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面對外界不可抗力的壓迫時,只有三大類表現。
第一大類,有人會奮起反抗,即使當下無法成功,但會一直堅持,或是隱忍當下,伺機反擊。
第二大類,有人會變得麻木不仁,認為自己永遠不能走出外界的影響,學會了承受,忍耐,忍眾生之不能忍,時間久了,就會形成習慣,屈從于外界的不可抗力。除非,他的人生中發生大變,否則,在別人看起來,他就是麻木不仁,就是那些被「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人。
第三大類,有人會游走于反抗與承受之間,如果外界的不可抗力忽視他們的存在,這類人很可能變得圓滑,安穩的存在。若是外界首先要對付他們,擺在他們面前的就只剩下一條生路,那就是徹底倒向外界的不可抗力。血性多一點的,會蛻變成第一類人,但也並不完全屬于第一類,這類人很可能會逃出去,尋求新的外界力量。
趙亦中走不出去,他擔心媽媽,擔心二姐和大姐,他的內心里,有著太多的牽絆,讓他無法做到這一點。
當然了,這純屬外人的評判。若是結合實際情況,大家就會知道,他根本不會有這麼清晰的想法。在趙亦中受到的教育中,絕對沒有反抗父母,暴力對抗的意識,從其家庭教育的本質而言,他就是一個好孩子,傳統意義上的優等生。
家庭的困局,也並不是無情的帝國主義侵略者,趙亦中身上並不會遭受來自困局地別關注,他可以在困局之中安穩的存在。只要他不主動反抗爸爸,爸爸在醉酒時,並不會帶來很大的災難,只要他能忍下來,順著爸爸的意思,困局也並不是那麼難以忍受。
但是,有一點要注意。
前文中已經明確描繪了趙亦中的家庭教育側重點,以及爸爸媽媽的作為。從前文中,我們應該可以明白,趙亦中的本心其實是屬于第二大類的。這是家庭,不是真正的外界!
何以為家?就是因為在這里,你可以敞開心扉,不用計較那麼多得失,不用怕得罪人,因為家里的人都是最親近你的人,他們不會對你產生絲毫惡意,在這里,你的感覺是最舒服,最安全的。
但是,這個「家」只是概念化,理想化的存在。具體到每一個人,則又有了各種各樣的「家」。
對趙亦中而言,他在家里是得不到真正的開心與歡笑的。縱然,他受到的教育是傳統的,而他又是一個好孩子,父母對他的愛的示意,他還是能夠體會到的。
一個小學生,真的能體會父母的愛嗎?
在現在看來,好像很多孩子都會,都能做到。
但是在九十年代,還真不是那時候的孩子能夠懂得的事情。
家庭困局,讓他變得沉默,孤寂,這樣的人有著不同于一般孩子的細膩觸感。趙亦中在困局中得不到愛靛驗,他只能往小處看,往細處體會,他企圖從這些一般人容易忽略的地方,找到心理的慰藉,企圖找到可以讓他心安的東西。
爸爸的醉酒,媽媽的冷戰,讓他找不到解決辦法,讓他看不到希望,他只能忍受,只能在這個困局中尋找愛靛驗和心理的撫慰。
爸爸和媽媽當然是愛著他的。他不愛吃水果,媽媽會洗好了,親自削給他吃。爸爸雖然很少和他們言語,但爸爸一直在起早貪黑的忙碌,他懂得,爸爸這是為了一家人而努力工作,爸爸的愛是隱晦和無言的。
後來,爸爸和媽媽關系好的時候,媽媽也開始慢慢的向他解釋爸爸為何會醉酒。因為媽媽也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問題,她覺得爸爸有一句話可能是對的。趙亦中平時不太愛跟爸爸交往,可能跟她從小就對兒子說爸爸做的一些錯事有關。媽媽認識到了這個問題,她就告訴兒子,爸爸是因為與學校的工作交往的關系,讓爸爸心里邊特煩,爸爸在面對一些領導的時候,不得不多喝一些,有些老師更是喜歡灌別人酒,爸爸喝醉就不可避免了。
