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匪 第三百七十六章 落鳳破敵

作者 ︰ 坐井觀天的青蛙

眼見余化龍忙轉馬趕去,奮然殺退阮良後,引一隊人馬強突而出。♀另一邊,羅延慶憑著其悍勇硬是殺破了幾部宋兵的圍攻之勢,撤去時,正遇著余化龍的殘兵。兩人急把部隊合在一起,只見這些殘兵敗將各個都是兵甲殘破,戰袍破裂,灰頭土臉,渾身是傷,可謂是狼狽極了。

余化龍、羅延慶都是怒得面容猙獰,仿佛兩頭受了傷的凶獸,欲要拼命。這時,宋兵卻也不追了,只听陣陣擂鼓聲驟起,竟發起收軍撤退的信號,于是各部宋兵往後退攏。

忽然,阮良、蘇德兩將紛紛奔馬而出,其中阮良還把那殺了的千人將首級懸掛在馬,好似在炫耀一般,咧嘴笑道︰「我家夫人說,爾等這些愚昧莽夫,只知憑血氣廝殺,逞凶斗狠,莫以為是市井流氓打斗麼!?莫小看了戰場,速速退去罷!!」

阮良此言一出,羅延慶頓時氣得鋼齒都要咬碎,嗷嗷大叫,勢要殺阮良還有那梁紅玉。只不過卻被余化龍死死攔住,忿聲喝道︰「大哥息怒!!那妖婦詭計多端,又怯我倆之勇,不敢逼人太甚,這下使這激將法,定是暗有埋伏,萬不可再中其計!!」

余化龍這聲嘶吼,終于令羅延慶清醒了幾分。對面的蘇德听了,面色微變,暗道︰「這余化龍倒是有些才智,竟然看出了夫人的計策

原來正如余化龍所料,梁紅玉見這兩人都是厲害人物,若是要將這兩人圍殺,恐怕要付出不少代價,便故意下令撤軍,卻暗中遣派弓弩手呈半圓狀埋伏起來,待羅、余兩人中計,忿然引兵突殺進來,便速以亂箭襲擊,一舉擒下!

就在這時,天盆口內也吹起了鳴金收兵的號角聲。余化龍面色一變,滿臉都是羞憤之色,低頭道︰「號角已起,回去吧大哥,是我倆輸了

「嗷嗷嗷~~~!!!!!!我不甘吶~~!!!」羅延慶听了,蹇碩龐大的身軀陡然一震,只覺月復中好似一股炙熱的火焰在搗滾著,嘶聲咆哮,聲若雷震,把前頭那些宋兵都嚇得紛紛變色。♀就連阮良、蘇德都有一種將要肝膽碎裂的感覺。

「撤~!!!」吼聲驟止,羅延慶瞪大著眼,憋得整張臉都在鼓起,遂下令撤軍。眼看蠻軍殘部撤走,蘇德連忙派人詢問梁紅玉是否掩殺,听到無需如此,可撤軍回去時,蘇德反而心頭一松,卻是不想再與這些瘋子廝殺,否則恐怕只會落得像劉寶一樣的下場。

當夜,梁紅玉大勝得歸,軍中上下再一次被梁紅玉的才智所驚,听說殺死宋兵多達一千五百余人,殲滅將近過半,而其軍僅僅傷了不到數百人,這般懸殊差別,還是第一回。畢竟蠻軍素以驍勇聞名,自上年開始至今,與蠻軍大小戰事數十場,大多都以蠻軍得勝,就算是贏了都是略勝一籌,兩敗俱傷。

