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一家之南洋立國 第55章 吳起島一

作者 ︰ 方曉

納土納大島是納土納群島最大的島嶼,面積2000平方公里,位于馬來半島和加里曼丹島之間的南中國海內。中國古代稱其為蜈蜞嶼或鍋蓋嶼,因‘蜈蜞’與中國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軍事家吳起諧音,因此,穿越一家命名此島為吳起島,同時稱納土納群島為吳起群島。

吳起島距離林長富島557海里,南洋釣7號、8號用了二天才來到吳起島的東岸。南洋釣7號、8號此行的目的是考察吳起島,確定移民安置點。

吳起島詳細的資料原時空網上不多,穿越一家手中只一幅衛星圖和一些零碎的資料,知道直到80年代島的總人口才1。5萬,其中華人80%%uff0c這些華人一直都想**或者加入中國,七十年代島上華人曾經聯系過台灣,台灣***執政後,島上華人又求助于大陸中國,曾經派代表求見過鄧公,鄧公性格……就不說了!反正‘軍隊要忍耐’,部隊的建設停滯,軍工也改生產摩托車、冰箱、電視機了,沒有實力干預,就不了了之了。

反正後來納土納群島沒有加入中國,也沒有**,連自治也談不上,因為自此以後,印度尼西亞土著加快了對納土納的移民,到穿越一家穿越的時候,納土納群島上的居民已經達到9萬人,華人已經失去了再折騰的機會。

印度尼西亞是千島之國,有上萬個島嶼,由于六十年代印度尼西亞國力的限制,基本都是自治狀態,吳起島離爪哇遠,印度尼西亞更是無力控制,島上沒能駐軍。♀

不過穿越一家還是十分重視考察人員的安全問題,遣精兵強將加入考察隊。兩只船分別由莊清華和江山帶隊,兩艘船共44人,每船22人,其中每條船︰船員4人,考察隊員18人。

穿越一家給每艘船配備了54式12。7mm高射機槍1挺,每條船上的18名考察隊員每人裝備92式5。8mm手槍一支,2人裝備m1加蘭德加裝瞄準鏡的狙擊步槍,16人裝備裝有紅外夜視裝置、可折疊槍托的m3卡賓槍。

考察隊員由6名逃港難民和12名印度尼西亞華僑難民組成。逃港難民6人均為軍人出身,印度尼西亞難民12人則是從民兵新訓一連的106個男民兵中精選的,然後又進行了為期一周的突擊訓練,待基本掌握裝備武器性能後才出發。

根據考察計劃考察隊第一個登陸地點選在吳起島東部的中間,原時空納土納機場南側海灣位置。

吳起島的東岸珊瑚發育,暗礁淺灘非常多,南洋釣7號、8號好不容易才找到海灣的水道,來到計劃登陸地點。本時空該位置為納土納港,但本時空什麼也沒有,非常的荒涼原始,應該是無人活動地帶。在離島岸40米時,船進入淺水區,不能再前行,于是兩艘船就地拋錨。

每條船上的18名考察隊員是按三個6人組配制的,莊清華、江山各帶二個組乘橡皮艇登上了吳起島。先是對原時空納土納港口和納土納機場區域進行了考察,該區域被穿越一家定為1號區域,1號區域是個半島,半島範圍內遍布紅樹林,往西1。♀7公里有一條小河,河的兩岸300米左右都是沼澤,往北2。7公里左右就到了北部海岸線。

1號區域是計劃中的移民點之一,像這種沒有人跡的原始狀態更合適,于是兩支考察隊員停了下來,分成一南一北兩隊,開始取出攜帶的測量儀器,測繪該區域的地形圖。

東島獲救的印度尼西亞華僑難民中有4名建築師,都學過測量,這次4人都被招進了考察隊,作為測量地形圖的工程師。另外,為期一周的突擊訓練也有地形測量的培訓,其他隊員也具備了一些地形圖測量知識,雖然還沒有達到可以**測繪地形圖的水平,但跑個桿是沒有問題的。

1號區域雖然地勢平坦,但紅樹林較密,通視條件不好,測繪地形圖時,需要經常用油鋸清理阻擋視線的植物,進展不是很快,用了二天才完成了1號地域的地形圖測繪工作。不過經過1號區域的實地測繪,考察隊的地形圖測繪水平大大提高,配合也越來越默契,地形圖的測繪速度倍增。

