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朗也很高興,李默涵建立起一個完整的工業系統會需要大批機械和工程師,昌盛洋行和自己都會從中得到豐厚的匯報。斯特朗暗自慶幸當初沒有怠慢這個年輕人,這才抱住了會金蛋的雞。
這時,李默涵忽然說了一句讓斯特朗和塞繆都莫名其妙的話,「還有一個月,第一次世界大戰就要爆發了吧?」
「世界大戰?」
「第一次?」
斯特朗和塞繆模不著頭腦
李默涵眼珠一轉,計上心來,正好在這兩個老外面前賣弄一番自己對國際形勢的把握和掌握。好讓美國那些錢多到蛋疼的財團們知道和自己合作的好處。
「是這樣的~」李默涵清咳一聲,開始了他的講演,「事情還得追溯到普法戰爭。」
「普法戰爭?」斯特朗和塞繆都覺得這是一件很遙遠的事情了。
普魯士為了統一德國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于是在870年-87年與法國爆發普法戰爭。這場戰爭以法國大敗,普魯士大獲全勝,建立德意志帝國。而普法停戰的和約極其苛刻,和約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予德國,並賠款0億法郎。結果使德法兩國結怨,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
普法戰爭後,普魯士首相俾斯麥擔心法國報復,因此他采取結盟政策,圍堵法國。他本來使德國與奧匈帝國及俄國結成「三皇同盟」,可是後來俄國在878年的柏林會議上,因巴爾干半島問題,與奧匈帝國發生利益沖突。德國最終在879年選擇了奧匈帝國作為盟友,與奧匈帝國締結秘密的德奧聯盟。此外,俾斯麥轉而因為與法國在殖民地事務上發生沖突,又因在88年爭奪北非突尼斯失敗而與面臨孤立的意大利結盟。因此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與意大利王國三國締結「三國同盟」。
俄國得知德奧兩國簽訂了「德奧同盟」後,俄國十分憤怒。但俾斯麥是一個老練的政治家。為了保持與俄國的良好關系,于887年與俄國簽訂了「再保條約」。可是當俾斯麥在890年下台後,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條約終止。而法國方面,則在法國財務支持俄國工業化後,在892年與俄國結盟,是為「法俄同盟」。
而英國則在904年與法國簽訂「摯誠協議」。這協議並不是軍事同盟,而是一項解決兩國有關殖民地糾紛的協議。在法國的斡旋下,英、俄雙方終于在907年結束他們的殖民地糾紛,簽訂「英俄諒解」。同年,法國、英國和俄國因受到德國在奧斯曼帝國的力量威脅,組成「三國協約」。
20世紀初,帝國主義興起。在俾斯麥時代,鑒于統一德意志帝國初立,故對殖民地的爭奪較少參與。後來,鑒于國內商人勢力興起,商人要求德國政府爭取海外資源和市場。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麥就那樣被罷後,可是後來德皇認為德國殖民地太少,原料產地及商品市場不足,就又實行了「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劃分全球的勢力範圍。于是觸犯了老牌殖民大國——英國和法國雙方的各自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機,沙皇俄國得到利益,這亦使得兩大陣營的沖突加劇,戰爭爆發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李默涵想了想,整理了一下思路,繼續說道︰「概括來講,歐洲諸國之間存在三大矛盾。」
英德矛盾,英德在重分世界問題上的矛盾,是20世紀初期資本主義國家的主要矛盾,這是導致一戰爆發的主要原因之一。8世紀70年代以來英德關系的演變過程表明,英德沖突對于一戰爆發所起的作用雖然不是唯一重要的,但不能低估。海軍競爭和協約國的形成與發展是英德矛盾的兩個主要表現形式,二者互相關聯,互相影響,終于成為導致一戰爆發的主要因素
法德矛盾,從實際情況考察,「英德矛盾主要說」並不全面。英國把德國作為主要對手,而德國沒有從國策方面把英國作為主要敵人,只是在具體政策和海軍競賽上把英國作為主要對手,因此,兩國之間的矛盾構不成主要矛盾。德國最大的敵人是法國,無論從歐陸的霸權地位或德國的發展來看都是如此。
俄德矛盾,「英德矛盾主要說」是完全不符合歷史事實的。一戰前英德之間在殖民地問題上並沒有不可調和的矛盾,也不存在嚴重的沖突,俄德矛盾遠比英德矛盾尖銳、突出。如果說一戰是由于爭奪殖民地和勢力範圍的斗爭引起的,那麼顯然俄德矛盾是更直接的原因。
李默涵說道︰「現在缺少的就是一個爆發點,或者說是導火索。我認為它會在巴爾干一代爆發。」
「那將是一場可怕的戰爭。」塞繆自言自語道
李默涵笑笑,說道︰「商機總是和危機並存。你們設想一下,一旦歐洲爆發大規模戰爭,他們就沒有足夠的工業品銷往遠東,到時候龐大的中國市場就只剩下日本一家獨大。」
「日本人?日本貨?」塞繆不屑道︰「那些都是次品。」
李默涵說道︰「可到時候中國人買不到歐洲貨,只能買日本貨,就是次品都有人搶著要。」
「這可是一個大舉進入中國市場的好機會。」斯特朗馬上明白了李默涵的意思。
「沒有了歐洲貨的競爭,中國本國的工業會得到一個發展機會。中國無法自產大型機械,只能依賴進口。我可不喜歡看到日本人小人得志的嘴臉~!」
斯特朗和塞繆對李默涵總是討厭日本人感到有些奇怪,當然,他們永遠也無法理解。
「斯特朗先生,辛苦你近期幫我催催貨,一旦戰爭爆發,海上運輸就麻煩多了。」李默涵說
「沒問題。」斯特朗做了一個OK的手勢
離開工業園,李默涵又去了華夏大學的工地。自己要建立大量工廠所需要的資金和設備都已經沒有任何問題了,但是技術人員從那里來?
民國時期,中國的理工科技術性人才是非常匱乏的。說到民國時代的精英人物,如章太炎、蔡元培、陳寅恪、梁漱溟、梅蘭芳、徐志摩、聞一多、魯迅、張愛玲、梁啟超等等。雖然確實是名聲如雷貫耳,令人高山仰止,肅然起敬,可他們基本上都是搞社會科學的文化人,學的和研究的都是教育、文學、外語、歷史、哲學、藝術之類,卻很難找到什麼工科和理科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