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戰士到將軍 第104回叛國者(三十六)邊境檢查站

作者 ︰ 四海同家

目前本書已有223名書友收藏了,謝謝這些書友們的支持。請您從眾多的推票當中,取出其中一票,投給《從戰士到將軍》。有了您的支持,小海才有寫作的動力,謝謝大家了。請大家繼續觀看——邊境檢查站。

從郊外回來的第二天,劉宏就向張父辭行,準備回到連隊中去,說自已請的假期快到了。

張父囑咐了劉宏幾句,讓他回去好好安心工作,部隊馬上就要進行整編了,越是這個時候,越能體現出一個優秀政工干部的品質出來。還讓他好好干,不管在哪里工作,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他的前途很亮麗,檔案上寫的也很好,叫他再接再厲,爭取更大的輝煌。

未來岳父的評價,讓劉宏惶恐萬分,沒想到張副政委對自已,抱有這麼多的希望。劉宏向張父保證,一定不會給他老人家丟臉,等提升到了正連級,馬上就和張妤結婚。張父沒有說些什麼,顯然老人對他們的婚事,表示默許了。

回到連隊的劉宏發現,現在連隊已經很混亂了,尤其是軍官們。大家都在給自已找後路,就連指導員和連長,他們也是。

劉宏認為這是個表現自我的機會,這時只有他能安心工作,組織戰士們訓練,就是他出成績的好時候。他自告奮勇向連長申請,由他帶領全連訓練,連長由于自已也在找出路,所以很高興的允許了。

連隊的戰士們,早就從干部們的身上,看出了端倪,都私下議論,經過裁軍後,連隊整編後如何如何。

這次劉宏的到來,再一次把戰士們團結到了一起。他把許久沒有組織練習的軍樂隊,重新組織了起來。還挑選了許多難度大的曲目,進行了練習。

劉宏還把從省會城市買來的流行歌曲磁帶,對大家進行了播放。宛如現在和以前一樣,沒有太大的問題。

這一招很靈,不僅安定了人心,還把連隊的曰常秩序搞好了。戰士們再也不亂成一團了,到時間站崗訓練,業余時間跟著劉宏練習樂器,還有上書法班。

事情早晚會過去的,裁軍的消息,很快就下達了。連隊的二位連首長,都選擇了轉業。原因在于總部下發的文件,就是只要是轉業到地方上的干部,一律提一級使用,也就是連長和指導員轉業到地方上的級別,也由現在的正連級,提升到了副營級,這令二人很是高興,不僅解了夫妻之間的兩地分憂之苦,還能天天和老人,孩子在一起,夫婦何求。

連隊的三個排長之中,只有一名申請了留在部隊,繼續服役。原因也可想而知,此人來連隊只有一年,表現一直很好,也想趁著這個機會,表現一下,得到提拔。另外二人,和連隊的副連長,都轉業到了各自的家鄉,抱孩子去了。他們已經厭倦了部隊的生活,月兌下了穿了許久的軍裝。

連隊的戰士,文件上有規定。二年兵以上的戰士,全部安排復員回家,沒到復員時間的津貼,全額發放。伙食費多發三個月的,復員費按各年兵的相應標準進行發放,這些待遇令戰士們也很滿意。

連隊其他沒有復員的戰士,只有一年兵和二年兵,他們佔連隊戰士中的二分之一。這些人全部歸了劉宏進行管理,因為連隊的主官和副連長,都轉業了,他成為了這個連隊的最高長官,只等上級下命令開拔了。劉宏所在連隊的營房,也會有部隊進駐,和劉宏進行交接。

就這樣,邊防軍的一個正規師級建制部隊,不聲不響的,就象劉宏所在的連隊一樣,讓人給裁掉了。

劉宏是在連長和指導員他們走後,第二個月接到了上級命令。他們已經劃歸了另一個團的建制了,也從中蒙邊境,調防到了中蘇邊境,所在團直屬于省軍區管轄,甲種部隊降格為了乙種部隊,編制人員也減少了許多。

劉宏新的工作是中-蘇邊防檢查站的副站長,副連職提升到了正連職。他連隊原有的戰士,都混編進了邊防檢查站。

邊防檢查站是個副營級單位,大約滿編有近二百多人。站長是個副營級的軍官,年齡看上去有三十多歲,要比劉宏大上一些。檢查站還配有一個政治協理員,據說是上頭下來鍍金的,只要一年期滿,馬上就要調上去。

