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康突然安靜了下來,倒不是因為他怕了王允的威脅,而是突然間想到了他殺蔡邕的真正原因。
只有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才能明白,在董卓控制的朝堂中當官是一件多麼痛苦的事情。因為他可以憑借自己的喜好隨意的誅殺大臣。
為了取信董卓,王允曾經說了不少諂媚的話,甚至願幫助董卓謀朝篡位。這些話若是見諸史當中,後世不會說他王允忍辱負重,只會嘲笑他的懦弱無能。
王允如今已是白發蒼蒼,對生命或許不在乎了,但對自己的名聲,反而比年輕時更加執著。
而蔡邕肯定會將他這些不願被世人知道的一面徹底展露出來,所以他才容不得蔡邕。
可是理解歸理解,許康是絕不會允許他殺掉蔡邕的。「如果你真的不同意,那就別怪我用自己的方式來救師傅了。」
王允眼中陡然射出兩道寒光,幾乎能凍結人的靈魂,但許康卻寸步不讓的與他對視著。
終究還是王允更在乎朝政的穩定,如今董卓剛剛伏誅,實在不適合再發生新的叛亂,幸好此時楊彪等大臣也趕來為蔡邕求情,他便順水推舟將蔡邕釋放了,只是撤掉了他一切職務。
許康心中明白自己已經徹底得罪了王允,再在長安呆下去恐怕會有什麼不測發生。當下以身體不適為由,請假回到平城康亭侯府修養。
而就在這段時間內,許康與呂布的關系極具惡化。
呂布數次來信,希望能將貂蟬接回長安早日完婚,許康對他這個要求自然是斷然拒絕。然後呂布又寫信給張遼,希望他能帶兵回到長安,二人可以共同輔佐皇上。
張遼隨即便將此信送到了許康手中,此事自然再無下文。
呂布連續兩次受挫,羞惱異常,偏偏這時,王允又使壞,將貂蟬和他的計劃對呂布和盤托出。
呂布勃然大怒,只是他心中畢竟對貂蟬還存了一分愛慕,因此這怒火自然就燒到了許康身上。為此他調兵遣將,發誓要攻下平城。
眾大臣極力阻攔,呂布只是不听,幸好這個時候,涼州軍殺了回來。
自從董卓死後,涼州軍內部也發生了一連串的變故。
本來屯駐華陰的董越急匆匆到陝縣找牛輔商量對策,誰知反為牛輔所殺。造成涼州軍內部的嚴重混亂。
牛輔殺董越本是為自己謀求一條後路,一來可以控制董越的部隊,增強自己的實力,二來表明自己與董氏決裂的決心,向朝廷示好。
只可惜他這一記馬屁拍在了馬蹄上,王允對他的示好根本就是視而不見。
羞惱異常的牛輔立刻盡起大軍,發兵長安。只是境遇卻頗為不順,先敗于李肅,後來雖靠偷襲挽回了一點頹勢,但隨著呂布的出馬,使得他接連遭到戰敗的羞辱。
其實牛輔之所以能成涼州軍的統帥之一,並不是他有多厲害,而僅僅因為他是董卓的女婿。可是如今他為了自己的權位卻殺了董氏族人,自然引起涼州軍的極大恐慌。
現今連番戰敗下,造成將士們士氣低落,趁勢潛逃著無數。
牛輔眼見大勢已去,只得卷起金銀,帶著幾個心月復離開。
可惜的是,害人者終害己。牛輔也沒有逃月兌被殺的命運,被他的心月復隨從所殺。
而隨著牛輔的逃離,整個涼州軍帳內,一片人心惶惶。眾校尉吵吵嚷嚷著想要分家,只有一人沉默不語。
他就是討虜校尉賈詡。
此時的時局,涼州人因董卓之故已得罪于天下。當初董卓得勢時,涼州人在各地幾乎都是橫著走的,即使與當地民眾發生沖突,官員迫于上面的壓力,也多會判出對涼州人有利的判決。
因此,听說董卓死後,很多惱怒涼州人暴行的本地人竟自發的組織起攻擊涼州人的隊伍。
若是眾將就此散去,那麼毫無疑問,他們這些人休想逃得過那些積怨甚深的百姓的手掌。
想到這里,賈詡站起道︰「我們不能散,散就是死路一條。諸位為將,哪一個手中不是血債累累,如果拋棄大隊,獨自逃亡,則難逃一亭長之手。不如趁此機會,聚集士卒,以為董公復仇為名殺進長安。如果有幸成功,則尊奉國家征服天下,如果不能成功,再逃走也不遲。」眾將紛紛贊賞此計神妙。
于是,數萬涼州軍浩浩蕩蕩的向長安殺去。
一路之上,李傕不停散布「王允欲殺盡涼州人」的言論,再加上地方上民眾的敵視,無數涼州人為了給自己找個出路紛紛加入到叛軍的行列。
