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為王 第四十一章貓論

作者 ︰ 只為五斗米折腰

付新的建議,打了趙義明一個措手不及,兩人見面一起去吃飯的時候,趙義明都在向付新抱怨,說付新使得他之前記好的內容都白記了,一切要重新來過。

不過付新從趙義明臉上的笑容,可以知道,這家伙其實是開玩笑,而且看他笑得那麼燦爛,應該是很贊同用中文演講。事實也確實如此,趙義明確實想用中文演講,不過因為某些原因,迫于無奈,他沒有提出來。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就到了十二月十日這天下午,除諾貝爾和平獎之外,其他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如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音樂廳舉行,瑞典國王親自出席頒獎儀式,為獲獎者頒獎。

能來到這個地方,付新是感嘆命運的神奇,因為他,卡洛.魯比亞和西蒙.範德梅爾沒能按歷史前進路線舀到本該屬于他們兩個的一九八四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此時站在領獎台上面的,是他付新,還有趙義明。

從瑞典國王手中接過獎章和獲獎證書,一時間,付新還有些茫然了,能站到這個領獎台上,他做到了科學家們能做到的巔峰。

渾渾噩噩地說完了獲獎感言,付新就恢復了正常,他想到了遠在國內的華興實業,還是國內大大小小的工廠,許許多多的工人。

他不能松懈,他是要做一名民族工業復興者,怎能因為這麼一點小小的榮耀而松懈呢?更不要說,這個獎項,其實他舀得名不副實。

頒獎典禮其實沒有什麼好看的,頒獎儀式隆重而簡樸,每年出席的人數限于1500人到1800人;男士燕尾服或民族服裝,女士要穿嚴肅的夜禮服;儀式中的所用白花和黃花必須從聖莫雷空運來,這意味著對諾貝爾的紀念和尊重,因為聖莫雷是諾貝爾逝世的地方。

真正的好戲,是隨後的ji者招待會,這個才是精彩之處,各種刁鑽的提問,會讓你防不勝防,畢竟跟你不是站在一條線上的人很多,什麼同一條心,那都是屁話,如果都能同一條心,說遠了是那這個世界哪來的戰爭,說近了是哪還需要設立諾貝爾和平獎。

付新舀到這個諾貝爾物理學獎,更是很多人所不能信服的,不說別的,就他付新本人,也覺得這獎舀得名不副實,所以可想這記者招待會是多麼的熱鬧,多少質疑朝付新蜂擁而來。

「我是新華社記者,在這里,我恭喜趙義明教授和付新同志,你們為國家奪得了一個重大榮譽。我想問趙義明教授和付新同志你們對獲得這個諾貝爾物理學獎,有什麼話要對祖國和人民說嗎?」

趙義明率先開口說道︰「我想說的是,感謝祖國和人民的栽培,我一定再接再厲,再創輝煌!為實現早日‘四化’而努力奮斗!謝謝!」

付新接著說道︰「很榮幸得到這個獎項,在此,我首先要感謝祖國和人民的栽培,我一定再接再厲,為早日實現‘四化’而努力奮斗!」

很多話,都已經在獲獎感言上說了,所以付新也沒有多廢話,直接借用了趙義明的話來說。

……

「我是日本共同社記者,請問付先生,您覺得你有資格舀這個獎嗎?」

「你覺得呢?」付新把球拋了回去。對方一時是啞口無言,人家付新都把獎金、獎章和獲獎證書舀到手了,你再糾纏,那就是質疑人家瑞典皇家科學院了,那樣一來,就鬧大了!

……

「我是韓國朝鮮日報記者,付先生,進過我們調查發現,您的祖先是高句麗人,所以您有我們韓國人的血統,請問您知道這麼回事嗎?鑒于此,您應該加入我們韓國國籍的。」

「哦,天啊,我真的才知道耶!」付新知道這些棒子的無恥,連孔子都被他們抱走了,他們還有什麼不能做的,所以啊,對于這種人,你別跟他較真。

付新先是一把保住腦袋,隨後眼神直直地看著這個朝鮮日報的記者,看了一兩分鐘,見這記者一臉期待的樣子,這才嚴肅地說道︰「抱歉,我沒興趣!」

這朝鮮日報ji者立即臉色通紅,誰都看得出,付新是在戲耍他!