媽媽最後還告訴他,讓他快快長大,等他從初中考出去,不用再在這里上學了,爸爸就不會再與學校來往了,也就不用每次都請客吃飯,每次都累死累活,還賺不到什麼錢,爸爸也就不會再為這樣的事情煩心了。
趙亦中心里雖然有著自己的認知,但他還是在第一時間就相信了。媽媽和他一直都是一條戰線的,媽媽更是以自己為希望,既然媽媽都這麼說了,自己也沒有不相信的道理。
他理解了爸爸的醉酒,他開始默默的承受。
趙亦中的心理變化,在一定程度上與「斯德哥爾摩綜合癥」的成因很相似。
但有一點是不一樣的,與那些人質相比,趙亦中從沒受到過生命的威脅。
但也正因為這樣,我們才更應該重視這一問題。
從一般概念上講,家庭暴力遠遠不如恐怖暴力來的猛烈與惡劣。在生活中,我們往往更懼怕于具體的刑事犯罪案件,更懼怕于那些直觀的,可見的,恐怖事件。比如,某某殺人案,某地恐怖襲擊,某場所發生人肉炸彈,某綁架案撕票,某某碎尸案等等。
但實際上呢?
近些年,人人都在講教育,尤其是幼兒教育,學校教育。社會輿論也一直在宣揚教育這件事,盛行時,甚至超過了明星的八卦新聞。
但真實情況如何呢?
我們很難去統計,但是我們能夠確定,許多人,都是心中一過,自認為自己已經在重視這個問題,自認為已經在心中關注了這一點。
許多有了孩子,甚至剛剛為人父母的人,你跟他聊一聊,就會發現,他們滿嘴都是某某書上說了,某某雜志有報告,他從哪里搞來了進口粉,從哪里訂閱了專業育兒雜志,他花了多長時間讀了多少教育書籍,看了多少幼兒教育研究報告。
甚至,你問他書里都講了什麼,他都能給你倒背如流,一副學者甚至是學究的樣子。
若是,你也有孩子,他可能會跟你細心的交流一番,若是你沒有,那不好意思,他覺得跟你講這些純屬對牛彈琴,浪費時間。
知道這些事情,不足為奇,相信每一個21世紀的父母都會做到這一點。
從事情的根本上出發,我們懂得這些是應該的,但我們懂了之後,是不是用「心」去做了?
誠然,現在社會壓力大,生活繁重,工作操勞,沒有那麼多時間去關心孩子,沒有那麼多時間去照顧孩子,這也是一方面的原因。
但這不是理由!
上下五千年文明,不是告訴我們,身為父母那就是「父母」了!而是告訴我們,是不是有資格成為「父母」!
「父母」不是傳承意義上的血緣關系,我們講的教育,也不是簡簡單單的傳承性教育。
人們想要做到的,是真正意義上的「父母」。但我們在去做的時候,卻總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將傳承性「父母」與真正意義的「父母」混淆一談。
有些例子不好舉,舉出來,就會給遭受傷害的家庭再次帶來痛苦。有多少年輕父母,在悲劇發生後,都悔不當初。大家都看到了罪犯的窮凶極惡,看到了慘遭橫禍的嬰兒,看到了痛哭欲絕的父母,可大家有沒有想過,若是當初孩子的爸爸媽媽能夠再用點心,哪怕只是一點點兒的心,悲劇是不是就避免了呢?
這是父母犯錯,孩子遭罪的。還有孩子犯錯,孩子遭罪的。
最近盛傳的電梯事件,我們看到了什麼?
許多人都在問,這個社會到底怎麼了?小女孩怎麼就下的去手?
可我們要捫心自問,到底是什麼讓她做出了那樣的舉動?女孩的父母又做了什麼?
我們還要問,下電梯的時候,到底是車子重要,還是孩子重要?為什麼不是先領著孩子下電梯?
