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之路 第一百二十七章 5年免稅權

作者 ︰ 緊那羅在唱歌

想要在安徽境內辦鐵廠沒有巡撫的同意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去一趟安慶拜會一下新任的安徽巡撫也就成了必然的事。

「而且我這次去,也是打算看看能不能撈到什麼好處…」在即將登船的時候,嚴紹對著前來送行的伊萊諾和卡特琳娜咧嘴一笑道。「當初張謇辦大生紗廠的時候弄了一個特別許可,要求整個南通只許他們大生一家辦紗廠,我也不要求別的,在我辦鐵廠的時候減點稅總不過分吧…」

鐵廠和紡織廠不同,短期內想盈利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這次嚴紹去安慶除了申請一個許可外,還有就是撈些好處回來,同時也是為了給自己減少一些麻煩。

「就為了這點好處,瞧你這個出息…」听到嚴紹的話,卡特琳娜鄙視的看了他一眼,而一旁的伊萊諾卻是溫柔一笑。

碼頭上停著的是雨石公司的船,作為老板的嚴紹自然是想耽擱多久就耽擱多久,即便是臨時改變主意明天再走也沒關系,不過在和兩人纏綿了一會後,嚴紹還是動身離開了。

在經過了數個小是的行程後,當嚴紹抵達安慶時新任的安徽巡撫恩銘正在衙門里辦公。

听到門子說嚴紹來了,恩銘先是覺得有些意外。

如今和一百年前已經不同了,在一百多年前即便是能耐在大的商人也不會被巡撫一級的官員看在眼里——————要孝敬的時候例外。

只有那些知縣一級的官員才會因為需要當地士紳配合自己管理地方而有所重視。而現在清政斧對地方的影響力和控制力正在不斷衰弱,哪怕是像恩銘這樣的一方大員也需要考慮嚴紹這種在地方上有影響力的名流看法。

歷史上在咨議局成立後,作為各地地方領袖的議員們開始積極參與地方政事,並以各種方式,包括抗議行動來獲得實際影響地方政斧的權力,而因為他們的組成為地方士紳為主,地方官員一般也需要尊重其意見。

例如湖南咨議局要求湖南巡撫發行公債需經咨議局通過,後來上諭也承認「該撫未先交咨議局議決,系屬疏漏」,承認了咨議局的影響力,何況如今的嚴紹不但是安徽境內最有影響力的實業家,同時也是全國最大的實業家,頭頂上也有著一個頭品頂戴,論品級甚至比恩銘還要高上一品。

所以只是稍微考慮了一下,恩銘便讓人把嚴紹請進來。

在恩銘上任時嚴紹就已經和他見過面了,所以兩人並未感到陌生,在一番寒暄後嚴紹也說出了自己的來意。

「嚴某打算在蕪湖一帶,確切的說是蕪湖和當涂縣之間的這部分區域動工興辦一家鐵廠,此次前來就是希望能夠得到巡撫大人的許可,還有嗎就是…」說到這里嚴紹笑了笑道。「巡撫大人想必也知道,鐵廠不比紡織廠,至少在頭幾年是只有虧損而絕不可能賺錢的,這點從湖北的漢陽鐵廠就可以看得出來,所以這次便是想向巡撫大人討點好處…」

「好處?」听到嚴紹這次想辦鐵廠,恩銘也有些興趣。「不知道是什麼好處?」

歷史上恩銘雖然是個滿人但也算是個有作為的官員,在任內推行新政,政績中尤以教育方面最為顯著,例如創立安徽陸軍測繪學堂、安徽講武堂、安徽綠營警察學堂,安徽將校研究所,另外也導入西式軍事訓練于辦馬隊弁目、炮隊弁目、步兵弁目、工輜弁目等。

正因為恩銘對新政很支持,所以在听到嚴紹打算辦鐵廠後,他也表現的很高興,畢竟在這個時代鋼鐵也算是一個國家是否強盛的標準。

听到恩銘的話,嚴紹小飲了兩口茶後輕笑著道。「前段時間張季直在南通將大生紗廠變成了大生公司,並呈準商部注冊,取得了百里之內二十年不許別家設立紡織廠的專利權,巡撫大人也很清楚,鐵廠不是一般人玩的起的,二十年內會不會有人動辦鐵廠的念頭都很難說,所以我也不打算要這麼一個獨一無二的專利權,我只希望能得到一個五年的免稅權…」

