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權 426 南北的形勢

作者 ︰ 受傷的害蟲

封朱有炖為高麗王,就藩漢城。本書最新免費章節請訪問。將高麗半島按照高麗南府、高麗北府劃成兩個行政區域,以選派人為知府,全力恢復高麗半島的生產。

然後接受買的里八剌獻上的足利義持和後小松天皇,宣告了日本正式滅亡,在日本的後龜山天皇被削除日本國王的封號,將天皇系的人全部移送到覺華島上定居,沒有聖旨永世不能上岸,否則一律按照叛逆處斬。

為了收攏日本四島上的人心,朱元璋下旨放寬了加入順民、良民的界限,但同時對于頑固者從嚴從速的加快處罰過程,為了盡快的開發日本,在旨意中朱元璋命令三王可以適當的將部分礦山出售,那樣的話,可以加快商人的獲利心理,從而對九州、四國和本州島產生熱情。

處理了這一切之後,西北都司傳來消息,西北都司總督平安親自率兵收復哈密,大敗帖木兒的騎兵,在劉超等人率領的武衛局特種兵的封鎖下,無論前去遼東找帖木兒的人,還是遼東想逃回本國的帖木兒軍隊,都有計劃的受到了牽制和打擊,以至于現在的帖木兒汗國所有人都不能肯定帖木兒大汗是否活著。

所以不敢做出任何的反應,他們仍舊屈服于帖木兒的婬威,不敢去承受帖木兒萬一健在所造成的後果,只能在那里被動的抵抗著,眼看支持不了多久的時間了。

買的里八剌與穆斯林人之間徹底決裂。這次破裂成了決定性的轉折點。在此之前,買的里八剌一直容忍著帖木兒軍隊的負擔。現在他要為真正的收服這些人了,為奪取北方最高地位而戰。

在哈里的組織下。羅思檀和拜哈拉企圖以言和為借口誘騙買的里八剌前來約會然後消滅,差一點成功了,買的里八剌已經到達大寧。但消息走漏了,沒有得逞的他們接著計劃對買的里八剌發起突然攻擊。但在買的里八剌遣人的嚴密監視之下,也早早的被獲知了確實的消息。

買的里八剌加緊備戰。他先在大寧留下一小支警戒部隊。然後接受部下的建議,在大寧後方較遠的沙丘附近安營。

盡管斥候及時通報了羅思檀和拜哈拉大軍逼近的消息,但買的里八剌在此還是遭到了嚴峻的考驗,戰爭確實異常激烈。因為這是一場騎兵對騎兵的決戰。主角是穆斯林的騎兵和蒙古、女真的聯軍。買的里八剌刻意沒有動用自己的北平嫡系,而是利用女真人和蒙古人和敵人對抗。

依附買的里八剌之後,還沒有真正表現過的朵顏三衛和女真人表現得勇敢頑強。雖然明顯地處于劣勢,但是為了自己和自己的部落在買的里八剌心中的地位,堅持不撤退、不求援,在那里硬撐著,他們也有倚仗。那就是在後方看著自己行動的大隊人馬。

羅思檀和拜哈拉正在和買的里八剌的軍隊交戰,而哈里在做什麼呢?正在貝爾湖和達賚諾爾地區的哈里正在看信,正在考慮。

買的里八剌設法帶封信給哈里,在信中,分析了哈里能得到什麼,和能失去什麼。他用大量的數據,講述了哈里在帖木兒汗國中繼承汗位的可能性,並承諾,如果得到哈里的效忠,屆時他們揮師西去。他會封哈里為河中王,做河中最大的可汗。會讓他繼承帖木兒所有的遺產。

在信中。買的里八剌反復強調自己對于帖木兒的敬仰,和對其子孫的痛心,並說帖木兒大汗組織聖戰是幫助買的里八剌恢復名位,他要對帖木兒汗國現在的境地負責,願意同哈里一起共建一個新的帖木兒汗國……。