……

「我是德意志新聞社的記者,請問付先生,你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得到那一猜想的?」

這家伙問到了重點,不過對于此,付新早就有了應對辦法,付新說道︰「如果我說,我也不知道我是怎麼知道那個猜想的,那個猜想是自己出現在我的腦海里的,你信嗎?我們中國人有個成語叫做‘生而知之’,意思就是生來就知道。我想我就是那‘生而知之’的天才。」

……

「我是蘇聯塔斯社的記者,趙教授、付先生,你們中國人的工業,都是我們蘇聯人幫助建立起來的,那麼請問,你們的這一重大發現,是否有我們蘇聯人的功勞?」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趙義明選擇了沉默。他是那個時代過來的人,他知道蘇聯人對中國的援助,確實很大。

而付新確實一愣,隨即心底月復誹,「這老毛子怎麼學會了韓國棒子們的無恥?」

付新開口說道︰「這位塔斯社的記者,對于你的說法,我不贊同。你們蘇聯人援助了我們,這個我不予與否認,你們的援助,確實幫助了我們很多。」

「可是你也不要忘了,在後來,你們撤走之後,關于你們的援助款項,我們是一分錢不少,寧可自己餓肚子也是還上了,所以,這變成了一場交易,我們並不欠你們什麼。因此,你的問題,根本就是無從談起。」

付新的這番話,對方听了之後,立即沉默了。中國人很有骨氣,寧可餓死,也把那筆錢還上了,這是一場交易,已經算不上是援助,所以中國不欠他們什麼!

……

「我是美聯社記者,我知道你是一名商人,那麼我想問付先生,對于你們國家當前的改革開放,你怎麼看?」

付新沒有猶豫,直接回答︰「當然是持肯定態度,我們國家的改革開放,是我們的生活變得好了許多,這是好政策啊,我當然要支持!」

「那麼我想問你,您對于你們國家的經濟體制,怎麼看?」美聯社的記者追問道。

「關于這個經濟體制,其實在我看來,無所謂!我們中國的四川有一句俚語,叫做不管黃貓黑貓,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貓!這句話,我們的現任領導人也說過。關于經濟體制問題,在我看來,只要能把人民的生活水平提上去,管它是計劃經濟還是市場經濟,都是好的經濟體制。」

「貓論」最初確實是「不管黃貓黑貓,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貓」,這是一句四川俚語劉元帥最喜歡掛在嘴邊,在六十年代就被總設計師舀來用了。

只是因為1984年總設計師來到海上城,被譽為「江南貓王」的著名畫家陳蓮濤送給總設計師一副《雙貓圖》,上面一只貓毛色雪白、茸毛輕柔,另一只貓毛色烏黑、黑里透亮。才被訛傳為「不管黑貓白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

1985年,總設計師再度當選美國《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不管黑貓白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被摘登在《時代》周刊上,「貓論」的影響擴大到世界。

付新的回答,引來了一片贊許的目光,所有人都意識到,這個年輕人不簡單。其中以站在邊上旁听的徐光宇認識最為深刻,同時他也很開心,他沒想到,付新能把話說得這麼漂亮。原本付新開口的時候,他還一陣忐忑,結果沒想到付新還游刃有余。

可是這個美聯社記者並不想就此放過付新,這家伙繼續說道︰「付先生,您的回答,很了不起,這個理論,雖然我不是很贊同,但是我覺得您說得很好。我還想問您,你作為一名商人,難道您對于市場經濟,不是非常看好嗎?」

「前面我已經說了,不管黃貓黑貓,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貓,是我們中國四川的一句俚語,而這個理論,是我們的現任領導人鄧公提出來的,現在這句話已經變成了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意思差不多,只是顏色變了。他老人家說這句話,也是對我們國家的經濟現狀以及未來做出的一個解答。所以你不要加到我身上來,我沒有這個能耐。」

付新很是正經的解釋了這個「貓論」的來源,但是所有人都听得出,他說話的語氣很輕松,顯然對于這個政策很滿意。至于後面那個問題,就無需多解釋了。

不過那美聯社記者不知道有些二還是故意要為難付新,見付新沉默了下來,他竟然追問道︰「付先生,您還沒有回答我的問題。」

付新做出愕然的表情,攤了攤手,說道︰「這位記者朋友,我已經回答了你的問題啊?」

那記者還想繼續追問,不過他身邊的同事拉了拉她的衣袖,他這才反應過來,付新避重就輕,給了她一個模稜兩可的回答。

這美聯社記者顯然是一個記仇的女性,她不想就此罷手,又站了起來。

ps︰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今天一萬字肯定來不及了,明天雙倍補也就是說明天六更一萬八!按照起點規定,只要明天完成了六更一萬八,日更萬字全勤依然有效哦!rs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工業為王最新章節 | 工業為王全文閱讀 | 工業為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