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的偉大勝利 第59章 世子迷惑琳瑯愁

作者 ︰ 秦秋

窗外一株梧桐,濃密的葉子開始發黃,輕輕的,慢悠悠的從樹干月兌落,卷著秋風一片片飄落。♀

如燦黃的蝴蝶,飛舞在鄭少軒眼前。鄭少軒看著這美麗的景象,漸漸的出了神,思緒隨著落葉飄飛。

若欲逍遙度,且往青雲山。雲青山水秀,美景深處尋。深山人罕至,唯有桃花綻。桃花逐春風,回首亦嫣然。

回首為何?

尋尋尋,尋芳蹤。芳蹤何處尋,驀然回首,嬌客觀中藏。嘆嘆嘆,緣聚緣散,此生何解。

倚靠窗邊的男子輕嘆了聲,低頭微微一笑,笑自己的多愁善感。

怎就突然矯情起來了,鄭少軒,你是不是太閑了。

鄭少軒抬手打算關窗,關掉他的詩人情懷,手踫到窗戶,男人眼眸輕掃,掃到手里攥住的帕子。

攥了有多久,他竟然無知無覺了。

鄭少軒攤開手帕,柔滑絲絹質地,帕面髒亂明顯,暗紅偏黑的干涸血污,還有泥漬斑斑。污漬陳舊且凌亂,一看就是洗再多次也洗不干淨那種,鄭少軒驚奇自己的忍受能力,這樣髒的帕子,居然到現在都沒有扔。

而這位帕子的主人,他破天荒好心了一把,救了她一命,差點把自己搭上。盡管他和她曾經共患難,但嚴格說起來,她充其量只算個較為眼熟的陌生人。

兩年之內,他和她,五面之緣。

算多嗎。

不多,但也不少。

為何忽然對一個閨中女子產生興趣。

鄭少軒反復問自己,想了很多理由,一遍遍說服自己,然後全盤否定。

最終,仍是無解。

她是第一個讓他記憶猶新的外府小姐,而且就這樣記著記著便記了兩年,再見面時依然印象深刻,眼里依然能看到她的身影。

很奇特的感覺。

不同于和羅唯我夏立錦他們稱兄道弟的情誼,而是另一種更為縴細更為敏感的心靈觸動,像根柔軟的羽毛,輕輕撩撥他的心弦。

「主子!」

來喜輕聲細氣的問候打斷了鄭少軒的沉思。

鄭少軒握緊帕子,雙手抵在窗欄上,並未回頭,只是清清冷冷示意︰「說!」

「夫人從國公爺書房里出來了。」

鄭少軒拖長音調哦了一聲,彷佛意料之中,問道︰「是否面帶笑容。」

來喜沉重的嗯了一下。

相比來喜的沉重表情,鄭少軒倒顯得無所謂,這種結果他早已預料到,沒有期待,自然也不會失望。那個女人算計的是他,又不是老頭子,即使手段下作又如何,老頭子未必在乎。她只要使些更下作的手段將老頭哄開心了,老頭就算心里已經有了嫌隙,也斷不會僅憑這一樁事就處置她。畢竟,她可是老頭處心積慮求來的寶貝,不看僧面看佛面,老頭死要面子,又怎會承認自己看走眼。

好印象是一點點積累起來的,如果想要打破,當然也要一點點敲碎。

日子還長,留著禍害慢慢對付,太早玩沒了,這日子就索然無趣了。

「主子,武安侯世子來訪。」外頭小廝來報。

話音剛落,夏立錦就風風火火沖了進來,自來熟的坐在桌邊斟茶飲水。鄭少軒讓來喜退下,離開的時候把門帶上。

鄭少軒將帕子收進袖口里,緩慢走到桌邊坐下,他看著夏立錦一杯杯灌水,好整以暇等著發小放話。

「我勒個暴脾氣。」借用羅唯我的名言,夏立錦放下水杯,開始挽袖子,這是夏立錦情緒起伏時候的慣有動作。

「夏夫人催婚了?」鄭少軒暫時能想到的就是這個了。

武安侯夫人連著做了兩次媒人以後,總算意識到不對勁,她自己兒子還未娶親,她這樣忙前忙後,都是給別人做嫁衣啊。于是,武安侯夫人開始頻繁邀請各府女眷到家中做客,或是京中貴婦人舉辦的各種社交活動,她幾乎不落一場,能出席絕對出席。

