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權 425 意外的收獲

作者 ︰ 受傷的害蟲

所以沙哈魯必須消失,只有沙哈魯的消失,才能導致哈里和阿黑麻的火拼。本書最新免費章節請訪問。大明才能從中漁利。

在自己促成沙哈魯親自往大寧的同時,買的里八剌也正在和哈里積極聯絡著,希望一旦沙哈魯不甘心受到控制,那麼有哈里牽制沙哈魯手下的那六萬余軍隊。

為了這次機會,他們做足了功課,首先讓沙哈魯放松戒心這一條,從帖木兒死後就開始了,買的里八剌一直只是在暗中聯絡哈里,排斥阿黑麻,一直做示弱的態勢,讓對方覺得買的里八剌害怕他們的四十萬大軍,不敢輕舉妄動。

糧草沒有間歇,且有所增加,而且這次沙哈魯來大寧商談的事情,除了尋求買的里八剌的支持之外,還有一個和親任務,就是沙哈魯的女兒和朱高熾的婚事,光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買的里八剌的所作出的假象是多麼的誘人了。

丘林沒有任何表情的跟隨在沙哈魯的身後,注視著眼前的雪原,以及雪原中的樹木、村莊,他知道,從這片山坳開始起,再往東去,那就是一個禁區,一個秘密的禁區,在這片區域內,任何沒有路引文書的人都將得到誅殺,這是斷絕沙哈魯的後路,還有就是不讓沙哈魯的斥候再深入進去,以保證消息的隱秘。

作為一個漢人,丘林很懂得自己的地位。沙哈魯十分信任他,不過是由于沒有辦法才來信任他,因為沙哈魯需要外界的支持。而他和大明的特殊關系是沙哈魯的信任來源,終于要回到自己的故土了。

在這雪原高崗上止步。對于那撲面的朔風,也感到比之西域的要多點暖意。就在他和沙哈魯駐足遠眺時,親衛恭敬地來請他們去酒店用餐了。

轉身回頭,當看著沙哈魯那落寞的背影時,丘林心里驀地掠過一絲歉疚,既是戰爭,就是殘酷的,雖然說他本來就是漢人。所以也不存在背叛之說,在早已從血與肉的廝殺中變硬了的心腸里,這一剎那浮動著淡淡的憐憫。但也就只這麼一剎那。他很快恢復了平靜,面帶恭敬隨著沙哈魯走了回去。

沙哈魯有著和買的里八剌很多相同的際遇,他們都是身為君主的第四個兒子,同樣的有著軍事頭腦和雄才大略,但是同樣的不受到父親的重視。雖然可以統領兵馬,但是要受制于自己的兄弟部族。

這也可能就是所謂的一山不能容二虎吧,丘林想著,兩個際遇相同的人,注定了不能共同生存在一個地方。

吃過飯後,這一行人繼續趕路。而這個酒店周圍,奇跡般的涌出了埋伏好的斥候,順著他們的來路追尋過去,消除他們行進的痕跡。店老板也奇跡般的搖身一變,成了一個軍官。指揮著斥候們沿線步哨,隨時警戒沙哈魯的後續斥候。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了。七天後,沙哈魯和買的里八剌的談判徹底決裂,雙方不歡而散,買的里八剌繼續回到遼陽總部協調軍務,沙哈魯準備回自己的軍中和兩個佷子攤牌。

大寧本來就是雙方選擇的一個中間位置,沙哈魯的六萬騎兵距離這里只有最多兩天的路程,以為沒有什麼事情,但是在回去的途中遇襲,沙哈魯不知所蹤,沒有主將的沙哈魯部眾,被趁勢而來的哈里所包圍,沒有交戰,哈里殺了幾個沙哈魯的親信後,其部眾便宣布向哈里效忠,此時,哈里的部下已經達到了二十五萬左右。

聞訊而來的阿黑麻遲了一步,雙方的均衡宣告傾斜。

買的里八剌和哈里結盟,單方面宣布不再支持阿黑麻,並要求阿黑麻向哈里宣布效忠。阿黑麻那里肯答應,趁著哈里軍心不穩,而買的里八剌聯軍未到的時候,發動了攻勢,憑借自己的優良裝備向哈里發出了猛攻。

