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外戚 第二百八一章 秦旭說因由,李傕斷後路

作者 ︰ 維傷

在曹**一片「誠心」之下,袁紹「感激涕零」不已,將打算令青州折損一臂而對秦旭制造人為事件的消息透露給了曹**,可把曹**膈應的不輕.

本來按照戰前三人的謀劃,秦旭在率領曹**所借的西涼降兵在長安城東以為疑兵,在長安西門火起之後,便撤回潼關據守以抗料定必然東逃的李傕郭汜敗兵,再同到時救出天子朝臣的曹**袁紹等所率大軍前後夾擊,定然可以畢全功于一役。

這是一個好計策,即便是李傕郭汜看破了秦旭等人的算計,在見長安事已不可為的情況下,與其費死力北上並州借道匈奴,亦或是南下漢中以求蜀地,都不如攻襲阻力相對來說最為薄弱的潼關容易。畢竟潼關新陷不久,除了降了秦旭的樊稠所率三千部曲之外,尚有萬余被顏良兵勢強行壓制的西涼輔兵,倘若亂起,或可輕易而破。況且只要過了潼關經武關而入宛城,同西涼軍另一大將張繡合軍,依武關之利,便可據山川之險而守弘農,控南陽之地而東攝兗州,威壓新野而南壓荊州,這樣的話,西涼軍所面對本是一盤死棋的局面也就活了。

因此,在長安攻破二賊必然東奔之際,如何成功的防衛潼關,便成了重中之重。

可就在這個關鍵時候,袁紹竟然說他已在來時密令顏良到時候不開關門,放任西涼十余萬鐵騎對上僅僅有一萬余西涼降兵的秦旭,雖然曾經被「欺負」慘了的曹**也恨不得秦某人早死早超生,但這件事情上卻是讓曹**見識了袁紹的「謀略」。好歹也得在成功襲破李傕郭汜二賊之後,再尋個由頭「做事」,讓呂布對秦旭之死有口難言才能算是妙計啊!這般直接拒絕秦旭大軍入關,將之放在十倍于己的騎兵面前送死,這樣傻子都看的出來是算計秦旭的計策,還將他曹**給拉進了局中,不是典型的坑那啥,損人不利己麼。

不過好在袁紹也算是及時的認識到了若是私縱了二賊的嚴重「後果」,急急欲派人快馬去告知顏良計劃取消,曹**也只能希望在這個時候,恨極了秦旭的顏良不會私心作祟,搞出什麼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把戲吧。否則,倘若秦旭戰死,二賊逃月兌,惹得青州呂布怒發,這好容易才等來了些穩定之機會的大漢,說不得又要再陷戰火了。

「秦將軍,西門火起,城中已亂!想必主公同袁冀州已然得手,眼下我等距離長安已不到三里,是否準備回軍潼關以應來敵?」長安城中殺聲震天,秦旭等人在數里之外依然可以听得清楚。而見秦旭在這個時候尚且沒有要回軍的意思,被曹**委以暫時听命秦旭的徐晃,臉上閃過幾分喜悅同傷感混雜的神色,至于秦旭馬前問道。

「公明以為我等還能回的去麼?」秦旭笑的古怪,說道︰「潼關現在的守將顏良,怕是早就得了那袁紹的密令,要致秦某于死地呢!」

「這……怎麼可能?袁冀州謙謙君子,看來乃是溫厚之人,此番秦將軍舍身為餌,助袁公同曹公共破長安,又怎麼會……?」袁紹的表面功夫一向不錯,至少那副禮賢下士的姿態,給徐晃的觀感就相當不錯。听了秦旭所言,徐晃下意識的就反駁說道。

「有什麼不可能的?冀州同青州之間,雖然明面上互不相犯,但私下早已成不死不休之勢,想必公明也知,昨天在曹將軍帥帳之內,那袁紹也好,顏良也罷,可是恨不得殺了秦某呢。眼下這麼好的機會,只需隨便找個借口,使得潼關大門不開,就可將我等連同這一萬余西涼降兵,置于十余萬西涼鐵騎面前,瞬間可成齏粉。戰場之上,本就生死由天,如果既能報了私仇,又能不沾因果,倘若我是袁紹,必然也會這麼去作!」秦旭笑意不減,可說出來的話中寒意,卻是讓徐晃臉上都掛上一幅凝重之色。

「袁公應該沒有這麼下作吧?」徐晃皺眉思慮了良久,看了眼身後一萬西涼降軍,語氣不太自信的說道︰「況且曹公在側,倘若得知此事,必然會勸袁公以大局為重。而且,我等若是不回潼關據守,倘潼關有失,那秦將軍你……」

「多謝公明為秦某著想!」秦旭笑道︰「顏良的一萬騎兵雖然在此前搶佔潼關之時被射傷了不少馬匹,但只要不貪功冒進,不給只是強行壓制住而尚未心服的潼關那些西涼輔兵機會,守住潼關還是綽綽有余的。那李傕郭汜等人率眾雖多,但多是騎兵,根本不可能隨身攜帶攻城器械,這潼關當初曹將軍苦攻了一月尚且未下,若無蕭牆之禍,必然可以阻二賊東進!而且潼關距離長安僅三十里距離,就算生亂,長安追兵瞬息可至,只要那顏良不是傻子,就不用我等回去添亂!」秦旭笑著安慰徐晃說道︰「長安城中賊兵加起來有近二十萬,僅戰兵就有十余萬,倘若要東逃,必然能騰出足夠的時間來安排他事,這段時間,也是我等有可為之時。徐將軍,孟德公將你等托付秦某,眼下可敢同秦某去做一件大事?」

