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與爭 2.第四十六章 調整策略(B)

作者 ︰ 草葉笛

第2節第四十六章調整策略(b)

第四十六章調整策略(b)

4月9日,這個5人組再次齊聚于橢圓辦公室,在馬歇爾宣布了參謀長聯席會議的結果後,杜魯門終于表露了他自己的真實想法︰當麥克阿瑟3月24日發表聲明後,他就下定決心要免除麥克阿瑟的職務。接替麥克阿瑟的是正在朝鮮指揮作戰的李奇微中將,新的第8集團軍司令則由詹姆斯?範弗里特中將,一個美軍將領中的異類人物,前去接任。

杜魯門計劃讓正在朝鮮視察的陸軍部長佩斯在東京時間4月12日上午十點,將解職決定通知麥克阿瑟,地點選在麥克阿瑟在美國大使館的宿舍;同一時間,華盛頓的杜魯門將召開記者發布會,將這一決定公之于眾。

計劃總是跟不上變化的腳步,美軍設在釜山的通訊設施很不配合地出了故障,因此佩斯沒有收到華盛頓的信息,依舊按原計劃和李奇微一起上了前線。但是新聞界卻在4月10日得到了麥克阿瑟被解職的消息,《芝加哥論壇報》將在次日的報紙上刊出這一轟動消息。于是,戲劇性的一幕開始上演,為了搶在媒體前面發布消息,白宮的新聞秘書在4月11日凌晨1點召開了一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公告了總統的決定︰解除麥克阿瑟的職務。

被杜魯門掃出軍政舞台後,麥克阿瑟一家在4月16日啟程返回美國。辭別日本的情景還是蠻感人的︰大約有20萬日本民眾夾道相送(麥克阿瑟回憶錄中說有100萬人,這是不正確的),日本天皇也在這天上午十一點五十分,離開皇宮前往大使館和麥克阿瑟告別。

4月19日中午,歸國的麥克阿瑟在眾議院發表完演講後,華盛頓市為他舉行了一次盛大的汽車游行,並在華盛頓紀念碑廣場舉行了正式的歡迎儀式;4月20日,紐約市為他舉行了一場瘋狂的彩帶飛舞的游行,參加者超過700萬人(一個恐怖的數字!),拋向空中的彩帶、紙屑、飄帶有2850噸(不知道誰出得錢?),其規模是歡迎艾森豪威爾的兩倍。國內民眾對麥克阿瑟的狂熱追捧,給杜魯門政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而國會則在共和黨議員的堅持下,組成了一個聯合委員會開始調查麥克阿瑟解職事件。

國會調查從5月3日一直持續到6月25日,其範圍也很快就從單一的麥克阿瑟解職事件,擴大到檢討政府的整個遠東政策。杜魯門政府主張尋求一項可以結束朝鮮戰爭的和解方案,而麥克阿瑟則聲稱那是綏靖主義,主張在遠東和**進行全面對抗。然而參謀長們從軍事的角度,集體否定了麥克阿瑟的意見,他們指出就算摧毀了中國的全部工業設施也沒有任何意義,因為支撐中國作戰的物質來自蘇聯,而炸毀橫貫西伯利亞的鐵路就意味著和蘇聯開戰;同時,就算美軍能推進到鴨綠江邊,也無力守住那麼漫長的邊境線,除非美國人同意在朝鮮半島長期保持一支龐大的美軍部隊;參聯會主席布萊德雷則在听證會上說出了他的名言︰「如果采取這種戰略(即擴大戰爭),就會使我們在錯誤的地點,錯誤的時間,與錯誤的敵人進行一場錯誤的戰爭」。最終,主張擴大戰爭的麥克阿瑟失敗,杜魯門政府指導朝鮮戰爭的策略得到國會和大多數民眾的認可。

詹姆斯?範弗里特中將于4月14日中午,在大邱的集團軍司令部接過了戰場指揮權,也同時接到了李奇微給他定下的規矩︰「只有接到我的命令,你的大部隊才可在發起進攻時越過臨律江與漢江匯合處——鐵原——華川水庫——大浦里一線(即懷俄明線)。你應該指揮部隊集中力量使在朝鮮的敵軍人員與裝備遭到最大損失,同時,應始終保持你所屬各大部隊建制的完整,保障部隊的安全。」李奇微是個很講政治的將領,對勝利的理解也很透徹︰達成戰爭的目標就是勝利!主張擴大戰爭的麥克阿瑟已經被撤職,美國的戰爭目標再也沒有任何異議,聯合**的作戰目標線已經劃定,就是三八線附近。

