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權 169 洪武十年末

作者 ︰ 受傷的害蟲

上架前最後一章吧,希望上架之後,大家能夠繼續支持害蟲!!謝謝了!!

把柳蘇留在了房山軍營時,龐煌和常茂打了個賭,如果常茂能讓柳蘇開口說話,龐煌就會答應常茂的三個要求,任何要求都可以,只要和大明律不沖突的要求,龐煌都會盡力的幫他做到。

為了能實現這個承諾,柳蘇開始了他的痛苦之旅。

房山軍營中,龐煌不在時,就是常茂級別最高,堂堂一個鄭國公加上巡撫副使的身份,再加上他和親衛們又素來親近,沒有一點上官的架子,所以很得人心。

為了能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也可能是為了想讓龐煌知道自己的厲害,所以柳蘇就陷入了常茂的魔爪之中。

在常茂心里看來,長得清清秀秀,就想一個白面書生的柳蘇,哪里能像自己那樣經得起盤弄,所以心急了一些,上來就開始以勢壓人,用超強度的訓練,想要讓柳蘇開口求饒。

殊不知,卻讓自己陷入到了一個漩渦之中,常茂沒有想到,這個差不多只有一半重量,腰還沒有自己大腿粗的柳蘇,韌性竟然是那麼強。

早上的二十里路,沒有問題;上午的隊列訓練,柳蘇姿勢標準的可以當教官;也沒有想象柳蘇是幾年前就已經接觸了保安團的訓練,有很多東西都是龐煌口述,他書寫而成的,哪里能難得了他呢?

投彈四十步,不多不少,而且奇準無比,說砸到那里就砸到哪里。

拆卸槍支,人家柳蘇是閉著眼楮干的活,根本都不帶看一眼的,晚上的房山、北平往返六十里路,連常茂都要吐舌頭的長跑,柳蘇甚至都不出汗,也不出聲,甚至眼神都平靜的怕人。

常茂心里想,這還讓人活不讓人活了,最變態的是三種姿勢的舉槍練習,這本來應該是常茂他們這些親衛的強項,因為他們心里唯一還感到自豪的,可能就是還有那麼一點力氣。

十三斤的火槍,他們從開始能舉槍一個沙漏的時間,鍛煉到可以立姿舉槍一個時辰左右,自信這大明能做到的也不多了。

但是萬萬沒有想到柳蘇這個變態,從十五歲時,就被龐煌作為狙擊手培養的,練習舉槍,沒有龐煌的發話,都不帶放下來的,有時候龐煌一時事務繁忙忘記了,柳蘇可以舉槍到全身麻木失去知覺,有時候甚至會昏倒。

在那種條件之下鍛煉出的各種舉槍效果,哪能是剛剛訓練了不到一個月的五百親衛能比得上的。

又一次常茂和幾個膀大腰圓的親衛,和柳蘇暗地里較上了勁,對于柳蘇的底細心知肚明的鄭虎等人,也樂得看笑話,于是默然不出聲,就是不下令放下槍。

就這樣,七個人立姿舉槍四個時辰,把常茂累的大冬天汗流滿面,直挺挺的倒在沙地上昏了過去,但是柳蘇像個沒有事的人一般,只是放下槍之後,甩甩胳膊了事。

從那天開始,五百名親衛,包括常茂在內,對柳蘇有了一個新的認識,面對著這麼一個整天不說話的怪胎,心里佩服之余,還帶著一點點的畏懼。

這也是龐煌為什麼把柳蘇留在房山軍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為龐煌平時肯定不可能整天呆在軍營里面和親衛們打成一片。

長久的訓練以後,作為教官的鄭虎等人肯定也要淡出親衛隊伍,但是自己的親衛隊伍,總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靈魂人物吧。

常茂,不可能,常茂可能對大明忠心,可能對朱元璋忠心,甚至可能對藍玉、馮勝等人獻出自己的忠心,偏偏對于自己這個駙馬都尉,獻出忠心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那只有自己安排一個,柳蘇這個怪才就浮出了水面,當初在懷柔保安團就跟著一起訓練,經過鄭岩、鄭虎、劉彪和唐門這些曾經的職業軍人多重磨礪,現在也是該到了發揮其長處的時候了。

