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一家之南洋立國 第12章 合作談判一

作者 ︰ 方曉

6月14日上午雜貨船出發,一路順風順水,于16日中午到達香港。為紀念這次航行,這條5000噸的雜貨被命名為‘鄭風號’,‘鄭風號’雜貨船的注冊登記手續是仿照船員攜帶的遇難船證照‘山寨’的,托後世復印設備的福,鄭瑛號順利通過審查進入維多利亞港。

「對不起!我們梁社長現在有要事,暫時不能接見你們,你們有什麼事可以告訴我,我可以為你們轉達。」

下午2點半,鄭風帶著二名船員隨從來到香港新華分社,要求見分社社長梁威林,一位自稱劉淑娟的年青女性接待了他們。劉淑娟穿著一身小開領的職業裝,精干俏麗,端莊溫和,態度和藹,很有些原時空白領麗人的風情,不是鄭風預想的一付‘階級斗爭臉’,看來大陸共黨政府選拔的涉外人員不都是‘老左’,而且還有‘小資’。鄭風的心里歪歪著,眼楮在劉淑娟身上打轉,劉淑娟同志則不卑不亢地盯著鄭風的眼楮。

對香港新華分社程式性的接待,鄭風是早有準備和應對之策,于是鄭風沒有接劉淑娟的話茬,而是把早已準備好的信封遞給對方,然後笑了笑,道︰「我們是來自印度尼西亞的華僑,是南洋華僑自強會委派我們來聯系祖國大陸政府的,我們有絕密的事情要與香港新華分社的梁社長會談,這是我們要會談的內容提綱,請劉同志轉交梁社長,我想他看過信後會接見我們的。再說一句……」

見劉淑娟很認真地看著自己,鄭風又道︰「不知有沒有人說過,劉小組你很漂亮!」劉淑娟愣了一下,臉一紅,現出一絲溫怒,但很快就平復下來,不溫不火道︰「謝謝鄭先生夸獎,你們稍等,我去匯報一下。」

說完,劉淑娟接過信封,掂了掂,疑惑地看了看鄭風三人的神情,然後轉身離開。

過了一會,劉淑娟領著一位個子不高,穿著中山裝,梳著大背頭,天庭飽滿的50歲左右的男子來到接待室。

來者就是梁威林,鄭拂查過他的資料,1911年出生于廣西博白,畢業于日本大學經濟科,1936年加入共黨,歷任廣東省文化工作委員會宣傳部部長、**西江特委副書記、東江特委書記、粵贛湘邊區委副書記、粵贛湘邊區縱隊副政委,**東江地委書記,粵東區委宣傳部部長,粵北區委副書記,廣東省教育廳廳長,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社長,廣東省副省長、省第五屆政協主席,2008年去世。梁威林1958年4月到香港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直至1977年12月離開香港,為歷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時間最長的一位。

「歡迎!歡迎!呃!你們都很年輕啊!從印度尼西亞來的?什麼時候到香港的?路上辛苦了!」梁威林剛進門就熱情洋溢地與鄭風三人熱情握手問候,有一種讓人如沐春風的感覺。

穿越一家的第三代有暫時的分工,鄭拂負責軍事工作,林曉負責基地建設和管理,鄭風負責工業、商務和外交,林清負責教育宣傳。鄭風見到梁威林,不免抱有一種學習的態度仔細體味,受到梁威林情緒感染,心情舒暢的鄭風不禁想︰「外交家的風範原來是這樣的啊!這我還真學不來。」

走完了接見的形式,梁威林的熱情不減,一指自己剛才出來的方向,打著哈哈道︰「我就是梁威林,你們的信我看了,我代表祖國、代表黨對你們的愛國行為表示感謝!三位先生里面請!」

「愛國行為?」鄭風愣了一下,很快反應過來,**習慣了華僑的捐贈,信上沒有寫清楚,梁威林大概以為自己是來無私奉獻的,于是笑著聲明道︰「我們南洋華僑自強會是想以祖國大陸需要的東西來換取自強會自己的需求,互惠互利的事,也就是一個雙贏的合作,談不上愛國行為,社長謬贊了!哈哈……」

梁威林接待的海外華人華僑無數,高舉愛國旗幟順便得些好處的他見過,為得到好處而假意愛國的也見過,但象這樣直接的主還是第一接待,不是很適應,剛才笑容滿面的臉不由自主地僵了一下,但馬上又恢復了笑容,打著哈哈回應道︰「愛不愛國看結果,你們的高產水稻稻種對祖國的農業大有幫助,這就是愛國行為嗎!哈哈……」

梁威林把鄭風三人領到自己的辦公室,雙方落座,梁威林就直入主題,接著剛才的話問道︰「你們的水稻一季畝產真能達到700公斤嗎?」

大陸的農業生產在大躍進時雖然放過衛星,畝產幾千斤、上萬斤都報道過,但梁威林‘不左’,對農村的情況也很了解,知道廣東珠江三角洲一帶的水稻單季畝產能達到400公斤左右就很好了,現在鄭風的信中說他們的超級水稻單季能達到畝產700公斤,梁威林是既興奮又疑惑,因此覺得必須再確認一下。♀

「劉富!把超級水稻的資料給梁社長。」

劉富是鄭風從船員中挑出來的跟班,很會察言觀色,是個很機靈的21歲小伙,听了鄭風的吩咐,立刻從包里掏出一本小冊子呈給了梁威林,鄭風又道︰「這是超級水稻的資料,只要按照資料上的要求加強田間管理,超級稻三代達到單季畝產700公斤問題不大。不過我們這次帶來的超級稻三代稻種只有200噸,另外500噸是超級稻二代稻種,管理到位單季畝產應該能達到600公斤以上。」