無論買的里八剌用的腔調有多麼的虛偽,不可否認的是哈里已經受到了誘惑,他身為皇子之一,有著眾多叔伯和兄弟,在帖木兒家族中,的確也顯現不出哈里來,他也需要強大的外援,同時這個外援並不要求什麼,只是要求哈里幫助平定韃靼和瓦刺,然後就會幫助他回帖木兒汗國奪取汗位。

哈里並不是不擔心買的里八剌會利用自己之後,一腳把自己踢開,從而奪取帖木兒汗國,但是買的里八剌又在心中列舉了帖木兒大汗此次的遠征聖戰失利,表明了自己並沒有帖木兒的雄才偉略,更不敢遠征,只是想在北方發展,吞並韃靼和瓦刺後和大明對抗。

哈里真的動心了,在兩個堂兄弟羅思檀和拜哈拉正在打仗的時候,戰爭正如火如荼的進行的時候,哈里率領大軍包操了羅思檀和拜哈拉的後路,開始的結盟、組織造成的動亂,在哈里的改變主意中結局也改變了。

羅思檀和拜哈拉受到了致命的打擊,沒有辦法再戰,也沒有阿黑麻那樣的運氣和勇氣,逃往大漠之中,借道韃靼回歸自己的本土,所以他們只有投降,接受買的里八剌的改編。

然而也幸虧他們沒有學習阿黑麻,他們不知道阿黑麻所處的尷尬境地,在遼東挫折之後,阿黑麻當時經歷著最艱難時期,由于人數銳減,他被迫朝北向西伯利亞方向撤退,撤到外貝加爾地區的邊境上。

中途殺光了兩個小部落的牧民,獲得了一部分的給養,也威逼著牧民為他做向導,試圖向西撤退回哈密,因為那里至少還有帖木兒留著和嘉峪關對抗的二十萬人馬,雖然幾千里的路程,那也算是一種希望。

有草的地方就是草原,有草原的地方就有牧民和部落,他們三萬人基本上又都是一人雙馬,所以阿黑麻有理由相信,他們一路不停,直往西去,就算是損失一半的人,也能回到哈密地區。

阿黑麻不知道哈密已經被大明收復,他也沒有機會知道哈密的事情。因為他屠殺部落的血腥,引來了韃靼這群餓狼。阿魯台也看中了這支軍隊,他要樹立自己的威望,就要在崇尚戰功的蒙古人面前表露出自己的本事,而阿黑麻這支殘兵,正是最好的對象。

因為哈密被明軍收復,正在牽制韃靼的瓦刺軍隊也隨之撤退,馬哈木已經感覺到事情有些不對勁,所以要保留自己的力量。

這正好給阿魯台騰出了剿滅阿黑麻的軍隊。

另外。還有一件比較大的事情,那就是安南的戰事也進入了尾聲。這是一個好消息,對于安南人的頑固善變,朱元璋是有心理準備將南方的戰事拖上幾年的,可是沒有想到這麼快的就要結束了。

江陰侯吳高,大明開國功臣吳良之子。其早年在山西、北平、河南等地練兵,率部隊征討百夷。在洪武年間因為獲罪而調任廣西,去征討土司趙宗壽。後來調至遼東,然後因郭英之死被御史彈劾其警戒不力,被調回京師。

在安南觸怒大明時,已經閑居幾年的吳高被授予征夷將軍正印,主事征伐安南的戰役。為了確保這次戰爭的勝利,吳高不愧為開國功臣之後,深通攻心為上的道理,進入安南境內後,他命人先將胡漢蒼父子的二十條罪狀寫成榜文。刻于木牌上,順流放下。以攻心為上,認為安南軍民見到榜文後,人心自然離散。

大明征夷大軍兵分兩路,兵分兩路,兩廣都司的兵卒由吳高率領,出廣西憑祥;另一路明軍由雲南都司的兵組成,在沐晟率領下出雲南蒙自。水師作為策應和補給,那樣會減輕陸軍的負擔。

兩路大軍斬關而進,勇往直前,在芹站附近大敗安南之伏兵,進佔新福,于白鶴江勝利會師。胡氏父子料不到明軍進展竟如此神速,大驚之下,傾全國之兵依宣江、洮江、沱江、富良江四個天險,伐木築寨,綿延九百余里,又沿江置木樁,征發國內所有船只,排列在樁內,所有江口,概置橫木,嚴防明軍攻擊。

