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門演義 義門御筆親題寫 旌表台上宣聖旨

作者 ︰ 陳純綱

卻說蒲圻令陳勛,本邑令陳玟、兵部尚書陳覺、樞密使陳觀、文淵殿大學士陳坦?????等人一日回家參觀東佳書院,見此大為高興,陳觀遂倡議道︰

「東佳書院初具規模,但是所貯書籍卻甚少,我等在外為官,均有不少藏書,不如獻出來,讓吾族晚輩及四方學子學習,如何?」懶

此語一出,眾人紛紛響應︰「我等正有此意。」

于是,義門陳氏幾十個在外為官的獻出自己的藏書,歲積月儲,東佳書院所藏書貼越來越多。從初設書院的所藏書籍上千冊,遂步達到數千冊,而且這個數量還在逐日增加。

于是,車馬盈門,文武接踵,簪纓符符,環佩珊珊。家長陳袞等便在別墅里列牙簽玉軸,聚墳籍經典,以待來游來訪。這些高儒雅士寄居別墅、東佳書院,雅敘吟詠,援翰揮墨,心舒情暢。

大量的藏書,使書樓首先成了「陳氏子孫的觀摩之所」。義門陳氏「將舉家之子弟油油歸化」,讓他們「歌舞詩書」,使之成為「思憤激者。」當然,也有一些高雅老輩溫讀其間,「如謙、與、誘、範諸公,雖大耋之年、茂齡白首,尚受知新之學。子弟之克歧克嶷,負出類撥萃之資者,有不夙夜匪解者哉?!

大江南北眾多名人達士,「蒸蒸而慕之者」紛紛集游東佳。路上,「旌旗迎五馬」;門巷「遍多長者車」;別墅里「樓上落霞沾筆硯」;書樓內「鄉黨優游禮樂中。」這些文人墨客居處東佳,時而偕里闕,依絳帳臨紗窗;時而憑雕欄,觀松筠覽雲山;時而游山麓,詠飛瀑吟懸岩。真是「杯盤互進先生饌」、「粉牌留詠盡嚴徐(賢儒)」故此在《南唐書》、《湘山野錄》、《十國春秋》上都有這樣的記載︰「江州陳氏……建書樓于別墅,延四方之士」,「送往迎來,日無暇時。」蟲

東佳書樓的藏書、延士,給義門陳氏的子孫,提供了讀書和求學的機會。他們在東佳書樓里讀書,遇到疑難,可以及時在書樓或者到別墅向那些高雅名賢提問求學。而這些高賢又很及時地向他們釋義、講學,使他們學有進益。這樣,又使東佳書樓和別墅成為居士、藏書、求知、講學的場所。

這年八月,陳袞又讓求學的子孫在東佳莊住宿,並且使居士講學有適當的場所。這樣,東佳便由單調的書樓、增建為以書樓為中心的少數堂廡,使求學講學的現象無形地演變為家塾。這種家塾的出現,又促使東佳書院的歷史由書樓向書堂的進一步轉化。

陳家子弟,幾乎有一半考入東佳書院進修,在那一半之中,約有三分之一考中功名。因此,陳氏勢力日增。

而那一半不能進入東佳書院的,便參加生產。進入東佳書院沒有考中功名的,也回鄉生產。

較之常樂里大部份人家一字不識,陳氏家族人口質量明顯要高多了。

正因為陳家人口質量高,所以家風非常人家可比。

提起義門陳氏,整個江州沒有不稱贊的,比如有個暴發戶想娶妾,他的原配便會說︰「你有義門陳氏那麼大的財力、勢力嗎?有家當官都只一夫一妻,你發點財就不得了,要娶小老婆!我死了得了。」說罷一哭二鬧三上吊,倒把個暴發戶鬧怕了。這娶妾一事便拖了下來。

哪家出了個不孝之子,眾人便要他到義門陳氏參觀,看看人家是如何忠如何孝順的。這些不孝之子受了教育,大多走上了正道。

卻說南唐皇帝李昇一日升殿,不覺與群臣說道︰「未知先帝旌表之義門陳氏,目前情況如何?」

群臣奏道︰「義門陳氏,個個孝順,人人忠義,皆只一夫一妻,現巳聚族三百幾十人了。」

「他們真的是依家法治家嗎?」

「正是。他們耕田的努力耕田,種的莊稼產量比附近人家高多了;讀書的一心讀書,考中功名的比比皆是。附近人家,沒有不佩服陳氏的。一些不孝之子在他們的影響之下,也改邪歸正了。」