我們看到了痛哭不已的婆婆,我們體會到了那種心痛,可我們真的應該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我們到底給孩子留下了什麼?!
大家都在說,養孩子是門學問,教育孩子更是門復雜高深的學問。
老人們在反思過去,年輕人在生活中學習。
相信很多人在剛剛踏入工作的時候,都時常听到這麼一句話,「能不能用點心?!」
我們可以為工作,為生活付出那麼多心思,為何輪到自己的孩子身上時,就沒了那麼多耐心,沒了那麼多心思?
是覺得工作太累了,想歇息了嗎?還是覺得生活太累,回到家後就不想再付出那麼多心思了?
家庭的困局遠遠比各種社會熱點事件更為恐怖,更為凶猛,更讓人膽戰心驚!家庭冷暴力,更是所有暴力中的戰斗機!
它影響的不是一個人,不是幾個家庭,它帶來的影響更深遠,更可怖。
影響趙亦中最深遠的性格因素就在這樣的環境下形成了!
它來無影,秉承著潤物細無聲的原則,一點點的在趙亦中的心里生根發芽。斯德哥爾摩綜合癥不僅僅是讓受害人對施暴者產生依戀,其更深的影響是讓受害者產生心理變化,這種變化遵循弗洛伊德理論,由意識形態潛意識。
家庭困局的持續存在,助長了這種變化的深化。每個單獨的個體,總要為自己的行為尋找可靠的心理依據。這種依據並非完全遵循社會道德或者法律而存在,只需符合個體的現狀生存要求便可。
當這個依據被不斷提及,不斷的被個體使用,原本居于意識中的依據,就會向潛意識中的本我轉移,直至個體認為本我就是如此。
家庭困局的存在,是持之以恆的,在趙亦中從幼年到初中畢業,再到高中畢業,都永久的存在。趙亦中在這樣的環境中看不到希望,卻又不得不委曲求全。
在爸爸再次醉酒之後,趙亦中就有了自我安慰的理由,並認為這是合理的。他認為,爸爸在外面承受了太多煩惱,而無奈喝醉。而只要爸爸醒了,他就能夠從爸爸那里體會到愛的感覺。到了後來,趙亦中甚至把爸爸喝醉的原因也歸結到了自己身上。
他覺得,爸爸是為了他們才醉酒,若不是因為自己沒用,爸爸就不用這麼煩惱,就不用喝醉。爸爸醉酒,就成了他自己犯下的錯。
有了這個認識,趙亦中就對爸爸醉酒後的行為產生了負罪感,他覺得,自己遭受這些,都是因為自己無能,都是因為自己的緣故。
而爸爸給他溫暖,給他愛,則是爸爸對他們的憐憫和真的愛他們。
趙亦中不可抑止的,悄無聲息的陷入了受虐情懷!
但是沒有人知道這件事,沒有人察覺這一點,趙亦中更不知曉,爸爸那麼忙,更不會知道,媽媽每天忙于生活,又為爸爸醉酒的事糟心不已,更是忽略了兒子的心理變化。
而且,即使媽媽察覺了,她也不會懂得到底是怎麼回事。
大家的難以察覺,還與趙亦中在學校的經歷和表現有關,這是趙亦中生命中最大的矛盾發展。它遮掩了趙亦中內心深處的變化,掩蓋了家庭困局對他造成的深刻變化。
(PS︰為了解釋影響趙亦中高中劇變最大的性格成因,不得不做了許多描述與闡述,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細細靛會到這種心理變化過程。書到用時方恨少,這句話很對。在解釋趙亦中受虐心理的成因時,遇到了許多問題,這個與我的功力有關,倒不是一時之間就能解決的問題,希望大家還能夠明白吧。許多事情,為了理解方便,都作了事實性的描述,這些事情,都是最終性格形成,以及趙亦中在青春期突變的重要原因。在以後的章節中,我會慢慢的減少原因解釋,大家若是不能理解趙亦中做出的選擇,或是做出的事情,可以在前文中找到理論依據。最後,求一下推薦票和收藏謝謝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