劉宏剛來檢查站還不習慣,晚上做夢總夢見,自已騎馬跑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望著蔚藍的天空,很是愜意,顯然他忘不了草原上的生活。

來到邊防檢查站的前幾天,劉宏適應姓的,跟著站長和排長們,巡視了檢查站的周邊情況。站長沒有馬上安排劉宏的工作,叫他多看看,多學學,看看怎麼進行工作好,學學怎麼和附近的村民們搞好關系,因為這一點太重要了,他們檢查站天天和這些人打交道,當然處處要學著點。

過了幾天後,劉宏找到了自已新的樂趣。原因在于檢查站的姓質,實在太有趣了。

邊防檢查站,是我國出入境的門戶。劉宏來到之時,正趕上蘇國國家經濟緊張,物資短缺。而我國正是改革開放初期,物資產能過剩。

兩國之間不僅開放了邊境口岸,讓兩國的居民相互進行貿易,還頒布了好多的優惠政策,讓老百姓富起來。劉宏經過幾天的模索,終于讓他看到了這里的「生財之道」。

十一換裝了,邊防軍每年都有一套新下發的棉襖棉褲,一雙嶄新的「大頭鞋」,兩年一件軍大衣,三年一件軍用皮大衣。他們雖是乙種單位,但待遇比甲種的還要好。

事情是這樣的,才發下了棉襖棉褲和「大頭鞋」,馬上檢查站的老兵們,就會換上地方上的服裝,拿著東西前往邊境的交易集市。這會正是蘇國的物資緊缺最難時期,這些東西都讓「老毛子」的販子們收走了。

劉宏也學著老兵們的模樣,拿著東西來到了集市,從販子們的口中得知,一套新的棉襖棉褲,可以賣到人民幣一百二十元,一雙全新「大頭鞋」,可以賣到三百元。

我的乖乖,這里的戰士一個月只有幾元,十幾元的津貼,要是把這些東西全賣了的話,真的算是發了。劉宏沒有賣手里的東西,他回到了檢查站,向站長和協理員進行了反應匯報。

出乎意料的是,站長和政治協理員,對著劉宏相視一笑,和劉宏講起了這里的「緣故」。

「我說劉副站長啊,你才來不了解情況。咱這里就是這樣的,上邊為了讓大家冬天能暖和一些,東西是發的多了一些,有的戰士很節約,不舍得穿,出去賣了也很正常,這是允許的,東西是自已的,不屬于投機倒把」。政治協理員對問題進行了解釋和分析。

「這點小錢算什麼,每天經過檢查站的東西和車輛多了,只要他們不違反我國法律的規定,我們都管不著他們,時間久了你就曉得了。」站長又加以了補充。

劉宏從檢查站里出來,一直想著兩位站領導的話,原來這些東西都是允許的呀,難怪這些戰士們,平時穿得破破爛爛的,敢情是把好的東西,拿到邊境集市上去賣了。

也難怪,由于蘇國邊境和我國的邊境之間,達成了共識,雙方的集市一直對外開放,根本不需要辦理什麼簽證,都可以自由來往,這真的對雙方居民是件好事。

劉宏沒有馬上讓站長給自已安排工作,而是騎著自行車,穿著地方裝,來往于兩國的集市之間。他要看看這里面究竟有什麼門道,天天都是這麼多的人,大把的「大團結」來來回回,治安倒很平靜,很少出現有搶錢的事件。

集市上的東西,讓劉宏很是開眼。他把整月的工資,全花在了買東西上。蘇國的打火機和便攜式酒壺,劉宏一下子就買了四個,劉宏認為這些東西很便宜。

他還買了最有蘇國特色的「俄羅斯套娃」,到郵局郵寄給了張妤,他覺得這東西,是個女孩子都會喜歡。

由于手中的錢,一天天減少。劉宏把自已十一發的棉襖棉褲,和一雙沒上腳的「大頭鞋」,也賣給了蘇國人。

這些蘇國物資販子中文說得極好,要是光听聲音,不看長相,根本分不出他們是哪國人。從他們的話語當中,還能听到當地中國人的特有口音,說明他們都下了功夫,用這種帶有鄉音的中國話,不知弄了多少中國人手中的東西出去,他們簡直就是些「會走路的錢包」。一捆一捆的「大團結」,從他們的書包里拿出,他們的笑容依然是那樣燦爛,仿佛不是他們自已的錢一樣。很顯然,他們回去不知能賺上多幾倍的價錢,因為此時蘇國的經濟簡直太差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從戰士到將軍最新章節 | 從戰士到將軍全文閱讀 | 從戰士到將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