「唔?」見秦旭這般自信的模樣,連帶著本因為秦旭的話道出的局勢而心中沉重的徐晃也自一愣,略頓了頓,眼神復雜的看著秦旭,重重的點了點頭,鄭重的抱拳說道︰「只要不違背主公前令,秦將軍但有所命,晃定然效死!」

「公明無須如此鄭重,此事其實容易的很,而且倘若功成,說不得曹將軍還會給公明一個此戰首功呢!」秦旭笑**的回了徐晃一句,像是不經意間想起了什麼似的,說道︰「對了,不知道公明在長安時,可曾識得天子之面?」

「這……」徐晃當真搞不懂秦旭葫蘆里賣的什麼藥,但還是回答說道︰「晃曾隨大帥參拜過陛下,因陛下當時對楊將軍有親厚之意,所以晃曾經有幸面覲過天顏。」

「那便好辦了!傳令,全軍熄滅火把,回軍潼關兩側山下準備設伏。這潼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半中僅容只馬,西側雖緩,但也不通馬匹,西涼軍若來,必會于山下扎營,棄馬步攻,並佐以蕭牆內亂之策,而此正是我等覓機行大事之時!」秦旭面色一肅,吩咐說道︰「公明,你且帶一千人馬去潼關,誆言我軍被追擊之事,試探下顏良的反應。倘若其開關相迎,便以此計告之,倘若有所遲疑,或巧言托詞,便不必去理他,速至山左同秦某于樊將軍等會和!死貓,那顏良曾經見過你,此番你隨公明同去!」

「諾!」雖然不明白秦旭既然已經「懷疑」到了袁紹頭上,認定其必然已經安排好了顏良之事,卻還要行如此之事。而且秦旭話里竟然還牽扯上了天子,更是徐晃有些難以理解。曹**同袁紹不是去救援天子了麼?怎麼秦旭還會如此問?但剛剛話已說出,而且徐晃也自認這事不過是秦旭自保之道,並不同曹**的軍令違背,當即也答應了下來。

十余萬人欲要撤出一座城池,沒有個把時辰是完事不了的。更何況自長安城西門處還有越來越多的涌進來的敵兵攻勢越來越猛,李傕郭汜自知不可能將這近二十萬人全部帶出,但為了不至于用以斷後的西涼兵士氣潰散之際,給了四家聯軍可乘之機,在見天子同朝臣已然被自家親信李蒙和郭汜麾下楊定裹挾而至,事急之下,索姓一面命郭汜帶大軍護兩人驅天子及眾臣快速出城集結向東,意在挾騎兵之威沖破率西涼降軍以作疑兵而在東的秦旭本陣,一面帶本部固守東門兩側,並且親登城牆督戰。

不得不說,李傕的智計雖然被漢末這些名臣神將們的光芒掩蓋的黯淡無光,也曾經做過不少讓人啼笑皆非的謀算,諸如白白送掉了長安西門之事,但好歹也是被人稱作「孫堅不如」的人物,這一舉動,倒是也使得因為長安城破而導致低落異常的士氣略有回升,倒是果真一時阻住了四家聯軍涌入長安城的攻勢,只須防有奇兵自南北兩處繞城而擊,足可騰出足夠的時間,從容撤離長安。

「主公,李將軍同您已生不睦,此番卻又親自為您斷後,其中用意究竟會不會……」李傕的這個舉動,不單單是郭汜,甚至連郭汜心月復,此番被安排去做那擄掠公卿之事的楊定,也對李傕突然變得「仗義」的舉動頗為不解。

「慎言!你且記住,稚然同某之間,縱有嫌隙,也不過是兄弟之爭,在臨大事之上,卻還是足可托付的!」郭汜聞听楊定所言,眼眸中也閃過幾分猶疑之色,但隨即說道︰「眼下天子、公卿皆在我等之手,必然引得拿曹**袁紹等人來襲,便是那領降軍為疑兵的秦旭小兒,據說也不是個善茬,雖然兵少又多是我軍新降之人,但曾經也有憑借降兵擊潰曹孟德數萬大軍的先事在,我等務需慎之又慎!絲毫馬虎大意不得!唔,再有听說那顏良乃是袁紹麾下第一的猛將,又有大軍在握,如此戰時想必防衛愈緊,便是我等有取關別路,但恐怕輕易數十人也奈何不了他……」

「主公且放安心!依末將看,有數十人足夠了!潼關所在不啻天險,想那樊稠鎮守一年,也未曾有察覺。那顏良初次把持如此易守難攻之雄關,就算是再謹慎,短時間內也不會察覺到竟有別路直通潼關之上,數十人雖少,但有被強制在潼關內的我軍輔兵做為內應,不須其他,只要能制出些亂子,只十息間,便可打開潼關西側之門,到時里應外合之下,縱使那顏良有萬夫不當之勇,也難逃亂戧之危。」楊定見郭汜不欲在李傕斷後之事上多做言論,也知趣的不再言說,在听得郭汜問及潼關之事,楊定信誓旦旦的說道。

……(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呂氏外戚最新章節 | 呂氏外戚全文閱讀 | 呂氏外戚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