可能以柳蘇的性格,就適合在軍中,因為軍營里就是崇尚實力,兵卒們可是不在乎你平時說不說話,只要你能超過他們,能讓他們感到由衷的佩服,你就可以得到擁戴。

而柳蘇,就是龐煌安插在自己親衛隊伍中的一個棋子。

同樣的道理,以柳蘇的韌性,也可以帶動其他親衛的刻苦訓練,萬里長征只是邁出了第一步而已,剛剛開始訓練的親衛隊伍,距離特種兵的標準還是太遠,不給他們樹立一個榜樣,那是不行的。

柳蘇的存在大大的挫傷了常茂的自尊心,無論他使出什麼手段,甚至連讓柳蘇說夢話的本事都沒有。

加強訓練強度,柳蘇能做到,再加強一些強度,柳蘇做不到,但是沒有過幾天,又可以做到了。反而讓他們這些自認為有經驗的老兵,感到有些跟不上柳蘇的腳步。

太傷自尊心了!

第二次龐煌親臨房山軍營,問常茂和柳蘇溝通的進度怎麼樣了,常茂還是自信滿滿的,把胸脯拍的梆梆響,說進度很大,很快就可以贏了。

第三次考核,常茂的臉色有些發白,但是依舊有信心。說快了,快了!

第四次考核;第五次考核。

一直到了年底,新兵三個月的集訓快要結束的時候,常茂才哭喪著臉,說︰「快了,茂太爺我快失去信心了!」

但這都是以後的事情了,洪武十年的最後幾個月,龐煌除了每十五天去一趟房山軍營,剩下的時間,都在籌建海關的過程中。

籌建海關,第一件事不是要招募人,也不是要找衙門的辦公地點,更不是制定詳盡的條例讓大家熟悉。

要做的第一件事情,那就是巡檢司聯合北平都司、遼東都司,開始嚴厲的打擊走私。

十一月初八,北平府七縣四州六十八處巡檢司的巡檢,一起集合在北平,在臨時的海關衙門開會,按照便宜行事的聖旨意思,龐煌正式確定了大明北平海關成立。

原有的巡檢司編制不變,但是每個巡檢司精簡人員,限制在十五人之內,多余的人全部遣散,有意向者,可仿造當初被下崗的捕快一樣,來北平府集中培訓後,酌情使用。

這樣以來,在北平府的地界上,巡檢司的人員銳減,然後和北平都司協商,在藍玉的牽頭下,每個巡檢司派出一個百戶所跟隨,在冬季十一月中旬開始起,到次年的二月中旬,三個月期間,對于北平的走私活動給予嚴厲的打擊。

不要以為冬季是邊境貿易的淡季,經過龐煌數年以來的觀察和總結,往往冬季是走私最猖獗的時間。

不錯,北平是冷,遼東更冷,整個東北在冬季就陷入了一片冰天雪地之中。

但是商賈的嗅覺是最靈敏的,他們心里十分明白,高麗和倭國還好點,冬季是女真和蒙古這些游牧人最需要貨物的時候,無論是糧食、酒水、棉衣,那些不知道儲備的游牧人在冬季是最缺乏的。

如果在冬季能夠拉一些貨物比如糧食和烈酒到了蒙古、女真的地界,可以用來交換,所得的利潤要比春、夏、秋三季平均高四成左右。

雖然路難走,但是卻不擔心收到馬賊的襲擾,因為馬賊大都是蒙古人的殘兵組成,或者一些被擊潰的小部落私下做的勾當,但是他們也需要過冬,一般這個季節很少在外面在搶掠。所以在這個季節,只要找一兩個好的向導,熟悉遼東諸部落分布,那就可以賺大錢了。

