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界】 第十三回(5)︰月下起舞玉人悴, …

作者 ︰ 寶花滿掬

大明宮太液池,水清波粼,夕陽撒金,一艘龍舫悠悠地泊在池中央。

唐僖宗看著眼前的兩位青年,很難相信他們就是昨夜李義南和孫遇所說的厲害忍者,他轉頭看看阿父田令孜。

田令孜也正在端詳黑繩三和光波翼二人,見僖宗意在詢問自己,開口說道︰「皇上,老奴以為光波翼所說不錯,雖無十分把握那些反賊會來此滋事,但萬萬不可掉以輕心。為了皇上安危著想,不妨便依光波翼所說,總無大礙。」

僖宗見田令孜如此說,便點點頭,道︰「好,那就這麼辦吧,不過你們切不可壞了我打球的興致。」眾人施禮諾了一聲。

僖宗又看看李義南,說道︰「李愛卿,你和孫先生兩位先回家和夫人團聚幾日,端陽大賽,愛卿與朕一同出場,必奪頭籌。」

李義南和孫遇忙叩首謝恩。

此時最後一縷陽光驀然隱去,天色昏暗下來。

僖宗站起身對黑繩三說道︰「朕听說你能在水面行走,可否從這太液池走回去給朕看看?」說罷又看了看光波翼。

光波翼明白僖宗也想看看自己的身手,便同黑繩三一起向僖宗告退。二人退出大艙,轉身躍下龍舫,踏水而去。只看得僖宗瞠目結舌。

孫遇扭頭瞟了一眼窗口的田令孜,見他雙眼微眯,凝視遠方,似乎另有所思。

端陽節的長安城一大早便車水馬龍,人群熙熙攘攘。

大明宮東南的東內苑更是馬嘶人歡,熱鬧非凡。

長安城共有皇宮三座,分別是太極宮、大明宮和興慶宮。

太極宮建于隋代,舊稱大興宮。唐初的兩位皇帝主要居住于此。太極宮正門為承天門,每逢元旦、冬至、大赦天下等重大節慶日及外國使臣來會,皇帝便登承天門主持盛典,其間設宴奏樂。太極宮前殿為太極殿,是皇帝朝見群臣、處理政務之處。太極殿北門即玄武門。太極殿以北,包括兩儀殿在內的數十座宮殿構成內朝。內朝又分為東西兩路,東路稱為東宮,為太子居住和讀書之處。西路為掖庭宮,是皇帝與後妃們起居之所。兩儀殿是內朝主殿,居中軸線上,皇帝日常听政也常在此。唐中葉後,多在此舉辦帝、後喪事。兩儀殿之北的甘露殿、神龍殿,是唐中期皇帝常住之地。又有皇帝的寢殿——長生殿。太極宮內有三泓水池,即東海池、北海池、南海池,供帝、妃等泛舟之樂。玄武門事變時,唐高祖李淵便正在池中泛舟。

大明宮在太極宮之東,因此又叫東內,原是太極宮後苑,靠近龍首山,較太極宮地勢為高。龍首山在渭水之濱折向東,山頭高二十丈,山尾部高六、七十丈。大明宮初名永安宮,乃貞觀八年,李世民為其父太上皇李淵所修,做避暑之用。李淵死後,永安宮更名為大明宮,一直無人居住,成為一座離宮。後唐高宗中年因患風痹病,厭惡太極宮內潮濕,便移駕涼爽干燥的大明宮內。擴建後的大明宮比太極宮規制更大,從此成為唐帝王的主要居所。

大明宮的正殿含元殿,高于平地四丈,皇帝在此听政,可俯視長安城。殿前有三條「龍尾道」,分為三層,是步入大殿之階梯。龍尾道兩旁有青石扶欄,上層扶欄鏤刻螭頭圖案,中下層扶欄鏤刻蓮花圖案,皆為水之象征,以祛火患。含元殿前有翔鸞、棲鳳二閣,閣前有鐘、鼓兩樓。每當朝會之時,百官立于鐘鼓樓下,等候入朝。朝會進行之際,監察御史和諫議大夫則立于龍尾道上層扶欄兩側。

大明宮與其地基龍首山合成一條巨龍,龍首山為頭,含元殿座鎮尾月復,駕馭巨龍,殿前的龍尾道,階梯麟麟,形似龍尾。

含元殿後的宣政殿,是皇帝日常朝見群臣、听政之處。宣政殿東西兩廊有門,東為日華門,西為月華門,門外是六部和史館、書院。含元殿之後的紫宸殿,乃皇帝便殿,皇帝可在此接見近臣,處理政務,以免去在宣政殿時的眾多禮節。紫宸殿之後,為諸多散殿,供皇帝隨意游樂、居住。大明宮中規模最大的殿為麟德殿,由前、中、後三座殿宇而成,時稱「三殿」,相當于北京故宮太和殿的三倍大小。宮中盛大宴會,多在麟德殿舉行。

大明宮內,中軸北部為太液池,供帝後蕩舟、賞月。池中有亭,周有回廊、殿宇,皇帝也常在太液池大宴群臣。

興慶宮前身為唐玄宗即位前的邸宅,唐玄宗即位後擴建,為玄宗皇帝听政、起居中心。其規模不及太極、大明兩宮,但裝飾極為華麗。安史之亂中慘遭重損。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忍界】最新章節 | 【忍界】全文閱讀 | 【忍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