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霸天下之光緒大帝 第一百四十五章 暹羅宣戰

作者 ︰ 東非浪子

拉瑪五世的命令終于下達了,暹羅迅速進行了總動員。♀

根據日本軍事顧問團制定的計劃,暹羅的軍事力量將分成兩個波次。第一波是集結在湄公河南岸的5萬暹羅大軍,以昭帕耶.素里旺指揮的「拉瑪師」為核心,兵分兩路攻擊萬象,一舉奠定勝局;第二波是正從曼谷出發,前往湄公河的3萬暹羅軍,其核心是潘努朗吉西指揮的「暹羅師」,其任務是支援第一波部隊,將戰事向老撾北部推進。

1883年10月26日夜,在萬象城以西湄公河畔的班科海地區,夜色漆黑,大雨傾盆。

突然,一道火光呼嘯著飛過了湄公河。連續升起的信號彈,仿佛一條長長的導火索,無數**的士兵穿透雨夜,從黑暗的河堤上蜂擁而出,暹羅的進攻開始了。

所有士兵都穿著灰色的制服,胸口位置繡著一個持刀的佛陀像,正是暹羅的陸軍精銳〞拉瑪師〞的標志。全師官兵們普遍都受過嚴格的泰拳佛刀的近戰訓練,以及日本教官的陸戰訓練,有著很強的戰斗力和戰斗意志,再加上全副的日式武器裝備,和〞暹羅師〞一起並列為暹羅武裝力量的兩大王牌。

至27日凌晨,拉瑪師六千余人的部隊,已經全部渡過了湄公河,並且擊退了數千中國巡防軍部隊,在它的後面還跟著兩萬多其他暹羅部隊。

幾乎在同一時間,在萬象以東的班納松,同樣有一支兩萬余人的暹羅軍渡過了湄公河,兩支部隊一左一右,迅速對萬象形成了鉗形攻勢,這也正是日本顧問團的預想圖。♀

29日的萬象城內,中國巡防軍總部內,此時已經亂成了一團,各種消息紛至沓來,讓潘鼎新措手不及。他萬沒想到暹羅軍會選在這麼個汛期渡過河,而且渡船準備得這麼充分,一夜之間萬象已經兩面受攻,尤其西面的一路,攻勢鋒銳,戰力彪悍,布置的三千巡防軍堅持不到一個時辰,就被徹底擊潰了,顯然是敵方的精銳部隊。

潘鼎新咬咬牙,命令中校參謀趙懷業率領6個巡防營三千人,再加上一千五百當地的部落武裝,牽制東面來敵。他自己率領巡防軍主力九千人,前往西面班噴松迎擊。潘鼎新認為只要打退敵方精銳,戰局便可逆轉。

就在同一天,丁雲桐的面前同時擺上了兩份文件,一份是南方的告急電報,另一份則是暹羅的宣戰文書。

本來按照朱拉隆功的原意,他是不希望正式宣戰,只當作是局部的,意外的,非正式的沖突,為將來的轉圜留下更多余地。但日本政府看透了他的用心,堅持認為如果暹羅不宣戰,那就是沒有完全履行<日暹同盟條約>,那麼日本原先承諾的援助也不會到位。

丁雲桐對暹羅的宣戰早有心理準備,他立刻傳令給瀾滄江的水陸部隊,包括駐扎在上寮的左寶貴部,立即進入一級戰備狀態,準備執行〞廬山計劃〞。

10月30日,日本陸軍第一軍終于抵達了仁川,開始了大規模的登陸。海軍中將井上良馨指揮著後備艦隊,負責對第一軍的掩護,整個運輸過程是一片平靜。

但在南面的海上,中日雙方卻是大打出手。10月31日,雙方的二線艦隊,在南中國海的黃岩島海域,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海戰,起因僅僅是一艘滿載鋼材的日本商船。

按照以往的經驗,中**艦一般不騷擾有軍艦護航的日本商船,但這一次卻不大一樣,中國事先得到可靠情報,知道這艘船上還載有十來門攻城用的,法國制造305mm口徑重型臼炮。所謂臼炮,就是一種炮身短、射角大、初速低、高弧線彈道的滑膛火炮;其射程近,彈丸威力大,主要用于破壞堅固工事。因其炮身短粗,外形類似中國的石臼,因此在漢語中被稱為「臼炮」。而小口徑、方便攜帶的臼炮後來發展為迫擊炮。

本來按照戰時中立原則,法國是拒絕向日本出售此類武器,但最終俄國出面相助,由一個俄國公司訂購了這些重炮,然後〞轉售〞給了日本公司。法國因此暗中通知了中國駐法公使,表明法國沒有任何理由拒絕俄國的訂購,以避免中國將來的誤會。

