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非美國本土出生的導演要在好萊塢立足的確不簡單,對于阿方索•卡隆而言,2006年的導演作品《人類之子》耗費了$76,000,000制作成本,而全球票房收入僅為$69,959,751,雖然這並不包括附加版權以及衍生品的行銷收益,但總體市場反應讓他有點沮喪。盡管如此不至于虧損太多,但也確讓導演放緩了接下來得電影拍攝計劃,直到2011年的響才開始制作下一部電影《地心引力》。我相信是劇本以及拍攝方案讓投資方華納兄弟及其他資方願意拿出$100,000,000的資金支持他的「造夢計劃」,從故事的設計上來看,阿方索父子搭檔的編劇組合這一次創作了符合好萊塢主流電影市場的事件電影的構思,從目前來看,他們放棄了一些哲學或深沉思考的電影文本的主題,得到了目前累積全球票房高達$535,419,248的情況來看,這次電影的創作的確是適應市場的做法。撇開故事不說,而比起《人類之子》的R級來說,《地心引力》的PG-13以及片長的91分鐘,以及IMAX3D的電影規格也是在制作之初就考慮清楚的策略,但是不是說具備這一切就一定能賺番了。
嚴謹的劇作法︰倒計時的歷險進程
不需要深思的事件電影並不是代表無聊的粗糙之作,如果你看過《驅魔人》,《大白鯊》,也就能理解這其中的意義,甚至在電影論著《電影的故事》提出︰「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制作電影的理由,變成了觀眾想看的,而不是導演想拍的。迎合年輕人的趣味變成了優先的考慮。制作更具刺激性的電影,刻畫新滌避現實的世界,使用更新奇和華麗地殊效果,成為電影的必備要素。」而2010年僅用$3,000,000拍攝的《活埋》,創造了全球近$19,152,480票房成績也可以說是更低制作成本的中此類事件電影的代表作品。
《地心引力》在視覺奇觀上的給予觀眾的震撼使得電影在上映後口碑爆漲,除了被觀眾嘆為觀止的視覺設計以外,我覺得《地心引力》的劇作特別值得學習。一,透過男主角的行為直接提示觀眾,請將手表教到90分鐘之後,預示著最大的危機會在那個時候出現,而觀眾也將在那個經歷,看得出導演特別自信抖出自己的大包袱,同時也是倒計時劇作法中傳統手段;二,危機出現後,透過睿智英俊的男宇航員,以及富有魅力的女宇航員的視角帶領觀眾進行前所但空冒險歷程,觀眾充分感受到了鎮靜而勇敢的宇航員的素質,也同時被難以生存下去的恐懼與焦慮所壓迫,人物在過程中已經在觀眾心中有了分量,不僅讓觀眾角色的視角,因而讓觀眾上心角色的命運;三,行動目標非常明確——回到地球,其中大危機與小危機環環相扣,讓觀眾根本坐不住,期間還不忘記展示好萊塢式的幽默感以及帶有溫暖又驚悚的夢境場面;四,不斷被期待的希望,在宇航員不間斷地向地球的基地發出通訊信息的行為,提示著另外一個空間的存在,而最終在一次通話中通過聲音給主角帶來的希望,即便那僅僅是電台發燒友偶發與太空的接觸。看得非常流暢的電影,我一直覺得就是透過嚴謹的劇作來實現的,這部電影也是我認為制片單位與導演等創作團隊結合得比較好的一個方案。
視覺奇觀與導演風格
即便是如此縝密的電影工業創作,導演阿方索還喜歡運用睿智來展示自己的個人風格,如在電影中對于真空狀態但空絲毫沒有聲音的靜音場面,切換到宇航服內的有聲世界,仿佛在告訴觀眾,在在太空環境中也許能真正實現一部默片的理想,而這部電影電影的配樂因而變得十分重要,要求也苛刻。而導演之前在「哈利波特」系列的《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囚徒》中的表現也被觀眾覺得觀影會過于恐怖,在《地心引力》中導演延續了此風格,在原版以及中國版本的電影里都出現了在太空環境的尸體的鏡頭。而女主角在國際空間站後的飄浮動作,不禁讓人聯想到了人處于胚胎時的被水環抱的姿態。這種既略帶驚悚又略帶浪漫的質感是導演自身非常興奮並樂意呈現給觀眾的。最後要說的是,明星本身也是視覺奇觀構成的重要部分,尤其電影中女主角的大特寫鏡頭時間並不短。
《地心引力》讓我想起了小學看的朱迪•福斯特《超時空接觸》,一個女性宇航員生存與成長所表現出來的勇氣都讓我非常激動,故事太酷了!不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