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門演義 鄆州決口水滔天,瓠子歌中決口堵

作者 ︰ 陳純綱

義門演義,鄆州決口水滔天,瓠子歌中決口堵

卻說宋太宗大喜,道︰「省華西蜀為官三年,百姓安居樂業,政績突出,正宜擢升重任。嘜鎷灞癹曉未知升任何職為好?」

群臣隨聲附和,有說宜任這,有說宜升那,你一言,我一語,煞是熱鬧。

忽前任益州轉運使唐某出班道︰「陳某在益州結黨營私,多行不義,例如益州小史唐強僅僅拿了國庫中的一文錢,陳省華便將他處死,實是不該。因此,陳宜貶不宜升。」

太宗轉問群臣︰「偷一文錢而被處死,可有此事?」

「確有此事。洇」

太宗大怒道︰「省華負我,傳旨貶為江州司馬。」

「是。」

陳省華接到聖旨,交接完畢,安排妥當,便一葉小舟,前往江州就職惹。

益州府衙人山人海,成千上萬百姓撐著萬民傘來為他送行。

在燦爛的陽光里,陳省華跳上船,向江州駛去。

前面便是長江三峽。剛駛入三峽,便雲生西北,霧漲東南,雲霧彌天,不辨東西南北。

霧中,陳省華眼眺江州故里方向,不由誦起韓愈的詩來︰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

本為聖明除弊政,敢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涌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漳江邊。

吟誦著,他又依韻奉和一首︰

益州處處艷陽天,此去江州路八千。

斯地驚聞出賊子,殃民禍國一年年。

雲橫故里家何在,風勢洶洶總阻前。

小丑跳梁終有報,光明燦爛在前邊。

江水滔滔,小船順流而下,正所謂︰

朝辭白帝彩去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己過萬重山。

船行如飛,很快地,陳省華就到了江州。

不表陳省華被貶至江州任司馬如何勤政愛民。卻說黃河是有名的地上懸河,因而經常缺口為害。黃河缺口又多在鄭州以下,因那是無阻的海濱平原。北宋是歷史上黃河缺堤改道頻繁的時期,形成幾股河道入海。鄆州治在今山東東平縣,它的南邊就是梁山泊,與梁山泊相通的是北流河。黃河流經鄆州縣北十二里,宋太宗乾德四年(966年)夏秋之交,黃河滾滾洪水天上來,橫沖直撞,年久失修的脆弱的鄆州黃河大堤約束不住大水,忽霎那之間,被滾滾濁流沖開一個缺口。滾滾黃河水,排山倒海向良田沃野沖去。

霎那之間,千里沃野成了一片澤國。,河決鄆州楊劉,水泛縣境,漂民廬舍。千千萬萬百姓便被洪水奪去了生命……、

啊,黃河……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他孕育、創造、發揚了燦爛的中華文明,中華民族就是在黃河的保育下發揚光大。但同時,黃河又帶給中華民族不盡的災難……

《尚書-禹貢》中所記載的河道是有文字記載的最早黃河河道。這條河道在孟津以上被夾束于山谷之間,幾無大的變化。在孟津以下,匯合洛水等支流,改向東北流,經今河南省北部,再向北流入河北省,又匯合漳水,向北流入今邢台,巨鹿以北的古大陸澤中。然後分為幾支,順地勢高下向東北方向流入大海。人們稱這條黃河河道為「禹河」據文獻記載,黃河下游自有史記載至北宋時期,有以下幾次重大的改道。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黃河發生了有記載的第一次大改道。洪水從宿胥口(今淇河、衛河合流處)奪河而走,東行漯川,至長壽津(今河南滑縣東北)又與漯川分流,北合漳河,至章武(今河北滄縣東北)入海。這條新河在禹河之南。

漢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黃河在今河南濮陽西南瓠子決口,再次向南擺動,決水東南經巨野澤,由泗水入淮河。23年後雖經堵塞,但不久復決向南分流為屯氏河,六七十年後才歸故道。

王莽始建國三年(公元11年),黃河在今河北臨漳縣西決口,東南沖進漯川故道,經今河南南樂、山東朝城、陽谷、聊城,至禹城別漯川北行,

首頁上一段

義門演義,鄆州決口水滔天,瓠子歌中決口堵,第2頁

又經山東臨、惠民等地,至利津一帶入海。此後幾百年中,黃河情況不甚為頻繁。北宋初期,決口不斷,短時期、短距離的分流河道不少。

每次黃河改道,淹沒良田無數,造成大量民田被毀、大批災民的流動,流殍滿野,哀鴻遍天,可見,因水災的嚴重破壞和威脅,造成大量民戶逃離家園而成為流民。在這種形勢下,土地的大量損毀和荒蕪自然在所難免。而受黃河淤積的破壞,土地質量的下降所構成的危害也是極為深遠,其地力恢復則需要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因此,災民生活無著,惟有liu亡而己,處境十分悲慘。

此次河決鄆州,災難深重,被害者凡數千里,田廬蕩溺,流離餓殍之民,相望道路……派誰治理去為好?宋太宗一時沒有合適的人選。

在宋朝掌管治河事是一肥差,可以混水模魚、中飽私囊。所以人人爭管治河事,不能如願則尋機攻擊他人。此時,為了爭得治理權,一幫官僚紛紛向太宗推薦人選,但均被太宗一一否決。因為太宗感到難當大任。

