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匪 第三百九十二章 晉陽之亂(下)

作者 ︰ 坐井觀天的青蛙

所以足智多謀的吳乞買又故意留下南門,讓這些官吏、世族從南門逃去。♀(八★零★書★屋)這般一來,城內可以抵抗的兵力定會大為削弱。留下來的兵士也會士氣低迷,無心戀戰。以他十數萬雄兵之眾,就算這晉陽城如何堅固,自也無需害怕,料算不到三日之內便可攻克下來。但吳乞買也無料到,城內的百姓竟會開門獻城。

「哼。看來大宋果真是到了極點,以致城內百姓竟會向敵方投誠。大宋氣數盡也。」在正北大軍之內,一員身穿五龍金威甲莫約四、五十歲的將領,冷眼看著凝視著這高達十丈的晉陽城,冷聲喃喃道。只見他面骨削瘦,長有鷹鼻虎目,身體碩大如熊,渾身散發著一股凶戾的氣勢。此人正是大金列天王,這十數萬金軍的統帥吳乞買也。

卻說,與此同時在汴京城內,一切依舊如常。無論是那些過著紙醉金迷、醉生夢死的官吏、世族,還是如同行尸走肉般,生活難繼的貧民百姓,尚且不知太原已被淪陷的消息。

在皇宮養生殿內,大宋皇帝趙佶正與麾下文武還有各皇家子弟觀賞歌舞,金碧輝煌的大殿內,中央處有個平台小池,平台八方都有一個小柱子可以立腳,此時八個美艷動人的宮女,正在小柱子上翩翩起舞,平台上有著各種樂器,皆由穿著不同色彩衣裳的美貌女子彈奏。

各席上的官僚都看得津津入味,有時還會感到口干舌燥,大大地喝上一杯酒。坐在上央大座上的趙佶,臉色蒼白毫無血色,身體分明極其瘦弱,卻還要穿著件闊大的黃龍錦袍,搖頭晃腦,好像已沉迷在歌舞之中。

在諸席之列,有一人年約二十七、八,長得劍眉星目,面容俊俏,對于這歌舞美色,好酒佳肴毫不動容,反而緊皺眉頭,輕輕低聲嘆氣道︰「如今大宋正是外患內亂的多事之秋,河南一帶賊匪未平,燕雲之地正有十多萬兵士為國拼命,可我等卻在這皇宮之內,夜夜笙歌,毫無憂患之心。趙氏皇朝如何久繼?」

此人話音很低,而且此時周圍的皇家子弟都在觀看歌舞,哪里會去?會去留意他。♀不過,在太子趙桓背後坐著一人,正好看到了此人嘆氣,眼神不由微微一亮,不由探頭向趙桓問道︰「太子殿下,恕小人冒昧,那穿紅袍的是何人?小人平日在這皇宮里也少有見他。」

趙桓看得興起,一曲落定,正拍起掌來叫好。听背後人一問,不由大覺掃興,轉眼看去,不耐煩地答道︰「哦,秦檜啊,你說的可是我那弟弟趙構?「

趙桓一指,秦檜頷首低聲應是。趙桓听了,鄙夷一笑,撇著嘴就道︰「這人沒什麼出息,不算是個人物,平日里只會說些空話,父皇嫌他不知好歹,便調他去了應天府,近日他說有要事回朝,父皇仁慈,便讓他回來了。

哼,哪知他這幾年沒有學乖,死性不改,這幾日更不知中了什麼邪,老是纏著父皇,听說是勸父皇增兵太原提備金人入侵。你說啊,我這弟弟是不是愚蠢之極。宋、金兩國正在聯合攻打那燕雲的蠻匪,金人又豈會反來攻打我大宋領地!?待會得罪了金人,還不知到時那些貪得無厭的番人又要拿多少金銀才肯了事!」