世界上首次成功的水稻雜交是一個美國人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亞完成的,但沒有應用于生產。而原時空袁隆平研究出實用型雜交水稻後,公開了自己的育種技術,把自己的心血無私地奉獻給了全世界。南洋華僑自強會執委會的委員們肯定不會那麼無私,現在正是1963年,南洋華僑自強會他們準備搶在美國人之前公布水稻雜交的成果,然後采取美國大豆良種的運作模式,通過專利和嚴格的保密措施,把雜交水稻稻種的生產經營權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為了保險,南洋華僑自強會委員會還制定了把本時空的袁隆平從大陸拐到南洋的計劃。由于雜交水稻的名稱是描述性的名詞,不利于保密,因此南洋華僑自強會執委會給雜交水稻重新命名,三系雜交水稻命名為超級水稻一代,二系雜交水稻命名為超級水稻二代,原超級水稻一代則命名為超級水稻三代。

「啊!能達到600公斤已經很了不起了……」听了鄭風的介紹,梁威林很滿意,連聲夸贊,然後一邊翻看雜交水稻的資料,一邊詳細詢問雜交水稻的情況。

同樣出于保密的原因,梁威林手中的資料沒有育種技術,只有雜交水稻的生產管理技術。為了保密,鄭風在交談中也非常謹慎,絕口不談雜交水稻的原理和育種技術,只告訴梁威林雜交水稻的育種需要特別的技術和特有的自然環境才能實現,產生出來的第二代稻谷是不育的,以免大陸農民用生產出來的稻谷做種,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

大陸中國剛剛經歷了三年自然災害,因此梁威林對糧食問題非常敏感、執著,雖然鄭風的信中還提到了軍用無線電技術和殲7b飛機,但他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超級水稻稻種和化肥上面,沒有在意軍用無線電技術和殲7b飛機的相關內容,話題一直在農業上展開,無遐談論無線電和飛機的事,讓鄭風等得非常無奈。

「一台收音機,小小意思,不誠敬意。」鄭風實在忍不住了,瞧準了梁威林的一個說話間隙,從劉富抱著的手提包里拿出兩台自強牌袖珍收音機,分別交給梁威林和默默做會談記錄的劉淑娟。

這次雜貨船上的2000台自強牌袖珍收音機,是鄭風按照七八十年代的電子技術水平設計的,完成設計後,鄭風委托三家山寨電子廠進行生產,當然,也是通過多次穿越才湊齊2000台的。

自強牌袖珍收音機雖然沒有采用原時空的集成電路技術,但自強牌袖珍收音機的晶體管、印刷電路和生產技術都是原時空的同步工藝和技術。自強牌袖珍收音機非常小巧精制,與梁威林印象中的收音機完全不同,梁威林接過收音機看了又看,驚異道︰「這麼小、這麼漂亮的收音機是你們自己生產的?」

「這是我們自己設計生產的自強牌半導體三波段袖珍收音機,本人就是該飛機的設計者……」能力是獲取信任的條件之一,為了推銷自己的軍用無線電台,鄭風找到顯擺的機會自然不會放過,從梁威林手中接過收音機,開始講解和操作示範,把梁威林的注意力集中到了無線電方面。

「晶體管真是好!真沒有想到你們南洋自強會的無線電技術的水平是這麼的高,真是了不起啊!」當梁威林發現這不勝一握的收音機可以收听調頻、中波、短波三個波段,收听效果也遠勝自己的大塊頭收音機,而且既方便,又省電,禁不住連聲贊嘆,贊嘆之余又想起了信中提到的軍用電台,于是眼楮一亮,問道︰「對了,你們信中提到的軍用電台是不是也是晶體管電台?」

「對!」鄭風見梁威林上路了,非常高興,連忙讓另一跟班李海波把隨身攜帶的一個手提箱放在梁威林的辦公桌上,然後親自打開手提箱,搬出箱子里的一部 兩瓦電台,一面組裝天線,一面解釋道︰「我們南洋自強會知道大陸政府的軍隊目前的團營軍用電台是電子管的71型電台,考慮到大陸軍隊的使用習慣,我們的晶體管 兩瓦短波電台是按71型電子管電台的換代產品設計生產的,電路和操作方法與71型電台近似,會使用71型電台,操作晶體管 兩瓦電台就沒有問題,同時維修也一樣。該電台能單工收發調幅話和等幅報,並能進行單工插入收發等幅報,工作頻率︰1。5-6mhz,發射功率︰2瓦,重量8。5千克,比原‘71’型電台減輕重量75%%uff0c便于攜帶,機動性強,性能也有很大的提高。 兩瓦電台配有斜天線和鞭狀天線,用鞭狀天線時,戰士可背負電台在匍匐前進等狀態下工作,保持運動中的通信。管 兩瓦電台能在-40c至50c和相對濕度95%%uff5e98%%u73af境下正常工作,能在祖國大陸從東北到海南的任何地域、任何氣候條件下正常使用。 兩瓦電台電源使用12伏組合電池兩塊和1號干電池一節,如按收發3:1的時間間隔使用,可連續工作30小時左右……」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一家之南洋立國最新章節 | 穿越一家之南洋立國全文閱讀 | 穿越一家之南洋立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