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巾張狂 第12節張狂屯民戶

作者 ︰ 艾葉客

對于這次由鮑鴻率領的倉促出擊,朝中的有識之士,譬如盧植、朱雋、袁紹、曹操等,都並不看好。只是「十常侍」不斷在天子面前,催促大將軍何進出兵平叛。何進這才不得已之下,讓鮑鴻在準備不足的形勢下,勉強出兵。

至于陶謙的「升遷」任命,這位的「老頑童」性子,可是得罪過前太尉張溫的。1張溫雖然對此置之一笑,但是在朝廷討論徐州刺史的接任人選時,他夸贊陶謙一句「勇于任事」,還是可以的。

至于陶謙到底有沒有能力擺平徐州黃巾軍,反正在沒有哪個官吏想要搶這個燙手的差事前,大家都會認可陶謙的能力。

然後,對太行軍依然無法放心的漢室朝廷,在戰略上,也做好了面對太行軍突然南下的準備。滿朝文武百官,多是心機敏捷之輩,自然不會將自身的安危,寄托在一伙黃巾余孽的安分守己上。

具體來說,朝廷一方面任命,已經成功擊退韓遂、馬騰所率領西涼叛軍又一次進攻的前將軍董卓,出任並州牧,兼河東太守,防備勢態詭異的白波谷太平道。另一方面,將原並州刺史丁原,改任騎都尉,率領本部人馬,屯兵司隸河內郡,以防備太行軍南下。

同時,第二批一千萬錢,二萬斛雜糧的救濟,也隨著董卓和丁原二人的新任命,被發往美稷縣城。

覺察到朝廷這些舉動含義的程昱,立刻蘀張狂上表,自請為「使匈奴中郎將」,同時訴說鮮卑近來頗有異動,請求朝廷讓「度遼將軍」與太行軍聯手,共同壓制鮮卑人。

當然。前面所說的,其實都是廢話。漢室朝廷是絕對不可能,就這麼輕易的將秩二千石的將軍官位,授給出身黃巾的人。所以,在表章的最後,程昱很是輕描淡寫的附上一句︰

「收流民二十余萬。饑寒交迫,唯待天恩。」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

——我手上可是有二十萬流民,朝廷要是不解決他們的生存問題,他們可是隨時可以發動起義的!

表章送出去以後,張狂就當做沒有這回事情,該干什麼干什麼去了。漢室朝廷的動作,對張狂目前的處境,影響不大。

本來。張狂到並州來,是抱著撈一把就走的態度,並沒有想到,太行軍一系列的作戰結果,最後居然會如此輝煌。

在安定了匈奴故地,降服了近鄰宴荔游之後,張狂猛然間發現,在他手上。居然擁有了一塊,足以成為未來霸業資本的沃土?

五原、朔方兩個郡。原本是在大漢武皇帝手中經營起來的邊郡。這塊土地,後世被稱為河套地區,向來是以「塞上江南」而聞名全國。

張狂依稀記得,幾百年以後,在北宋初年,有一個民族。正是依靠著河套地區和黃河上游的寧夏平原,建立了一個有資格抗衡北宋和遼國的國度。那個被稱為西夏的國度,好像是是直到蒙古鐵木真時期,才被蠻族給消滅了。

有了手上的這塊地盤,在未來兩年里。張狂大可不必冒著與天下群雄爭鋒的風險,跑到中原去搶一塊地盤。只要將河套平原開發出來,然後伺機奪取被公認為苦寒之地的並州,太行軍就自動擁有了極佳的兵源地、糧源地和馬源地。

一旦完全佔據並州,張狂的勢力,就會向著唐朝開國的勢態演蘀。只要張狂能夠穩扎穩打,當中原群雄在連年征戰中,耗盡了手中的財富和兵力,張狂就可以乘群雄疲敝之際,揮師東進或者南下,一舉奠定制霸天下的戰略格局!

當然,飯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無暇理會紛亂的漢室朝政,張狂最近的事情,已經足夠繁忙了。

在從宴荔游的地盤返回之後,張狂首先出席了一次立碑奠基儀式。

這次立碑,是太行軍歷史上的第一次。為了表示鄭重,不但張狂親自參與,還從軍中抽調了部分有功人員,一齊出席。

這塊紀念碑,是為了記載,數月之前,戰死在當地的肖大嘴等七位勇士。

肖大嘴一行八人,面對突然出現的匈奴騎兵,勇敢面對,以命相搏。除了被派出去報告敵情的賈立一人,其余七人統統當場戰死在,美稷縣城以南十里處。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事後去收斂七人尸體的人,發現這七位勇士,身上所有的傷口,都是出現在身體的正面。沒有哪怕一道傷口,是在背後的。

這個小小的細節充分說明,肖大嘴一行人,一直戰斗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即使以典韋的好勝,關羽的驕傲,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都心甘情願來到七人的遺體旁,行禮致敬。

在舉行完紀念碑的奠基儀式,提升了軍中戰士的榮譽感之後,張狂又馬不停蹄,奔向南方,迎接第三批從白波谷送過來的流民。

由于有了前兩次的經驗,又有了漢室朝廷提供的部分錢糧,這一次流民的遷移死亡率,被壓制在百分之十以下,算是一個小小的奇跡。

而隨同這些流民一齊北上的,還有太行軍從並州太原郡的豪強那里,購買的三萬斛粗糧。不得不說,張狂若是想要將被廢棄了近十年的朔方、五原兩郡恢復生產,需要的錢糧,堪稱一個天文數字。若是沒有張寶提供的黃巾軍藏寶支持,張狂的這個設想,只能是空中樓閣。

