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太後 13  孟 子

作者 ︰ 蜜雪兒

羋宣兒隨孝公送別了莊子,這位一度要殺了自己同宗堂叔臨行前秦孝公留下一個難題,原來他早已預料到在長城腳下會與孝公一遇。卦象顯示此遇為大凶之兆,輕則有血光之災,重則命喪黃泉,到底會不會英雄一去不復還,莊周也參悟不透。他于是抱了必死之念,留了一封絕命書給儒家弟子孟軻,這封絕命書詳細介紹了秦孝公私藏羋宣兒的秘密。

孟子比莊子大三歲,兩人雖然儒道不同家,卻是當今天下辯士之翹楚,兩人登台打擂多年,台上是你死我活的對手,台下卻是惺惺相惜的知己。莊子知道孟子生平最講義氣,于是,他把這封最重要的信件留給孟子,告訴他,三日後如不能在咸陽重聚,就請孟子幫忙料理自己的後事,並幫忙處置這封遺書。

孟子素來以仁義出名,他的辯才本來雄冠天下,無奈出了一個比自己小三歲的莊周,孟子厚道,沒有周瑜「既生瑜何生亮」的憤慨,卻有英雄聚首的豪情。眼見莊周以絕命書相托,孟子自然不會拒絕,他榮幸地答應下來,自然也下了以死實現莊周遺願的決心。

三天的期限已經過去,莊周卻沒有出現,孟子沐浴焚香,對天行九拜之禮,口中念念有詞地說︰

「莊兄化蝶而去,留孟軻獨活在世,從此天下再沒有精彩絕妙的辯論了,莊孟之盟,也只有等孟軻大去之後再赴了!但莊兄的遺書,孟軻一定妥善處理,不讓莊兄空留遺憾,莊兄在九泉之下請閉眼吧。」

孟子說著,打開莊子留下的遺書,不看還好,一看驚出一身冷汗。原來這莊子不但是天生的辯論之才,還長了一只天眼,可參透前後三百年的天機!

孟子是個天然的唯物主義者,卻也對神道之事充滿好奇,他悔恨自己先前不知道莊子有天眼,早知道的話,他一定向這位預言家問問將來天下到底是什麼樣子,如何才能救世!

孟子驚絕之余,是長久的進退兩難,如今天下大亂,早已禮崩樂壞,關于羋宣兒的傳奇故事,孟子早有耳聞。但他是一個批判主義者,他深信天下大亂的責任,絕不是一兩個凶神惡煞造成的,更不是某個狐媚的紅顏禍水造成的。

每當踫到別人把責任推到其他人身上,來證明只有自己是完人時,孟子總是胸中憋氣,這是他深惡痛絕的事情。周顯王荒誕不經,不務正業,他守著尺寸土地,卻廣招天下美女,在別人眼里是上天賦予周天子的特權,在孟子眼里,卻是一個貪婪的竊賊。

如今32歲的孟子,跟隨子思的高足曾丹已經很多年,他的思想正在一步步形成階段,他相信「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對秦孝公變法,對大秦的法制,他是接受的。但在他看來,大秦的法是*之法,雖然能夠成就霸業,卻不能持久,長久之計,還是要依靠教育,正是基于這個目的,他才游說老師曾子,勸說他以如此盛大的陣容入秦。

孟子入秦,是抱著很高的目標,想在華夏的西大門傳經布道,大力推廣儒家的聖賢思想的,無奈他的蔑視君望的語言和他的辯論天才一樣,天下無人不知。一句「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話傳到趙駟耳朵里,這位大秦的世子就把他這個拜把子的兄弟曬在一邊了,趙駟多次答應孟子,說要把他鄭重地引薦給秦孝公,卻總是沒有實質的行動。

孟子是一個忠厚之人,他對秦公子趙駟的才能是十分欣賞的,但他卻讀不懂這位年輕貴公子的清澈的外表下隱藏至深的那種經過久經磨練的天然的「帝王之術」。趙駟知道父親最近痛失愛子,其心悲憤不已,哪里听得進孟子這等年少輕狂的批判!他現在唯一要做的,就是要不露聲色的討父親歡心,就是要取得公父的信任,至于孟子,他不過邀請這位義兄過來為自己裝點門面罷了。

當然,孟子至今看不透這位權謀高明的秦惠文王的為人。直到辯論大勝,卻依然不見秦王召見,他還是沒有死心。

直到看到莊子這封信,孟子真的犯難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中國太後最新章節 | 中國太後全文閱讀 | 中國太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