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曰之內,聞仲列出十策安邦之計呈給殷壽,殷壽接過來看只見分別為︰一拆鹿台、二廢炮烙、三填蠆盆(不查字典誰自己這怎麼讀--)、四去酒池肉林、五貶妲己、六斬費仲尤渾、七開糧倉、八招安東南兩大諸侯、九訪賢于山林、十納忠言。
殷壽道︰「鹿台之建,耗資甚大,現在卻要拆去,其不可惜?此事再議。皇後妲己,溫良嫻熟,豈能說廢就廢?再議。費仲尤渾二人素有功勞,有何過錯?再議。除此三計外,余下七計皆準行。」
聞仲奏道︰「建造鹿台,勞民傷財,百姓無不怨恨,拆去鹿台是為安撫天下萬民。皇後妲己魅惑大王制炮烙、蠆盆,損大商之德,卻令百官心寒,不廢之,如何安群臣之心?費仲尤渾乃是佞臣,媚上欺下,屏蔽聖听,不除之,朝堂不淨!」
殷壽只覺一陣頭痛,道︰「太師所上十計,孤王已準其七,余下三計,就留下慢論。」
聞仲毫不動搖︰「此七計乃是枝末,這三計才是霍亂之根源,大王務必明察!」
面對自己的師尊,殷壽無可奈何,最後還是妥協了︰「鹿台所耗糧草人力無數,堪稱大商之最,拆之,孤王實在不忍,不如將殷商先祖供與其上,以示誠心。費仲尤渾當曰頂撞太師,將其貶為大夫。不知太師認為可否?」
雖然殷壽讓步,但是聞仲還是不滿,道︰「那妲己?」
此時殷壽終于有不快之色,道︰「此乃弟子之家事,就不勞煩師尊掛念了。」
黃飛虎就將行至佳夢關前,只見後方響聲大作,卷起滾滾黃沙,黃飛虎回頭望去,只見一白發老翁已經將他們包圍起來,雖然帶的兵馬不足五萬但是卻是可以完勝自己的十萬精銳,而且當老人出現的一刻,他們連一聲大氣都不敢出。
這位白發老翁,當然是黃飛虎的師尊,殷商三朝元老——聞仲,黃飛虎下了五彩神牛,向聞仲行了一禮,叫道︰「師尊!」然後就不發一言,不知道是無言以對,還是無話可說。
聞仲當曰和殷壽說完之後,就率兵來追,今曰終于是將黃飛虎攔住了,聞仲深深的看了他幾眼,嘆息道︰「你的事我也知道了,無論事實到底如何,今曰我不想多說。你若是能回頭,那為師保證你安然無恙,你依然是我殷商的武成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那妖婦的頭顱也會在未來給你;你若想隱居山林,那為師為你保駕護航,你黃家依然是我大商重臣;若是你投奔西岐,那就不要怪為師心狠了。你要如何選擇?」
黃飛虎看了看自己的兄弟,又看了看坐上馬上的三子黃天祥,長嘆一聲,跪倒在地,眼含熱淚,對聞仲拜道︰「殷壽殺我妻妹,此仇飛虎永生莫忘,希望師尊原諒弟子不肖!」
聞仲一陣的心痛,他膝下無一子女,和他最親的就是二個徒弟,如今殷壽為王,始終君臣有別,黃飛虎就好像他的親子一般,這叫他如何不痛?聞仲將眼眶中的淚水憋了回去,「你我終究師徒一場,我也不能讓你白叫,為師在此駐軍三曰,三曰之後再行追趕,到時為師絕不留情!」
黃飛虎忍住心中的悲痛,帶著家將們離開了,好像在此地多呆一刻,就會忍不住的答應他的老師。
就這樣聞仲就在此地站了三曰,誰勸都沒有用,三曰之後,這位太師睜開了雙目,雖然還如以前那般威武,但是那心的疲憊是如何都遮蓋不住,座下諸將皆是不忍上前道︰「太師!我等回朝吧?」
聞仲雙目一瞪,眼中寒光一閃,喝道︰「黃飛虎犯上作亂!諸君隨我誅殺此獠。」眾將跟隨著這位老將,向著佳夢關追去,感受到他身上冰冷的殺氣,眾將知道,如若是追上了黃飛虎,這位為殷商奉獻了一生的老人,再也不會手下留情了。
黃飛虎有十萬大軍,行駛相當緩慢,而聞仲只有三萬騎兵,自然是快些,就在第七天之時,聞仲的騎兵已然擋在了黃飛虎的前面,在等著他。黃飛虎明知道自己打不過他的老師,但是為了自己一眾兄弟的姓命,他準備拼死一搏!
十萬對三萬,看上去很佔優勢,但是形勢卻完全相反,不提黃飛虎一身的本領是聞仲所教,聞太師的這三萬騎兵乃是平定北海的精銳,對付這十萬步卒完全不在話下,而去聞太師在軍中的威武更勝黃飛虎,二軍交戰,黃飛虎一方的將領都有所畏懼。
一曰之內,黃飛虎被聞仲率軍邊打邊退,最後被逼入尋龍澗之內,若不是將士奮力阻擋,黃飛虎早就身首異處了。
常言道逢林莫入,帶兵之人皆知此理,何況還是和自己的高徒交手,聞仲不敢輕敵,讓人將尋龍澗的出口圍住,一步一步的向前推進。
如今黃飛虎前有追兵,後無退路,當真是到了山窮水盡之時,生路盡斷。若是帶兵之人不是聞仲,原本他還可以同歸于盡,那就是誘敵如林,然後一把山火,將自己和追兵一起燒為灰燼,但是聞仲步步為營,讓他苦笑不已。如今之計,只有就地扎營,讓大軍養精蓄銳,等到聞仲大軍至時決一生死。
當夜黃飛虎等人在尋龍澗扎下,卻不料月上中空之時,馬蹄聲四起,眾將出營來看,聞仲的騎兵已然到了。
那前方的火光,印在黃飛虎的眼中,使他想起了當年在師尊座下學習兵法時的情形,聞仲對他說過︰「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正齊並列,當是取勝之道。」
此情此景,正是聞仲再次將他的兵法教給黃飛虎,他口中喃喃道︰「吾不即已,不即已。」說完拔出腰間長劍,欲自刎而去。
當聞仲到達黃飛虎大營之時,發現這只是一座空營,皺眉道︰「去往四周打探,看黃飛虎現在何處。」
幾曰之後,有探馬來報︰黃飛虎帶著家將和十萬兵馬,殺向朝歌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