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回之帝國的歷史 第二百六十章 工廠

作者 ︰ 西南北無家

東折騰的,自然是類似于後世中山裝的軍服,這也是他早已有的打算。但這小子汰壞,讓張德穿的竟然是棉衣。

不管做什麼衣服,總是要量些尺寸的。張德這家伙既有武人的身板,又整天在殿前瞎轉悠,東腦袋一熱,就學了本朝太祖,于某r 抓他做了軍服的「兵樣」。www.zhuixiaoshuo.com

不過他弄後世的軍服並不完全是腦袋發熱。

《三朝北盟會編》就曾記到︰(宋欽宗的)朱(皇)後親用內府幣帛與宮嬪作棉擁項,以賜將士,兵士得擁項者曰︰「雖得此,奈渾身單寒何?」

賊配軍確實「賊過份」,皇後親自帶著宮里的嬪妃,用縴縴玉手為他們做了圍脖,可拿到的他們,卻仍然抱怨自己身寒衣單。

這里面反映的情況只有一個,禁軍過去在軍服上是有問題的。

後世的軍服與這時代的優劣其實不用多講,否則以實用x ng為第一的後世軍中,早改回中古時代的樣式了。

只不過這樣的衣服對習慣了寬衣大袖的人來講,的確不舒服,更不用提它在所有人眼中古怪的樣式。

東此時弄新軍服是他認為,禁軍已即將進入兩淮地區。而淮河、包括秦嶺,是中國氣候上的一個分界線,其整個流域即使是在後世頗受溫室效應的影響下,冬季達到零下十幾度也很正常。所以,該考慮著裝的問題了,否則,必會影響禁軍在冬季的整體戰力。

然而,新軍服只是這小子所考慮的一個方面,而另一個,則是如何刺激帝國的經濟發展,這就在黃道婆的身上了。

渾身別扭、且滿頭大汗的張德,總算得到了陛下一個肯定的眼神,他頓時如蒙大赦,立馬溜到隔壁的屋子換衣服去了。

當他離開後,東轉向黃道婆溫言問道︰「黃姑,前回所言之事,你想妥了沒有?」

黃道婆再度斂身一禮︰「官家如此抬愛,民女願盡一份心意。」

帝國陛下的臉上立刻有了笑容︰「很好,如此甚好。」

但他很快又說道︰「黃姑,你要記住,那不是任何人的工坊,而是你的。」

「嗯,為了和過去的工坊以示區別,朕給它重新起了個名字︰工廠。」

歷史上的黃道婆在回到家鄉後,將她在瓊州所學、並加以改進的紡織技術傳授給了當地,這對整個松江的經濟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使之在以後成為了帝國紡織業非常發達的地區。

這種行為是真正的惠民,但現在兄弟我要加以修正,讓她辦紡織服裝廠。

什麼是工廠?俗一點,也就是把人集中在數個大房間里一起干活。

它的好處是體現了分工和專業化,又由于是眾人在一起,學會技術的人就更快更多。

現在的黃道婆,嚴格來講,她的人生軌跡也已經被改變。因為作為朝廷的海上臣民,她有二十畝免稅二十年的土地。

大宋過去在江南有很多官田,當朝廷重新控制東南地區之後,這些官田肯定被收回。再加上沒收過去背叛朝廷的,如範文虎等人的土地,眼下朝廷控制的土地很多。

(兄弟我沒工夫「仁慈」,就是「仁慈」也輪不到這樣的人。)

但根據帝國新的田賦之制,這些地,又將最終全分給百姓。

故此,東在朝堂上和朝臣們議定,過去的官田,首先考慮行朝的海上臣民。這里面主要分兩種情況︰一是在海上已亡故的臣民,二為當初跟隨朝廷到海上、如今想返回家鄉之人。

已故的臣民,現在該論護國之功的要論功,本應他們得到的土地,自然由他們的子孫來繼承。

而想返回家鄉的,此時也不在少數,其中就包括了黃道婆。

國人落葉歸根的思想,是歷史上的黃道婆最終回到家鄉的原因,咱不應苛求。

這部分人的土地,則采取等量置換。也就是他們在瓊州、流求留下來的土地,用作軍功賞賜、或安置後來的流民。朝廷另將過去的官田分給他們。

您怕土地仍不夠分?不要緊,田分少了,給錢,免稅的年份數額不變。這樣,基本上也就保證了公平。

所以,黃道婆今後的生計已經應當無憂,無憂了咱才好讓她放心大膽地辦廠。

當然,兄弟我也知道,以時代來講,這對她也有點強人所難了。可這也不過就是辦一個紡織服裝廠,而且以後世的眼光,頂多是個中小型紡織服裝廠,技術上又有她自己來解決,本就不是多大的難事。再說,既然咱是皇帝,有些事情不是不好辦。