于是這艘船剛從馬六甲海峽出來,便被中國海軍盯上了,但日本的警備艦隊卻早已經如臨大敵,所有艦只全部出動,在海軍少將山本權兵衛的指揮下,嚴陣以待,準備一直將商船護航回日本。

中國艦隊從納土納群島海域便遙遙尾隨著,始終沒找到空隙,一直跟到了黃岩島海域,終于按耐不住向日軍發起了進攻。

雙方在黃岩島海域打了整整一天,中方有「威靖」、「測海」、「靖遠」三艦被擊沉,而日方〞孟春〞、〞館山〞二艦被擊沉,〞鳳翔〞、〞甲鐵〞被擊傷。

從戰術上看,雙方不相伯仲,損失也差不多。但從戰略上看,日方是勝利者。因為中國艦隊的目的是襲擾日本海上運輸線,但經此一戰,有組織大規模的進攻基本停止了,日本的護航行動取得了成功,基本保障了海上生命線的安全。

但這並不能緩解日本面臨的巨大經濟壓力,出口銳減,進口卻激增,外匯儲備大幅縮水。原先由于朝鮮糧食禁止出口,使市場糧食價格大幅上漲,而大米作為戰略物質,必須優先滿足軍糧的征用,尤其是朝鮮政府被中國完全控制,使日本無法在朝鮮當地得到補給,糧食幾乎完全依靠國內,這讓國內的糧食供應更加緊張,像東京、大阪、名古屋等許多大城市,大米的價格已經被去年翻了一番,至于精白米(即經過多次加工,去掉糠皮和糊粉層的大米,營養遭到破壞,但口感極佳,是日本人最喜愛的食物),價格更是暴漲了兩倍。

同時在國際的金融市場上,日本的資本運作極為不順利,始終得不到足夠的貸款。俄國雖然在政治上表示了強烈的支持,但其本身財政緊張,經濟實力不足,難以連續提供大筆貸款,這種窘況迫使日本不得不從國內想辦法。

1883年11月2日,日本第一期的戰爭國債正式發行,在政府強有力的愛國宣傳下,以及報紙輿論的推波助瀾,以及日軍佔領漢城的勝利刺激,日本各個階層的民眾都希望能從戰爭的勝果里分一杯羹,迅速掀起了認購國債的熱潮。

日本人民確信戰爭必將勝利,因此非常看好戰爭國債的回報前景。那些貧苦的老百姓,紛紛將自己辛辛苦苦一輩子,省吃儉用而來的積蓄全部拿了出來。無論是漁民,農婦,礦工,還是小攤販者,甚至包括寺院里的和尚,妓院里的妓女,都傾其所有購買國債,整個社會各個角落都洋溢著狂熱的愛國浪潮。

很快,總額8500萬日元的第一期國債全部認購完畢,使日本政府勉強有了資金推行下一步的戰爭計劃。

而在另一方面,中國卻在資金方面佔有巨大的優勢,國際金融資本短短時間內,就向中國提供了三筆大型貸款,中國的國債也在倫敦金融市場成功發行,使中國迅速獲得大量資金,根據胡雪岩和鄭觀應等人的估算,在戰爭的前半年,中國甚至不需要動用國庫里的一分錢,僅僅依靠外國的低息貸款就足以維持戰爭。

有了充足的資金支持,讓在東北負責後勤工作的劉坤一,可以很快調集大量物質運往朝鮮平壤,包括大量的大米,面粉,牛肉,羊肉,雞肉,雞蛋,油,蔬菜,調味品,藥品,帳篷,衣服,鞋襪等,應有盡有,甚至還開設了郵遞業務,前線可以與後方進行信件往來。

此時,袁世凱與蘇元春等部,都已經撤到了平壤,劉錦棠指揮的第九師和金順的第七師,也已經抵達平壤,實現了會師,部隊的士氣大振。由于鐵路的貫通,使近衛軍部隊的運輸輕松省力,體力保持完好,充足的物質補給更讓部隊有了足夠的自信。

根據丁雲桐的命令,平壤的近衛軍各部全部集結起來,編為中國近衛軍第一軍,軍長為劉錦棠。

這樣,平壤的近衛軍和漢城的日軍遙相對峙,雙方真正意義的大兵團對戰現在才剛剛開始。

(同學們,今天起恢復更新啦!)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雄霸天下之光緒大帝最新章節 | 雄霸天下之光緒大帝全文閱讀 | 雄霸天下之光緒大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