範弗里特中將是個粗人,對政治不感興趣,他所懂得的唯一技術就是打仗,正是憑著這個特長和二戰的特殊背景,沒有上過軍校的範弗里特才能一路升到中將軍長。看完李奇微的訓令,範弗里特差點就要質問他︰既然不準備打仗,那讓我上這來干嘛?不滿歸不滿,軍人的天職就是服從命令,而且自己初來咋到,對情況也不了解,第8集團軍的作戰也只能遵循前任指揮官(現在的頂頭上司)定下的方針。

李奇微的戰術原則很簡單,而且我們中國人听起來非常耳熟,「敵進我退,敵停我打!」——這八個字雖是草民所濃縮,但意思絕對吻合原意。唯一不清楚的,是李奇微在提出這個戰術原則時,是否知道他已經涉嫌侵犯北京**的知識產權?不過,當時中美之間尚未簽訂知識產權方面的協議,所以**同志也無法阻止李奇微「山寨」其戰術。

當戰場形勢發生逆轉時,對陣雙方都會重新思考、調整自己的戰爭策略,美國如此,中國也不例外。砥平里攻堅戰失利後,彭德懷立刻意識到戰場上的主動權已經易手,中國必須調整戰爭策略。

志願軍入朝前,中國決策層的態度是謹慎的,但是連續三次戰役的勝利,讓所有人都開始自大起來,尤其是遠在北京的**,更是將美軍真地當「紙老虎」看了。「福兮禍之所伏」,連串的勝利讓中國決策層看待朝鮮戰爭的眼光,從立足長期作戰演變為爭取快速取勝,並據此組織了第四次戰役。然而,以美軍為主力的聯合**並不是紙糊的,短暫的慌亂後,迅即亮出了鋒利的牙齒。

砥平里當頭一棒,首先敲醒了身在朝鮮的彭德懷。2月16日,在下令停止砥平里作戰行動的同時,彭德懷給北京的**發去了一封請示電報,希望即刻返京,當面向**匯報朝鮮戰場的真實局面。當漢江南岸的阻擊部隊順利撤過漢江後,彭德懷于20日啟程歸國,21日晨抵達安東,登上早已在此等候的專機;下午1點,專機在北京落地,彭德懷立刻驅車前往西郊玉泉山的西山別墅。**是個陰陽顛倒的人,彭德懷到時他剛剛吃了安眠藥睡下。

急匆匆的彭德懷在**的居所前遇到了麻煩。**身邊的工作人員攔住往里闖的大將軍,提醒說︰「主席最不願睡著後被吵醒,你還是等他睡醒了再進去談事。」

「快去通報,主席知道我來。」

「不行!不能影響主席休息。」

「走開!不讓我見主席?你是太監啊!」彭德懷一听火大了。

爭吵間,屋里的**早已醒來,出聲招呼彭德懷進室內。听取了彭德懷的匯報後,**終于放棄了速勝的想法,將朝鮮戰爭的基調改為長期作戰,並在兵力使用上采取輪番入朝作戰的方針。此時,第19兵團(63、64、65軍)和第3兵團(12、15、60軍)正在北上的路上,連同休整了幾個月的宋時輪第9兵團3個軍(20、26、27軍)被定為第二番作戰部隊;同時在國內另組織6個軍,連同替換下來休整的第一番入朝作戰的4個軍,共10個軍30個師為第三番作戰部隊。這個戰術,就是意圖依靠人力優勢,采取車輪戰法消耗美軍人力物力,用延長戰爭時間來消解美國的作戰意志,迫使美國退出朝鮮。

沒有目標的戰爭是危險的,將目標的達成寄托在對手主動放棄上,則是虛妄的。參戰半年,在戰爭目標上,中國決策層從出兵前的茫然無知,到初戰勝利後的目空一切,再到意圖用人力優勢消磨美軍的意志和物質,達到迫使美國退出朝鮮戰爭,從而幫助金日成一統半島。所有這些,都說明中國介入這場戰爭的原因就是意識形態上的爭斗,而沒有一絲一毫的民族利益在里面。

4月21日,第8集團軍開始向「懷俄明線」推進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戰與爭最新章節 | 戰與爭全文閱讀 | 戰與爭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