征夷大軍進入富良江,先命師長朱榮進攻嘉林江口,再進至多邦隘,沐晟軍也沿洮江北岸鼓行而進,與吳高呈南北夾擊之勢,互為聲援。胡氏父子則厚集兵力于多邦城,企圖據險頑抗。

多邦城堅而高峻,城下設有重濠,濠內密置竹刺,濠外多掘坎地,守衛嚴密。吳高為了鼓舞軍心,說道︰「安南所恃,莫若此城,此城一拔,便如破竹。大丈夫報國立功,就在今日,若能先登此城,不憚重賞。」

將士踴躍應命。連夜攻城,斥候團黃中,率敢死之士數千人,越重濠,緣城而上,團長蔡福等人奮勇先登,大軍萬炬齊明,隨後跟進,安南兵驚措之下,矢石竟不得發,紛紛敗走城下。

大明軍隊攻入城中,安南兵驅大象出陣,誓死拒戰,激烈的巷戰中,明軍的火器由于優先供應北方戰事,在這次對安南的用兵之中,並沒有成規模的使用,只是保留了最初的建制。

火炮更是有些局限于熱帶雨林的潮濕,只能守御城池,對于攻城並沒有相處特別好的辦法大規模使用。所以在巷戰中並不佔優,就在攻入城中的大明將士有些漸漸不支的時候,吳高才想起了將火槍集中起來使用,配合有限的陶瓷手雷震懾安南的象兵,才漸漸的站穩腳跟。

經過一天一夜的交戰,大明軍隊追至傘圓山,盡焚緣江木柵,俘斬無算,終于攻克了堅固的多邦城。

接下來的戰事就十分順利了,北方正在經歷居庸關之戰後的寧靜時,經過激戰,大明軍隊又攻克安南東西二都,安南吏民崩潰,各州縣紛紛納款于明軍,吳高輯吏民,撫降附,分遣別將李彬、陳旭掠地,來歸者日以萬計。

胡氏父子進退失據,乃悉焚宮室,模仿兩宋的皇帝,流亡于海中,繼續與明軍為敵。這時廣州水師已經集結完畢,開始水陸並進,清遠伯王友等率軍渡過自注江,攻破籌江、困枚、萬劫、普賴諸寨,斬首三萬七千余級。

安南將領胡杜聚集水師扼守天險盤灘江,吳高命前來投降的陳朝宗族陳封攻擊,大敗胡杜的軍隊。盡奪其舟,遂定東潮、諒江諸府州。

明軍主力追擊至木丸江對岸下寨。胡一元之子胡澄以戰船三百艘來戰,明軍迎頭痛擊,斬首萬級,擒其將校百余人,溺死者無算,江水為赤。吳高在咸子關築城,命師長柳升鎮守。

然後繼續南下,安南軍隊殘部搦戰于富良江。吳高與沐晟夾岸迎戰,柳升以水師橫沖其陣,大敗敵軍,斬首數萬級,因天旱水淺,安南兵紛紛棄舟逃走,明軍追至時江水忽然大漲。遂乘勝急進,安南兵大多被殲。

大明軍隊追擊至日南州奇羅海口,安南軍隊殘部全軍覆沒,胡氏父子僅以數舟逃遁,明軍在當地百姓協助下,擒獲胡一元及其子胡澄。隨後又擒胡漢蒼和偽太子胡芮,全部押送回京師問罪。

至此,北方戰事還未結束,而南方的大明軍隊僅僅出師一年,就大獲全勝。消滅了纂位的胡氏父子,得府州四十八、縣一百八十、戶三百十二萬。

朱元璋大為欣喜。內閣與群臣紛紛上表慶賀,大明周報頻頻傳頌。在遼東的大明將士獲知了這個消息之後,軍心也是大振,各個摩拳擦掌的要求立功,不過此時買的里八剌與朱元璋已經展開了一系列談判,沒有意外的話,遼東的戰事即將結束了。