哈里一時措手不及,雖然他的人數遠遠多于阿黑麻,但是畢竟是附屬國的人馬佔據多數,而稍微精銳的沙哈魯的部眾還未來得及整合,被阿黑麻偷襲之下,陷入了慌亂,但畢竟人多,沒有被完全沖散,在一天之後,哈里還是成功組織了人馬開始反擊。

雙方在大沙窩、答魯城一帶開始了決戰,被歷史上稱為最後一只大規模的騎兵作戰,一共投入了近四十萬大軍,雖然力量有些不均衡,但是各有所長,倒也各有勝負,他們少了沙哈魯的壓制,再也沒有什麼顧忌了。

這不是簡簡單單的同室操戈,而是為生存而戰,獲勝方將會取得回國的機會,也能取得買的里八剌的支持,自從買的里八剌宣布不再支持阿黑麻開始,實質上就再也沒有運來半粒糧食,不善于儲存的游牧人很快的就感到了生存的壓力。

要是他們此刻冷靜,聯起手來想買的里八剌施加壓力的話,說不定還會有所收獲,但是一旦開戰,那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再也沒有人有冷靜的頭腦去考慮事情,將士兵卒們只知道拼殺,而上層的哈里、阿黑麻由于年輕,缺乏對自己部眾的克制,導致了他們都不知道為誰而戰,為什麼而戰,獲勝了能得到什麼,只是為了生存,或者是為了殺死對方獲取馬匹,那樣的話,他們可能依靠馬肉也能存活一段時間。

第一天,阿黑麻憑借自己的裝備,共計向哈里軍中發起了近三十次沖擊,造成了哈里大軍的損失嚴重。而第二天雙方互相沖擊的次數就有些持平,到了第三天,哈里就開始組織起有效的反攻了。

一直到第五天,買的里八剌的聯軍才姍姍來遲,此時大沙窩附近已經是血流成河,買的里八剌聯軍簡直是來討便宜的,未及交戰,阿黑麻見勢不妙。帶著近三萬人直接沖出封鎖,往韃靼的國境之內遁逃。

買的里八剌沒有追擊。那些兵馬在韃靼也生存不了多久,他在意的是哈里的殘兵,是該收網的時候了。

正當阿黑麻熱衷于向西北方逃跑的時候,在遼東的這塊土地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忠于哈里的力量受到了很大的損傷,原來加上沙哈魯的近二十五萬人的軍隊,現在只剩下十五萬人左右,也就是說。在大沙窩附近,光是哈里的軍隊就被埋葬了十余萬人,于是他開始接納阿黑麻的降軍。

但是還有一部分忠于帖木兒或者是沙哈魯的軍事力量,在阿黑麻成功逃月兌的前提下,為了為主子爭取時間,陸續向哈里和買的里八剌的聯軍展開了進攻。這些進攻,也帶給了遼東無盡的麻煩。只可惜這不是統一行動,只是將領們憑著自己的一顆忠心和局部的軍事需要而采取的行動。

其中最具影響力的,是帖木兒的次子烏馬爾的兩個兒子,羅思檀和拜哈拉兩人,渾水模魚的心思誰都會有,這兩人本來繼承了父親的封地。有了自己的采邑,所以這次東征時他們的軍隊被編制在附庸國的序列里。

看到阿黑麻損失慘重的逃月兌,羅思檀和拜哈拉兩人開始動起了腦子,他們的軍隊在附屬國中佔有很大的比重,且和哈里算是堂兄弟的關系。既然哈里能取得買的里八剌的幫助,他們相信只要自己有實力。一樣的可以獲得買的里八剌的幫助。

對于已經開始逃亡的阿黑麻,誰也沒有放在心上,他們都認為,帶著三萬軍隊,在荒漠中行走,且沒有輜重和軍需,能逃回撤麻耳干的機會太小了,不說韃靼隨時會出現的趁火打劫之軍隊,就算是讓他們一路沒有戰事,沒有給養的情況下又能撐幾天呢?

