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匪 第九十九章 童貫的野望

作者 ︰ 坐井觀天的青蛙

營中也只有寥寥七、八席上還有人在喝酒。♀在童貫的主帳里,在童貫的示意之下,劉延慶等將已然紛紛離去。此下帳里剩下的,有童貫還有徐天一等師兄弟,兼之兩個身形魁梧的將士,再加上郭藥師那三人。

其中除了童貫還有被迫灌了不少酒的郭、張、甄等三人外,其余人都是滴酒不沾,各個神情冷酷地侍立在帳篷四周。

「郭統領!老夫待你如何?」童貫面色通紅,實則酒量了得,只是醉了三分,驀然裝著酒瘋般扯聲喝起。郭藥師一听,也是能屈能伸,連忙出席,單膝跪下拜道︰「郭某常听童太尉禮賢下士,今日一見,果非虛言,自是感激不盡!」

就在郭藥師說話間,張令徽、甄五臣亦紛紛出席,跪在兩邊,齊聲應和。

「哈哈哈!!所謂識時務者為俊杰,這里並無外人,郭統將老夫早前與你所議之事,你久久回復老夫,老夫無奈,不得不以這粗魯的辦法相請一聚。不知當下,你可已有想法!?」童貫扶須大笑,興奮至極,雙眼發著陣陣厲色。郭藥師心頭一揪,暗道這老賊虛情假意,賣弄多多,果然是為了此事!當下腦念電轉,思量計策。同時旁邊的張令徽、甄五臣亦是听說此事,不禁臉色劇變。

「童太尉英雄蓋世,建功無數,乃大宋國之屏障,天下無人不敬佩之。那趙佶昏庸無能,荒廢國事,只知玩樂。依小人來看,童太尉早該稱王稱帝,以慰天下黎民百姓之望也!」郭藥師侃侃而言,可謂是大放厥詞。

可這童貫竟听得眉開眼笑,頷首連連,笑盈盈道︰「老夫深受大宋朝廷恩德,自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過正如郭統將所言,我宋朝天子並非明君,這些年更屢屢犯下大過,若非老夫這些忠臣拼死彌補,恐怕如今大宋早已烽火四起,黎民百姓都流離失所,無處可歸。♀老夫每每想到如此,真心如刀割,憂心忡忡。又想金人日愈強盛,狼子野心,中原之地恐遲早成為其囊中之物。

老夫此番欲私取燕雲之地,本意乃為中原苦難百姓尋個定所,但有萬一,亦可及時收納,絕無絲毫貪欲之心。再想你遼人天祚帝,已被金人圍困夾山,耶律淳強據燕京,不過偽帝,難成大器。到時遼國一滅,你等遼人不會受那金人欺凌,到時老夫亦會大開善門,一並收納,團結一致對付金人,豈不是好?」

郭藥師听得心中嗤笑不止,表面卻是一臉激動道︰「童太尉果真是大仁大義,菩薩投世!!」

郭藥師話畢,那張令徽、甄五臣在郭藥師眼色示意之下,亦是紛紛大贊。童貫歡喜極了,大笑不絕,卻全然不知大禍臨頭!

且說劉舜仁留下把守燕山,在山上觀戰,見自軍兵馬長驅大進,掩殺而去,心想此番必取大勝,故而無慮,只便一隊騎兵前去打探,遂引諸將回營等候捷報。

哪知數個時辰後,那隊騎兵歸來,其將領面色蒼白,慌張急切,來報說自軍兵馬大敗,郭、張、甄等人都被宋軍擒了。劉舜仁一听頓時臉色勃然大變,一時間根本分不清東南西北,只覺頭昏腦脹,驚駭至極。終于,待他回過神來後,並無急著與宋軍拼殺,其麾下諸將各個神情激憤,各個請戰。

劉舜仁卻先安撫軍心,命人再去打探,同時又整備麾下精兵。當夜,劉舜仁听說宋軍肆無忌憚地大擺筵席,心里大喜,連忙吩咐麾下諸將,立即率領兵士飽食歇息,待初更時候,便立即趁著夜色下山,直到三更時候,那些宋軍要將各個喝得大醉之時,忽發襲擊,擒下童貫老賊,解救郭藥師等人。眾將听令,隨即各做準備,各個憋著一口怨氣,就等今夜廝殺。

話說,劉舜仁依計等到了初更時候,又听斥候回報,宋人已然開始大肆縱酒取樂,更是喜上眉梢,急引三千精兵下山,望宋軍連營進軍。

待快到二更時候,劉舜仁已快到宋軍連營山腳,眼看四周守備松懈,滿臉喜色,暗道這番定要將這些宋人殺個天翻地覆不可。

就在此時,左邊草叢里忽然響起一陣陣怪響。劉舜仁面色一變,頓時心頭揪得死緊。

「哈哈哈哈!無知遼賊,你呼延爺爺早就在這里等候久矣!!」

只听一陣狂妄笑聲驟起,隨即又听那人扯聲一喝,一聲令下,左邊草叢內猝然暴起連陣弓弦震響,黑夜之中,根本看不清多少箭矢奔飛射來。劉舜仁急嘶聲大喝,掣刀亂打,那三千遼兵剎時大亂,驚慌叫起,抱頭鼠竄,急閃躲避。隨著亂箭紛紛撲落,慘叫聲此起彼伏,如若人間地獄。