不過,此時的大明朝堂卻是出現了不和諧的聲音,內閣的處理意見是尋找陳氏子孫的賢者立為安南王,復闢陳朝,這種呼聲在皇上不在京師的時候,愈來愈高,以至不得不引起朱元璋的注意。

在朱元璋的心里,和內閣想的卻不一樣,高麗和安南的遭遇一樣,都是剛剛經過頻繁的朝代更替,王權在百姓心中正是淡泊的時候,現在正是一個將安南納入大明版圖的機會,另謀在安南開設三司及郡縣。

笑話,幫助陳氏復闢,再次建立王權,那不是為自己的子孫幾百年後留下隱患嗎?對于安南人那貪婪、多變的本性,另一個時空中早有教訓,和中國人打仗,吃的用的卻是中國人援助。不過絲毫沒有耽擱屠殺中國同胞。

主要就是為了這個原因,在龐煌的建議下,大明王朝要用遼東的余威,震懾那只會讀書的大臣們,就算是後人說他貪婪無度那也沒有關系,至少龐煌認為安南納入大明疆土之內,最起碼對于今後的海商、海運有著很大的幫助。

朱元璋以平安南詔告天下,改安南為交趾布政使司,以黃福為布政使兼按察使,並分設官吏,改置十七府,自此安南正式成了明朝的一個行政區。朱元璋命沐晟仍舊回雲南駐扎,大力表彰了吳高的功勛,但是卻未讓其班師回朝。

依舊在那里等候命令,至于是什麼命令,朱元璋還沒有想好,他要看遼東事態發展,來策劃南方的政策。

還有一個原因,大明軍隊之所以能夠順利平定安南,主要是因為胡氏政權多行苛政、民心不附,又有陳天平遇難,大明打的旗號是吊民伐罪,救民于水火,又承諾復立陳氏子孫之賢者,這當然受到了安南百姓的歡迎,亦不失為仗義之舉。

但這次朱元璋政策的改變,決定將安南內屬,雖然看著就是一道詔書,但是卻是有些冒險。

龐煌自從回到大明之後,多讀史書,知道安南雖曾多次成為中國屬地,但自五代吳權以來,已獨立成國,一旦直屬大明管理,必然遭到安南各階層的抵制,可謂從此進入多事之秋。建議皇帝不讓吳高回來的原因,就是留在那里鎮壓反抗者。

果然,詔書下達不到二個月,以簡定、鄧悉、阮帥等人為代表的安南地方勢力就起兵叛亂,攻擊盤灘、咸子關,控扼三江府之交通,慈廉、威蠻、上洪、大堂、應平、石室等地安南民眾紛紛響應。簡定起兵後,自稱日南王,後為招攬人心,又立所謂陳氏後人陳季擴為大越皇帝,改元重光。陳季擴打著陳氏後人的招牌,得到安南人民支持。

他們露出了華夏人已經久違了的丑惡嘴臉,一邊拼命和吳高、廣州水師打著游擊戰,有計劃的襲擊大明軍隊和派遣的管理,一邊又深知大明不是他們這股人能夠對抗的,害怕重蹈胡漢蒼父子的覆轍。所以在暗中,陳季擴以陳氏宗親的名義派人到南京討封,希望大明能夠顧及顏面,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撤軍,默認他們的行為。

不料朱元璋借口使臣無禮的原因,龍顏大怒。又獲知買的里八剌在遼東已經開始整肅軍隊,準備討伐韃靼。對于北方有些放心,遂堅持武力討伐的決心。

調發雲南都司、蜀中都司的近五萬人馬,由沐晟統領向安南再次增兵征伐,不料這次戰局卻非常不利。沐晟在生厥江與安南叛軍激戰,因輕敵遭到慘敗,參贊軍務的兵部尚書劉俊突圍不成,自盡而死,吳高派遣呂毅、劉顯等前去增援,但是已經晚了,不但沒有來得及救援,又中了安南叛軍的埋伏,全部戰死,安南形勢大亂。(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臣權最新章節 | 臣權全文閱讀 | 臣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