「母親催婚不是一天兩天了,她催著,我听著,她說完了,我繼續玩我的。」

夏立錦一雙黑眼楮骨碌兒四處瞟,他湊近鄭少軒,不懷好意嘿笑︰「你家那個一看到你就含情脈脈兩眼濕濕的丫鬟呢,今兒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居然沒有守在這里。」

「沒了。」

鄭少軒輕描淡寫兩個字,驚得夏立錦差點跳起來,下意識追問︰「死了,還是賣了?」

「不知道。」鄭世子依舊輕飄飄的語氣。老頭子又沒告訴他,他何必深究細問。若是那丫鬟沒死,若是老頭子想錯了,以為他舍不得那丫鬟,一時頭腦發昏把那丫鬟放了繼續服侍他,他真就自討苦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夏立錦沉默了,那略帶些遺憾和失落的表情竟讓鄭少軒有點不忍心看,鄭少軒拍拍他的肩膀,問出心里的疑惑︰「你真看上她了?」

「沒有,就是覺得這丫鬟挺水靈的,對你也是一片真心。你這樣芝蘭玉樹風流倜儻,多招小姑娘喜歡啊。」夏立錦納悶的是,為何沒有姑娘對自己死心塌地。府里的那些丫鬟們,盯著的都是他世子侍妾的位子。

鄭少軒哼笑︰「你看的都是假象,越是蛇蠍心腸的女人,越裝得楚楚可憐。」玲瓏是那個女人派來監視他的,痴心背後是利益驅使,出賣靈魂的女人,最可恥。

「誰知道呢,我又不了解。」夏立錦聳聳肩,除了他母親和妹妹,他對女人真心不了解。以後會娶什麼樣的女人,他沒概念,但是最基本的三條必須具備,一是模樣順眼,二是千依百順,三是溫柔嫻靜。

夏立錦如今最大的希望就是母親多看幾家,多比較多交流,爭取給他挑個如花似玉的溫順媳婦。

想著想著,夏立錦神思恍惚了。說實話,自從羅唯我定親之後,他便開始不正常了,看著羅唯我那種我要成家了,我是男人了的欠揍表情,他除了產生揍他的沖動,另外一種沖動就是思想上的轉變,感覺成家好像也不賴。有個香香軟軟的女人暖被子,同時又能充當蕙質蘭心的解語花,比起府里那些見識淺薄只知道爬主子床的俗氣丫鬟好太多了。

「醒醒,口水流出來了。」

鄭少軒打了個響指,夏立錦回神,連忙擦了下嘴角。

干干的,沒口水啊。

「可以說事了。」鄭少軒提醒道。

夏立錦這才想起來國公府的目的,一想起來,夏立錦忍不住怒上心頭,他拍了拍桌子,憤憤道︰「那個袁舉手真是不識好歹,我好言好語跟他好說歹說,他愣是個榆木疙瘩听不懂我的意思。他居然還敢回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姻緣之事不能強求,阮家屬意誰,各憑本事。小爺我堂堂武安侯世子,用得著和他爭女人,他算哪根蔥啊,連顆小蔥苗都不是,冒一點頭我就給他拔了。」

鄭少軒握著杯子,手指扣住杯身,敲打聲一下高過一下。等夏立錦發完牢騷,他笑著安撫︰「書生就是這樣,以為憑著滿肚子墨水,張嘴就能走遍天下。你和他對坐爭辯,不如直接掄起大刀砍過去,嚇破他的膽,看他如何唧唧歪歪。」

夏立錦豎起大拇指,連聲應和︰「可不是,我當時懊悔極了,為什麼出門的時候沒有帶把菜刀呢。」

鄭少軒回以輕笑,微微低頭,平了嘴角,眸中的墨色越發幽深。

去了趟國公府,琳瑯發現自己的生活開始改變了,顯而易見的變化就是桃花運接踵而至。

先是姨娘怨念久矣的袁家終于請媒人上門說親了,然後是翰林院孫學士為嫡三子求親,最後一個,也是最有分量的,則是琳瑯閨蜜鄧嬌嬌的大哥鄧文韜。

琳瑯剛剛得知消息的時候,幾乎是坐起驚呼。

「鄧家真的來了。」

那回國公府里,鄧嬌嬌和她玩笑,說要娶她做自己的嫂嫂,這樣自己就沒姑嫂煩惱了。琳瑯以為鄧嬌嬌說著玩的,並沒有放在心上,豈料,這丫頭還真的打算做她小姑子。

裴氏眼角眉梢的喜色遮掩不住,她挑高了眉,語氣輕快道︰「我女兒果然是有福之人,結交的都是貴人,不用自己主動爭取,這福氣就乖乖送上門了。」

裴氏說的三家,琳瑯都不了解,感覺就是盲婚啞嫁,長輩們說了算。

如果真要她選一家,恐怕也只有鄧家了,至少鄧嬌嬌出嫁以前,她能想象自己在婆家的日子不會太糟糕。畢竟,鄧嬌嬌能說動鄧家人上門求親,足以說明鄧嬌嬌在家里的重要地位,有她庇護自己,就算以後的日子不會太舒服,但至少也能安穩無憂吧。