更令張狂驚喜的事情是,他居然在這一批北上的人員中,發現了一個早就在尋找的人才。

此人身高八尺有余,雙臂粗壯,從肩膀到腳跟,呈現出明顯的倒三角體型。雖然年紀不過十八歲,可是單從神態體貌來看,張狂怎麼都覺得,這位小將,至少有二十多歲。

「足下便是河東徐晃、徐公明?」

不等對方見禮,張狂幾步上前。一把扶住對方的雙手,阻止了他的下拜。

不過,此人是個守禮的典範,即使雙手被張狂握住,身體依然做出了行禮的勢。

「河東楊縣徐晃,拜見校尉!」

徐晃的聲線。有些嘶啞,像是正處于變音期,算是符合了作為十八歲少年的特征。張狂特地多看了徐晃身邊擺著的大斧一眼,最終確認,眼前這位,的的確確就是,被列入曹操麾下「五子良將」中的那位徐公明。

說起張狂對徐晃的尋覓,簡直可以編出一出戲劇來。

張狂對徐晃的記憶,是從《三國演義》里獲得的。除了知道「徐晃、徐公明」這個名字以外。張狂對他的身世、籍貫等細節,都記不大清楚,只是依稀記得,徐晃出場的時候,是在楊奉手下混的。

根據這個記憶,張狂一听說楊奉之名,立刻就派人去楊奉的部眾里打听,是不是有一個少年。叫做徐晃。

當然,這些打听。最終毫無所獲。

心有不甘的張狂,接下來又派人到韓暹和宋果部下去打听。結果當然是一無所獲。不死心的張狂,在派遣到白波谷去的使者時,都要叮囑一句,順便打听一下徐晃的消息。

不說張狂對徐晃的打听沒有結果,卻說身為並州太平道首領的郭太。在听說張狂一直在打听一個叫做「徐晃」的人,立刻對這個名字關注起來。

平時對張狂的行動異常關心的郭太,當然知道,張狂向來被認為有識人之能。于是,郭太居然據此下令。調查並州太平道道眾中,有沒有一個叫做「徐晃」的人。

結果,被張狂多處打听,依然尋之不得的徐晃,卻被郭太輕輕松松的找到了。畢竟,徐晃的故鄉——河東楊縣,就在白波谷附近。而徐晃年紀輕輕,就以勇武出眾,出任了楊縣縣兵中的小吏,也算是當地的一個知名人士。

然後接下來,徐晃就被郭太親自收為弟子,算是劫了張狂的胡。

張狂後來听說了這個消息,差點兒沒氣的吐血。從此以後,張狂就再也不敢大張旗鼓的,去尋找那些還沒有露頭的三國猛將了,以免為他人作嫁衣裳。

不過,徐晃本身就是出生在太平道的信徒家中,即使被郭太收為弟子,與張狂總還算得上是一路人。所以,在得知了徐晃目前的情形之後,張狂也就將這件事情輕輕放下。

然而,世事總是這樣,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張狂本來已經對徐晃暫時放下,不做他想。結果,郭太反而主動的將徐晃,給張狂送上門來了。

徐晃這次,是作為白波谷護衛隊頭領,擔任著保護流民一路上的安全,減少人員損失的任務而來的。當張狂發現自己與徐晃之間,居然還有這樣的親密接觸機會,心中可是暗暗做喜了好一陣。

雖然太行軍現在與白波谷之間,還是親密盟友的關系,張狂也不好當面挖角。但是,世事難料,也許以後什麼時候,張狂就會有機會,招募徐晃了呢?

所以,基礎先要打好,未來的招募工作才會好做。君不見,《三國演義》里記載,劉備是如何在公孫瓚手下招募趙雲、趙子龍的?

等到接受了這一批,數量達到三千人的流民,又給徐晃留下了足夠熱情的印象,張狂簡單的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又馬不停蹄的帶著親衛隊向東出發,來到美稷城東三十里處,迎接另一波隊伍。

這一波隊伍,不是別人,正是太行軍的工匠和輜重隊。(未完待續……)

ps︰ps︰1《三國志.吳書》記載︰

會西羌寇邊,皇甫嵩為征西將軍,表請武將。召拜謙揚武都尉,與嵩征羌,大破之。後邊章、韓遂為亂,司空張溫餃命征討;又請謙為參軍事,接遇甚厚,而謙輕其行事,心懷不服。

及軍罷還,百寮高會,溫屬謙行酒,謙眾辱溫。溫怒,徙謙於邊。或說溫曰︰「陶恭祖本以材略見重於公,一朝以醉飲過失,不蒙容貸,遠棄不毛,厚德不終,四方人士安所歸望!不如釋憾除恨,克復初分,於以遠聞德美。」溫然其言,乃追還謙。

謙至,或又謂謙曰︰「足下輕辱三公,罪自己作,今蒙釋宥,德莫厚矣;宜降志卑辭以謝之。」謙曰︰「諾。」又謂溫曰︰「陶恭祖今深自罪責,思在變革。謝天子禮畢,必詣公門。公宜見之,以慰其意。」

時溫于宮門見謙,謙仰曰︰「謙自謝朝廷,豈為公邪?」溫曰︰「恭祖痴病尚未除邪?」遂為之置酒,待之如初。

看到這些記載,感覺陶謙得了中二病似的,居然公然辱罵上司。這也太古怪了些。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黃巾張狂最新章節 | 黃巾張狂全文閱讀 | 黃巾張狂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