第三天,兩支考察隊分離,江山帶著南洋釣8號船向南順時針考察,莊清華帶著南洋釣7號向北逆時針考察。

莊清華的南洋釣7號在珊瑚礁帶繞了大概7-8公里左右,來到了考察的14號區域海域。14號區域在1號區域北部,陸上距離約3。5公里,原時空這里有納土納大清真寺,是納土納縣的治所,也是吳起島上最大的城鎮‘拉乃’。

14號區域的珊瑚礁帶非常發育,在離岸線500米左右南洋釣7號就無法前行,就地停船後,莊清華用望遠鏡觀察了一段時間,發現了一個大概有百十戶人家的小漁村。不一會小漁村方向就有小船向著南洋釣7號駛來,小船上有三個人,一個站在船頭,二個奮力劃著船。

想睡覺就有人送來枕頭,莊清華臉上露出微笑,讓準備放下橡皮艇上島考察的隊員停一停,然後靜靜等待小船到來。

「你們有貨換嗎?我這里有很多魚干和椰子干,還有新鮮的水果,你們要換嗎?」小船靠近後,船在船頭上的人向南洋釣7號喊話。

「他們說的是客家話!」小船上的三個人應該是父子,站在船頭的四五十歲左右,兩個劃船的十七八歲的模樣,莊清華听出父親說的是中國南方沿海的言,但不知道他說的是什麼內容,一邊的隊員葉鵬告訴他是客家話,並把話的意思告訴了他。

「請他們上來聊聊吧!」莊清華事先從鄭風那里知道島上的居民80%%u662f華人,所以很想找個本地華人談談,沒有想到當地華人自己送上門業,到省了他不少事。

見葉鵬一口客家話,南洋釣7號上的人也都是華人的模樣,小船上的父子接到邀請後,沒有猶豫就上了南洋釣7號。

父子三人上了船,父親臉上露出喜氣,問道︰「客人從那里來?」

客家人是漢民族的特殊群體,客家先民為避戰亂,從中原舉族南遷,到達今廣東、福建、江西等地與南方百越群體互通婚姻,經過千年演化,形成了南方一支穩定而又獨具特色的民系,然後從南方沿海向全世界擴散。

哪里有陽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艱苦創業,繁衍後代。客家人有‘東方猶太人’之稱,為爭美好生活行走天下,移民世界,是漢民族中最有進取心的族群。

‘上家來人下家客’,客家人好客,有上家人到下家來,就會被當作客人一樣對待。可客家話就是他們的族群識別符號,一听說的是客家話,馬上就親熱起來,按客人對待。

葉鵬笑著回答道︰「我們從泗水來!‘老撥’在島上住啊?」

船上的12個印度尼西亞難民都是客家人,見島上當地人是客家人,都興沖沖地圍上來打招呼,然後把父子三人請進船艙聊了起來。

不一會葉鵬就來向莊清華報告了情況︰本地有五個村莊,我們見到的小漁村是一個小港,居民大多都姓張,華人就叫這里張港,三父子就姓張,父親叫張永義,二個兒子分別叫張安東、張安西;張港的北面3里左右有一個村村前有三口水塘,所以那個村本地華人叫‘三塘’;張港西面三里有一人村莊叫‘三里’,因離張港三里而得名;張港南面5里海邊還有一個小漁村叫鄧港;張港西南面6里左右還有一個村子叫班達,大概是一個土人的村名,但居民都是華人。

本地的人口在1700人左右,華人佔90%%u5f3a,大多都以漁業和農業為生,小部分人像這三父子一樣做些小生意,用當地人的特產和過往的船只交換些物品,然後用換得的物品與當地人交換本地特產,從中得到差價。

穿越一家從原時空的衛星圖中的城鎮布局分析,作為原時空納土納縣的所在地,14號區域本時空不管叫不叫‘拉乃’,也應該有居民集中居住,所以14號區域不是計劃中的移民點,只作為考察了解區域,考察的目的就是模清島上的居民情況。

有了張氏三父子的上門服務,莊清華很快就了解到了本地情況,考察隊也就沒有必要在14號區域多作停留,只和張永義父子換了一些水果,就繼續向北尋找13號地區。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一家之南洋立國最新章節 | 穿越一家之南洋立國全文閱讀 | 穿越一家之南洋立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