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隋 第一百五十章吃虧不是壞事

作者 ︰ 猛子

很多事情的發展都不遂人願,更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最初段文操設計,把魯西南的各路義軍集中到一起,以便官軍一戰而定。此策由徐師仁實施,由張須陀配合,很快就實現了。但結果卻與段文操的初衷背道而馳,結盟之後的義軍迅速壯大,不但在實力上足以與其抗衡,在戰場上也把他打得十分被動。

魯西南各路豪雄當初之所以願意結盟,一是各自實力不足,打不過官軍,二是形勢危急,生存艱難,不得不結盟。其中李風雲的目的是想吞並他們壯大自己,而韓進洛等諸雄的目的則想借助李風雲之力暫度難關。雙方各懷目的,各取所需,尤其韓進洛諸雄,都把結盟當作生存的手段,都想等到形勢好轉了就背盟而去,繼續做自己的山大王。

然而,結果與大家的初衷同樣背道而馳。隨著形勢的發展,李風雲不但未能吞並韓進洛諸雄壯大自己,反而因為盟約誓言的存在,不得不放棄自身發展的大好時機,轉而冒著一敗涂地的危險,傾盡全力去救援友軍。而韓進洛諸雄不但沒有度過生存危機,反而陷入了全軍覆沒的絕境,結盟比不結盟的後果更嚴重。

人無信不立,國無信則衰。李風雲志向遠大,並不想做個山大王,尤其看重「信義」,但若想成就大業,僅靠一個人或者幾個人不行,必須要有一個眾志成城的團隊,而這個團隊依靠什麼凝聚到一起?「信義」。打造一個團隊很困難,打造一個以「信義」為精神核心的團隊更困難,但一旦打造成功了,這個團隊必然強大,無堅不摧。但人性自私,利益至上,任何一個上位者若想成功,都必須在利益和信仰之間找到平衡,這就需要大智慧。

李風雲必須在打造團隊的初始,就種下「信義」的種子,隨著團隊的壯大,「信義」的種子也發芽開花,唯有如此,這個團隊才有希望成就大業。「信義」不能停留在書上和嘴上,「信義」必須流進心田,必須融入血脈和思想,成為至高無上的信仰,然後轉變為自覺的實踐,由此才能發揮其無堅不摧的力量。♀

為了實現這個遠大的目標,李風雲必須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走下去,所以今天他必須說服韓曜,說服孟海公,說服自己的部下,讓他們相信,這一仗是必須要打的,而且肯定能打贏。既有利益可賺,又能顧全信義,如此好事,當然趨之若鶩了。

蒼頭軍的帥帳內,眾人情緒激動,討論聲非常熱烈。李風雲緩緩站起,走到地圖前,借助帳內良好的氛圍,一邊引導著眾人的思路,一邊推演戰局。

目前段文操的實力相比義軍,並沒有絕對優勢。建立不久的以鄉團為主力的魯軍,雖然多達五六千精壯,武器也很充足,但嚴重缺乏戰斗經驗,而真正對義軍有威脅的是鷹揚府軍隊,但因為東征,魯郡鷹揚府主力全部調走了,剩下的留守兵力不足千人。考慮到瑕丘等重鎮需要戍守,段文操帶到寧陽城下的軍隊不會超過五千之數。

義軍的總兵力比魯軍要多一些,但大部分缺乏戰斗經驗,且除蒼頭軍外,其他幾路義軍也普遍缺少武器,戰斗力明顯弱于魯軍。具體到寧陽一戰,被圍的韓進洛等四位豪帥還有近三千兵力,不過指望不上他們,義軍真正能投到戰場上的只有蒼頭軍和濟陰軍。兩軍兵力相加大約有三千余人,在人數上比官軍要少,考慮到決戰之刻,段文操還要留一部分人馬包圍城池,所以交戰雙方的實際兵力應該相差無幾。

如果雙方兵力差不多,那麼佔據優勢的就不是段文操,而是李風雲。李風雲的蒼頭軍有一定的戰斗經驗,又經過了整整一個冬天的訓練,士氣高漲,武器充足,且擁有大量重兵器。假如兩軍硬踫硬,官軍勝算不大,即便最後官軍打贏了,也是一場慘勝,其付出的代價非常慘重,段文操根本無法承受。試想,假如他的軍隊折損過半,接下來他拿什麼包圍寧陽城?寧陽城里的義軍乘著他奄奄一息的時候奮力殺出,官軍必定大敗。官軍敗了,兵力所剩無幾,斗志全無,最後也只能守住首府瑕丘及其周邊的幾座城池,至于戡亂剿賊,那就想都不用想,如此一來,魯西南局勢一邊倒,必然會影響到整個齊魯局勢,這顯然是段文操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所以,仔細推演寧陽一戰,不難發現,正如袁安所說,段文操不敢決戰,不敢傾盡全力一戰,除非他有絕對把握在決戰中同時擊敗城外、城內兩股義軍的前後夾擊,但這個難度顯然太大了,他必須考慮戰敗的後果,一旦戰敗,後果太嚴重,就如一場恐怖的噩夢。

「把齊魯局勢放在舉國東征這個大背景下進行分析,不難推斷出,段文操若想逆轉魯郡乃至齊魯局勢,或者維持目前局面不至于讓其惡化,他首先就要確保自己的安全,不論何種情況下他都要立于不敗之地,為此他必須迅速發展壯大自己,而軍隊就是他存身立命的本錢,沒有了軍隊,段文操還能干什麼?」

李風雲娓娓道來,神態從容,舉手投足間充滿了自信。

「張須陀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張須陀正是因為建立了一支完全由自己控制的軍隊,才在齊郡叛亂迭起混亂不堪的惡劣局面下,順利保住了自己的仕途,還乘機贏取了最大的利益。有了張須陀這個成功先例,段文操又焉能失敗?」

