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權 115 北平瑣事

作者 ︰ 受傷的害蟲

()除了發行大明寶鈔,洪武八年,大明還發生了幾件大事,死了幾個人。

三月二十四,皇帝以僭用龍鳳諸不法事賜死廖永忠,四月十六劉伯溫病卒,年六十五歲。

這都是邸報中官方的消息,對于廖永忠,龐煌雖然感到可惜,但他也知道自己不是救世主,根本也管不了這麼多事,所以沒有太留意。

但是龐煌卻是對于劉伯溫的死抱有懷疑的態度,因為他知道劉伯溫病死,是通過邸報得知的,按照道理,劉彪的消息應該要比朝廷快很多。

但是半年過去了,一直對自己忠心耿耿的劉彪,卻是依然沒有消息,這一點讓龐煌保留著一絲絲的希望,但願這個所謂的劉半仙是假死吧,雖然覺得希望渺茫,但龐煌還是樂意這麼想一會兒。

而另一個人的死,卻是讓徐達長出口氣,但隨即心里又沉甸甸的。

擴廓帖木兒,也就是王保保也死了,這個曾經把徐達打敗,把大明將士逼得不敢出關長久的蒙元最後一個猛將,卒于哈剌那海的衙庭,據說臨死之前,懇求蒙元偽帝放棄前嫌,將兵馬和金山部的納哈出合並在一起,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得住蒙元剩余的勢力,王保保害怕大明趁著自己的死,強攻大漠來滅蒙古的根基。

蒙元偽帝听之,但是行至一半的距離,王保保舊傷復發,卒于路上。

徐達听說細作傳回來的消息之後,據說在將軍府對著夜空喝了半夜的酒,一直都沒有去休息。

他和王保保打了半輩子的仗,要說沒有一點點惺惺相惜是不可能的,雖然說王保保是勝少敗多,但是以殘余的兵力和徐達打的也是有來有往,特別是洪武五年,還將徐達殺的大敗一場。

雖然在洪武六年被徐達重傷,但是以傷病之軀,仍舊能維持蒙元殘兵斗志不息,特別是去年,李思齊去勸降,還被其斬落一臂,回來後就死了。

由此可見,王保保深知統兵之道,也是個頑強的敵人。

但是徐達並不是嘆息這些,而是感嘆著,王保保死了,估計自己在北平的r 子也將要結束了。

皇帝最近十年,一直讓他在北平統領兵馬,並不是對他完全信任,而是作為牧守一方,應對像是王保保這種敵人的。

現在王保保既然死了,而納哈出的長子還在南京被扣押著,想來也翻不出什麼大的浪花來,北方基本上算是在幾年內不會有大戰出現,徐達的使命算是完成了。

這個道理不但徐達自己知道,就連龐煌也能看出來。

龐煌記不清徐達之後,到底是傅友德還是李文忠在北方繼續統領兵馬,所以趁著徐達還在北平的時間,他努力的去做著一些事情。

在大明寶鈔發行順利,北平銀行的業務趨向穩定的情況下,龐煌又發起了他的一系列舉措。

借助這次大明寶鈔的發行,諸商家感到左右為難之際,龐煌宣布北平商會正式成立!並親自參加了商會成立的儀式。

北平商會的全稱是︰大明北平行省工商行業總會。

說白了,這個工商總會,在初期龐煌只能讓他成為在官府控制下的一個機構,不會盲目的給他們什麼權益。

進入北平商會的首要條件只有兩個,必須繳納暫定的每年十五貫會費,必須在官府登記記錄在冊。

門檻比較低,十五貫的會費,在平時也就是商賈們較為奢侈的一頓酒菜而已。之所以這麼低,龐煌考慮是在考慮會費高或入會比較麻煩的話,會流失去一部分商賈,這是他不願意看到的。

十五貫的這個數字,是經過幾番推敲,在不讓人望而卻步,卻又想進來看個稀罕的數字。

而且,龐煌也沒有太多的優惠政策展現給商賈們,說一句實在話,很多事情龐煌只是作為一個北平知府,也沒有太多的自主權,而且過分的話,很容易讓朱元璋j ng覺,從而讓北平商會胎死月復中,徹底淪為朝廷的官方機構。

目前,龐煌只能做出承諾,但凡入會商戶,繳納會費之後,對于百工堂所發布的新品有優先的選擇和購買權。

至于都有什麼新品,龐煌在主持的儀式上,只是展示了一小部分,就已經改變了很多準備旁觀商賈的想法,臨時加入了商會的序列。

風車、水車、手搖式抽水機、玻璃制品、水泥,這些在懷柔已經是比較常見的商品暫且不算,單單是玻璃鏡、榨油機、紡織機等等很多新品,都讓商賈們看的目瞪口呆,他們深知,這些東西可能在北方還算是用處不大,一旦制作販賣到江南去,將會有多大的利潤。

