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外貿部門的年青人介紹了向客人介紹了在場的自己人,外貿部部長,銀行行長等一些重要的官員,最後才介紹了姬雲。
為首的胖子作了自我介紹,「臣陶丘城曹垣,拜見江東君。」胖子行一大禮之後,隨後便是向姬雲將身後的近二十商賈作了一一的介紹。「這位是我的師弟衛向,這位是我的師弟……」而介紹的時候,身後的這些人也再次恭敬的給姬雲行禮。
「你們原來都是師出同門,不知你們的師傅是那位高人?」姬雲對此很好奇,對于這個時代很多大人物還是知道一些的,但是徒弟全都是生意人的,他確沒有印象。
「稟君上,家師乃是洛陽白圭,早年曾經出仕魏國,任相國近十年,主持治河要務,後游離數國,最終感慨生不逢時,于是棄官從商業。」這曹垣這胖子講起自己的師傅,臉上表情滿是驕傲。
「原來諸位是這樣一位名士,能在這里見到他的弟子,我也甚為榮喜」姬雲一邊寒暄一邊在腦後中收索叫百圭的人,但沒什麼影響。
魏惠王早年是魏國強盛之時,能作魏國相,自然不是簡單的人物,而且如今手里教出來的弟子都是商人,姬雲雖然想不起這個人物是誰,但感覺這人是有料的。想來他的弟子,也應該不差。
「諸位都知道,我從小生長郢城外,只是一名匠人,對于白圭先生的事跡,知之甚少,還請諸位我講講先生的事情。」姬雲不決定沒什麼面子,有實力怕什麼。他的確需要了解這個叫做白圭的人,因為他的弟子來談生意,自然不是小事情。做過官員,也就意味著在政治上,他有路,有人脈。這也是他所需要的。
曹垣見姬雲如此禮賢下士不恥下問,道也覺得姬雲態度很謙和,于是向姬雲娓娓道來。
白圭,子圭,名丹,洛陽人。據說早年曾經師從鬼谷,從鬼谷那里學到了「致富之術」。魏惠王在位的早期,白圭從于魏國,當時大梁城靠近黃河,水患不斷,白圭擔當起了治理水患的重要任務,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即使出自于他的口中,他曾揚言自己治水的本領超越大禹。後來,魏國的政治越來越**,白圭看到這一情形,就毅然離開了魏國,到中山國和齊國游歷。這兩個國家的君主都想把白圭留下,幫助自己治理國家,可是白圭卻都婉言拒絕了。有人問他為什麼,白圭回答說︰「這兩個國家沒有必行之事,那麼信用已經到了盡頭了;不注重聲譽,那麼名譽已經到了盡頭了;沒有仁愛,親情已經到了盡頭了;旅行的人沒有干糧,居家的人沒有食物,財力已經耗盡了;不能用人,又不能自己奮發圖強,事功已經到頭了。一個國家出現了這五種現象,一定會滅亡的。
之後白圭去了秦國游離,那個時候秦國正在進行商鞅變法活動,白圭對商鞅重農抑商的政策很是反對,于是沒有在秦國做官。白圭經過一番游歷之後,對各諸侯國的政治局勢看得更是透徹,也對政治產生了很深的厭惡,于是他放棄從政,轉而走上經商之路。
作為一個重商學者,他有自己獨特的商業理念和商業操守,他以「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的原則,在商品滯銷時放貨,在商品緊缺時仿貨。白圭所說的「與」,是予人實惠,當某些商品積壓滯銷時,一些奸商坐待價格貶得更低再大量購進,而白圭卻用比別家高的價格來收購;等市場糧食匱乏時,奸商們又囤積居奇,白圭卻以比別家低廉的價格及時銷售,滿足人民的需求。白圭的這種經營方法,既保證了自己能夠取得經營的主動權,獲得豐厚的利潤,又在客觀上調節了商品的供求和價格,在一定程度上保護農民、個體手工業者以及一般消費者的利益。白圭自詡為「仁術」。
白圭的理財能力很強,他注重全局,會觀察時局,把消費品運抵豐收有消費力的地方,又將豐收的地方糧食向緊缺的地方銷售,價格格實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商品的流通,方面了人們的生活,自己從中賺去一定的利潤,的確是利人利己。
更重要的是他懂得將自己豐富的知識運用到商業上來,觀察集結環境變化,幫助農民防災減災,還像百姓們提供優良的種子,扶持農業生產,幫助農民們擴大生產,提高糧食產量,擴大自己的貨源。他不選擇高貴的珠寶之流的商品,而以農副產品作為對象,以薄利多銷的為原則,加快流通從擴大規模來贏取收益和發展。姬雲認為,百圭是一個真正的商人,有良心有責任的商人。
真是因為白圭的才華和商業品德,在後世一直被奉為「治生之祖」的高人。在後世中國很多著名的企業家,都以白圭「人棄我取,人取我予」為自己的商業原則,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業。