難道段文操為了保存實力就不打了?呂明星思來想去都沒有弄明白,遂開口問道,「將軍,這一仗段文操還打不打?我們殺到了寧陽,擺出了決戰態勢,假如段文操不打,不戰而走,對他的威信肯定是個打擊。另外,段文操不打,撤回瑕丘,任由我們攻佔寧陽,雙方實力此消彼長,對段文操扭轉局勢非常不利,難道他從此就據城堅守,被動防御,直到東征大軍歸來?」

李風雲看了孟海公一眼,意味深長地微微一笑,並沒有回答呂明星。

孟海公也有疑惑,但旋即看到李風雲意味深長的笑容,腦際靈光一閃,禁不住暗叫一聲慚愧,他已經知道答案了,也知道李風雲為什麼一定要攻打寧陽。

義軍聯盟是暫時的,其背後既有段文操暗中操控的身影,也有張須陀揮軍南下所帶來的重壓。現在張須陀已經帶著軍隊返回齊郡了,如果段文操再主動退回瑕丘,各路義軍的生存危機也就過去了,再加上他們又得到了寧陽城里的糧食,有了發展壯大的條件,試想這個聯盟還會繼續存在嗎?肯定不會了。韓進洛等四位豪帥與孟海公一樣,都想自己做老大,都不想屈居人下,更不想讓李風雲一口吃掉,另外齊人和楚人之間還有與生俱來的地域利益沖突等矛盾,所以可以預見,只要他們從寧陽城里出來了,必定要重返故地,韓進洛和甄寶車回濟北,帥仁泰和霍小漢回巨野澤,大家都不會去蒙山。

聯盟解散,義軍各回故里,各自為戰,每一支義軍的力量都不足,都打不過段文操,如此段文操便等同于不戰而屈人之兵,不費吹灰之力便摧毀了義軍聯盟,重新掌控了魯郡戰局,接下來他便由被動轉為主動,可以對魯西南一帶的義軍實施圍剿,各個擊破。

李風雲顯然已經預見到了聯盟的走向,從他的立場出發,他當然不希望聯盟解散,但希望歸希望,他無力阻止,為此,他只能退而求其次,想方設法保全義軍的力量,為此,他必須攻打寧陽,必須與段文操決戰,必須重創段文操,以免決戰後聯盟解散,各路義軍陷入段文操的圍追堵截之中。只要義軍力量能夠保全,那麼整個魯南局勢就不會顛覆,這對蒼頭軍的發展壯大非常有利。

同時,李風雲顯然也想利用這一仗嚴重消耗韓進洛等四位豪帥的力量,從而迫使他們在決戰後失去自立的條件,不得不歸入蒼頭軍帳下,如此不但光明正大地吞並了友軍,也迅速發展壯大了自己。

孟海公本來就很忌憚李風雲,擔心被蒼頭軍吃了,現在揣測到了李風雲執意攻打寧陽的意圖,就更加警惕了。

事實上對于結盟他還是願意的,有困難的時候互相幫助,力量小的肯定能借助盟約,從力量大的身上佔到便宜,比如這次打任城,他就跟在李風雲後面撿到了一個天大的便宜。至于歸附效命,他連想都沒有想過。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現在大家都在一個起跑線上,都有稱王稱霸的機會,為什麼我還沒有奮斗就放棄夢想,跟在你後面混?除非到了窮途末路,實在是沒有翻身機會了,否則絕無可能給別人做小弟。再說以李風雲的條件,若想稱王稱霸也未免太困難了些,一個遼東來的馬賊,上不著天下不著地,一無所有,即便有十八般本事,他的發展也十分有限。既然李風雲沒什麼前途,我為什麼還要投奔他?

孟海公相信韓進洛等四位豪帥和自己的想法一樣,之所以與李風雲結盟,一是為了生存,二是想借助李風雲的力量壯大自己。現在這兩個目的都達到了,與李風雲結盟的目標已經實現了,考慮到李風雲對大家虎視眈眈有吞噬之心,太危險了,誰還敢維持這個聯盟?找死啊。

孟海公保持謹慎,保持沉默,保持低調,始終沉默不語。

呂明星看到李風雲不說話,就把目光轉向了韓曜和袁安。韓曜當然明白李風雲的心思,他之所以不願意打寧陽,正是不想做這種明擺著就吃虧的事。袁安能理解李風雲,有時候吃虧不是壞事,吃虧就是佔便宜。不要看這次吃虧了,下次韓進洛等人被官軍打敗了,走投無路了,就必然會投奔而來,那就佔便宜了。

「段文操不打,我們救出友軍,接下來聯盟就會解散。」袁安手指孟海公,笑著說道,「你問問孟錄事,他現在是不是歸心似箭?韓進洛他們也是一樣。張須陀走了,段文操回瑕丘了,寧陽的糧食又拿到了,所有的危機都解決了,還留在這里干甚?當然是回家了。」

呂明星與眾將互相看看,恍然大悟,忍不住就爆了句粗口。不過仔細想想,也不好怪人家。人家是來結盟的,不是來歸附的,雖然韓進洛、孟海公等人借助蒼頭軍之力佔了不少便宜,但蒼頭軍也利用這次結盟壯大了聲勢,拓展了地盤,也得到了好處。如今人家的困難解決了,要回家了,當然在情理之中。只是,義軍聯盟散了,各自為戰了,其中力量弱小的韓進洛等人便有可能被官軍各個擊破,一旦他們敗亡了,蒼頭軍再遇危機,又到哪去找人結盟抗衡官軍?

姜還是老的辣,段文操不顯山不顯水,悶頭大發財。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戰隋最新章節 | 戰隋全文閱讀 | 戰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