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匪 第二百七十五章 出征燕京(上)

作者 ︰ 坐井觀天的青蛙

在梁思成看時,還不忘在階下說道︰「此乃我大金丞相親筆所寫文約,下角有我大金皇帝蓋下印章。只要梁公願意,大金願隨時與大宋結為友好之邦

這文約是不但有兩國和議盟約,更詳細寫明,只要給予一定的錢財、糧食,以補軍姿,以安撫軍士,他日將奉還燕雲所得之地。至于數目多少,其中各項詳細,便不一一細說。

梁思成見金帝如此有誠意,不禁有些心動,再想這黑字白紙寫明,若是他日金帝果真反悔,也怕被天下恥笑。而如今朝廷上下,見金國勢力如日中天,愈來愈盛,無不想要和議,如果他能促成此事,豈不立下大功。想到此,梁思成不由精神大震,一對老眼里,露出幾分狡詐之色,張口便欲說話。秦檜看得眼切,暗道不好,但在這金使面前又不好明說,連忙向梁思成投去眼色。梁思成眉頭一皺,不過還是較為寵信秦檜,遂教金使先下去歇息,待他細想之後再做答復。金使也不欲太過急功近利,反倒誤了大事,遂拜退而下。

「賢佷為何暗中阻我促成此事?」金使離去不久,梁思成便是一沉,帶著幾分不喜之色問道。秦檜急拱手拜禮,便道︰「太尉大人息怒。小的認為,那金帝阿骨打素來反覆無常,輕視我等宋人,這回之所以態度忽轉,全盼能取得糧食以解燃眉之急,絕不可輕信。何況金人糧缺,不久必會士氣低迷,軍心潰散。到那時,那龍蠻子必會起兵趁機攻打,所謂兩虎相爭,必然兩敗俱傷。到時,我軍在趁勢大舉出征討伐,如何不能勝之!?」

只見秦檜疾言厲色,說得頭頭是道,頗有道理。不過梁思成听了,卻是眉頭皺緊,嘶聲喝道︰「金人非只一城一地,豈不知從後調?

?糧食,以作補給。到時萬一惹怒金人,大舉來攻,誰能擔當得起,莫要忘了昔年大遼兵強馬壯,尤為鼎盛,最終還不是敗于金人之手!!你等這些只會舞文弄墨的書生,焉知此中利害!!?」

只听梁思成越說越是激動,說到最後更是一拍奏案,忿然而起,手指秦檜而罵。秦檜見梁思成如此昏庸無能,剛愎自用,心中萬般痛罵,表面里卻不敢得罪,吶吶承諾,被梁思成喝叱退去。

不一時,梁思成又召金使前來,先說有所怠慢,教其莫怪。金使听梁思成如此客氣,心花怒放,心知此番能夠功成身退。果然,梁思成隨即便答應金使所求,收下了文約,令金使三日後前來取糧。

金使大喜過望,拜謝而退。當日即乘快馬,披星戴月地一路趕回燕京,來報說金帝阿骨打。阿骨打大喜,一番封賞自是不在話下,同時又教人迅速準備,前往取糧。

話說,不知覺間,金人奪下燕京快有一個月的時間。耶律亞虎來到莫州,待一切穩定之後,黃機密依照鄧雲吩咐,率三千兵馬,接管莫州,城內職位,擇才而任,沒有遼人或者宋人之分,皆由耶律亞虎和黃機密負責。待調撥已定,各人依命上任,記錄完畢。兩人遂趕回涿州來見鄧雲。

于此,涿、莫、瀛三州,皆于龍蠻義軍管轄之內。數日後,鄧雲選好良辰吉日,大擺宴席,宣告喜事,而鄧家父母還有紅纓、黃師兒早就來了,也算是合家團聚。

那夜,鄧雲在府衙中擺了數十席,把麾下大小頭領,還有耶律亞虎部下與忽而豹的舊部一並請來。那些遼人听說耶律鳳仙有後,都是大喜過望,都盼著她生個兒子,日後繼承家業,如此一來,他們這些遼人都能受到照顧。

