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相對微笑著,一步步往里走去。」這是漢代的青瓷,雖然只是些殘片,我們也能依稀的看見它幾乎與我們現代的瓷器差不多。」蘇婉輕聲的說著。
「燒制陶瓷用的瓷土,含鐵量越高,顏色也就越深。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的殘片大都是青瓷。」我停下腳步,對著蘇婉微笑著。
「蘇婉,我想你對這段歷史和人文一定了解的頗深,可否多講些。」蘇婉輕輕的回了我一個微笑。
「好的。瓷器的發展過程,其實就是追求由青到白的過程。古人在燒制瓷器的時候,不停的想把它變白。早在北齊的時候,就有了白瓷杯,但釉厚的地方還閃著青色的光澤,非常漂亮。幾乎和我們的現代品沒有什麼二致。」「這就是我們中國陶瓷在世界上成為霸主的一個主要原因吧。」
「是的。到了唐代,中國的瓷器形成了一個對峙,就是‘南青北白’。青瓷以南方越窯為主,而白瓷則是一邢窯為主。早期的青瓷有點兒偏黃,那個黃是綠里透黃。曾有詩人贊道︰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
「那白瓷呢?」
「邢窯的白瓷在當時產量是非常大的。但邢窯里有一種底下寫著盈字款的,就非常珍貴了。」
「這個盈字是什麼意思呢?」
「盈就是唐代的大盈庫。說白了也就是皇上的私庫。帶盈字底的都是皇家御用的瓷器。」
「那這是不是就是我們常說的官窯和民窯啊。」
「不是,官窯的概念是在宋代形成的。不過這和唐代晚期出現的一種瓷器有很大的關系,這種瓷器叫秘色瓷。實際上,這就是越窯的改進,這種瓷器的發現再在陝西的法門寺。從秘色瓷開始,我們才有了官窯的雛形。」
「那宋瓷是怎麼分類的呢?」我的話不禁多了起來,蘇婉微微的笑道︰「宋瓷分為兩類,一個是官窯,另一個就是民窯了。官窯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五大名窯,即汝,官,哥,鈞,定。民窯則為,磁州窯,耀州窯,鈞窯,定窯,龍泉窯,建窯,吉州窯。其中以汝窯為第一。」
「我知道汝窯非常稀少,恐怕有記錄可查的汝窯大約只有67件。台北故宮是汝窯最集中的地方。其余都在各大博物館里。這里恐怕是難得一見了。」
「是的,相傳,汝窯是用瑪瑙為釉的,在燒制汝窯的時候,釉里加了瑪瑙粉末,所以汝窯的釉面和其他瓷器不一樣。」
「那你知道它有什麼特征呢?」我的問題變得多了起來,蘇婉不以為意,繼續道︰「書上記載的比較含糊,說有‘蟹爪紋’大致也就是說那釉面開篇的紋理毛毛扎扎的,另外還有‘魚鱗狀開片’和香灰胎。汝窯的燒制非常講究,汝窯是裹足燒,芝麻釘。」
「裹足燒,芝麻釘?」我迷惑的看著蘇婉。
「裹足燒就是指瓷器的足部有釉,釉要裹過來,芝麻釘,是指足部用很小的支釘支起來,把瓷器支在空中燒,燒好後,底部釉面會有幾個點。汝窯的有色呈天青色,很咩黎的一種顏色。汝窯一般都是素器,不帶紋飾。
「我知道一般喜歡瓷器的人,都要看瓷器的款識,汝窯的款識都有什麼呢?」
「我只知道有這麼幾種,甲,乙,丙。還有一種是奉華。」
「奉華所指的是什麼呢?」
「奉華堂,南宋德壽宮的配殿,是宋高宗趙構的寵妃劉貴妃居住的地方,奉華款的汝窯都是劉貴妃的私人之物。」
「既然汝窯有這麼高的地位,那歷史上還有沒有比他更名貴的瓷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