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匪 第五十五章 袁秀來犯

作者 ︰ 坐井觀天的青蛙

「不必了。♀我看大當家甚為急切,定是要緊之事。我這一路趕來也是輕松,正是精神飽滿,立刻便可趕路。」趙雲做事素來認真、負責,這下子反倒比鄧雲還急了。

鄧雲微微一笑,對趙雲更是賞識,笑道︰「莫要多說。你這般匆匆忙忙,我哪里過意得去。只是這事實在憂心,又想兄弟熟路,不得不麻煩兄弟一趟。你歇息一會,費不了多少時間。」

趙雲聞言,也是心中感激。鄧雲隨即引他入寨,徐慶則去吩咐人收拾一間干淨的房間。這一陣子,鄧雲又把此番送信之事,簡單說了說。趙雲知得原委,認為鄧雲重情重義,心里更願走這一趟。

到了晌午時候,趙雲便出發了,臨行前鄧雲還特別為他準備了一個包袱,里面有些碎銀、口糧,還有幾件干淨的衣服。

「我看兄弟身材與我相差無幾,便從我娘那里替兄弟拿了幾套。還望兄弟莫要嫌棄。」

趙雲心頭一緊,眼里泛著陣陣異彩,拱手道︰「大當家如此禮賢相待,待我如自家兄弟,敢不肝腦涂地耶!?」

「兄弟言重了。能得兄弟這般義士相隨,方乃我鄧雲之幸也。」鄧雲亦拱手回答,兩人對視了一眼後,趙雲拔馬一勒,把包袱一綁,便轉馬下山去了。

光陰易過,自鄧雲來到楓林山已有半個月子,這些日子雖然平淡無奇,卻過得心中實在。鄧雲每日早晨都會如以往那般,領著徐慶等兄弟先練詠春以做早課。早課結束後,鄧雲便和徐慶等人在山腰一處空地,各自演練陣法,互相對攻,直到午飯前半個時辰,方才結束。而早前,徐慶早已傳授這些義匪陣法的基本要領,都有一些根底,演練也愈來愈是流暢。當然,每次演練結束之後,鄧雲都會用和各大小頭領總結一番,說上半個時辰,直到午飯時候。鄧雲每每所提,都是一針見血,眾人無不敬佩有加。午飯過後,會有一段時間午休。待午休結束,鄧雲便會傳授各種技藝,包括刺槍、弓箭、刀盾、騎術等等,直到黃昏時候,方才結束操練。而且,鄧雲時常會在這個時間段里,抽出一些時間,分批比試各項功課,以此來激發眾人競爭心理。鄧雲本就從周侗那里學得許多本領,更兼又極為精通練兵之道,再加上結合後世得來的知識,自非尋常之法能相比。而更為難得的是,鄧雲名望聲威在楓林山的義匪心里,愈來愈高,眾人都願听他,努力操練,少有偷懶。如此一來,只是半月,這數百義匪的戰斗力已不遜色于一般的馬賊惡匪。

而到了夜晚,鄧雲多是與家里爹娘還有徐、吉、霍幾家人相聚。鄧沖生性喜熱鬧,早些年前,鄧家大宅里便常常聚著是十數人。大家伙早已習慣如此,相處融洽,如一大家子人。再說,自從鄧雲回來後,鄧母神氣便愈來愈好,天天都是笑容滿臉。鄧雲看著欣然,但心中卻時常有著另些想頭。

而經過這半月休養,又有金創藥這療傷聖藥,鄧雲的傷勢已然痊愈。

現如今,天下局勢越來越亂,先說在宣和元年,那官家老爺趙佶,不知局勢,可笑可憐,竟不知利害輕重,妄以上國自居,命奸相蔡京和金人使臣說,想約金人一同攻遼。金主阿骨打听使者說,宋室君臣上下荒婬,國力調敝,天災**屢屢不休,倒有幾分崩潰之勢。金主听聞,大笑趙佶夜郎自大,不知廉恥,先是不作理睬。

後來趙佶君臣見金主久久答復,蔡京以為宋不足以顯其誠,又命馬政帶了詔書禮物,前往金邦報聘。哪知走到登州,听說金主阿骨打已立為皇帝。趙佶听說,又驚又怒,急教馬政歸來,本想商議如何對付金人。哪知不久後,又听說金人連連挫敗遼兵,各隊兵馬驍勇至極。趙佶君臣听了無不畏懼,哪敢再有與金人作對的念頭。奸相蔡京又說,這些女真族本都居住于居野處,遷徙無常,喜吃生肉,如野獸無異,因此各個天生彪悍,極其善于廝殺,只可聯之。于是趙佶又派使臣,帶上重金前往去見金主,說這聯合之事。

這金主阿骨打亦是一梟雄人物,更兼老奸巨猾,極有雄心野望,心想一時要把遼人殺盡,絕非易事,而且兩虎相爭,必有一傷。宋雖已沒落,畢竟中原之地,歷來不乏英雄人物,全因那趙佶無能,使得這些英雄都無出路,但若是緊要時刻,這些英雄定會群起涌出。因此,阿骨打也不願讓宋國坐收漁人之利,以免有個萬一。