畢竟這個時代,種族之分還是特別緊要,否則又豈會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之話。無論如何,耶律鳳仙有喜有喜,令這些遼人更是安心,願意听命,也難怪鄧雲說這孩子是個福娃。

至于,鄧家父母卻沒這麼多心思,對耶律鳳仙是百般照顧。紅纓和黃師兒也常伴她的身邊,唯恐她會煩悶。眾人只顧悉心照顧,就連鄧雲這個丈夫平日想要接近說話,也是極難。

宴席過後,耶律亞虎忽然帶著一眾遼人英杰,齊來拜見。鄧雲于府衙前殿接見,還未說話,耶律亞虎率先跪下,隨其而來的一眾遼人英杰也紛紛跪下,竟都願奉鄧雲為主,效以死命。鄧雲大驚,實在是出乎意料,連忙下階扶起耶律亞虎,教眾人起身,凝聲謂道︰「諸位都是自家兄弟,何必有主次之分?先前我分明與大舅子你說,你我聯手共創大業,今日此舉又是為何?」

耶律亞虎聞言,面色一震,肅然而道︰「如今兩軍相合,若各為其主,多少都會有些間隙,待上陣殺敵時,皆有私心,如何應敵?再有妹夫之才,勝我百倍,依我性子沖鋒陷陣,統率一軍方可,若論這克敵制勝之謀,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我實不如妹夫之才。何況妹夫你月復有大志,義薄雲天,莫說你那些兄弟,連我麾下將士都佩服極了。若由你統率兩軍,確是最為合適。再說你也是我們遼人的駙馬,有了這層關系,日後要穩定這燕雲十六州的局勢,也是如魚得水。還望妹夫你以大局為重,莫要推辭!」

耶律亞虎說罷,殿內一眾遼人紛紛隨聲附和,神情都是真摯,未有絲毫虛假。這也難怪,雖然鄧雲曾經以宋將身份,連挫遼軍,更奇襲了燕京皇都,但鄧雲後來對遼人百姓素以仁政相待,極力保護,在不少遼人百姓眼中口碑也是不差。而如今鄧雲又成了遼人的駙馬爺,沒了以往的成見,大家都知道他本能了得,為人仁義,自願跟隨。當然,這其中也有耶律亞虎暗中撮合,自是事半功倍,此下就等鄧雲點頭。

鄧雲與耶律亞虎眼神交接,兩人似乎在互通心意。須臾,鄧雲抖數精神,凝色拱手向眾人一鞠,道︰「幸蒙諸位兄弟如此青睞,真心來投,此情此義,雲不敢有負,望能率諸位建以功名,留名青史,創一番宏圖大業!!」

鄧雲說罷,眾人都是神色一震,齊聲拱手拜禮︰「我等拜見主公!!」

而此時,在後堂轉角處,一老者默默看著,不由咧嘴笑起,吶吶而道︰「龍虎相合,肝膽相照,看來這燕雲之地不出三年,便能恢復太平,重復昔日之榮盛。幸哉,幸哉

這說話老者,看似身無幾兩肉,兩撇稀疏的胡須,還顯得有些猥瑣,但雙眸里卻縈繞著陣陣赫赫精光,竟是廖牧。原來勸說耶律亞虎下定決心,投于鄧雲麾下的,正是這廖牧!

話說,昨夜鄧雲大擺宴席,耶律亞虎喝得半醉,卻被廖牧拉了出去談話。耶律亞虎听後,本是不肯,剛好又有幾分醉意,以為是鄧雲暗中所教,大怒之余,還想去找鄧雲問個清楚,看他到底十合居心。幸好廖牧及時拉住,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過了一時,耶律亞虎酒也醒了,听出其中利害,也明白憑自己的才智、本領,不足以復興大遼,最終恐怕還是要敗于凶悍殘忍卻又驍勇善戰的金軍手下。但若是自己率眾跟隨鄧雲,兩軍相合,再有自己暗中輔佐,定能迅速成勢。而鄧雲素來仁義,若是日後當真能取下燕雲十六州,也必會善待遼人,跟隨自己的兄弟,也能有出頭之日。