也正因如此,梁紅玉之名,一夜之間傳遍三軍,使得一個個九尺男兒不得不折腰。

韓世忠大喜,雖然他派梁紅玉出戰,令他威名多多少少都會有些影響,但是梁紅玉能夠取勝得歸,這影響便會減弱許多,甚至將來還有可能向好的一面發展。

夜里,韓世忠聚眾在帳,外面忽然下起了毛毛細雨。帳內,眾將皆不吝美詞,對梁紅玉贊嘆不絕。

韓世忠封賞犒勞畢,笑道︰「今日之所以得勝,我夫人雖佔不少功勞,但還需依仗諸位將士還有麾下弟兄驍勇作戰,方能功成

韓世忠說了,望向梁紅玉,梁紅玉鳳眸閃爍精光,微微露出個淺笑,點了點頭。眾將見梁紅玉並不貪功,也都敬佩。韓世忠遂又道︰「听夫人所言,今日得勝,全是依賴陣前調撥。我見你平日常細讀兵法,在家中也時常擺立陣型。今日為何不以陣法勝之?」眾人听說梁紅玉竟還善于陣法,無不面色一變,暗嘆其多才多智。梁紅玉听了,淡然一笑,答道︰「古書陣法乃定局耳。古今異宜,夷險異地,豈可按古時定論?兵家之要,在于出奇不可測識,隨機應變,始能取勝。

韓世忠听了,好不出奇,遂又笑問︰「照夫人所說,這陣法不該用了?」

眾將紛紛凝神震色,都去細听。梁紅玉答道︰「也非如此,只是奴家認為,陣而後戰,乃兵之常法。但是運用之妙,最重靈巧,千萬拘泥不得。只有如此,他日縱算遇到強敵,也能應付

韓世忠听罷,想了又想,越覺其中道理精妙,忽然笑道︰「夫人說得非常有理,為夫領兵十數年,卻還不如你,真將才也

就在梁紅玉為其正名,贏得三軍所敬之時。另一邊,在天盆口頂端的大帳內,外頭蒙蒙細雨,仿佛就如眾人此下的心情。牛皋嘆了又嘆,搖首道︰「看來這韓巨虎不但了得,娶來的妾侍也非同尋常,我龍蠻義軍自成立以來,尚未嘗試過如此慘敗啊!」

牛皋此言一出,羅延慶、余化龍愧疚難當,忙出席皆認其過,願意受罰。

牛皋卻是擺了擺手,道︰「當下大敵在前,此事權且記著,你倆若是爭氣,最好便戴罪立功。否則待戰事結束,本將也只好依法懲罰,絕不會有所留情

羅、余兩人一听,心中感激不已,再三拜謝。黃機密遂又道︰「今日之戰,兩軍兵力相當,我軍雖有不少新兵,但有你倆坐鎮,憑你倆本事,足可堪當千軍萬馬,比起宋兵,當稍佔上風。為何卻又敗于敵手,可曾想之?」

余化龍本就是智勇雙全的儒將,這下一听,神色一震,忙問道︰「還請軍師直說

黃機密手扶下顎短須,徐徐而道︰「今日你與那婦人對戰,自恃自方有兩員勇冠三軍的猛將,心有輕視,此為敗一。不知敵方深淺,貿然出擊,此為敗二。但陷入困局,不知隨機應變,尚以血氣之勇拼殺,此為敗三。

所謂兩軍相斗,勇不足恃也。用兵在先定謀,謀者勝負之機也。故為將之道,不患其無勇,而患其無謀。今之用兵者皆曰‘吾力足以冠三軍’,然未戰無一定之畫,已戰無可成之功。是以上兵伐謀,次兵伐交。槳枝曳柴以敗荊,莫教采樵以致絞,皆用此也

黃機密疾言厲色,妙語連珠,說得在帳眾人無不面色,各個都在低頭沉思,細想其中深奧。

不久,余化龍最先反應過來,拱手道︰「軍師所言甚是,某定謹記心中,此等錯過,日後不會再有所犯

「化龍你雖年紀輕輕,卻有心專研兵法之道,主公對你頗為賞識,望你日後能當萬人敵,成為一員將才,還望你努力此道,莫要辜負主公之望。其他人也當以此為勉勵,但有才學者,主公皆一視同仁。望諸位同袍,昔日皆能成以一代英豪,留名青史黃機密燦然一笑,凝聲而道。眾人听罷,只覺心頭好似有股火焰焚燒,紛紛應聲大喝。今日的失利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剎時蕩然無存,反而各個精神奕奕,皆望努力立功。