這些日子來,他們的心潮特別澎湃,就像遼東整日里呼嘯的寒風一樣。天氣是一天冷似一天了,可他們的心卻冷不下來,總像是隨時會要爆發出滾滾的熱浪。

他們大量的收買著身旁的人,向沙哈魯的部屬許諾,向阿黑麻的殘兵降將發誓,竟然開始和哈里爭奪部下起來。並以哈里背叛真主的名譽,開始了向哈里大帳附近尋釁。

幾次的摩擦,都以哈里的忍讓而告終,在遼東的五十萬大軍,經過居庸關之戰的消耗和幾人的權力之爭,現在已經不足一半,買的里八剌對他們的臉色是越來越嚴峻,態度也惡劣起來,他看在眼里,卻是苦在心里。

他們佔有絕對優勢的軍力現在已經不存在了,他們還在內耗,因為都知道依照他們的身份,無論是誰回到撤麻耳干,都可能名正言順的接替大汗的位置,帖木兒汗國為了這次聖戰耗盡了元氣,國內的精兵基本上都被抽調過來,哪怕是十萬鐵騎,回到汗國內都是一個不可戰勝的力量。

這一點哈里看出來了,阿黑麻看出來了,羅思檀和拜哈拉兩人也看出來了,所以誰也不肯放棄這顆碩大的果實。心里都是充滿了僥幸,也就是這種僥幸葬送了帖木兒這傾國之兵。現在依然在爭斗,哈里此時想起了叔父沙哈魯的用意,不禁有些後悔起來,但世上沒有後悔藥可賣,他也無法挽回。

買的里八剌也不會再允許這種內杠的發生,因為在他的心里,現在的每一個兵卒,都將會是為他沖鋒陷陣的勇士,他要用這些人幫他打下一個偌大的疆土來,所以不能讓這些人有太大的損失,而且要盡快的讓他們臣服。

以買的里八剌的閱歷,哈里、羅思檀和拜哈拉這些三十來歲的人只算是毛頭小子,無論是心機還是軍事才能,都遠遠不能和買的里八剌相比。

買的里八剌一直維持這哈里、羅思檀和拜哈拉一眾軍隊不溫不飽的局面,反正他是供應者,借口高麗糧食減產、韃靼支援尚未來到的借口,開始削減供應帖木兒軍隊的給養數量,反正不讓你餓著,但是又讓你沒有余糧,生存的脈搏始終被買的里八剌把握著,讓帖木兒軍隊不敢有絲毫異動。

朱元璋和買的里八剌進行了一系列的談判,大臣們心照不宣,而又十分默契的配合著叔佷兩人演習。由于形勢都在掌握之中,所以相互的接觸都大膽起來。

此時無論是日本的足利義持。還是高麗的李芳遠全部都醒悟過來。原來他們落入了大明多年的籌劃,足利義持也就算了,高麗的李芳遠卻是忍不住的悲從心中升起。

高麗先經過復闢恭讓王之亂,然後繼而落入買的里八剌的手中百般教,最後又在燕王朱棣的議政情況下,李芳遠作為一個傀儡生存著,百姓經過十余年的磨練,無論是對于高麗王一系。還是對于李氏家族一系都滿懷著失望,本來存在就不多的民族情結受到了嚴重的打擊。

他們需要安穩的生活,並清楚的認識到,如果一直這樣下去,他們將會被燕王朱棣榨干每一滴血汗,直到油盡燈枯為止,于是在高麗國內一些有識之士開始了積極的活動。紛紛潛入大明境內,通過各種渠道求見關鍵人物,企圖為高麗找尋一個出路。

反正燕王朱棣在北平,距離高麗不遠,源源不斷的請願者進了北平城內,要求高麗歸屬大明的懷抱。李芳遠也認識到了這一點。他如果想做傀儡,還不如做大明的傀儡,做買的里八剌的傀儡算是什麼事啊。