連番亂箭飛射下,劉舜仁所領精兵已然死傷數百人,更兼陣勢混亂,互相踐踏而亡者,更有近百人不止。

就在此時,一彪人馬從右邊山路轉出,為首兩將正是霍銳、吉青,兩人眼見遼兵已亂,急引兵馬撲殺。呼延通亦率兵殺出,兩部宋軍左右夾擊,頓時殺得遼兵潰散。劉舜仁心知計策敗露,這附近便是宋軍連營,足有二十萬大軍在此,哪敢死戰,連忙喝令撤去,領著數十名從騎突破重圍而逃。呼延通、吉青、霍銳見了也不急著追殺,引著麾下部署如狼似虎地一擁而上,將遼兵擒下大半,剩下的僅有小半分人拼死作戰,還有一些都逃月兌去了。

卻說劉舜仁死戰逃月兌,引著數十從騎剛逃到一處路口,陡然前方片片火光晃動,一部騎兵飛奔而出,為首之將,手挺長槍,一顆豹子頭盡顯凶狠之色,望著劉舜仁飆飛殺去。

「遼賊!納命來罷!!」那員宋將正是楊再興也,電光火石之間,已沖到劉舜仁馬前。劉舜仁措手不及,手中大刀還來不及提起,便被楊再興一槍刺中其咽喉,痛呼一聲,雙眼瞪得斗大,眼里盡是不可置信、怨恨之色,須臾便已斷氣死絕。那數十從騎見劉舜仁被殺,怒不可及,也是彪悍,蜂擁向楊再興圍殺過來。楊再興渾然不懼,提槍驟馬,慨然迎殺,霎時間連連挑翻刺落七、八人,後方惡豹騎見了,紛紛殺上,將剩余遼兵盡數殺死。楊再興雙目發紅,眼見前方又有遼兵逃來,即飛馬引兵沖殺,那些遼兵許多連投降都來不及,便被楊再興所引的惡豹騎紛紛殺死,陣陣火光閃過,血色四處可見,遼兵橫尸遍野,不知死了多少。

終于隨著鳴金號角聲起,楊再興終于喝住了惡豹騎,廝殺亦漸漸停下,逃去的遼兵不是被擒,便被宋人軍威所懾,棄戈投降。

此時,在前營某個山頭上,劉延慶借著那四處游晃的火光,隱隱看得遼人慘敗之景,頓時大笑不絕,與身旁韓世忠謂道︰「哈哈哈!!這些遼人真可謂是自投羅網,聰明反被聰明誤!韓巨虎,你立下如此大功,這回我縱是得罪那童太尉,亦要為你向朝廷請功!!」

「劉都統所言差矣。此番看出遼人之計的,乃是鄧雲,並非韓某。就算這埋伏布置,亦是他一手籌劃,與韓某絕無干系!」韓世忠虎目發光,卻也沒有強搶鄧雲的功勞,笑聲而道。劉延慶一听,面色一變,有些不可置信地望向鄧雲,臉上還有幾分醉色,皺眉道︰「此話當真?」

鄧雲面色謙和,恭答道︰「韓大哥客氣。小子不過略施小計,克敵制勝者卻是山下那些兵士,豈敢居功?」

劉延慶一听,不由對鄧雲更喜幾分,醉意也去了不少,嘆道︰「你這娃子,年紀輕輕,卻有這般心胸眼界!好,很好!!此番若非你等機警,或者此下遼人已殺上連營,釀成大禍。你等功勞,我定當力取到底!其他雜事,你等亦不必多心。」

鄧雲聞言,與韓世忠不禁相視一笑。原來鄧雲早就發覺遼兵會來襲營,想軍中要將那時都在喝酒縱樂,就算稟報,也是無人肯信。而且為了不打草驚蛇,給這些來襲遼兵一個迎頭痛擊。于是鄧雲便與韓世忠商議,先暗作布置。

後來兩人又想這連番立功,容易招來妒恨,何況童貫老賊剛愎自用,他們暗作布置,豈不是扇了他的老臉,若是他追究起來,反倒是吃力不討好。

韓世忠想劉延慶為人忠義,亦是軍中第二把手,便提議先與他稟報。兩人遂到中央大營外等候,雖有請人通報,但卻毫無音訊。直到快到兩更時候,劉延慶方才出帳,兩人連忙迎去,其麾下將士皆醉喝叱。劉延慶見是兩人,卻是以禮相待,在韓世忠的示意下,與兩人到了一處荒僻處說話。

後來劉延慶听說遼人來襲,又驚又怒,正欲急下號令時,又被韓世忠扯住,急說早有安排。劉延慶半信半疑,也知兩人思量,並無張揚,獨自隨兩人趕去。後來果見得遼兵來犯,不過卻是被連連伏擊,殺得敗如山倒,歡喜之余,對韓、鄧這兩個奇才,不由更為看重,當下更是有意大力提拔。

另一邊,卻說這童貫,老奸巨猾,竟有意獨吞燕雲,自立為王,正勸服郭藥師等人投靠。郭藥師卻是心想劉舜仁頗有計謀,或許會趁機率兵來襲,到時候他便趁亂劫了童貫,以來月兌身。張令徽、甄五臣皆收到郭藥師的眼色,表面答應,暗里卻等候時機。

驀然,帳外有人急來稟報,說山下殺聲大震,疑有緊急戰況。童貫一听,心頭一顫,頓時面色劇變,正是不知所措時。郭藥師眼迸精光,大喝一聲,忽然發作,猛地撲向身後的陳成峰。陳成峰一時也被嚇得慌張,反應過來時,郭藥師已然撲到,肥胖的身子本就遲鈍,被郭藥師一拳打翻在地,趁機奪了其刀刃。與此同時,張令徽與甄五臣也合力擒住吳立,張令徽搶了大刀,甄五臣模出了一把匕首,吳立拼死反抗,張令徽凶性大作,手起刀落便砍破了他的頭顱,血液、腦漿灑滿一地。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蠻匪最新章節 | 蠻匪全文閱讀 | 蠻匪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