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大革命 135 游擊戰

作者 ︰ 碎葉城最後一個漢人

()第二天,兩個活下來的衙役就連滾帶爬得討回了歙縣城,一番痛哭流涕的表述後兩人被縣令痛扁一頓,將受到襲擊的事情講清楚了。遇到了大伙的賊人劫糧,這自然不能忽視,有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不消滅賊人,以後會日漸猖狂。縣令立刻下令在縣中召集衙役和大部分的城防部隊,奔赴出事的地點,準備盡早消滅賊人。

可現實和想象中的情況總是會有出入。城防的將領帶著近千人的隊伍經過兩天時間趕到事發地點,卻兩個人毛也沒有找到,就連出事的村莊也空空蕩蕩,無人居住,唯一留給他們這里有活人生活的痕跡,就是田地里還生長的莊稼。

當軍隊下令鋪開來進行收索的時候,後方卻傳來讓將領頭暈目眩的消息,縣城被攻克。

就在隊伍出城的第二天,一群身上插著樹枝綁著野草作偽裝的吳人賊盜,在黃昏時候悄悄解決城門,多年圍城出事的城池,本來城門也關閉的晚,城防的士兵一不小心沒有發現敵人的行徑,被賊人迅速的沖破了城門殺進城里。

不過一個時辰,五百多賊人迅速解決了沒有形成有效抵抗的城池。然後接下來的事情,便是開倉放糧,將在縣城中大部分的官倉存糧自己帶著走,其余的部分則分散給了城里的百姓。在分了糧食之後,獲得了百姓好感後,賊人當眾數落了楚國的各大罪狀,將縣中一應官員全部當場處決,這讓當時的氣氛達到了**,許多物業的平民也願意加入到這只隊伍中來。隊伍的數量也由原來的五百人擴展到了六百人。隨後隊伍揚長而去。

當軍隊回到縣城時,將領就傻眼了。縣中一應官員被殺死,自己是難逃干系了,唯一能做的是待罪立功,隨即留下一半人嗎加緊城防,並嚴肅處理那些和賊人勾結的城民們,而後率領著其他人等出城沿著賊人離去的足跡進行追擊。

在沿途的追擊中,楚軍發現賊人的軍隊總是在自己前方不遠的地方,于是不斷加快速度進行追趕,但總是最感不上,大家距離就是差這那麼一點點兒。但楚軍的將領以為大家都是人,我累你會更加累,況且你們還帶著那麼多糧食,不管自己人如何勞累,一顆也不放松,加緊追趕。

就這樣,兩天下來,軍隊已經靠近了越國邊境了。但就在此時,有出現了新的情況,他們發現敵人分兵了,戴罪立功心切的將士們此刻已經沒有了耐心,一群賊人和他們折騰了這麼久,還能有多厲害,不過是一群拿著竹棍石頭的農夫罷了,沒什麼好怕的。于是乎,果斷分兵兩路繼續追擊。

可分兵後不久,左路較多的楚軍便遭到了敵人的伏擊,地點就在一處荒地里,還頗為開闊,賊人幾乎是全部的兵力近五百多人都出現在了這里,面對近兩倍于自己的敵人。此時的楚軍才發現,敵人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簡單,他們不是流落山間的流民,而是有軍械有盔甲經歷過戰爭的的軍人。楚軍連日來不停的追趕,吃的都是難以消化的生米,沒吃過一頓熱飯,連正常的休假也幾乎沒有過,此時精疲力竭,可敵人看上去卻是精力充沛許多,一場殘酷的圍殲戰開始的很快,結束得也很快。不過半個時辰,楚軍被殺一百余人,其余一百五十多人作了俘虜。

接下來,另外一部分楚軍也經歷了同樣的遭遇,最終全軍覆沒。幾天後,這只賊軍在獲得五百多套盔甲兵器之後,規模又有了擴展,從原有的五百余人,一下子擴展到了近千人的規模。他們將幾百俘虜賣給了越人,從越人的手中獲得了部分糧食,兵精糧足,在此出現在了歙城下。

近兩倍的人想要攻下一座歙城也有些難度,但並不是不可能,城中的楚軍知道,城中許多百姓對這批賊人有勾結,不敢發動百姓,甚至還防備著百姓們趁機作亂。他們之前到城中便從百姓手中奪取了那些被分發的糧食,但現在這些糧食對軍隊而言,依然不夠。單憑自己的力量無法守住多久,最終一天夜里,楚軍連派人接連向周邊各個縣城發出了求援書信。

楚軍派出求援的人,雖然心驚膽戰,但還是很輕松的通過了這一千人的防御線,分別向各處出發了。

在城外叢林中,賊人的營帳是用獸皮和草簾打起來的帳篷,一眾頭領都聚集在這里,吃飯學習。他們今天吃的不是江東特制的干糧,而是熱米飯,他們學習的是,是那麼少年交給他們的新字和數學。經過這些天的出謀劃策,讓眾位大小領導對這位少年產生了敬畏,他們如此迅速得發展起來,大部分的功勞都來自于這名少年和他背後所有的力量。少年的聲望越來越高,這只隊伍的首領卻並沒有任何嫉妒和防備,仿佛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報告將軍,楚賊派出了五路人出城,分別向北面,西面和西南面去了!」

