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回之帝國的歷史 第二百八十九章 會盟

作者 ︰ 西南北無家

()昆州郡(過去的善闡、後世的昆明)。

城外的軍營軍容整肅,城門、城牆上、包括街道上的軍士們屹然佇立。

宋帝國西南臨時總督府兼太守府內,賓客雲集。雲貴兩地各部族的族長、首領、頭人等等均已到齊。

隨著鼓樂齊鳴,宋帝國兵部西南總督文天祥、西南地區節度副使兼昆州郡守曾淵子隆重出了場。

曾淵子一開場即是滿臉老ji n巨猾的笑容︰

「諸位,今r 本使與文總督是奉聖上之命……」

隨著他的話語聲,所有來客均以一種敬畏的眼神看了看他邊上那位始終面帶微笑之人。

我們說,宋軍于景炎十四年實施的奪取雲南行動,其整個過程,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而且出兵時機,在一定程度上頗出乎許多人的意外。

說它不長,是因為宋軍從開始行動,到平定整個雲南,歷時不到九個月。

講它不短,則是相對于另一個時空中明軍的收復雲南,就顯得長了點。

朱元璋奪雲南,不僅動用了三十萬明軍,並且當時他還有大明已經拿下四川、雲南已徹底被孤立這有利的一面,故此完全可以說是雷霆萬鈞、泰山壓頂。

如果簡單地描述其過程,就是洪武十四年九月,明軍從應天(南京)溯江而上,當月下旬抵達湖廣。經休整、部署、準備後,于十一月底、十二月初正式開始行動。十二月十一r 攻佔普定(後世貴州安順);十六r 在曲靖進行了決定x ng的白石江大戰,擊破元梁王在雲南的主力。到第二年的閏二月,拿下了雲南全境。也即,明軍真正動手的過程,只有不到四個月的時間。

這里面值得注意的是朱元璋用兵的時機。

九月出兵,正值秋收,如此,很大一部分軍糧可以就地籌集,無需再從東南地區轉運,就算征調民夫也不會耽誤農時。

年底動手,暑氣已散,明軍又在相當程度上避開了南方悶熱、ch o濕天氣的不利因素,也就可以更好地發揮他們應有的戰力。

特別是後一點更重要。

忽必烈在憲宗三年攻大理,同樣是九月出兵,到了當年的十二月一舉拿下。

張弘範當初的南下,也還是在入冬之後到達沿海。

所以,在這個時代進行南征,慣常的做法是必須要等到深秋以後的季節。

換句話講,如果您能在ch n夏季節采取如此行動,就會在相當程度上出乎許多人的預料,尤其是對北方之人。

-------------

其實諸葛孔明真的是非常厲害的,歷史上他的南征,就打破了通常的慣例。

(三年ch n,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

他之所以這樣做,而不等到更有利于用兵的秋冬季節,多半是要出吳、魏雙方意料之外,尤其是魏。因為在當時的情況下,一旦任何一方對蜀有動作,整個南征行動就會受到極大的牽制,甚至無法進行下去,同時還讓蜀國陷入幾面受敵的不利境地。故此,他故意選擇看起來並非是最佳用兵時機的ch n夏。

等別人得到了消息,也到了秋冬最佳向南用兵的時節,他早已率大軍凱旋而還,嚴陣以待。別人就是有什麼撿便宜的想法,此時也已無可奈何。

後世總有人說孔明軍事上不行,可在兄弟我的看法中,孔明帥哥「臥龍」的稱號還真不是白給。

當然,川中之軍與北方、東南地區之兵有著氣候適應x ng上的差別,同樣應該是導致孔明如此用兵的因素之一。

-------------

因為此次宋軍攻雲南的主力、張應科所部為嶺南之軍,無懼氣候的影響,故此宋軍的行動也采取了當年孔明的做法,于ch n季動手,並且在夏季連續進兵,入秋以後結束。

文天祥這樣的聰明人,一旦真了解了軍事,也絕對比任何人都能來事。

他攻下矩州之後,始終按兵不動。一方面暗中囤積軍械、糧草,收集軍情;一方面大肆築城,擺出一幅要固守大宋過去屬地的架勢。

既然宋軍控制了夔州路,雲南的元軍也不是沒有準備,其防御的重點是曲靖(宋代稱之為石城郡,曲靖為元代所改),因為它是出入雲貴兩地的門戶。

當時間開始入夏、別人都認為已過了最佳用兵時機,宋軍就算想有動作、恐怕也要等到入秋之後,稍有松懈之際,宋瑞突然揮軍倍道兼行,直撲石城郡,讓對手大感措手不及。就此,雙方在白石江(後世曲靖的南盤江)爆發了激戰。

只不過由于張世虎的騎軍在某一喜歡作弊的鳥人暗示下,再加上有謝明軍情司的情報和接應,于白石江的下游某處早早偷渡,形成前後夾擊,這場大戰的結果也就不難預料。

曲靖既然被拿下,雲南的門戶洞開,北元在雲南大勢已去。

宋瑞原本就風流倜儻,此戰過後,他再拿出當年孔明帥哥的風範,好言安撫被俘獲的、元軍中的南方部族首領或頭人,以及下面的兵士,並一一釋放了他們。結果,他這位當代的帥哥立時就被這些人視為諸葛丞相再世。

然後這些被放回之人再一傳播,得,整個雲南基本上就被搞定了。

(事後某人得報,對著銅鏡是內牛滿面︰形象其實也是很重要滴,,兄弟俺是不是也該整個整容手術?)

