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匪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保義威震平陽山(上)

作者 ︰ 坐井觀天的青蛙

宋軍大多將士已生畏意,暗有撤去之心,所幸軍中還有徐慶兄弟那些悍勇血性之將,為首當沖,以震軍心。且看,徐、霍兩人一路突殺,赫然被數員遼將抵住,四周遼兵撲上,圍在垓心。徐、霍兩人奮力搏之,浴血奮戰,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反把那數個遼將殺死,爭先殺開一個破口。這時,吉青率兵趕上,眼見徐、霍還欲突殺,恐兩人力竭,連忙喝道︰「二哥!!四弟!!莫要戀戰,這些遼人兵士、百姓實在太多了!!」

徐、霍兩人听了,如似心有靈犀,迂回轉後並馬突破。遼人截殺不住,吉青迅疾過來接應,左右開弓,連射死兩員遼將。徐、霍飛突入陣,一眾兵士無不敬服。兩人直到陣里中央,霍銳坐下馬匹慘鳴一聲,猝地墜倒。霍銳反應卻快,迅疾飛身躍起,落地後急往看望,見坐騎已死,大目有淚,仰天嘶吼,立即又紅著眼向一將士喝道︰「把你坐騎與我!!我誓要與這些遼人拼個玉石俱焚不可!!」

與此同時,在後軍的徐天一忽听人來報,言東、南二處營地已都失守,遼人從後掩殺,死傷大半,此時東門遼兵正往北門殺去,南門遼兵則望西門這處殺來!

徐天一一听,頓時打個寒戰,四周將士急忙勸退。徐天一正是猶豫,听到東門那處方向已傳來殺聲,頓時心頭一狠,又想自己屢屢不听徐慶所勸,以致大禍,若是老菩薩得知,那定是必死無疑!

想到此,徐天一急喝叫道︰「讓徐慶那些蠻匪為我等斷後,莫要張揚,徐徐撤去!」

徐天一話音一落,那些將士都以為妙,紛紛應和。徐天一速引七八個將士,引著後部精兵先撤。隨即各員將士也紛紛引兵後退。

這時,前頭稍後廝殺的宋兵發覺後軍漸漸在退,頓時嚇得各個驚慌不已,嘶聲亂叫。其中一將听得,氣得怒發沖冠,猛砸頭盔,扯聲喝道︰「徐天一你這無恥狗賊,我殺了你!!!」

卻不曾想這憤恨至極,揚言要殺徐天一的將士,竟就是他的師弟吳波。且說這吳波自從與徐天一翻臉後,徐天一把他降為小隊長,想等著戰事結束後,再來算賬。吳波心知徐天一對自己起了殺意,對他亦是心灰意冷。鄧雲那些兄弟也擔心吳波遭到報復,曾來尋幾番,吳波卻都避而不見。後來,鄧雲也看出他的為難,不再尋找。

這些日子,吳波都是寢食難安,並非怕徐天一報復,而是不想再過這違心的日子,想暗尋一條出路。後來徐慶來投童貫,吳波對他卻是極為了解,知他必是有計,便欲暗中相助,也是下定決心,但有機會還不如與這些熱血義氣的好漢共創一番大業!

且說此下吳波見徐天一竟不發號令,暗自先撤,哪里看不出他的無恥、歹心,恨不得把他碎尸萬段!!