趙桓說到激動的時候,不由聲音加大了幾分,引起不少人注意。甚至就連上央大座上的趙佶也睜開了眼,微微撇頭用一種恨鐵不成鋼的神色看了一眼趙桓,便收回眼色,還搖了搖頭。趙桓連忙低頭,暗中又狠狠瞪了一眼秦檜。

就在此時,忽然有一打扮整齊,綁著發髻,滿臉細短白須,渾身如同精鋼一般健碩,眼神凌厲,如有怯虎之威的老漢快步走入。

背後還緊跟著好幾個宦官在疾聲勸說,可那老漢卻是不理,那攔截的護衛也被老漢一把推開,跨步沖入養生殿內。

「這!!這是誰啊!!?「

「哎!!是宗老帥!!看他怒氣沖沖的樣子,莫非河南出了變故!?「不會吧,听說這宗澤這月里連上了好幾回折子,陛下連一眼都不瞧便退回去了。♀」

「啊!莫非這宗澤是來找陛下當面呈報?」

「宗澤,你放肆!!」

「簡直是無法無天了!!來人吶~~!!快把這目無君主的莽夫拖出去!!」

只見各席上官吏、王侯紛紛議論,有些還忿然而起,怒聲喝叱。唯獨上央大座上的趙佶輕吐了一口氣,輕輕地擺了擺手,旁邊侍奉的老宦官立馬扯著嗓子,發出好似被鉗住脖子的鴨子一樣的叫聲道︰「天子之下,不得喧嘩~~!!」

宦官聲音一起,殿內議論聲、喝罵聲頓時戛然而止,就連那些歌舞奏樂也停了下來。那老宦官向中央平台上一個負責管事的太監做了做手勢。須臾,那些歌女宮婢紛紛離開。

之後大殿內便陷入一片死寂,趙佶沒有張口,誰也不敢輕易做聲。唯恐觸怒龍顏。這時,有一人卻敢冒這天下之大不韙,慨然起身,走到階下,雙膝跪下,叩首就道︰「宗老帥乃國之庭柱,護我大宋數十年載,多年來征戰沙場,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實乃忠良中的忠良。此來不惜冒犯龍顏,必有要事,還請陛下召見!」

說話人,聲音洪亮,擲地有聲。眾人紛紛望去,竟是康王趙構。趙桓見了,不由冷哼一聲,吶吶道︰「這毛頭小子真是越來越膽大包天,待會若是惹得父皇不喜,小心小命難保!」

趙桓雖是如此認為,但他身後的秦檜卻是眼中煥發陣陣精光,甚為欽佩這趙構的膽識。

趙佶深吸了一口氣,眼皮子緩緩向下一望,道︰「照構兒的話說,若是朕不見這老東西,豈不就成了不識賢才的昏君?」

趙佶的話雖然顯得有些有氣無力,但听在一眾臣子耳中,無不心驚肉跳,神色連變。趙構把頭一低,不由心頭揪緊,連忙叩拜道︰「兒臣不敢!」

「哼哼。」趙佶冷哼兩聲,便無說話。趙構也不敢張口,這時心已亂了,自也怕遭到趙佶懲罰。畢竟他雖涉世未深,當也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單憑一腔熱血,是絕對辦不成大事。

就在此時,殿後忽然傳來一陣如同洪鐘般聲音。

「陛下不必為難康王,老臣此來,是打定死諫的主意,若陛下不見,老臣今日就死在這養生殿里!!」

從這充滿浩然正氣、不屈不饒的話音當中,不難听出說話人的決意。趙佶不由眉頭緊皺,想了一陣後,又長嘆了一口氣道︰「你與朕君臣多年,如朕之臂膀,何出此言?這許久未見,朕也頗為想念,過來說話吧。」