忽宰相道︰「江州司馬陳省華鐵面無私,兩袖清風,且善治水,何不派他去鄆州?」

一句話提醒宋太宗,太宗大喜,忙宣旨令陳省華火速北上堵缺口及治理鄆州洪水。

陳省華臨難受職,這是宋太宗知人善用。

陳省華沒日沒夜趕至鄆州,但見滾滾洪水淹沒了千里沃里,到處是流動的災民,到處是漂浮的尸體。

陳省華沉痛無比,命令部下道︰「首先火速組織人力,收埋死者,不得有誤!」

「是!」一批部下領命去了。

「開倉放糧,賑濟災民,不得克扣毫厘糧食,不得中飽私囊,違者嚴懲不怠!」

「得令。」

然而官史貪污受賄慣了,在此天大的天災面前,居然克扣災民糧食。

陳省華得知,且查獲罪證,大怒,下令斬立決。

處決了幾個敗類,殺雞儆猴,欺侮部眾再不敢作奸犯科,因此,得以順利安置流民數千家。

卻說黃河下游呈懸河之勢,由來已久。因此,控制洪水,確保洪水安全下泄全憑兩岸大堤的約束。堤防一旦決口,形若倒懸,極難堵塞。因此,實施堵口工程往往是一件極其不易又有相當大風險的事。風險高,極其不易,而又不得不作,決口、堵口又相當頻繁,陳省華一到鄆州,馬上依當地風俗祭天祭神,佑助堵口成功。

接著,陳省華想方設法,運用有限的資金,多方采購物品,巧妙集合古今河流治堵技術,決定采用「平堵和立堵相結合的方法堵塞決口。先是用大竹或巨石沿決口口門橫向***河底為樁,由疏到密,使口門水勢減緩;然後,再用草料填塞其中,最後壓土壓石,使口門最終合龍閉氣。並用從決口口門兩端用埽佔法向水中進堵,使口門逐漸縮窄,最後留一定寬度的缺口,再進行封堵截流。

在堵口之中,陳省華率領軍民苦戰奮斗,但見鞠躬盡瘁,身先士卒,親自搬運石頭,挑泥土,打竹木樁,髒活苦活重活搶著做,在他的精神感召下,軍民人人奮勇,個個爭先,堵塞決口得以順利進行。

大雨如注,濁流滾滾,千百萬軍民正在冒著生命危險在堵塞決口,陳省華帶頭唱起漢武帝瓠子歌︰

決兮將奈何,浩浩洋洋兮慮殫為河。

殫為河兮地不得寧,功無已時兮吾山平。

吾山平兮鉅野溢,魚弗憂兮柏冬日。

正道馳兮離常流,蛟龍騁兮放遠游。

歸舊川兮神哉沛,不封禪兮安知外。

為我謂河伯兮何不仁,泛濫不止兮愁吾人。

齒桑浮兮淮泗滿,久不返兮水維緩。

河湯湯兮激潺湲,北渡回兮汛流難。

搴長筊兮湛美玉,河伯許兮薪不屬。

薪不屬兮衛人罪,燒蕭條兮噫乎何以御水。

頹林竹兮楗石菑,宣防塞兮萬福來。

這歌聲蕩氣回腸,淹沒了轟隆隆的水聲。

在陳省華的正確指揮下,在鄆州軍民萬眾一心的拚搏下,經過艱苦奮斗,終于使黃河

義門演義,鄆州決口水滔天,瓠子歌中決口堵,第3頁

回歸舊道。

接著,陳省華率領軍民,在黃河邊除按舊制種桑棗外,並大力監督人民種植榆樹、柳樹及土地所宜之樹木。按每戶人口定為五等︰一等戶年植樹50株,每等遞減10株,孤寡者免種。且攤派費用以治理河流︰除動用國庫錢糧外,規定河北五百里內差夫(富戶出錢免夫、窮戶出夫修河),五百里外出錢雇夫及借常平倉司錢買梢草、斬伐榆樹送至工地。陳省華更遷民避水︰為減少災民,將低窪處居民遷至高處安家落戶。

預調梢(山木、榆,柳)、芟(蘆獲)、薪柴、楗橛、竹、石、茭索等塞河之物數以萬計,謂之春料。命沿河諸地官吏會同河渠官吏,乘農閑之機率丁夫、水工收采樹木,編竹糾芟為索,長十尺至百尺不等。選寬平之所為埽場,密布芟索、鋪梢,梢芟相重,用土石壓之,並以巨竹索橫貫其中,謂之心索。這樣可增加堤防強度。自鄆州沿黃河兩岸修此堤防數處。

至今在鄆州還流傳著陳省華堵塞鄆州決口的詩歌「省華堵決口,恩多怨亦多,百年千載後,恩在怨消磨。」

太宗從治河中看出他有理財的本領,馬上頒布任命,決定擢升陳省華的官職。

未知陳省華擢升何職,請听下回分解。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義門演義最新章節 | 義門演義全文閱讀 | 義門演義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