琳瑯憂愁了。

沒選擇煩,選擇多了,也煩。

大理寺卿家的嫡子求娶與其父品級相同的官家庶女,低娶高嫁,對女方而言無疑是佔了個大便宜。

只是這便宜該不該佔,琳瑯猶豫了。豈止是她,連溫氏都有些拿捏不定。

論家世,鄧文韜最優,袁家最次。論人品,三人在京中的名聲均無較大污點,算是年輕有為的正經男兒。論家風,樣樣居中的孫家倒是拔得頭籌,代代相傳的書香府邸,總歸比其他人家要來得文雅溫醇。

溫氏比較再三,各有優劣,一時難以選擇,于是問詢姬氏和裴氏的意見。

姬氏想了又想,也感覺頗為費神,不是自己的親身女兒,心意盡到一定程度也就作罷,笑了笑道︰「這樣看來,三家的公子貌似都很踏實敦厚,選哪家都不錯,母親閱人無數,琳瑯的親事但憑母親做主。」

「你啊,又在犯懶了。」溫氏指了指姬氏,嗔責了她,轉向候在她身旁給她捶肩膀的裴氏。

「你覺得哪家好。」

裴氏原本屬意袁家,但袁家太不仗義,隔了這麼久才能說親,把她起初的殷切期望硬生生磨沒了。所以,裴氏如今有些不待見袁家,況且提親的不止袁家,選擇多了,袁家也就可有可無了。

孫家和鄧家,無論哪家都勝過袁家,當然,真要選個最心儀的,裴氏首選鄧家。

鄧家嫡子和阮家庶女,說起來是阮家高攀,但是真要追究,兩家家世相差不大。最多鄧寅成在官場上比阮智賀混得風光,而阮家如今結的兩門親家都是朝中權貴,論家世,兩兩相抵,算是打平了。

琳瑯以庶女的身份嫁給鄧家嫡子,是高攀,但攀得不多,想來算是比較可靠的。

裴氏私心覺得,在允許範圍內,女兒能嫁到好一點的人家當然是最好不過。何況,鄧家還有個鄧嬌嬌,女兒嫁過去以後,有這個關系甚篤的小姑子照應,日子應當順遂不少。

分析來分析去,裴氏已經認定鄧家是最好的選擇。

裴氏張了張嘴,很想說出自己的意見,又怕溫氏覺得自己攀龍附鳳,影響了她對琳瑯的感官,所以,話到嘴邊,裴氏期期艾艾,有點說不出口。

溫氏看著裴氏的表情就知她心中所想,她笑著揮手道︰「算了,你不說我也能猜到。家里如今就這一個到年紀的姑娘,我自當用心為她尋門好親。暫且不急,就算現在說定了親事,三丫頭出嫁也要等到明年及笄,嫁早了對身子不好。待我再看看,再想想。」

溫氏把人打發走了,自己則拿著三家的求親帖子兀自發呆。

不知為何,她總覺得這三位公子都不是三丫頭的良人。真要去尋源頭,又很難想出個原由,就是感覺三丫頭的福氣不止如此。

三丫頭心細如塵,美韶容,蘭素堅韌淡泊之,是幾個孫女里她最滿意的,隱隱具備她當年的風範。她從外縣莊戶之女到京城誥命夫人,這一路走來,也算沐風雨榮華歸。三丫頭比她高,又生得這般蕙質蘭心,配鄧家嫡子,外人看來是三丫頭高攀,但是溫氏認為三丫頭配更好一點的人家都不為過,遺憾的是她庶出身份限制了她的前程。玢姐兒能做郡王世子側妃,珠姐兒能嫁二品大員的嫡子,三丫頭卻不行,因為王公子弟不會考慮她。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庶女的偉大勝利最新章節 | 庶女的偉大勝利全文閱讀 | 庶女的偉大勝利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