吳波喝畢,忽听得東門處又傳來喊殺聲,頓時面色大變,急飛馬舞刀突前,見得前軍吉青,連忙喝道︰「快快撤去!!遼兵從東門繞過殺來,徐天一那惡賊早就逃了!!」

吉青一听,嚇得心驚肉跳,急回頭望去,見是吳波,忙喝道︰「我那兩個兄弟又突入前陣,怕是報說不及。你先引兵撤去,我趕!」

吉青話完,吳波卻早躍馬沖起,突飛沖向前陣。卻說適才霍銳換了馬,徐慶也歇息完畢,兄弟兩人又是開始出陣突殺。前軍軍士無不大受鼓舞,漸漸有抵住遼軍攻勢憚勢。

西門城上統將越看越是心急,這時卻又見宋軍陣內一將飛馬橫刀殺出,又是殺得亂軍如波開浪裂,迅疾殺到月復心,與那兩員宋將的那支小隊會合,氣得面紅耳赤,怒喝不斷。

說時遲那時快,電光火石之間。本在廝殺的徐、霍二人,忽听背後一聲喝響,急轉回隊伍之內,定眼看時,正見吳波滿臉急色,疾言厲色喝,報說時下險境。霍銳一听,頓時氣得鋼齒咬碎,扯聲喝道︰「好哇!!徐天一這回我不殺你,誓不為人!!!」

徐慶也是面色黑沉,雙眼盡是殺意,卻又把眼色投向吳波。吳波面色如霜,冷哼而道︰「哼!此人作惡多端!!從今日起,我跟他恩斷義絕,有我無他!!」

徐慶聞言,面色一凝,速喝令吳、霍兩人引兵先撤,不等兩人回答,徐慶即沖出隊前殺起。吳、霍兩人也不怠慢,急引兵迂回殺後。此下西門城上統將也見得東門援兵來殺,連忙喝令城上鼓手催軍大進。

另一邊,北門營地,四處火光沖天,潘伯听說東、南兩處營地皆破,西門兵馬亦撤,已知大勢已去,急忙下令撤軍。遼兵掩殺撲上,其殘部剎時被殺得潰散。潘伯拼死作戰,引千余兵士突破重圍。

漸漸地已是黎明時候,天色發白,不久旭日初升,陽光普照之處,燕京城下尸橫遍野,血流成河,慘烈無比。潘伯一路引兵逃竄,遼軍諸將緊追不放,眼看快被追上。潘伯悲憤至極,渾身上下血跡斑斑,嘶聲叫道︰「我已無臉去見太尉大人,只願戰死沙場,不負這身上鎧甲!」

潘伯喝畢,轉馬提刀就欲與遼人搏命,其麾下精兵皆都血性之輩,皆喝願共生死。背後追來遼將見狀,無不大喜,喝令麾下部署殺上。

就在此時,一彪人馬斜刺里飛突殺來,為首三將各舞兵器,飛馬突進,剎時突入遼陣,殺得一片大亂。潘伯定眼一望,見是徐慶等將,頓時心頭大喜,引兵撲上接應。混殺一陣,徐慶、霍銳、吳波皆斬得數員遼將,吉青亦率兵殺上,截斷遼軍,幾員遼將看勢頭不妙,速引兵馬逃去。

不一時,後方又是連陣喊殺聲起,卻是遼將大部兵馬殺上,更兼從三路大進。徐慶見了,急趕到潘伯那處,見其遍體鱗傷,面色先是一變。那潘伯卻是面容悲切,吶吶而道︰「恨不听小兄弟昨夜所言,故得此番慘敗,害了不知多少無辜性命,實乃無臉見人。」

徐慶听潘伯氣息越來越弱,不禁連連變色,忙道︰「將軍莫要多說,後方山林可以據守,且往逃去一避!」

潘伯听了,長嘆一聲,又望了四周將士,默默頷首應道︰「依你罷。」

于是徐慶急發號令,兩軍合于一部,約是三千余人,望後面山林趕去。待這部殘軍剛到山腰,卻見幾隊人馬趕來,都是昨夜逃去的兵卒,見得潘伯的旗令,趕來投奔。此下潘伯面色更是蒼白,氣息越來越弱,教諸軍但听徐慶號令。徐慶見狀,急將潘伯安置一處,又教吉、霍、吳三將速整兵馬。須臾,听一將雙眼通紅,趕來傳說潘伯召見。徐慶面色一凝,隨即快步趕去。