而且會費將會被用于響應朝廷的詔令上,每一個季度都會公開賬目。

說到這里,龐煌也不能不承認,有時候朱元璋所下的詔令,立意也本來是好的,比如說今年年初,皇帝下詔,命天下成立社學。

所謂社學,在龐煌的理解中,應該就是指他所熟知的鄉村小學了,皇帝說︰成周之世,家有塾,黨有序,所以百姓無不知學,教化行而風俗淳美。現在郡縣皆有儒學,而鄉社百姓及其子弟未有學習機會。應令地方有司,在鄉村立社學,聘請師儒,以教民間子弟。這樣,也可以做到民知學習,風俗淳美。社學兼讀御制頒行諸書及新定《律令》。

但是各地建立社學的詔令,卻因為所謂資金問題,久久得不到妥善的貫徹執行。

雖然個村鎮鄉里,都有大戶地主等存在,但是讓這些人拿出錢來辦學校,他們寧願請個比較有名氣的先生教授自己的子弟,心善一點的,也不過是讓自己族內的子弟參與學習,但是真正的窮苦人家,還是得不到應有的教育。

現在北平商會的會費,主要是用于建立社學之用的。

別看每年之有十五貫錢的會費,但是架不住北平的商賈基數多,北平商會成立三天,被暫時定為商會副會長,山西移民走商出身的範瑞粗略的統計一下,其中收攏商會會員一千三百余人,會費兩萬貫左右。

當然,這其中不乏一些小商戶,純粹是當十五貫買張門票看熱鬧的人。但是距離北平七縣四州的商戶基數,還是差了很多。

龐煌也不著急,著兩萬貫的錢,至少可以解決一部分的問題,于是吩咐走商範瑞,考察幾處比較貧困偏遠的地區,選好校址,準備建立社學。

副會長是範瑞,會長一職卻是沒有人敢去做,只好暫時在那里空著,其實大家心知肚明,肯定是知府大人說了算,但此事畢竟不好明說,當做一個暗地的規則執行下去就好。

而為什麼龐煌會選擇走商範瑞,可不是範瑞出身懷柔,又是山西移民而得到龐煌的認可。

所謂走商,原本指的是沒有固定營業場所的小商販,但是範瑞卻不是因為這個而被稱為走商的。

範瑞家從宋開始,就是開鏢局出身的,在山西一帶也算是頗有名氣,一起移民到懷柔之後,眼光也是十分獨到。

幾經周折後,又重拾舊業,而且借著去年懷柔鄉勇面臨解散的問題時,能緊緊跟隨龐煌的步伐,竟然聘用了三百余名懷柔鄉勇,其中因為戰爭而傷殘的鄉勇,也被範瑞收留下來,並簽訂了多年的契約。

這樣等于說幫龐煌解決了一個很大的問題,而且隨著三百名鄉勇的加入,範瑞的鏢局營業範圍逐漸擴大,早就先龐煌一步來到北平發展,並且在北平的商賈圈子里算是闖下了不小的名聲。

特別是在北方邊陲之地,商賈們最重要的是自己貨物的安全,每次從各地進貨,都要延請鏢局進行護衛,北平原先也有鏢局,但是那里有懷柔保安團那麼大的名聲。

畢竟是經過戰爭的鄉勇,要比別的鏢局,更加容易讓商賈們信任。

而且範瑞這個人比較識時務,比如說龐煌說過,往北方走私不行,有的商賈想要牟利,偷著想往蒙元殘余哪里走私一些物品,遇到這種問題時,無論商賈們出的價錢再高,範瑞也不會承接這種生意。

不但不承接,而且會私下知會官府一聲,這一點讓龐煌比較滿意。所以在這首屆的北平商會副會長的名譽選舉中,暗中c o作了一下,讓範瑞做了副會長,只接受自己的領導。

因為下一步,龐煌所要做的事情,就是重新組建保安團,用保安團來有效的控制商賈、大戶們的私人力量。

只是現在還不成熟啊!

一下子這麼多的舉措,總要給大家個喘氣的時間,要不把商賈、大戶們逼得太緊了,事情會有相反的結果。

而且,如果龐煌沒有記錯,明年,也就是洪武九年,將會是朱元璋撤去行省,成立承宣布政使司的一年,現在北平行省參知政事自華雲龍之後,雖然自己一直在兼任著,但卻沒有實際的權力,幾乎等于一直空置在哪里。

到底是將會是首任的北平布政使,是自己嗎?

龐煌不敢想,畢竟自己資歷太淺,甚至都沒有往上面考慮,只是想看清楚到底是誰,然後在做決定下一步的發展力度。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臣權最新章節 | 臣權全文閱讀 | 臣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