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的偉大勝利 二姑娘為妹請願

作者 ︰ 秦秋

第二天清早,阮琳玢去大昭寺上香祈福,賈氏讓周嬤嬤陪同,安排了丫鬟婆子家丁護衛零零總總近二十來人隨侍,務必保障阮琳玢出行無憂。

賈氏送到內院的垂花門口,拉著阮琳玢,綿綿叮囑,「若能請到了悟大師給平安符開光,香油錢你捐兩百,別手軟。若是其它長老,那就一百,剩下一百兩買本了悟大師的手抄經書回來。」

阮家有兩位虔誠的佛教徒,一位是太夫人,一位就是眼前殷殷叮囑女兒的大夫人賈氏。

若比誰更虔誠,兩者不相上下。若比誰資格更老,那絕對是賈氏,勿庸置疑。

賈氏出身武將之家,從小做得最多的事就是跟著母親在佛龕前禱告,祈求遠征的父親抗夷順利平安凱旋。

久而久之,賈氏由耳濡目染,半主動半強迫,到自發自覺,每日晨昏定省,如日常禮節般拜佛禮佛。

但凡大昭寺有高僧開堂講佛,賈氏逢場必到。

賈氏茹素,長達二十年之久,至今從斷。

一個月可以不添置首飾衣物,經書卻是月月必買,香油錢更是二十來年從下,月月必添。

禮佛其實很耗銀子,尤其是賈氏這種風雨無阻出手大方的虔誠佛教徒,買經書添香油設佛堂打理佛堂,一應俱全,長期維系,樣樣都燒錢。

阮智慶那點俸祿,吃穿都勉強,更別提拿出剩余銀子給賈氏禮佛。

賈氏雖然主持阮家中饋,但長期從阮家帳房里撥筆銀子給她修佛道,阮家沒這個先例,她也不敢特立獨行。

溫氏尚且從私人的小金庫里拿錢,賈氏一咬牙,只能在自己的嫁妝里撥錢。

阮琳玢只知母親出手闊綽,卻沒想母親為了四妹妹如此大手筆。大和尚給平安符開個光,她也能舍下一百兩做香油錢,至于請得道高僧的二百兩,琳玢更加驚訝。

縱然如何不以為然,阮二娘只把意見放在心里,面上卻是乖巧的一一應是。

「母親,那我走了。」

阮琳玢抽手,與賈氏別過。

賈氏目送阮琳玢,直到那抹俏麗的身影消失在游廊盡處,賈氏方才回身折返。

一行人走的官道,路面寬闊平整,車馬行進順利。

上了山,馬車速度慢下來。

馬車緩緩行駛在山道上,不疾不徐,徐行慢馳,頗有景色旖旎,莫匆忙負了春光的味道。

昨夜一場春雨,無聲無息,帶來心曠神怡的清新。芳草如茵,碧華露滴,簾外曉啼鶯,裊翠籠煙,拂春波。看我大好河山,風景如畫,鶯歌漫舞春光燦。

山道斜坡多,行進較平地不易,馬車顛顛晃晃,輪軸吱呀聲不絕于耳。

阮琳玢輕輕掀起竹簾一角,透過小小縫隙匆忙朝外瞥上一眼,斂容屏氣,迅速放下簾子,回眸見周嬤嬤正襟危坐閉目養神,似老僧坐定,不聞外事。

于是心中大定,面容自若,阮二娘醞釀又醞釀,月復稿打了一遍又一遍。

良久,阮琳玢清冽出聲,對搬著小杌子坐在她腳邊的初蕊道,「我記得山腳處有家米糕做得不錯,你去買些上來。雖說只是坐著,可轉眼小半天過去,倒還真是有些餓了。」

初蕊點頭,掀開簾子叫車夫停車,搬腳踏準備下車。

阮琳玢後頭補上一句,「多買點,」

阮琳玢掉頭看向周嬤嬤,見她仍然閉著眼,笑道,「周嬤嬤是老人家,可不能餓著嬤嬤。」

閉目養神的人總算有了點反應,挑了挑眉,閉著的眼皮微動,緩緩睜開眼,笑道,「二小姐體恤,老奴生受。」

于是,馬車半道上停下,初蕊下車,阮琳玢掀簾叮囑一句「快去快回」就讓車子發動,繼續趕路。

周嬤嬤從旁看著,但笑不語。

馬車一點點消失在自己視野範圍內,直到再也看不見車子,初蕊方才轉身,隱于路邊林子里,找她弟弟會合。

馬車里,阮琳玢和周嬤嬤兩眼相對,氣氛很沉很安靜。

周嬤嬤忽而一笑,道,「二小姐竟然知道山腳的米糕攤,真是難得。」

阮琳玢也笑,「記得以前母親帶我來拜佛,無意吃過一次,其味甚美,僅一次就記到心里去了。如今出來一趟不易,月復中饞蟲作祟,便想著嘗幾個解解饞,滿足口月復之欲,嬤嬤見笑了。♀」