趙佶說罷,又低頭向階下的趙構說道︰「構兒你也起來吧。你這份膽識比起你那些只知阿諛奉承的兄弟,好了不知多少。看來朕對你也不得不刮目相看了。」

趙構听了,不由神色一亮,好像得到了莫大的榮幸,心里欣喜不已,連忙謝命站起。

少時,宗澤來到階下,與趙構默默地對了對眼色後,便向趙佶跪禮拜見。趙佶一聲‘平身’說罷,便听宗澤凝聲說道︰「陛下!據細作所探,金人兵馬在半月前便已到了太原邊界之外,據說兵力之眾多達十數萬余,連營近有十數里,漫山遍野插滿都是金人的旗幟。倘若金人一旦侵略,就憑太原數萬兵力難以抵擋,還望陛下速速增兵,以防萬一,保護邊疆!!此實乃大宋之幸,社稷之幸也!!」

宗澤話音一落,便听有人呵呵笑起。趙佶投眼看去,只見蔡京走來,拜禮作揖。

「相國為何在笑?」趙佶神色一沉,問道。

「回稟陛下,老臣在笑宗老帥杞人憂天。我大宋泱泱大國,人口足有數千萬眾,金人那些野民蠻夫不過數百萬人耳。再說著國土邊疆,橫覆四海,縱蓋天下,又有陛下這當世明君統率天下俊杰,坐鎮中原。金人又豈敢犯我大宋耶?依老臣所見,反倒可能是金人恐怕我大宋趁機從太原出軍,侵犯其國土,故而有所戒備罷了。」蔡京扶須徐徐而道,听得趙佶還有在座一眾官吏都是心情舒暢尤為順耳。

「哼!蔡京我看你是老糊涂了!金人凶悍殘忍,但凡作戰,敢死敢拼,其帝主阿骨打更是野心蓬勃,覬覦我大宋多年!昔年尚有大遼與之對抗,如今大遼已滅,中原肥沃,豈不動心!?」宗澤冷哼一聲,虎目瞪大,怒聲喝叱。

蔡京面色一變,不禁把眼一眯,卻沒想到宗澤這回火氣如此之大,冷聲道︰「那照宗帥所言,老夫適才一番話,倒是禍國殃民了?」

蔡京這話說得極有技巧,若是宗澤承認,倒有暗諷大宋國力虛弱,不如金國的意思。

宗澤在朝多年,又豈會中計,轉身向趙佶稟道︰「陛下!金人狼子野心不可不防!倘有萬一,宋必遭滅頂之災也!!「

「宗帥身為國之大臣,當有泰山崩于眼前而色不變之態,如今宋、金兩國尚是同盟,你如此一驚一乍,勸奉陛下在太原增添兵力,若反倒引起金人疑心,以致兩國交惡,又當若何?」蔡京跨前一步,疾聲喝問。

宗澤面色一怒,便欲喝叱。這時,趙佶驀然變色一變,本是蒼白的面容忽地變得紅了起來,扯聲喝道︰「夠了!!汝等乃朕麾下文武之首,如今卻在眾人面前,爭論不休,如同街市小販,成何體統!!?」

趙佶一聲喝起,倒還有些余威,眾臣紛紛出席跪下,齊喊息怒。宗澤和蔡京拜禮賠罪後,卻還在大眼瞪小眼,互不相讓。

趙佶長吸了一口大氣,發怒過後,好似被抽走了渾身力氣,變得更加虛弱,忽然叫了一聲︰「太子何在?」

趙桓听其父皇忽然喚起,連忙應了一聲,急急趕出,因為過于倉促,幾乎還摔倒,甚是狼狽。趙佶看得直搖頭,見他趕到階下,正欲拜禮,擺手道︰「不必多禮。待朕讓位之後,太子便是一國之君,依太子之見,蔡、宗兩位卿家之言,該如何抉擇?」

趙桓听了,面色一怔,忽然感覺渾身肉緊,原來此時全朝文武,諸多王侯都望了過來,由其蔡京、宗澤兩人的眼神,令他感到極大了壓力,連幾回張口,竟說不出半句話來。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蠻匪最新章節 | 蠻匪全文閱讀 | 蠻匪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