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為王 第十章 出一趟遠門尋找貨源

作者 ︰ 只為五斗米折腰

深夜,付新拖著疲憊,困倦的身軀,在李芳華滿臉擔憂的深色中,回到了家中。期間發生了什麼,沒有人知道,因為付新沒有與任何人提起,第二天依舊照常生活著。

時間也在一天天地過去,轉眼,一年一度的春節,就過去了,期間,付新過了一個好年,付振邦找煤也找到了,早就回來了,在外讀高中的付舊,也回來過了一個年。

……

時間走到一九八零年三月一曰,這一天,正好是元宵節。

吃過元宵節的團圓飯,付新一家人坐在火堆旁,靜靜地交談著,明天,大家就要各奔東西了,上學的上學,工作的工作。

「付新,你真得決定明天去海上了嗎?」付振邦突然問道。

「嗯,我已經向蔣叔告了一個月的假期,這一次,非去不可了。」付新坦誠地說道,確實,他前兩天就去找蔣海洋的告了假。

那次「化肥指標」事件過後,廠里能跟蔣海洋比勢力的人,基本上沒有了,有的,也不被他給折服了。比如這個蘭廠長吧,蔣海洋把他兒子「撈出來」之後,處于感激,他再也沒有跟蔣海洋做對了!

所以付新的這次請假,並沒有得到為難。

其實,在付新原本的計劃中,他要去的不是海上城,而是五羊城的。

不過,也不知為什麼,老道士得知這事後,居然給付新提出了建議,認為他去海上城更合適。付新也不知為什麼,竟然把老道士的意見給接受了,準備去海上城。

「那你錢準備的夠嗎?」付振邦突然問道。

「這個您放心,我這次帶一千塊錢去,肯定足夠的。」付新答道。

十噸化肥,讓付新等人不僅賺回了本錢,還毛利潤達到了八十多張大團結,,這等于就有近一千四百塊了,這些錢,除去開銷,開銷中包括了劉義和楊過的一部分工資因為沒有分紅,畢竟他倆總得拿點錢生活,所以幾人商量決定,得給他們付一部分工資,特別是劉義,他把工作都讓了出去。

這樣算下來,還有一千塊多一點,這一次,付新就帶了一千塊整準備出門尋找貨源,這時一千塊的購買力可是很足的,就拿火柴來說吧,出廠價是每件13.15元,一件是多少,一件有一百封,每封有十盒,等于一千盒火柴的出廠價才13.15元。零售價是0.02元一盒。

再提一個同樣很緊俏的商品,手電筒,其中手電筒中的代表品,型號為133#300英尺大無畏後收光(橫園線型)電筒,每只出廠價1.44元,批發價1.57元,零售價1.80元。

所以一千塊錢,足夠付新提到不少貨物了,而且他這次又不是拉一車貨物來賣,那樣太招搖了。

畢竟市場還沒有放開,他就算是有政斧批文的商店,人家要計較的話,也是屬于投機倒耙。

「嗯,你先要闖事業,我想好了,我給你準備了兩百塊錢,給你以防出現什麼意外用的,你收好吧!」說完,付振邦從口袋里,遞出二十張大團結,另一只手抓住付新的一只手,然後將這二十張大團結放在了付新的手中,然後將付新的手合攏,意思就是要付新不要拒絕。

付新也沒有矯情,父親給的,沒啥很不好意思接受的。從小到大,父母親給予的還算少嗎?如果他們的一番心意也要拒絕的話,呵呵。

……

還是那種綠皮車, 啷 啷, 了兩天三夜,列車終于停靠在了梅隴車站。下了車,一股老城的暮氣撲面而來,這是浦西,浦東還未開發,欣欣向榮,大建設的時代,還未到來。

來之前,老道士給了付新一個地址以及一張紙條,要他按那上面的地址拿著紙條去尋找那家人,那家人是他的信徒,幾年前他曾用醫術救過這家人,所以,拿著那張條,按上面的地址去尋找,只要找到了,就肯定會接待他的。

其實說通了,有這個落腳之處,這也是付新放棄前去五羊城,而選擇來海上城的主要原因。出門在外,有個熟人,辦事方便多了。

地圖上的地址,離梅隴車站並不是很遠,就在這附近的老滬閔路上,按著地址,一步步往前,中途問了幾個路人,付新很容易地就到了這家人的門口。

把門敲開,一個扎著羊尾辮的小姑娘給付新開了門,小姑娘一定是沒有學習小紅帽的故事。對于付新,她一點也不害怕,歡喜地沖付新笑了笑,然後脆生生地叫了一句大哥哥好。

屋里的大人,听到了動靜,立即就有人出來了,他們以為是什麼客人來了,只是沒接到通知,一個老大爺就走到了門口,疑惑地朝付新問道︰「小同志,你有什麼事嗎?」

雖然付新上輩子活到了近五十歲,可付新的交際能力,著實不行。他就是一個科研狂人,一名科研宅男。不知道怎麼說,只好紅著臉遞上老道士交給自己的紙條,交到了老大爺的手中。

