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紅年代 第1節 撥亂反正

作者 ︰ 嵩山坳

從1979年到1982年,全面實行落實政策,一大批冤假錯案被平反,一大批蒙受屈辱的老干部恢復原職。同樣的,一大批在特殊時期期間以‘三種人’起家的,在這一次的動作中被干淨利落的打回原形!其中也包括馬文石。

馬文石以造反起家,當年的運動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他在天教育界和企業界算得上是一時風雲人物,那真是牛逼得不得了了。升任為天教委的副主任,但他是搞體育的出身,沒有什麼教學經驗,便亂放炮,別人惹他不起,在背後卻匿笑不絕。

等到清理三種人,他也被停職了,查了一個底兒朝天,但結果也就是一些在當時特定環境下,無數人做過無數次的惡事。除此之外,沒有什麼特別的,于是把一切官職免掉,打發回原來的工作單位,擔任校工。

據說這個通知傳達到教委的各個科室的時候,眾人一片歡呼!馬文石像個傻b似的站在那里,呆若木雞,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直到這時候他才知道,原來自己是這麼遭人恨的?!

回到大興街小學,馬文石故意擺出一副矯情鎮物的功夫,一身灰色毛料制服,左面的衣襟上戴一塊‘為人民服務’的胸牌,口袋里插兩支鋼筆,人模狗樣的走進學校大門。剛剛春節過後不久,還沒有開學,走廊里靜悄悄的,教室的門窗關得緊,沒有什麼聲音傳出。

馬文石心里不知道是個什麼滋味,枯燥的腳步踱來踱去,幾次走到教師辦公室的門口,就是不敢敲門進入!他自己做過什麼孽自己知道,該如何面對里面的舊同事啊?他現在最盼望的是原來的同事都調走了,里面全是新人,一個不認識才好呢!

「哈哈……!」辦公室里突然傳出一陣笑聲,「我也沒想到,說起來,這話真不該我說,楊老師,您真的沒有其他的打算了?」

「還打算什麼啊?我現在就想把孩子們帶好,趁著還有幾年,發光發熱吧。」

「您听見了,俞校長,這才是一個把生命全投注到祖國教育事業上的同志該說的話呢!您可好,好不容易落實政策了,您倒想跑了?」

「不是我想跑,你看看,人家楊老師是教物理的,現在一中下了調令,要用三個數學老師來換一個她,你們這是人才啊!我能干嘛?教學我是一點也不懂,呆在天那麼多年了,也該落葉歸根了。」

「您今年多大年紀?我看您別我還小幾歲似的,還落葉歸根?真的,俞校長,孩子們舍不得您走,我們大伙也愛戴您,別走了。」

眾人一片大笑!馬文石也有些忍俊不禁,里面說話的人聲音很年輕,倒似乎是個孩子,怎麼和俞宏這麼沒大沒小的說話?

正在疑惑間,辦公室的門推開,楊士光舉步走了出來,一眼看見門廊上站著一個人,背對著自己,「哎?這位同志,您找……?」

「楊老師。」

楊士光大大的一愣,看著馬文石那滿臉的尷尬,大小麻坑像火燒雲似的通紅發亮,婦人心中不知道是個什麼滋味!已經十幾年了吧?十幾年的時間沒見過面了,當初對他咬牙切齒的恨意哪兒去了?「楊老師,您……」