听過曹垣的一番介紹之後,姬雲才真正切切的明白了,這個叫白圭的人,的確是一個了不起的牛人啊。早在幾千年都已經對價值規律這些東西模得通透,而且對聖品流通對社會的意義更是十分清楚,並主動擔負商人這個較色來。為中原地區農民的安居樂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如果姬雲來評價,這人,比起很多國君都作用大。
姬雲對胖子道︰「听曹先生一番介紹,我雖未曾見過白先生,從他的一身所為里,明白了先生思想精要所在。不知如今先生何在,我若有機會,一定要親自去拜訪先生才是。」
「家師已經年邁行動不便,在洛陽老家休養。」胖子好像也舉得很可惜。
姬雲嘆道︰「白先生的治世之術,于我江東治國的理念破為相合。可惜有些生不逢時啊。我君生我未生,我生君以老啊!」情不自禁的歪了這麼一句。
胖子見感情攻勢之下,姬雲已經淪陷,那麼接下來談生意,自然是自己得實惠了。趕緊趁著火候談生意。「此次前來,家師傅听聞江東產雪鹽,量甚大,超出江東所用。這次前來希望能夠和江東訂立一份長期的銷售合同。我們願意大量收購江東雪鹽,以此代替那些在各國流通的劣質高價鹽,以利百姓……「
江東的人也都不是沙子,自然能看明白這胖子的意思︰「利百姓的確是好事,可是我們的價錢,的確很低了,已經比起普通的鹽低了一層,而且,我們的鹽在質地上由于其他的地方,你有沒有想過,價格再低,是否會傷害到我們江東百姓的理由?「
「那麼既然價格不能再低,那麼我們懇求君上能每年供給我們二十萬擔鹽。相信我們一家的商路,就能解決問題。君上只需要給我們供貨即可,一切銷售上的問題,自然有我們來解決。
「
听了胖子這話,在場的幾名江東官員都有些愣了,這可是個極大的誘惑啊。
食鹽這種東西,銷售量很大,供不應求,因為每天都得吃,沒有足夠的鹽分補充,就會是一件十分悲催的事情。但如今市場有原來的脈絡在流通,以最大的力量來說,就是齊國,齊國煮海獲利很大,對外銷售廣,雖然江東鹽出產之後,有一些商人,甚至是齊國人都來購買食鹽,但總體數量來說,江東的鹽海水庫存的要多一些。因為一種新的生產方式,即使還不完善,但他的威力已經顯示了出來。但如此之多的鹽一直滯銷下去,就沒什麼意義了。當然如果能銷售出去,利潤少些,都可以接受,因為它堆在倉庫里,就什麼也不是。
無疑白圭的商業集團,有自己的糧食經營渠道,都一直面向低沉百姓發展,路子寬廣,這些百姓都是要吃鹽的,能買賣糧食,出售食鹽,完全是輕松的小事情。更何況,江東的鹽價格低,質量好呢。
這是個雙贏的事情。
姬雲在心里盤算了一下,二十萬但鹽,用一旦一百斤計算,總數就是兩千萬斤,乖乖啊,如果以戰國時代兩千萬人口來消費算,每個人一年都能分到一斤鹽。一包鹽在後世大概一家人三口要吃一個月的樣子。但在這個時代,消費量會少很過,因為鹽太貴,大家口味也淡點因此一斤鹽半年是沒有任何問題了。
可二十萬擔鹽換算下來,是後世的一萬噸啊,以現在江東在武源小規模的鹽田來講,更本滿足不了,必需加大人手和開拓規模才有可能滿足。
胖子當然不可能知道江東產鹽量,他這是在試探。姬雲笑道︰「這很讓人動心,但是我們不能答應你。因為我們需要盟友。「
商貿部的官員解釋道︰「大量傾銷食鹽,很可能使得齊國鹽業迅速崩潰。齊國現在是我們的盟友,在環境上講,我們需要這位盟友,在經濟上,它現在是我們最大貿易對象,而在文化上,稷下學宮向我們輸出了眾多人才,這些東西對我們都很重要。我們能賣給你們鹽。但數量也達不到這麼多。「
對面的一個商人問道︰「鹽的數量有限,如果我們先買完了是不是很合理的事情?「
「這個自然。「
拿好,我們簽一份合約,每年江東的食鹽,優先向我們供給就可以了。
姬雲笑著搖搖頭︰「這位先生您還沒有明白其中的道理。這樣吧,我們可以簽一份合約,每年供給你們兩萬擋鹽,因為太多的食鹽出口,會對齊國的鹽民造成巨大的沖擊,不利于地區穩定。除非……「姬雲說道這里,突然停了下來。
「除非什麼?「這些商人而言,這就是一個口子,于是急切的追問。
「除非你們還有我們不能拒絕的理由。「姬雲慢慢的說。
旁邊外貿部的長老接著道︰「江東人口稀少,缺乏大量的牲口,像馬,牛和騾子驢子等到,這些東西對我們太重要了,如果諸位能將這些販運到我境內,我想我們可以為大家爭取一些份額。「
哩米嘴巴動了動想要說什麼,卻被姬雲拉住了。
姬雲低聲道︰「當然,糧食我們也歡迎,因為現在江東缺糧了。「
在場的商人們眼楮一下子發出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