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附一說本是蔣勉的提議,剛才已經被蘇木罵成李林甫,心中一口氣正無處發作。
現在見蘇木將矛頭對準了自己,首先就按捺不住,喝道︰「狂妄!蘇木你雖然是兩榜進士出身,又中了個狀元。可學海無涯,難不成你還把握住了聖人經典的精髓了,那不成聖人了嗎?」
蘇木大笑︰「大道至簡,聖人的道理其實說穿了也就那麼幾句話,要想理解也簡單。只不過,要貫穿在做人做事上面,身體力行,卻不那麼容易。不是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嗎︰知易行難。可見,要明白道理是很簡單的一件事,到要一輩子照聖人的道理行事,自己這一關卻不好過。」
蔣勉冷笑︰「那你說來,這次對韃靼用兵,依聖人之言來看,又有什麼道理可循?」
蘇木聲調更是激揚︰「治國平邊,不外是王道和霸道兩種手段。治國當用王道。所謂王道,就是人們在一定歷史時期,處理一切問題的時候,按照當時的人情和道德標準,制定相應的制度和法律。所謂霸道,就是對敵作戰的時候,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手段,以勝利為目的。霸道一說,無所不用其極,君子不為。所以,我們儒家講究的是王道,這大概也是閣老要讓韃靼內附的理論依據。」
「老生常談。」
蘇木︰「依閣老先前所說,對于韃靼人要用王道教化。」
「又有何不可,夷入夏而為夏,夏入夷而為夷,只要歸化,都是我大明朝的子民。」
蘇木大笑︰「難不成閣樓覺得王道就是懷柔?」
蔣勉點頭。
蘇木搖頭,突然冷笑起來︰「謬論!」
「怎麼說?」正德反好奇起來,不覺問。
蘇木︰「什麼叫王道,就是對手不听話,從他身上碾壓過去。」
……
「什麼叫霸道,對手听話,也從他身上碾壓過去。」
……
「什麼叫孔孟之道,碾壓之前跟他說一聲,免得有人說我大明不教而誅!」
……
這已經是徹底的殺氣騰騰了。
說完話,蘇木將袖子一揮,長揖到地︰「陛下,臣請集全國之兵對敵作戰,畢其功于一役!我大明朝開國百年,十代君王雄主,不曾與外族和親,不曾賠款給他人,不曾割地給他族,不曾給外族納貢,天子守國門,忠臣死社稷。被人欺負到頭上來了,難不成還不興打回去。試問陛下,試問在座各位閣老。此情此景,若是換成洪武年,太祖又會如何處置?」
「好!」听到蘇木這一席話,正德猛地站了起來,一身激動得顫抖起來︰「沒錯,若是換成太祖,又該如何?一個字,碾壓。眾卿不用再議,此戰必打。至于軍費,戶部出三成,朕拿剩余的七成。」
「陛下……」劉忠還要再說。
這個時候,楊廷和突然走了出來︰「無和親,無歲幣,無稱臣納貢,天子守國門,忠臣死社稷,說得好,臣附議!」
蘇木大為驚喜,他萬萬沒想到楊廷和竟然選擇和自己站在一起。
轉念一想,立即就明白過來。這個老楊頭是個剛直之人,又性如烈火,只要是一個正常的讀書人,自己國家被人如此欺凌,都不會坐視不管。
李東陽也走出來︰「臣附議。」
「哈哈哈哈!」正德大笑起來︰「就這麼定了,打,集全國之兵,與敵決戰!」
這次御前會議的最後結果就是這樣,對韃靼全面戰爭的調子一定,剩下的就是該如何著手的問題了。
據正德的表態看來,九邊軍鎮至少有五鎮要參與這次空前的國戰,搞不好還有可能是六個軍鎮。再加上山、陝、順天府的軍戶,大明朝八成的兵力都要投入這場規模空前的戰爭。
李東陽又奏問︰「陛下,此次對韃靼作戰,可位是發舉國之兵,必須有一個懂得軍事,又有威望之人統領,不知道這個督司一職可有人選?還有,監軍一職也是非常要緊,還得議一議。」說著話,就將目光落到楊一清身上,
其他人也同時微微點頭,若說起軍事經驗來,在座眾人又有誰比得上楊一清。至于威望,楊一清可是三朝元老,自不用多言。
看情形,統帥一職非他莫屬。至于監軍,張永如今是司禮監掌印太監,月兌不了身。估計朝廷會委派馬永成,或者高鳳。
楊一清雖然反對用兵,但如今皇帝既然已經定了調子,自然是當仁不讓,立即道︰「陛下,臣願往。」
有他主動請纓,這事也沒有什麼好說的了。
卻不想正德卻搖了搖頭︰「此事下來再議。」
這個時候,一個太監適時道︰「本次御前議論對西北用兵事到此為止,各位閣老,各位內相,散了吧!」
內閣閣老們開完會之後,急著趕回內閣,開始籌措。
司禮監眾人也跟著離開。
蘇木正要隨人群要退下,這個時候,一個太監喊道︰「翰林院侍讀學士,左庶子蘇木留下奏對。」
「是。」蘇木心中微微一驚,自己和正德的關系已經惡劣,可以說他已經有兩年沒同皇帝單獨相處過,這次被留下,不覺忐忑起來。
很快屋中安靜下來,只剩蘇木和正德二人。
正德卻不理睬蘇木,只低頭翻看著蘇木呈上來的那道折子。
蘇木不敢問,就那麼靜靜地站著。
時間一點一點流逝,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正當蘇木感覺兩腿有點發酸的時候,正德猛地抬起頭來,冷笑一聲︰「危言聳听!」
蘇木以為正德是在說自己,嚇了一跳︰「臣不解,還請陛下明示。」、
正德狠狠地看了蘇木一眼︰「不是說你,朕說的是那楊一清。楊一清剛才說,對韃靼用兵,總軍費需要六百萬兩,甚至上千萬,真當朕是那麼好哄騙的。朕算過了,若是發五鎮邊軍于敵決戰,也就四五百萬左右,就算戰事延宕,也就六百萬頂天。他楊一清做過三邊總制,千軍萬馬都統帥過的人了,居然臨敵畏縮,大負朕望。千不該萬不該,竟然恐嚇朕,當我是三歲小孩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