「不怪小姐,是老奴疏忽,手上事務過多,這忙著忙著,顧前不顧尾,光記著大事,零碎小事卻沒顧上,一時竟然忘了通知廚房準備出行用的吃食。累得二小姐挨餓,是老奴的過失。」

明明是慚愧自責的一番話,周嬤嬤言之鑿鑿,阮琳玢听進耳朵里,又是另外一種意思。

阮琳玢不動聲色,眨了眨眼楮,笑語,「開春以後,各府邀帖拜帖多了起來,周嬤嬤是母親的得力助手,幫著母親打理庶務,可謂能者多勞。嬤嬤本來就忙不開身,是琳玢唐突,貿然想著到寺里祈福,累得嬤嬤趕急打點,無妄奔波這遭。」

周嬤嬤連連擺手,慌忙道,「小姐說的哪里話,快快打住,莫要折煞老奴。小姐是主,吩咐的事我們只有照辦的理,就是再趕也要趕出來,何來唐突一說。小姐心善,重情義,老奴欽佩都來不及,隨小姐奔波這遭,老奴十分願意。」

這場面話啊,誰都會說,信不信,那就見仁見智了。

周嬤嬤的大兒媳是四姑娘阮琳珠的乳娘,周嬤嬤的心,怎麼可能不偏。

阮琳玢只是裝傻充愣,故作不知。

戲,你會唱,我也不差。我為四妹妹祈福而來,一片摯誠,你能奈我何。

各懷鬼胎,各有心事,一晃眼,大昭寺到了。辰時初出門,如今已是日上三竿,一個多時辰耗在路上。

大昭寺半隱半現于山林之間,草樹蔥蘢,曲徑通幽。杏黃色院牆,青灰色殿脊,躍然眼前。參天古木傲然聳立,隔著老遠,便可見那黃牆內直聳入雲霄的蒼綠大樹。

廟前一口青銅大鼎,香煙繚繞,絡繹不絕的朝拜者滿懷對神佛的敬畏崇拜之情,默然匍匐朝拜。

馬車停在寺廟門前,阮琳玢戴上帷帽,由丫鬟手扶著下車,周嬤嬤跟隨其後。寺廟乃佛門清靜地,琳玢進去為拜佛祈福,不宜勞師動眾,便讓人一干奴僕在外等候,只帶周嬤嬤和丫鬟柳絮入內。

周嬤嬤每月都會過來給主子添香油錢,寺中僧人多有熟悉,守門的灰衣小沙彌見老香客來了,喜笑顏開,立刻迎上去。

一雙滴溜溜眼珠子往阮琳玢身上瞟了瞟,小和尚鎮定得很,若無其事收回,朝周嬤嬤笑道,「周施主今日來是為還願,還是?」添香油錢不太可能,六天前才來過。

「今日來求平安符,」周嬤嬤禮貌笑道,「不知貴寺了悟大師可在,想請了悟大師為平安符開光。」

小和尚笑容更加燦爛,還真是送香油錢來著。

笑罷,小和尚嚴肅表情,哎了一聲,搖搖頭,遺憾道,「真不湊巧,了悟大師到平親王府做客了。」遲疑一會,小和尚又問道,「是改日,還是?」

了悟大師是大昭寺最德高望重的高僧,但凡有點門弟的人家都想找他開光,想是一回事,能否如願又是另一回事。了悟大師看重眼緣,門弟倒是其次,若為他所厭,就是王公貴族,他也照樣拒之門外。