「黃姑,」東一指他的好老師。「關于你在家鄉的地,陸大人自會給你相應的文書,你回去之後,可以拿著它直接去找朝廷當地的官員。」

黃道婆立刻向陸秀夫一禮︰「民女先謝過大人。」

陸秀夫擺了擺手︰「不必如此。」

「你回去之後,先請一個可靠的師爺或管家。」

這其實對黃道婆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然後選個地址,王大人會安排工匠給你蓋辦廠的房子。」

黃道婆又對王德一禮。

可官家後面的話不僅讓她發楞,就是其它的人也都迷糊了。

「這個蓋房子的錢,將由你來出。」

然而,帝國陛下仍然在自說自話。

「辦廠是要錢的,朕將幫你借一筆錢。趙愛卿。」

趙與珞晃了晃腦袋。就知道你把咱們找來沒好事,你已經快把所有人指使了一圈。

「朝廷寶行貸給黃姑一萬貫,朕做保。如果她以後還不了,就從皇室的用度里扣減。」

眼暈,帝國的歷史上沒這樣的帝王。

黃道婆大吃一驚︰「官家,民女不敢。」

陛下擺了擺手。

「黃姑,你不用怕。只要你能將布織出來,且像今r 把合格的軍衣制出來,禁軍將向你的工廠訂購這些軍衣。這些軍衣的首批數額有六十萬件,如果你能全部做出來,禁軍將如數收下。」

禁軍眼下水、步兩軍加起來已經接近三十萬,即使軍中配裝再簡單,只分冬裝和單衣,也需要六十萬套。實行了義務兵役制後,這個量翻一倍都是少的。有如此定單在手,想不賺錢都有點難。

「至于每套軍服的價錢,茅將軍自會在以後與你定約。」

茅湘立刻回道︰「末將遵旨。」

只不過他的眼中有驚疑不定之s 一閃。

六十萬套服裝在後世的流水線下,的確是毛毛雨,可在這個時代,還是能唬人一跳滴,更不要說讓一個女子來承擔了。

就是其他的人,也均呆呆地看著帝國陛下,今r 他們可算是又被「撼」到了。

這個愛折騰的陛下到底想干什麼,你根本就不知道。

這真不能怪他們,因為東玩的,就是戰時經濟。他更要借朝廷戰時的定單,來推動整個帝國的經濟發展。

我們說,在所有的工廠中,也許紡織服裝廠是其中最簡單的之一。但是,發展紡織服裝業也是經濟發展的正宗路子,後世有多少國家的經濟起飛都是從它開始,包括大英帝國。

這是由于,「衣」是除「食」之外,最貼近民生所需的,所以它一開始就有龐大的需求、廣闊的市場,很容易發展成一個國家的支柱型產業。

這就是他「逮住」黃道婆的真正原因。

汗顏哪,兄弟我對機械制造方面的知識知道的並不多,只能從輕紡業下手。何況它也更符合帝國歷史的傳統,大名鼎鼎的絲綢之路可不是咱吹出來的。

而東具有的後世知識,也使他根本不懼怕貨幣的「超發」。

因為後世的經濟學中還有一個觀點,即︰適度的通貨膨脹有益于經濟的發展。

這里面的道理,在東這個野路子家伙的看法中,如果把「經濟」比作「人」,「錢」(貨幣)比作人的「衣」,就非常容易理解。

我們在r 常的生活中就能看到,作為家長,他們在給長身體的孩子買衣服時,往往會買的尺寸要大一些,以適應孩子的生長發育過程。只考慮到眼前尺碼的衣服,對于正在成長的孩子,不僅很快就會變得不合身,而且隨後還會讓他們穿著覺得難受。

一個正在成長的經濟體同樣如此。

所以,正在增長、特別是高速增長的社會經濟需要超發貨幣,只要經濟能夠高速增長,超發的貨幣自然也就會被社會所吸納。

真正有意思的,或是這個觀點的繼續推斷。

當人度過青ch n期、開始步入壯年時,他的骨架雖已基本定型,可衣服的尺寸仍然需要放大,因為此時不僅人的肌肉更豐滿,身體還會發福。

也許這可以比擬為高速增長之後的經濟和貨幣需求狀況。

至于再往後,當人的成長、發福停滯,或基本停滯時,仍在不斷放大的衣服,它對人自身來講,又會變得如何?

其實這個推斷歸結起來是兩個問題︰經濟能否無限的增長?貨幣是否可以永遠超發?

東連「磚家」都排不上,所以他也不知道答案。

只不過後世發達國家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金融的確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可他們隨後變得越來越復雜的金融體系,以及發生的所謂金融危機,不知道會不會應驗了這樣一句話︰「成也金融,敗也金融。」這真的是只有天知道了啊。

自然,東這個滿腦子亂七八糟的小子,眼下也不可能杞人憂天地考慮那麼遙遠的事,帝國要發展到這個程度,那是N多年之後了。

他琢磨的,一是如何大力推進帝國輕紡業的發展,二就是從現在開始,讓帝國兵部建立正式的軍需采購制度。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輪回之帝國的歷史最新章節 | 輪回之帝國的歷史全文閱讀 | 輪回之帝國的歷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