事實上,宋軍用一個半都督府兵力、再加騎軍,以十萬之眾能席卷雲南,除了在軍功授田等政策的激勵下、宋軍的戰力現在很強外;此時北元在雲南的根基遠不如另一個時空中的明初、已歷百多年那麼牢固,同樣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這是由于,相比宋代,在對南方部族的態度上,北元所采取的政策實際是高壓。

其它的不用講,忽必烈在雲南安了個鎮南王,這就等于是在這些當地的「土皇帝」頭上,給壓了一座山,套了一個箍。

而宋代所采取的是「羈縻州」的做法,也就是那些依附、投靠朝廷的蠻荒之地,朝廷賦予當地的部族首領以自治權,頂多每年向朝廷上貢點土特產。你像矩州,它過去就屬于這種x ng質。

如果兩相比較,誰都不能不承認,宋代的政策對那些當地的首領、頭人等等,絕對是「聖恩浩蕩」。

(「羈縻州」這個制度起自于唐代,其根源恐怕要追溯到原古的朝貢制度。後人甚至都能在共和國的自治政策中,看到某些它的影子。)

此時的宋瑞面帶微笑,心里卻像明鏡似得。

因為作為帝國兵部西南總督,他非常清楚,當初在擬定這個龐大的「經略西南」計劃時,民政是極其重要的一環。而在謝明軍情司所了解的情況、以及朝廷在廣南西路做法經驗的基礎上,為了以示大宋與北元的區別,經陛下與陸秀夫等重臣多次商議,擬定如下︰

一,在有些關鍵的地方,兵必須要駐。

針對帝國陛下原先提出的在昆明和貴州(即貴陽)設郡、並駐軍,經宋瑞和參謀院仔細考慮,又提出了將曲靖也納入其中。由此,朝廷、禁軍在雲貴地區形成了三個重要的支點。

二,仿照過去「羈縻州」的制度,在西南各地部族居住區設置「自治縣」,取消「羈縻州」的說法。

這里面某人的「懷舊」心態固然起了很大作用,但更主要的是為了配合帝國新的郡縣制。因為現在的「縣」,實際上已經和以前的「羈縻州」平級。過去僅僅是在貴州地區,「羈縻州」就有五十多個。

三,取消所有的上貢,但各地以後應遵照朝廷的要求,在朝廷官員的指導下組織民夫修築道路。

所謂的「羈縻州」,其實就是這時代落後的蠻荒之地,讓他們上貢東西,還不如不取。但開通道路,不僅可以使各地的人員、商貿交往更密切,促進地區的發展,同時也為以後的進一步開發打下基礎。

朱元璋平定雲南後,就開路寬十丈,每六十里為一驛站,同時設立衛所,強化了大明對西南地區的開發和控制。

……

至于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所有人要共同立約,奉大宋為正朔,視自己為大宋子民,如果以後有誰再叛了,所有部族「共討之」。

其實以眼下的情形,其它做法都屬于次要,把歸屬的名分定下來才是第一位的。

今r 在此,就是舉行所謂的西南地區各部族會盟儀式。

曾淵子話語聲再度傳入宋瑞的耳朵里。

「朝廷的條件,想必諸位均已明了。盟約的內容,不知是否還有異議?」

宋瑞知道,這是已進入最後的征詢意見階段。但他毫不懷疑,所有的一切都將按朝廷的意思最終達成。因為不僅有北朝做對比,甚至是宋軍自己都于陛下的授意之下,在給所有人以震撼。

自進入西南地區以來,禁軍除了做到軍紀嚴明,如看到有糧商,或其它需要的物質,他們必拿出銅錢來采購,而遇到合意的戰馬,更直接掏出了真金白銀。

面對這樣一支軍隊,就是宋瑞自己都從這些部族之人眼中看到了敬服。

也就是看到這些敬服,宋瑞忽然更明白了陛下曾經所說的,「一支沒有宗旨、沒有榮譽感的軍隊,才是真正令人擔憂的軍隊」的含義。

曾淵子已經站起了身,並抬手向所有人做了一個「請」的示意。

宋瑞明白,最後的歃血盟誓就要舉行。而在這個儀式過後,他于雲南的使命已結束,真正就要入川了。

但是,在如此時刻,他心中所想的,卻是他那位陛下正在做什麼呢?

*************

關于平定雲南,只要查看一下明軍平定雲南的決定x ng戰役--白石江之戰,自然全都明白。只需注意一點,在宋代,普定、即後世貴州的安順,還不是一個正式的城鎮。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輪回之帝國的歷史最新章節 | 輪回之帝國的歷史全文閱讀 | 輪回之帝國的歷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