楊士光不屑的撇撇嘴,雖然不再恨他,也不代表就要笑臉相迎,「老俞,小李,小張,你們出來看看,這是誰回來了?」

眾人涌出辦公室,都是熟人,李麗、俞宏,雷樹德,只有一個年輕人他不認識,可能是新來的老師,「雷老師,這是誰啊?」

「馬文石。」

「哦!」小張長長的‘哦’了一聲,意味深長的看了看他,「就是這個孫子啊?听小小說起過。」

「小張,別胡說!」

「我怎麼胡說了?哎!馬文石,知道我是誰嗎?」

馬文石現在真是落毛的鳳凰不如雞了,掃了小張一眼,疑惑的搖搖頭,「不,不認識。」

「我叫張浩。清河街小學畢業的,你可能不知道我,不過我有個哥們你一定還記得,他叫盧利。怎麼樣,有印象了吧?」

「這,我有,有印象。」

「我琢磨你也有印象,操蛋玩意。今兒要不是在學校,我就弄死你個逼養的!」張浩嘴里不干不淨的罵著街,「王八蛋,哎,你來干嘛?」

「張浩?」楊士光瞪了他一眼,「你現在是大學生了,怎麼還這麼滿口髒話呢?」

張浩呵呵一笑,不再多說。他現在是天師範大學77屆的學生,那一年他們正好高三畢業,以他們在學校學習三年的知識,參加全國全面復招大學生的考試,簡直太容易了!1977年,中國重新恢復了高考制度,第一年的考試試卷實在非常容易。試舉一例,在化學試卷中的一道填空題是︰原子是組成物質的最小師範大學錄取了。現在在中文系讀書。今天來這里,是為了開學以後實習做準備的。

俞宏看看馬文石臊得要死的樣子,和同事交換了一個眼神,「馬文石同志,您來有事?」

「啊,有。」馬文石窘況稍稍得到一些緩解,拿出一份文件,「這是我的轉調文件。」

「教務處在二樓,你自己上去吧。」

「哦、哦,」馬文石半步不敢停留,轉身上樓,身後還傳來張浩不依不饒的咒罵,「敗類!扎哪兒死了不完了嗎?活著也是現眼!」

楊士光嘆了口氣,「小張,別這樣說話,做人還是得寬容一點。」

「走吧,我們進去接著說話。」

于是幾個人又回到辦公室,重新落座,雲山霧罩的侃了起來。張浩和盧利是朋友,雖然不及胥雲劍、梁昕幾個的關系那麼近,也算不錯了,過年的時候聚會過一次,喝得相當嗨。「俞老師,您是不知道,盧利現在酒量可大了!這孫子在農村這幾年,嘛也沒學會,就是把酒量練出來了。好家伙,初七那天,我們三五個人陪他,都讓他灌得溜桌了。」

楊士光呵呵輕笑,她知道這些年輕人每年初七會聚會一次,這還是從盧利他們下鄉的轉年春節開始的呢,已經好幾次了。「在哪吃的?對了,他還好嗎?」

「好。這小子現在可好家伙了,他現在是安格莊公社的支部副書記和生產隊副隊長,論干活那真是一把好手!」張浩說道︰「76年之後,商家林和臨近的一個鄉合並了,現在好像算是唐山的一個郊縣。具體的我也不知道,等回來你們問他吧。」

李麗是盧利多年的班主任,教育出了這樣的學生,她自然是最驕傲的,「對了,不是說知青大返城嗎?他有什麼打算?」

「他說還是再等等。想著站好最後一班崗,等把縣里的知青都送走,他再回來。要是可能的話,就徹底在唐山干下去了。」

「那他舅媽怎麼辦?」

「也接過去唄。」

楊士光點點頭,盧利有這樣的打算也未必不對,他在唐山一呆數年,他又是那種極重感情的,有一線可能,也會選擇留在當地,而且從程序上來說,城市戶口改農村戶口是很容易的,「他的那些哥們呢?」

「您是說胥雲劍他們吧?有個叫梁昕的,你們知道嗎?李老師您一定知道,他姐姐就是梁薇。」

「啊,有點印象了。他們家有三個姑娘的,是不是?」

「是,就是他。梁昕和盧利在一塊下鄉,77年的時候考大學,沒考上,78年考上了,比趙敏晚一屆,現在都在北大學,倆人成校友了。」

「那其他人呢?」

「胥雲劍沒變化,還是跟在盧利後面瞎惹惹。曹迅回城了,現在頂替他媽媽,在郵電局上班,成天騎個大自行車,給人送信、送報,好像搞對象了。」

眾人微笑起來,「還有別的人呢?」

「不一樣,有的回來了,有的還在當地,再具體的,我就不知道了。」

「盧利他舅媽家呢?他兩個姐姐不是都下鄉了嗎?回來了嗎?」

「他二姐回來了,頂替她爸爸,進派出所了。他大姐好像正在辦,我不太清楚。」

李麗嘆了口氣,「真想不到,這才幾年的功夫,變化就這麼大了?」她說道︰「不瞞你們說,我可是真有點想盧利了。每年春節回家過年,他都來學校,今年怎麼沒來呢?」

**************************************************************

知青返城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在這方面,天市走到了最前面,1978年的春天,各地相繼放松了知青病、困退的限制,天市革委會知青辦和市公安局行文有本市知青的各省、市,發出了‘病返、困退簡化辦理手續函’,一石激起千層浪,在全國引起了極大反響。