別看耶律亞虎有時候為人傲氣、暴躁,但卻是個心善之人,細細想了想,也覺得廖牧所說大有道理,遂是應承,到了第二日便立即和麾下之人商議,一同來見鄧雲。

耶律亞虎率眾而投,黃機密、牛皋、梁興、吉青、霍銳等弟兄听說,自是大喜過望,至此眾人與耶律亞虎等遼人再無間隙,相處甚好,如同一家兄弟。鄧雲又命耶律亞虎將其麾下還有忽而豹舊部,擇精銳之士,挑三千人建立‘虎威營’,其余殘兵老弱,皆分編為巡邏隊伍,平日負責巡視城中狀況,維持治安。如此一來,不但善于管理,又能減少傷亡,安撫民心。

鄧雲遂又頒令,凡龍蠻義軍管轄之下,無族別之分,皆一視同仁,若是犯了事,同族之間不可偏袒,不可合眾欺外,一律發現,責令改過,若再重復有犯,加以嚴懲。

鄧雲此文令一頒發,無論宋人、遼人都是歡喜,願意依從。而龍蠻義軍管轄甚嚴,一些平日里行舉放縱,喜愛惹事的刺頭,也紛紛收斂起來。

眼看涿、莫、瀛三州愈來愈是穩定。這日,鄧雲正與麾下一眾將士計議。忽然梁興麾下忠義社的一個頭領,急來稟報,說近日來發覺金人在燕京屢有動舉,前不久更有一部金兵甚為隱秘地向居庸一帶出發,不久卻是挫敗而回。後來過了一日,又有一隊數十人金人隊伍望居庸方向前往。

鄧雲一听,眉頭不由一皺。黃機密眯了眯眼,兩道精光赫赫閃爍,冷聲便道︰「听聞梁思成在居庸附近一個叫虎頭山的地方,屯了大量的糧草。這金賊前番出兵,大概就是想要奇襲搶糧。不過奇怪的是,金賊如此驍勇,就憑梁思成麾下那些烏合之眾,如何將其挫敗而回!?」

鄧雲听了長吁一聲,淡淡道︰「普天之下有此等本領之人,不出五人。而在這梁思成麾下,除了我那大哥韓世忠,別無他人!」

「韓巨虎!?此人確實有這個本領耶律亞虎先是驚呼一聲,雙眸遽地睜大,須臾點了點頭,眼神里也有幾分敬佩之色。

「如若這般,看來第二批前往居庸的金人隊伍,想必是那阿骨打見虎頭山難以取下,此計不成,又尋他計,想要從梁思成這個貪生怕死的老賊身上下手,取來糧食!」黃機密不愧是智慧,這一分析,便幾乎猜透了大半。

黃機密此話一落,牛皋便氣得大叫一聲,急急趕出,囔囔叫道︰「竟是如此!!主公,事不宜遲!!我這便率領一軍前往攻打燕京,務求速破,不敢惜命!!!」

鄧雲听了,卻是淡然一笑,凝聲道︰「牛大哥只知憑莽夫之勇,難成大器。金賊據守固城,麾下兵馬強盛,強硬拼之,不過是以卵擊石,實不可取

牛皋本就敬服鄧雲本事,被他這樣一說,心里卻也不惱,甕聲甕氣地問道︰「那主公你欲何為,我听你便是!!」

牛皋喝畢,殿下一干將士、頭領紛紛附和,都願听從,以鄧雲馬首是瞻。

「金人缺糧,雖有燕京固城可守,卻難以久繼。如今涿、莫、瀛三州皆穩,已可速舉戰事。我欲先撥一軍,一守燕京城西白河渡口,一守城東天巫山下,以截金人糧道。不過,金人听說糧道被截,定然瘋狂來攻,兩方要地,非智勇雙全之人不可守之。白河渡口背水立營,四周平川,並無險地把守,最為險要,且又是居庸通往燕京必經之路,若是梁老賊果真撥糧與金人,金人由此得糧最快,自由我來把守。天巫山處,何人敢往?」鄧雲面色端然,眼神炯炯有神,話音洪亮。說罷,階下一人立即慨然而出,凝聲喝道︰「主公勿慮!!某願率虎威營鎮守天巫,必保無失!!」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蠻匪最新章節 | 蠻匪全文閱讀 | 蠻匪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