「免稅權?」

「沒錯。」嚴紹點了點頭。「我打算向朝廷要個免稅的權利,在5年內我所辦的這家鐵廠,無論是否賺錢都不需要向朝廷交稅的權利…」

「這…」听到這里,恩銘顯得有些為難,因為到目前為止清政斧還沒有發布過這樣的優惠政策。「嚴老板這麼有錢的人,難道還在乎這麼點小錢嗎…」考慮了片刻後,恩銘苦笑著道。

對嚴紹究竟有多少錢,他還是很了解的。

為了這個,在清政斧內甚至曾有人議論要不要把嚴紹當成肥羊給宰了。只是嚴紹的大部分家財都在銀行里,而那些外國銀行根本不可能會賣清政斧面子,再加上嚴紹本人也不好動,所以哪怕再多的人覬覦嚴紹的家財也不敢妄動。

尤其是現在,如今整個雨石集團轄下的員工數量已經超過四萬人,而整個蕪湖也只不過才十萬多人,其中絕大部分還和那些員工有著親戚關系,換句話說這時的蕪湖其實和嚴紹已經密不可分了,即便是蕪湖知縣在蕪湖的地面上也需要看嚴紹的臉色行事,想把嚴紹拿住除非是調軍隊過去,而如果那樣的話事情可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如今的情況每個人都很清楚,真要鬧到了那個地步,說不定大清甚至會提前亡國。何況就算是調動軍隊也未必能抓得住嚴紹,別的不提,只要嚴紹往蕪湖的租界里一躲,就算借清政斧幾個膽子也不敢動手…

————————————————————

並不清楚恩銘的那點想法,听到他的話後嚴紹只是笑著道。「就算家業在大,也需要精打細算啊,何況嚴某還是個商人,在商言商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听到嚴紹這麼說,恩銘只是苦笑著搖了搖頭,然後才開口道。「那不知道嚴老板這次打算投入多少錢來辦這個鐵廠?」

「五百萬…」考慮了片刻後,嚴紹開口道。「我打算先投入五百萬來興辦一個年產能達到10萬粗鋼的鐵廠,等到鐵廠有些盈利後再追加投資,務求將整個鐵廠建成一座年產能達到一百萬噸的大型鐵廠…」說到這里嚴紹也難得的正色道。「嚴某當初回國便是為了‘實業強國’這四個字,也正是為了這四個字,嚴某才會在蕪湖先後創辦了紡織廠和洋灰廠等幾個工廠,而鐵廠則是嚴某的最終目的,所以在此嚴某希望巡撫大人能多給一些方便,也好全了嚴某的報國之心…」

「好!」恩銘本來就贊同新政,听到嚴紹的話也激動的站了起來。「難得嚴先生有如此報國之心,本官又怎能不竭盡全力相助,稍後本官便寫個折子,先生只管回蕪湖靜待佳音即可…」

得到恩銘這樣的回答,嚴紹也高興了起來。「那好,嚴某這就回蕪湖等侯大人的好消息了…」

雖然他料到此行能夠得償所願,但能夠這麼順利還是讓他感到很高興。在告別了恩銘後,當天嚴紹便乘船返回了蕪湖。

對嚴紹來說那份優惠政策能夠申請下來並不重要,因為就像恩銘說的一樣那麼點錢他根本就不在乎,會提出申請也只是順便而已。對他來說真正關鍵的還是創辦鐵廠的許可,至于那個優惠政策,只能算是錦上添花吧…

回到蕪湖後,嚴紹派人到蕪湖和當涂兩個地方搜尋,看看哪里有比較豐富的鐵礦資源和煤炭資源,畢竟想要建鐵廠的話這兩樣是至關重要的。

與此同時嚴紹也打算啟程再去一趟上海,從那里的洋行手中購得一些鐵廠所需的冶煉設備。當然還有就是請一些洋技師過來,看看蕪湖和當涂的鐵礦石最適合用哪種冶煉設備。

為了辦鐵廠,嚴紹也曾經了解一些有關的情況。這其中作為中國鋼鐵的前輩,漢陽鐵廠的情況自然是重中之重。也正是因為這個關系,所以嚴紹對漢陽鐵廠曾經遭遇的情況記憶猶新,可說是一點也不敢疏忽大意。

畢竟要是在這上面弄錯的話,浪費的不止是金錢,還有難以挽回的時間。

另一方面,在答應了嚴紹這件事後恩銘也用最快的時間寫了一份折子,然後用電報發到了燕京去——————現如今有了電報,誰還會用驛馬啊…

當然,除了這份奏折外恩銘自己也提了點意見,那就是除了給人頂戴的獎勵章程外,朝廷是否可以通過各種免稅優惠政策來鼓勵商業的發展,尤其是實業發展。比如說像嚴紹申請的一樣,減免三到五年的稅收…

只可惜,這終究只是一種奢望,雖說如今清政斧每年的財政收入都在幾千萬幾千萬的往上漲,但實際上這些錢根本就不夠他們花的,光是軍費就佔據了一半左右。再加上每年要給列強的賠款,免稅,呵呵…(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擴張之路最新章節 | 擴張之路全文閱讀 | 擴張之路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