真正的官方互市要在明年三月之後,才能正式開始,再此之前,肯定是要打擊由于朝廷連年禁止互市,所造成的猖獗走私活動。

同時,龐煌經過勘查,決定在居庸關、北城口、將軍石、喜峰口和山海關,設立海關署理所,專門用于出口的位置,除了在上述的五個地方出關的貨物,在有路引的情況下,視為合法,在其余地方上出關的貨物,不管出于什麼原因,都視為非法走私。

對于非法走私,龐煌制定了嚴格的懲罰措施,除了沒收貨物之外,再追究貨物價值的三倍罰款,並取消一年的互市資格。

協調過關于聯合軍方打擊走私的活動之後,龐煌又直接以欽差巡撫的身份,向北平布政司、山東布政司、山西布政司發出照會,預備跳過布政司,直接召見這三省的府、州、縣各級主官。

為什麼要這麼做,很簡單,人家布政使的品級也不小,自己雖然是欽差巡撫,但是還是使喚不動啊,別說人家陝西、山東布政使大老遠的跑過來開會有點與情理不合。

就說身邊的這個北平布政使劉忠,除了自己剛回來時,例行的拜見之外,其他的時候,也是躲著自己,根本不給龐煌見面的機會。

這不由讓龐煌想起某些剿匪記中的特派員,自己的身份和那種特派員一樣的尷尬,強就強在自己有一個岳父大人是皇帝,但是就這身份,你讓一個布政使天天圍著你跑來跑去,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布政使也畢竟是封疆大吏,一省的主官,不給你穿小鞋已經夠好的了,還要鼎力配合,你讓布政使在下面的官員面前怎麼擺威風呢?

這個好像是劉忠傳出來的話,對于這一點,雖然不恥劉忠的為人,但龐煌依然覺得有道理,就是有些奇怪,胡惟庸到底用了什麼招數,讓老朱現在還沒有動劉忠,難道老朱就能容忍劉忠肆意糟踐自己滿懷期望的大明寶鈔嗎?

但是不該管的事情,就不要問,這是臨走時,朱元璋意味深長的告訴龐煌的,對于這一點,龐煌也懶得管,自己發展才是硬道理,怎麼虎口奪食,是龐煌應該想的,至于其他,在自己能力不足的時候冒然插手,那不叫熱血,叫找死!

就是這種想法,龐煌直接向三省的布政司發出照會,禮貌的打聲招呼,意思就是我要召集你屬下的官員過來開會了,是以欽差巡撫的身份,是公事。

三個布政司回函之後,龐煌馬上用快馬召集三省各級官員分別開會,在會議中,再次確立了大明海關的建立初衷,言道,想要出關互市的貨物,必須在每個府、州、縣所在的衙門備案。

海關衙門會印制好登記表格、路引樣式,編號發給每一個衙門,用完以後,憑借存根,每個衙門再來北平海關總署換領就是。

不許弄虛作假,路引上有騎縫章,而且是鋼印壓制的騎縫章,很難偽造,存根和路引,還有登記薄上面,三賬要合一,一條一條的清楚明白,而且海關總署還制定了一個培訓的計劃,每個府、州、縣,派書吏前來學習。

做完這一切,龐煌累的夠嗆,連續在北平各地跑,又去了大同、濟南、遼陽一帶盤桓了一段時間,才將事情弄得個七七八八。

幸虧山西、陝西哪里他暫時不用管,現在海關的主要目標就是對準了蒙古、女真、高麗和倭國的互市,他把注意力放在山東和北平、遼東就可以了。

就這樣忙著,洪武十年馬上就要過去了。

果其不然,遼東都司、北平都司,聯合了巡檢司之後,執行的嚴厲打擊走私活動獲得了最大的收獲。

共計截獲走私車隊兩百余次,涉及走私貨物價值達到了一百多萬貫。

其中光是北平、懷柔附近的商賈,涉及走私被清查了三十多家商賈,貨物多種多樣,從奢飾品到糧食,甚至書籍都有,真的不知道那些部落要書籍做什麼,但是听人說,是高麗通過部落互市,想要交換的物品。