老大爺一看這紙條,頓時有些激動,然後發現付新這個羞澀的小青年,立即熱情地將付新請進了屋里,屋里還坐著倆人,一個老大媽,以及一個看上去想小女孩母親的中年婦女。

兩人見老大爺這麼熱情地將付新請到家里,有些不明所以,老大爺立即把付新遞給他們的紙條給兩人看了,兩人立即沒了疑惑,也熱情地招待起付新來。

這真是一個可愛的家庭,十分懂得感恩!

這一家人的生活條件,看上去挺不錯的,付新同老大爺坐到了沙發上。看到家里來了客人,一旁可愛的小姑娘顯得十分熱情,一把爬到了爺爺的身上,不時地朝眾人做出鬼臉,引得在交談中的眾人歡笑不已。

歡笑過之後,老大爺突然朝一邊同樣在微笑的付新開口問道︰「小伙子,你叫付新對吧?你師父現在怎麼樣了?」

那張紙條上,老道士已經將付新的身份,以及他為什麼會來到老大爺家里,為什麼要來上海,等情況大概地說明說了一下,並沒有提到他自己。

「師父挺好的,精氣神很足,現在住在無名師叔家里,每天早上教導我練功,傍晚教我其他方面的東西。」付新僅僅只將自己要學什麼給說模糊了,其他都是如實回答。

「嗯,你師父是老神醫,很懂得保養好自己身體的,我猜他現在也是你所說的這個精氣神很足的情況。」老大爺听到付新說老道士活得很好,似乎放心了很多,然後感嘆地說道。

「對了,小伙子,你師父在紙條上說,你是來上海買一些東西的,要買些什麼東西啊?縴縴他爸今天上班去了,我叫縴縴他爸明天帶你去城隍廟那邊買,那邊的東西種類多,而且便宜。」老大爺突然開口說道,他猜到了付新急需貨物帶回去,也就沒有挽留付新到海上城玩幾天。

老道士雖然沒有在紙條上說,付新是來上海尋找一些貨物帶回去去賣的,畢竟這市場還沒有放開,你跟人家解釋你是有政斧批準的,可人家依然不會怎麼相信你,只會認為你是在搞投機倒耙,因此老道士也不好說出來。

但是這老大爺,畢竟這麼大歲數的人了,人老成精,也猜到了付新要干些什麼,但是人家不說,他也沒去揭穿,老道士是他家的救命恩人,救命恩人的弟子要請他們幫忙,而且救命恩人還專門給開了一張條子。他也不好怎麼去反對,況且老大爺是個開明人士,他對付新這種行為,並不怎麼排斥。

至于縴縴,就是眼前的小女孩了,縴縴他爸當然就是老大爺的兒子了,付新從剛剛的交談中已經知道,縴縴他爸爸,範長和,是一名政斧工作人員,至于是怎樣的工作人員,人家沒說,但是付新從這種家境也能看出,定不是什麼底層的工作人員。

「好吧,我也不太懂的,您給安排就好。」付新點了點頭,答應了下來。

他確實是不太懂,前世,他退伍之後,考上大學就去了京城,後來來到這海上城,也是大學畢業有了工作以後,才來過,而且也基本上除了開會,沒有其他了,所以並沒有太多地了解這里。

更後來吧,海上城對外開放了,建設地越來越好,付新也不怎麼知道這海上城有什麼好進貨的地方,畢竟那時他身份高了,而且也不從事這一行,很少去了解。

付新只知道,未來的中國十大名村之一的九星村,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批發市場,物流市場,可是這九星村,現在是什麼樣子的,你知道嗎?

反正付新是記得一些的,現在這里,就是一塊種不出莊稼的沼澤地。根本就還沒有開發,更別談什麼批發市場了。

城隍廟這個地方,付新知道一些,還去過,似乎離這里不願是有一個批發市場,只是不知道建了沒有,先跟著範長和去吧,反正他對海上城也不怎麼熟悉,有個地頭蛇帶路,還會錯了不成。

「師父已經給自己交代了,這家人,還是值得信任的,師父不可能會坑自己的。」付新在心底如是想道。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工業為王最新章節 | 工業為王全文閱讀 | 工業為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