于是阿骨打便答應聯合剿遼,暗里卻想著宋國昏君奸臣養的那些官兵驕將,都是些無用廢物,若是打起戰來,哪里是遼人的敵手,使得其大折兵馬,吸引遼人兵力亦是好的。

趙佶這無知老兒,卻不知阿骨打的算盤,听說金邦同意聯合之事,沾沾自喜,全然不顧老臣李綱、宗澤所勸。另外,童貫貪功心盛,自不量力,一心一意還想去收復燕雲之地,實在是看宋國遲早大亂,加上趙佶曾說過,誰能收復燕雲之地,便封為燕王,坐擁燕雲十六州!童貫卻是打著這稱王的主意,一邊大舉征集兵馬,一邊又向趙佶進諫,要求他日聯合滅遼以後,把燕雲之地還以宋國。

宣和二年,金人勢如破竹,殺得遼人節節敗退,卻爭先取下了燕雲大半地方。阿骨打回書,告訴趙佶,他金邦費了不知多少人命、錢財,才把燕雲大半州縣打下,絕然不會白送。趙佶君臣眼見金邦日愈強盛,方才恍然醒悟,知其乃吞人虎狼,連忙教童貫發兵,約定金取中京,宋取燕京西京。同時,趙佶又听童貫奸言,打算送給金人歲市五十萬金,把國庫里不知染了多少血的民脂民膏,拿去討好金人,打算將來得到一些方便,要回燕雲之地也能好些說話。尚書李綱看出童貫不懷好意,直言進諫,宗澤更說此乃養虎為患之舉,怎奈趙佶昏庸,一味听說讒言。

阿骨打卻是用宋國百姓的金錢,去犒賞諸將,一眾將士。金軍無不振奮,各個爭先作戰,爭取名利,自然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連奪下了許多州縣。

趙佶君臣,見金邦屠殺遼人,如土雞瓦犬,以為遼人已無當年勇悍之風,還想著去撿便宜,又命童貫為河北、河東路宣撫使,蔡攸為副使,率領諸將,分路進攻。哪知遼人都憋了一口惡氣,又是恨透了這趁火打劫,落井下石的宋人,兩軍剛一交陣,遼人寧死不退,一味往前沖殺,那些以童貫、蔡京為首的將領,大多都是不學無術的紈褲子弟,本是來取進身之階,卻又無拼殺念頭,哪里抵得住勢如騎虎的遼人,被殺得是兵敗如山倒,紛紛潰退,死傷無數。

趙佶得知,唯恐遼人反攻,慌忙下令,退兵保境。金主阿骨打得知宋人背棄盟約,自顧退軍,並無發怒,反而當場大笑不絕,自此把宋軍當做烏合之眾,把宋室江山看作了囊中之物。

這些年,金邦君臣與宋國君臣的對比,天下人都看在眼里,中原許多英雄才俊,都知大宋破碎之日不遠矣,無不憂心忡忡。宗澤更是在相州暗中征集這些英雄才俊,以備萬一所需。這些消息,蜂擁四起,楓林山里的弟兄也經常傳說。

這日,鄧雲立于山巔之處,遠望碘麟村的方向,腦海里卻回想起某段時光,喃喃而道︰「光陰易過,如今已是物是人非。想當初,還在恩師那里學藝,清晨論文,午夜談兵,諄諄海勉,言猶在耳。恩師一生光明磊落、本領驚天,實乃曠世奇才,這般英雄人物,如今竟是一抔黃土,長掩墓門,人之雲亡,尚難保清譽,此恨何極!恩師臨死遺囑,歷歷在耳,宗澤老將軍已開始征集兵馬,可如今家里眷念,娘親身體初愈。我一時實在難以動身。」

想到此,鄧雲不禁一嘆。這時,徐慶忽然策馬趕來,滿臉凝重。鄧雲見了,不由臉色一變,趕了過去。

「大哥,據山下弟兄來報,那袁秀老賊,仗著自己是童貫這大奸臣的紅人,從官府里借了一支千人兵馬,其中又把自己麾下功夫了得的徒子徒孫召來,各為軍中將校,正欲大舉來攻楓林山,對外宣稱是要為他的女兒、女婿復仇!」

徐慶翻身下馬後,見鄧雲迎來,把眼一眯,低聲說道。鄧雲聞言,頓時面色大變,卻是先憂心王明那幾家人,急問道︰「袁秀老賊定是找到了游山虎夫婦的尸體,可知王員外還有張、湯那幾家人的狀況如何?」

「大哥放心。王員外為人機警,早就變賣了家產,張、湯兩位叔父也是一樣,不久前已離開了村里。而那袁秀老賊好似還不知這事與他們有關。」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蠻匪最新章節 | 蠻匪全文閱讀 | 蠻匪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