小和尚隱諱表達出你們就是胳再來也如願的意思,周嬤嬤略顯猶豫,回身詢問阮琳玢。

阮琳玢稍微思量,輕聲道,「就今日吧,只要心誠,菩薩會感應到的。」

周嬤嬤依言,拿出阮琳珠的生辰八字,遞給小和尚,言辭中多有叮囑,切切道,「仔細些,不要弄丟了。」

小和尚頻頻點頭,眯著眼笑,「小僧辦事,施主放心。小僧這就去尋了能長老,正巧他今日無事,你們等上一個時辰就行了。施主可暫到後院廂房等候,喝些茶水吃些齋飯,去乏飽月復。」

小和尚捏著折疊成多層的紅紙,扭身往西殿去,周嬤嬤叫住小和尚,「等等,我和你一塊去。」

寫有生辰八字的紅紙不能隨意丟了撕了,周嬤嬤怕小和尚粗心,還是自己盯著,等用完後要回來,她才能安心。

周嬤嬤朝阮琳玢福了福身,「小姐,你先到後院等著,待我拿到平安符再去找你。」

阮琳玢點頭,想了想,囑咐道,「母親要的經書記得一並買過來。」周嬤嬤應是,追著小和尚走了。

「小姐,我們去後院吧。」柳絮扶著阮琳玢,輕絲帛紗下看不清她的臉,柳絮謹慎說道。

「既是為四妹妹祈福,不到菩薩跟前拜一拜,不足以顯赤誠,去正殿吧。」

阮琳玢欣然前往正殿,卻到殿堂口被黃衣和尚攔了下來。阮琳玢取下帷帽,報上府邸,順帶提了下母親名諱,黃衣和尚听了,笑道,「原來是賈施主的女兒。」

須臾,黃衣和尚踟躕道,「進去可以,但女施主只管虔心拜佛,切莫一心多用。」語氣一頓,和尚放低聲音,「里頭的武安侯夫人在給婆母祈福,夫人喜清靜,施主自己多加留心。」

阮琳玢笑笑,同樣小聲道,「信女有分寸,不會沖撞貴人。」

堂上兩個蒲團,武安侯夫人佔據一個,另一個尚且空著,丫鬟婆子們全都候在門外,垂首等待。

阮琳玢被和尚帶進殿內,接過三支香,往香爐內點燃。第一支香插在中間,心中默念︰供養佛,覺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在右邊,心中默念︰供養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在左邊,心中默念︰供養僧,淨而不染。

上完香後,阮琳玢跪于蒲團上,面對佛像,肅立合掌,恭敬祈願。

「信女琳玢,佛前許一願,願吾妹琳珠早日康復,免受病痛困擾。若能如願,信女必早晚三炷香,誠心向佛,此生不改。」

呢喃軟語,赤誠可嘆。

武安侯夫人在旁模糊听聞,睜開眼,望向身側。妙齡少女,素襦青羅,面容清婉,神情肅穆,觀之可親。又听得她為妹妹祈福的虔誠,武安侯夫人頗受感動。

祈完福,武安侯夫人和阮琳玢先後向外走去,武安侯夫人回身,竟破天荒向陌生人搭話。

「你是哪家閨秀,怎麼一個人到廟里拜佛。」

阮琳玢面露迷茫之色,朝武安侯夫人溫婉一笑,「小女名喚琳玢,來自城西阮家,行二,父親是現今散階昭武將軍。」卻是顧左右而言他,避談原因。

武安侯夫人在腦海里搜索一遍,印象淡薄,只是了然點點頭。

「原來是阮家啊,看你年歲不大,你妹妹更加年幼,恐怕尚笄。究竟染的何種惡疾,竟然要到佛前拜求。」

阮琳玢支支吾吾,面有難色。武安侯夫人見狀,也不勉強,心里卻已然有了想法。

武安侯夫人又問,「是你親妹妹?」大家族里,堂兄弟或是堂姐妹,也是按年齡排行,混在一起。

阮琳玢輕輕點頭,面容染愁,看起來叫人不忍。武安侯勸道,「心誠則靈,你誠心一片,為妹請願,其行可嘉。我佛慈悲,感念你的善舉,定能保佑你妹妹早日康復。」

阮琳玢頷首,微微一笑,「謝夫人關懷,琳玢感激不盡。」

言行舉止不驕不躁,沉穩大方,頗有大家閨秀的風範。武安侯露出欣賞的神情,心中暗忖,這樣的女子,比之公侯小姐,怕也毫不遜色。看來,那些根基淺薄的中等官家,教養女兒卻是不差的。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庶女的偉大勝利最新章節 | 庶女的偉大勝利全文閱讀 | 庶女的偉大勝利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