李昇大喜道︰「如此忠義之家,朕當再次旌表,經激揚天下眾生。」

群臣道︰「吾皇聖明。」

李昇道︰「拿筆來。」當下提筆在手,親書「義門」二字,欣然道︰「可傳旨江州府衙,令其屬下縣衙詔立石柱二條,將朕手書鐫于其上,並敕築旌表台,賜免徭役雜科,以標揭門閭。」

「臣遵旨。」

李昇的這道聖旨傳至江州,知州大喜,接旨在手,令人傳來江州長史陳袞道︰「恭喜,恭喜。」

陳袞跪下,接旨在手,略一過目,泣不成聲道︰「皇恩浩蕩啊。皇恩浩蕩……」

告知陳袞後,知州大人親自出馬來到蒲塘場縣衙,親自監督能工巧匠鐫刻「義門」石柱。

有知州大人親自監督,工匠們哪敢怠慢,于是齊心協力,沒三天便將義柱鐫好。

知州大人看了連聲道好。

義柱驗收之後,知州又道︰「吾奉皇上聖旨,欲旌表義門陳氏,請汝等速將義柱用馬車等運至義門正宅立好,再在義門正宅敕築旌表台一座,以便宣讀聖旨!」

「遵令!」

知州又指著身邊的陳袞說︰「這就是義門陳家長陳袞,你們到達陳氏正宅之後,可在他的指導之下立柱、築台,不可有違。」

「得令!」

「老爺我回衙辦事去了。」

「恭送老爺。」

知州大人回衙後,眾能工巧匠在陳袞的指揮下,將義柱用馬車拉至常樂里義門正宅,又擇了個黃道吉日,樹立起來。

隨後,陳袞又指導眾匠人,在義門正宅修築了一座莊嚴肅穆的旌表台。接著,又新建三門,義門陳氏,在義柱和三門的環抱下,更顯神聖莊嚴。

公元938年的一個吉日良辰,江州知州一行高官騎馬來了。但見衙役在前鳴鑼開道,肅靜、回避的牌子高舉,好不威風熱鬧。

行至義門正宅,早有江州長史、義門家長陳袞等率家人三百七十余人接著,知州下得馬來,龍行虎步登上旌表台,展開聖旨,嚴肅宣讀道︰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易曰︰人以類聚,物以群分。夫人所向者,善斯能與天下之善翕然以相聚所處者,正斯能與天下之惡,判然自殊,是即仁義之道興,由是以律其身,則道德著而聲流推;是以齊其家,則酋插序,而恩愛洽,又推是以咸乎天下遠,則強梗化而風俗純。故曰;立人之道類在仁與義不亦信矣。苟違其又何以集聚善類,而分別是惡流哉。朕念苦人旁求靡替,近因知江州事夏麟昭具奏本州,民陳褒同居十世,綿歷三朝,請旌揚以敦世,夫致義方切于朕心,乃有義民愛切于吾土,非天純佑于大命,疇能即副于朕懷。嗚呼,爾行義既懷于一家得騰誕言行不一章,而益耀朕揚義,亦激于四海,期令治化而以彌隆,可特旌表其閭曰,義門陳氏,並錫州東田二千頃,以裕其給,所司速行,毋替朕命。欽此——」

陳袞率家人齊聲三跪九叩謝恩道︰「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後人有詩嘆道︰

累朝都羨義門陳

喬木蒼蒼發古春,累朝都羨義門陳。

綠筠聳翠棲金鳳,碧水揚波躍錦鱗。

朱實燻庭紅橘熟,清香襲座紫微新。

他年如卜芳鄰住,喜葺吾廬落水濱。

南唐皇帝李昇聞報旌表盛況,甚喜,又道︰「艾草坪這個地名不好听,待朕改之。」

未知李昇改艾草坪為何名,請听下回分解。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義門演義最新章節 | 義門演義全文閱讀 | 義門演義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