還未到長安,以李傕、郭汜、樊稠、張濟四人為首的叛軍已經聚集了不下0萬人。
面對如何浩大的聲勢,王允不得不緊急調呂布前去迎戰。
呂布率領從長安臨時拼湊起來的五萬大軍,截住了叛軍的進路。
兩陣對圓,槍刀並舉。呂布不愧是三國第一猛將,打得叛軍抬不起頭來。
後不得不采用賈詡的建議,兵分兩路。一路由李傕、郭汜統領,繼續糾纏呂布。一路由樊稠,張濟統領,率兵3萬,繞道偷襲長安。
呂布無奈,引兵急回。被李傕、郭汜拼死阻攔,損失上萬人馬。
退入城中後,呂布隨即負責起守城之職,再次與叛軍廝殺起來。
平城,康亭侯府,看著由截然不同的雙方遞交過來的信,平城內的主要將領都是猶豫不決。
如今長安附近的軍力中,只有平城許康的一萬多人還稍有戰力,所以無論是朝廷,還是叛軍都派來信使,希望許康能增援己方。
眾將領的意思自然是增援朝廷,畢竟是大義所在,無論是荀攸,王粲還是張遼、典韋基本都持這個意見。
只有許世持不同意見,他反駁道︰「王允,呂布這兩個奸邪小人,一向與侯爺為敵,我等豈能助之。」
王粲道︰「此乃國家大事,豈能因個人感情延誤戰機。況且若此次能出兵討敵,或許能改善與王、呂之間的宿怨。」
許世不同意道︰「王允或許會,呂布如何信的過。他可是連董卓都殺了。」
大家自然明白他提起的是貂蟬之事,這一點卻是無解,眾人總不能勸許康出兵助呂布後再將自己的女人也送出去吧。
許康自然也明白,不過卻沒有點出。其實,此戰若助叛軍對許康的幫助尤大,一來歷史上,就是他們獲勝,二來此次他們是叛軍,許康若助之,必能大漲他們的聲勢,此可謂是雪中送炭。
可是想到李傕、郭汜隨後霍亂長安的暴行,許康卻怎麼也下不了這個決心。
目光轉向荀攸,許康問道︰「公達以為如何?」
荀攸道︰「助朝廷乃是以順討逆,無論成敗,必然皆可大漲大人的威勢。」
許康點頭道︰「既如此,那就舉兵勤王吧。」
許世擔憂道︰「可是呂布怎麼辦?」
許康笑道︰「我與張濟的關系不見得就比呂布更好,不過呂布頭上有朝廷重臣壓著,至少不敢胡來,可一旦叛軍獲勝,張濟必然來攻我平城。」
許世見許康已經下定決心,也不好再多說什麼。
只是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許康這邊剛宣布要起兵勤王,軍隊還未出發,那邊長安城已經陷落。
許康緊急將手下將領召集起來,商議對策。
這一次眾將臉上沒有了上一次的從容,畢竟誰也想不到,長安城如此堅固,又有呂布這等名將鎮守,竟然這麼快就陷落了,對此情況連許康都沒有想到。
于是由荀攸向大家解釋當時的情況︰「李蒙,王方打開了城門,叛軍一擁而入,呂布不能抵擋,已經逃出了長安。王允不願逃生,如今已被斬首。」
「如今李傕自封為車騎將軍,池陽候,郭汜自封為後將軍、美陽侯,二人同假節鉞,同秉朝政。同時皇上還封樊稠為右將軍,萬年候,張濟為驃騎將軍,平陽候。」
典韋怒道︰「這群小人,也配封侯。李蒙,王方又是何許人也,竟做出如此愚蠢之事。」
荀攸道︰「二人本就是董卓手下,當初董卓欲稱帝,不願讓劉氏掌兵,所以剝奪了劉範,劉誕兩兄弟的兵權,代之以李蒙、王方。後來,董卓被誅殺,王允因覺得劉焉有反心,不肯將這支軍隊交出,便把它劃歸到呂布麾下。沒想到,關鍵時刻,李蒙、王方竟然背叛了朝廷,導致此次長安防守戰徹底失敗。」
眾人心中一陣黯然,又是王允,果然是老糊涂了,竟然連誰是敵人,誰是同盟都分不清。不過想到他已英勇就義,責怪的話便說不出口了。
許康將話題收了回來,道︰「現在李傕,郭汜已然控制了長安,單靠我們現在的兵力是不可能奈何的了他們的。所以我們必須找外援。」
張遼道︰「可是山東諸侯如今正忙著廝殺,有誰會願意將兵力投入到西邊來。」
許康點頭道︰「山東諸侯已經不必指望,不過我們可以將目光投向西邊。涼州如今盤踞著兩股強大的勢力,一是馬騰,一是韓遂。長安發生如此巨變,他們二人不可能無動于衷。我們必須盡快與他們取得聯系,只有集合三家的力量,才有可能對付的了李傕郭汜的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