說明,這個狡詐的帝國陛下心中,還在盤算著其它的事。

東到這個時空所帶來的蝴蝶效應,此時已經發散,並讓許多事情的本身、以及它們的進程發生了改變。他應該知道這些的,但他也根本不太願意去理會有些事。

因為歷史的教訓告訴他,他現在是在逆水行舟,要麼逆流而上,要麼就一瀉千里,這是絕對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事實上,宋景炎十年(元至元二十二年),當宋元雙方在戰場的主要方向上,仿佛僅僅是對峙時,他和老忽不僅不輕松,而且也都會面臨一些重要的事情要處理。這些事情對他們兩人來講,更在將來是極其重要的。

------------

這章全當過渡,寫的並不好,以後再改吧。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輪回之帝國的歷史最新章節 | 輪回之帝國的歷史全文閱讀 | 輪回之帝國的歷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