眾人都看向少年,少年停下來,對報告的小兵道︰「知道了,去休息吧。」

賊人中的大首領問道︰「將軍,敵人如此,到底是要作什麼。」

少年停下來道︰「他們去求援。」

「求援?」

「現在城中縣令及其他官員已經死了,最高權位的人最多就會守城的一卒長,他沒有權限向更高的郡守求援,五路求援自然是繃著幾座縣城而去的,陵陽,彭逆,鄱,余干和松陽。」

一听到這個消息,很多人的表情都有些動容了,五座縣城,加起來可有上萬的力量可有動員了。

首領道︰「既然如此,我們是否應該及早攻城,奪下這座縣城,然後據城而守。」

「不必如此緊張,就算最近的陵陽縣能派出援兵,最快也應該在第四天才能趕到其它幾處要的時日就更久了,最少在這四天里,我們都能養精蓄銳,好好修養。」

「那麼四天後怎麼辦?」

「其它,陵陽未必敢出兵啊。數月前江東最早破的即使陵陽,他和爰陵如此之近,有兩千江東軍威脅在側,他們可不敢冒丟失城池的危險。所以他們計算派兵,人也不會很多。如同他們不來,我們就繼續等,如果來了,我們就消滅他們。」

「那我們不攻城嗎?」

少年笑道︰「我們現在最主要的事情不在城里,是在鄉下,我需要的百姓們的支持,他們以後種地糧食歸我們就可以了,我們保護他們安全,不讓楚軍收稅就可以了,城池,對我們不重要。現在我們要作的是,盡可能消滅敵人,而不是守城。」

「那我們為啥還在城外守著呢,其實在城里也很暖和,有房子住啊。」有人問道。但理解遭到了大頭領的白眼。

少年繼續道︰「沒有攻下城池,就必需有人要守城,這是它們的負擔,有人守城,為了守城就必需會求援,會有人救援。這就是我們要的。」

頭領贊嘆道︰「如今這一切都真如先生所想的一樣,敵人被困,然後求援了。那麼接下來會怎麼樣?」

「圍點打援,只要我們圍著城,它們來救援,我們就打,來的不多我們就直接打,來的多了就像之前的辦法,誘敵深入,在合適的時候再打。他們會越打越少,而我們不一樣。」

「先生真是妙計啊,如此一來我們就有更多的盔甲和糧草了。這比種地還來的快啊呵呵。」

幾天里,楚軍依然在城中擔驚受怕,為了讓表演更加真實,賊兵還在城外制作幾架投石車,裝模作樣的轟擊一番,仿佛是向打破城池才大舉進攻。

第五天,在歙城東北五十里的地方,陵陽來的六百楚軍在山坳里被幾乎是同等數量賊人附近,全軍覆沒,僅有幾人幸免。

這個消息很快傳到了彭逆趕來的一千五百楚軍將領的耳朵去。這位將領最終斷定,歙縣有兩隊敵人,隨即分兵兩路,一路五百人原路前往歙城穩住守城的軍心,而自己率領一千人迅速趕去尋找這隊賊人的蹤跡,然後在兩支賊兵匯合之前將其殲滅一股。

想法很好,但事實上結果卻出人意料。三天之後,一千多人在出事地點仔細搜尋,沒有任何頭緒,直到趕到歙城,發現歙城外的敵軍已經撤走了。就在此時,進入歙城的楚軍旅長收到了一個讓他吐血的消息,就在昨天,五百人的隊伍遭到伏擊,全軍覆沒,這五百人的隊伍還負責押運這自己隊伍的全部糧草,也白白的落入了敵人的手中。

一怒之下,這麼將軍派出斥候大大隊人馬出城收索敵人的足跡。終于有人找到了些敵人痕跡,卻大部分追得太遠的敵人,都落入了敵人的包圍圈里。如此反復幾次,楚軍也只能要麼在城中死守,要麼千人大部隊調動出去追逐敵人,可敵人的速度來去如風,神出鬼沒,他們似乎從來不生活做飯,沒有什麼輜重速度快得令人發指。

好在其他個縣的守軍也來了,有了糧草,有大部隊,歙城變得安全了,接下來的事情,便是四處尋找敵人,然後消滅他們。同時,這里的情況也通過高級官員的渠道,傳到了郢城官僚們的手中,可此時楚懷王真正思考自己的大事,這種小蟊賊,自然不是重點,被棄之一旁不被理會。

此時楚國很秦國已經停戰,秦國見楚國太子入質齊國,也開始拉攏楚國,秦王不僅停戰,而且還表示願意歸還楚國領土,並且贈送楚國領土,希望楚王能夠入秦大家同坐一席敘敘舊。

這種便宜自然讓楚懷王動心了,多年來擁有盛世楚國的他幾乎沒有什麼大的功勞,開疆擴土,一直是他的夢想,希望能夠向國人證明,自己和先祖一樣,是了不起的君王。而且這件事情,反對的人也很多,特別是屈原等一干大臣,都極力反對他去秦國,因為秦國不講信譽,卑鄙無恥,去了秦國那會很危險。

朝廷為此爭論不休,楚王也性格本缺乏主見,一時間自己也不知如何是好。

當贛鄱陽之地的大軍被調集到歙縣的山林中抓老鼠的時候,在鄱夏的山野里,吳萁手里拿著一份兩份情報,滿臉笑容,一份是來自歙縣的消息,一份是關于贛鄱各縣的具體兵力情況。

「先生,各處敵人兵力都很空虛,我們出兵哪里呢「

身邊被稱為先生的少年笑道︰「鄱縣和彭逆同時動手,拿下彭逆我們就會有船,然後控制整個彭澤,然後順著水道來去自如,想打哪里就打哪里。」

吳萁哈哈大笑︰「先生之策,正和我意。」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戰國大革命最新章節 | 戰國大革命全文閱讀 | 戰國大革命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