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走一邊看,郭奕很是懷疑是不是文化部門將這個小鎮定位為文化遺產加以保護了,否則,怎麼也得有點新氣象吧。到了十字路口,郭奕看到了那家包子鋪,當年上學時,實在吃不下學校的飯時,他便到這里打打牙祭,這肉包子的味道,甚至偶爾會出現在他的夢里。于是郭奕停下來買了幾個包子。
終于發現新氣象了——這包子不如原來好吃了。看來,再也吃不出印象中的美味了。
小鎮被兩條十字形的大路分成四塊,然非常省事的被命名為東街、南街、西街、北街。這個當時還有個爭論,郭奕認為應該叫東南街、東北街、西南街、西北街,可惜,沒被采納。
郭奕在一個大院前停下車,推著自行車走了進去,迎門正對著的幾間平房,是前出廈那種,門口赫然掛著鎮政府辦公室的牌子,向東走幾十米,又是一排房子,依次是鎮派出所、鎮法院、計生辦等等。除了教委之外,幾乎所有的部門都全了,這邊派出所打個噴嚏,那邊鎮長辦公室就能听見。
郭奕差一點就被感動了,多麼簡樸的,和那些動輒數百萬數千萬建政府大樓的地方相比,這里官吏真稱得上是廉政了。你看,人家連傳達都不設!
但,郭奕只能冷笑,因為他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很多事情,他是清楚的。
這個鄉鎮,雖然窮雖然落後,但官員的政績還是相當不錯的,升遷也是相當快。方式很簡單——超額完成任務。以前沒有取消農業稅,老百姓要交公糧,還有「三提五統」,本來呢,這也不算什麼,畢竟是國家政策,必須執行的。但這個鎮的干部要求高,不但要交全,還要快,別的鄉鎮半個月到一個月收完,這里一周就收完。若是趕上災年,別的地方都申請減免,甚至國家還會補貼一部分。但這里,卻是要求大家勒緊褲腰帶完成任務,為此,鎮上專門成立了「強征隊」,這些人的英勇善戰不下于當下的城管。
總之,這里干部是能干的,不會讓上級操心的。這屆領導功德圓滿,高升了,新來的領導自然不敢落後,提出要將這里打造成水果之鄉,發展萬畝梨園。幾年之後田里大半種上梨樹,不待吃上梨子,這位領導又走了,又換了一屆領導,這屆領導經過實地調查,外出取經之後,直接否決了前任的政策,別說這里的老百姓沒有經驗侍弄不出好梨子,就是結果了,這萬畝梨往哪里銷售?這玩意又不能當飯吃。于是,他提出了「要想富、種桑樹」的口號,號召大家養蠶,于是老百姓又把快要結果的梨樹砍了,栽上桑樹,買扁、買幼蠶,從沒見過這玩意兒的老百姓又學到新知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