于是李芳遠偷偷放出被扣押的錦衣衛外事局高麗局的主事蔣毅,作為他表示誠意的態度,希望李氏高麗永歸大明統屬。請求皇帝的冊封。

李芳遠的這個想法的確很好,他看準了自己被皇帝和買的里八剌父子愚弄了。這證明了燕王朱棣和買的里八剌仍舊會在暗中听從皇帝的旨意,那麼如果自己能夠打動大明皇帝的話,只要有了冊封,買的里八剌就不會為難自己,高麗還是屬于他們李氏家族的。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李芳遠幾乎搜刮盡了王宮內的珍藏,作為前往大明行賄的本錢,當然不是給皇帝行賄,而是用來打動那些在皇帝心中有分量的人。

朱元璋已經通過各種渠道得知這個消息,對于官員們的作為沒有理睬,對于李芳遠幾近哀求的依附也沒有做出表態。

相比于高麗,日本的足利義持就狼狽的太多了,他們經過薩哈林島到達遼東之後,夜郎自大的日本人,以為自己的近三萬人還可以自保,但是隨即就落入了女真人和朵顏三衛的包圍圈中,被禁錮在指定的區域內,天皇不再貴冑,幕府也沒有了威勢。

茫茫的草原和荒漠,和巍峨的高山從中,一切對他們都顯得是那麼的陌生。他們沒有試過大規模的騎兵作戰,對于上千人以上的騎兵所發出的呼嘯都會產生一種恐懼心理,甚至連像樣的反抗也做不出來。

曾經在另一個時空,那幾乎天天地震和台風的生存狀態,讓這些人十分渴望自己生活在廣闊的陸地。在這種心態的鼓勵下,毫無人性的去侵略其他國家,希望能夠搶奪別人的生存資源,甚至人性滅絕也在所不惜。

哪里會想到,在如今的大明,他們終于登上了陸地,但是卻整日在鐵蹄的威脅中惶恐不安,等待著不知會如何的結局。還要承受女真人的滋擾,剛剛月兌離原始部落狀態的女真人,還是十分熱衷于搶掠奴隸,對于日本男人的矮小無用絲毫沒有興趣,使他們感到新鮮的是,日本女人那婀娜的身姿,使天天對著豐滿體型本族女人的女真人感到十分有興趣。

他們經常結伙去日本的居住地進行清掃,開始在嚴厲的約束下,只是對于落單的人進行搶掠,最後居庸關之戰開始後,買的里八剌漸漸放松了對日本人居住地的注意,女真人就越來越膽大起來,甚至要求足利義持等人進貢女人,如果不服,就糾結著族人騎著馬匹來搶。

日本人對這種行為一點辦法也沒有,還沒有八旗子弟的女真人,就算是老弱傷兵的騎射也不是身材矮小的日本人所能對抗的,何況日本人沒有馬匹,他們就算是迅速集結起來保衛自己的家人,也只能看著女真人的馬嗷嗷亂叫。

他們也試圖向牧民們購買馬匹,但是買的里八剌有嚴令,若有賣馬匹給日本人者,整個部落都會受到牽連,在遼東,沒有人敢觸動買的里八剌的威嚴,特別是在女真人的部落中,更是沒有,因為買的里八剌納了猛哥帖木兒的女兒為妃,那就是自己人,對于自己人的命令,他們是不會抵抗的。

日本的這三萬人每天淒慘的過著日子,自己帶來的糧食吃完之後,雖然有買的里八剌負責供給,但卻沒有了奢侈品,就算是想喝酒,也要他們用自己的女人去換,這種日子,一直持續到買的里八剌和朱元璋的談判結束。

然後,這些日本人就被作為籌碼放在了朱元璋的御案前,洪武二十九年初,買的里八剌向大明稱臣,仍恢復元王稱號。

應高麗內附的請求,皇帝在無奈之下,宣布高麗劃為大明的版圖之內,封李芳遠為獻土侯,李氏家族被欽定世代居住京師,享受榮華富貴。(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臣權最新章節 | 臣權全文閱讀 | 臣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