在函件中提出,今後天市知青辦理以上手續,不再需要天市公安機關批準的準遷證,只需當地市知青辦發出的病、困退通知書即可。這樣的公函抵達各地,立刻掀起天知青返城的高峰,同時引發了其他城市知青的熱議和羨慕,同時心里盼望著︰幾時自己的城市也能做這樣的好事呢?

好在時隔不久,這種病退之風便刮遍了全國。大多數知青吃了十余年的苦,真是恨不得插上翅膀飛回家,有了這樣的途徑,豈肯落在人後?于是,在1978年一年中,若是問誰最忙,答案毫無疑問,就是各個省市自治區的醫生!

為了混到一張證明自己符合病退標準的診斷書,知青們想出了各種招,有時候甚至是不擇手段的︰有的買病人的尿、x光底片;有的往血液樣本里摻煤油;有的吞鉛塊;有的故意吃過敏藥;有的胡亂、過量的吃藥,造成高血壓、心髒病和過敏癥狀;還有的甚至吃麻素直到吐血!

有一個知青假冒胃潰瘍,拿線綁一根鉛塊吃下去,線頭的一端纏在牙齒上,照過x光,醫生嚇壞了︰這個人的胃已經爛掉了45!叫來其他的醫生會診,確實如是!這個醫生悄悄地把知青叫到一邊,低聲問他,「你到底吃了什麼?」

知青慘然一笑,拉出已經帶血的鉛塊,醫生心疼的掉了眼淚,「你知道嗎?線頭斷了,你的小命就沒了!」

除了以上這些,還有些是很可笑、很可憐的,知青亂編病情,胡說八道,有的男知青說自己得了‘宮血癥’,還有的甚至自造病名,說自己得了‘風濕性肝炎’。總之一句話,知青不顧危險,甚至不惜拋下一切,只求能返回自己的家園!

上山下鄉本身是一件完全不顧客觀事實而推行的政策,十余年而降,諸多問題積重難返。事情的解決也絕不是走出火車站,站在自己的家鄉門口就算回來了那麼簡單,太多太多的問題還在等著他們呢!首先是戶籍、其次是住房、第三是工作,成為了新的三座大山,沉甸甸的壓了下來。

戶籍還比較容易解決,困難的是堂上二老都已棄世的,就有些礙手了,兄嫂不容,親戚不顧,知青人是回來了,卻上不上戶口,只得到處告幫,拉關系、送人情,不在話下。但不管怎麼說,大多數還是能夠順利完成的。

住房是第二項難題,有父母的找父母,沒父母的投親戚,受盡了白眼——這是可以理解的,突然來了一個人,有的甚至是帶著老婆、孩子的,擠在本來就不很寬敞的家里,誰能沒有怨氣?而即便是投奔父母,也是一樣,在當時的年代,家中孩子多,原本只是父母帶著各自的子女,還可以應付,現在則是拉家帶口,又要處理婆媳關系,又要搞定妯娌之間,種種難題,不一而足。

最難的卻是工作,當時的中國不比三十余年後的現在,幾乎提不到什麼經濟建設,工廠就那麼多,哪里有那麼多位置安排?全國超過一千萬人口同時擁進城市,是何等龐大到令人恐懼的就業壓力?!偏偏又處于意識形態決定一切的時代,沒有工作,成為社會待業青年,受盡了周圍人的冷眼,其中一部分自暴自棄,甚至開始為非作歹,使社會治安一塌糊涂,為日後展開的‘嚴打’造成了事實基礎。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火紅年代最新章節 | 火紅年代全文閱讀 | 火紅年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