黃機密看在眼里,見眾人士氣恢復,心里欣慰之余,但眼里還是不覺露出幾分憂慮之色,從帳外直眺而出,望向遠邊天際,那蒙蒙細雨,宛如珠簾一般,讓黃機密心頭一跳。

所謂春雨綿綿,這一場蒙蒙細雨竟下了兩天兩夜,卻還不見休止。而陰沉的天氣並無澆滅梁紅玉奮戰所鼓舞起來的士氣。兩日後的這夜,在梁紅玉以‘連夜小雨,天氣潮濕,火器皆不可用之’的提醒之下,韓世忠大喜不已,速令全軍整備,明日向天盆口發起進攻。

于是,到了明日一早,天氣還不見好轉,陰沉一片,昏暗的天空之下,宋軍分為三部,首先出發兩軍各為三萬,分別由韓世忠、蘇德統率。其中又以韓世忠的大軍為主攻部隊,蘇德率軍在後接應。至于梁紅玉竟然率領剩下三萬多的兵馬,迅疾拔寨,又細分各部,一些先去設立據點,一些則負責搬弄輜重、帳篷等物資。

另一邊,黃機密似乎也料到宋兵會大舉來攻,迅速下令山寨各條防線的將領,務必把守陣地。韓世忠親領麾下阮良、解元、陳桶三員部將,屢發攻勢不休。羅延慶、余化龍據守山下陣地,拼死抵擋,上頭的弓弩手也照著宋兵瘋狂射擊,混戰一個上午,兩軍死傷不少。其中蠻軍雖然沒有了火器,但憑著地勢優勢,還有防備充足,只是傷亡了千余人。而宋兵卻死傷了足足數千人。

只不過宋兵兵力充足,韓世忠早有籌謀,以車輪戰破之。就歇息一陣,阮良、陳桶的隊伍退下,由解元軍替上廝殺。

黃機密看出了韓世忠的計謀,連忙與牛皋說明厲害。牛皋大怒親率山上兵馬親自迎擊,又命羅延慶、余化龍速引兵馬退回據點捉緊歇息。

與此同時,黃機密忽然听說斥候來報,說宋軍拔寨而起,已在後方先立據點。黃機密一听,頓時面色大變,心知韓世忠是想著趁這場小雨,要在連日之內發起猛攻,速取天盆口。同時,黃機密也不得不驚嘆宋軍行動之迅疾,如果他能早些得知,便能派奇兵襲擊,只要宋軍據點未立,就難以立寨。就算倉促立之,也可趁其防備未曾完善,偷襲其輜重物資,但如今天盆口下盡是宋軍人馬,黃機密一時也無計可施。

話說宋軍奮戰一日,雖未能攻下山下陣地,但起碼立好據點,這夜細雨終于停止。只不過似乎為時已晚,韓世忠率軍退去,回去時營寨已立了小半。韓世忠令諸軍加緊提備,四周皆有宋兵把守。眼下宋兵的據點距離天盆口不過一里路程,兩軍都可看到對方動靜,之後日子似乎將有數不清的殺戮。

另一邊,卻說金帝阿骨打收得韓世忠回信,說十日之內必能攻破天盆口,盼金軍務必要纏住 城的蠻軍,再有不測,只要能纏住蠻軍首領龍蠻子便可。

阿骨打見韓世忠信中口氣甚大,卻是不怒,反而一陣大笑,遂精心挑選麾下精銳各組成斥候隊伍,散于 城一帶,監視 城一舉一動,就算是一只蒼蠅從 城飛出,也要立即來報。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蠻匪最新章節 | 蠻匪全文閱讀 | 蠻匪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