待徐慶趕到,潘伯卻把人都叫去,背靠這一棵老樹,低聲而道︰「小兄弟…你來了…我命不久矣…有些話想與你吩咐…」

徐慶聞言,忙道︰「將軍有何吩咐,盡管說來,末將定盡力而為。」

「誒…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我本一介下士投國無門…卻又得罪小人…若非巧遇太尉大人…被他所救…恐早就拋尸荒野。

君以國士之禮相待…我自當以國士報之…恨不能為其建立大業…死不瞑目…」潘伯說到這里,喘了一口大氣,雙眼猛地瞪大,里面盡是血絲,緊緊抓住徐慶臂膀,語速忽然加快道︰「小兄弟你年紀輕輕,卻是文武雙全,見識過人,我兵戎一生,見如你這般奇才,卻不出十人。眼下遼人大軍已然殺至,你尚有大好前途,不必為我這將死之人,白費性命。你速整殘軍,待我透過起來,為你等引開遼人,你便趁機逃命去罷!!」

徐慶听了,不禁心頭一震,心里對潘伯的怨氣剎時蕩然無存,急忙說道︰「將軍莫要輕生,我等且死守此處,童太尉若是得知,必會引兵來援!!」

潘伯聞言,似乎血氣上涌,滿臉通紅,‘哇’的一聲,便是吐血而出,就在不遠處等候的將士見狀紛紛趕來,各個神色淒切,悲吼淚下。再去細看時,發覺潘伯已然昏死過去,幸好尚有氣息。

就在此時,吉青慌忙趕來,疾言厲色喝道︰「遼人正在山下整軍,怕不久便要大舉攻山!!」

徐慶聞言面色一震,其身旁一眾將士似乎都記著潘伯適才的軍令,各個都齊聲大喝,說願听徐慶吩咐。徐慶急令數員將士引兵速做防備,然後便翻身上馬,趕到一處高地,望著山下光景,還有四周地勢。須臾,徐慶心中已有思量,再又教吉青在一要處布下弓弩手,教霍銳引一軍在後方山林埋伏。吩咐畢,徐慶即引數十輕騎,兼之吳波一同縱馬下山。

話說蕭干听聞潘伯被一彪人馬救下,上了平陽山去躲避,立馬親自引兵趕來。待他趕到時,山下已圍滿了近萬兵卒。卻說這平陽山,地勢極高,兼之險峻難行,可從北邊大道而上,但要翻過山的另一邊,卻是難于登天。蕭干一把勒住馬匹,眺眼望去,須大笑,與諸將謂道︰「此番這潘伯可謂是虎落平陽,插翅難飛也!!其軍若想突破,只可走這大道而下,你等速速整軍,挖以土坑深溝,再調以精兵,準備殺上山去!!」

蕭干號令一落,諸將紛紛領命,各去整備。不一時,上山精兵部隊已然整齊,約有三千余人。蕭干想潘伯的隊伍都是些殘兵敗將不足為慮,三千精兵搓搓有余,正欲發令攻山。陡然,高處一陣風塵卷起,馬鳴嘶嘯,蕭干以為那潘伯欲要引兵強突,連忙令諸軍準備應戰。約是半柱香後,山坡上見得一隊騎兵,為首一將,只有繯甲紅袍,手挺獅頭金槍,只有二十出頭,張口正喝。

「遼賊,要想上山,先問過我手上金槍許與不許!!?」

這喝喊,聲若轟雷,不少遼將很快認出,驚呼連連,一將忙在蕭干耳邊嘀咕幾聲。蕭干這才記起數日前,正是此人壞了自己的計策,而且還連殺了自己麾下七、八員驍將!

蕭干念頭一轉,忙與身邊諸將說道︰「此少年非泛泛之輩,不必與他糾纏,可令大軍一舉撲上!!」

蕭干令畢,諸將明悟,紛紛趕前。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蠻匪最新章節 | 蠻匪全文閱讀 | 蠻匪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