對于這些涉及到走私活動的商賈,龐煌一聲令下,貨物全部沒收充公,年後在北平公開拍賣,款項用于海關建設和都司出兵的補貼,這也是原來和都司衙門商議時定好的事情。

而且對于加倍罰款,龐煌下令,涉及到糧食、酒類和鐵器這些貨物的,處以三倍罰款,這些以後也將會是海關嚴格控制的貨物,不罰不足以引起人的重視。

而奢侈品的免于罰款,書籍類的處以一倍的罰款等等,分門別類處罰之後,嗅覺靈敏的商賈,應該知道來年互市備貨的重點了吧,龐煌心里想到。

但是龐煌想不到的是,他這次打擊走私的活動,卻是給一部分蒙古、女真部落帶來了災難,已經說過了,這些游牧人的習性就是不善于儲存,對于大明的依賴性太強。

強勢的時候,他們就騎著馬兒進關內掠奪,像是蝗蟲一樣。

但是現在處于弱勢地位時,卻又可憐的要命,期盼著與大明互市,交換過來糧食過冬,交換過來棉衣御寒,交換烈酒過來吃喝,有多余的,交換一些奢飾品自己享受。

大明用禁止互市來制裁他們時,他們又想辦法通過利欲燻心的商賈走私,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但是幾十年如一日,他們就是沒有學會怎麼儲存糧食,怎麼為今後打算,經過龐煌這次嚴厲打擊走私活動,雖然不能說完全禁止了走私,但也至少斷絕了邊關走私總額的七成左右,這樣以來,對于那些游牧人是致命的打擊。

洪武十年的冬天,很多部落像是寒號鳥一般,在自己部落的駐扎之地,瑟瑟發抖著,哭喊著明年一定要多準備點糧食和棉衣,再也不能像是今年這樣難熬了。

今年為了過冬,他們殺死了很多放牧的牛羊,這些牛羊,有的牛羊還很小,但是沒有辦法,不殺死他們,自己就會被凍死或者餓死,但是殺了這些牛羊,來年該怎麼辦呢?

減產是一定的了,明年的牛羊數目肯定要減少很多,但是過一年是一年吧,先把這個冬天熬過去再說。

有很多獵人,很多青壯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組隊前往深山老林中打獵,去獵殺正在冬眠的熊瞎子,去獵殺山中的野獸,希望能夠少殺一些自己放牧的牛羊,但是進入深山老林那有那麼容易,又會折損很多青壯,有的人進了山,就不會再出來了。

總之來說,對于游牧人的打擊是很大的,但是對于高麗的打擊也不小,很多高麗的投機商人,或者是倭國的投機商人,平時也是靠走私來賺錢的。

因為朝廷根本就不給他們互市,特別是倭國,朱元璋下令,連朝貢的機會,每十年才給倭國一次機會來朝貢並進行互市,他們連正常互市的機會都沒有,那麼只有通過走私來滿足自己國內的需要,但是今年,卻是失望了。

他們只能把希望寄托于明年的互市之中,听北平各方面傳回的消息,這次那個駙馬巡撫並未說禁止于高麗和倭國進行互市,這一點對于他們是福音,趁著今年沒有走私生意,很多商賈,很多部落,都派人在新年之際來到北平,千方百計的打探一些消息,希望能夠先知先覺,而這些,龐煌會有限度的放風出去的,根本不用他們打听。

不該讓他們知道的,他們就算是打听也打听不到啊!

新年過了,伴隨著洪武十一年的到來,龐煌的五百親衛新兵的集訓生涯終于結束了,很意外的是,五百人中間,竟然全部達標通過了考核,但是,迎接他們的,可能是更加嚴苛的訓練,更加嚴苛的考核,也不知道最後能堅持下來的,到底有多少。

但不管怎麼說,洪武十年總算是過去了,龐煌身為巡撫,新年之際當然有很多人前來拜會,但是卻尋訪不到,大年中,龐煌攜帶著臨安公主,去懷柔過年去了。

這個是臨安公主的要求,龐煌也正有此意,懷柔畢竟是他站起來的地方,他好想看看這幾年懷柔的變化。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臣權最新章節 | 臣權全文閱讀 | 臣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