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 第216章變法(二)

作者 ︰ 未知

三天三夜的時間,經過諸多的思考、辯駁、分析、推演,軍戶制度終于定稿了。此時的軍戶制度,不再是放在紙張上,而是切實可行的制度。在見識到了在座大宋精英智慧的同時,趙樸也見識到了他們的懶惰。

人是有惰性的,在大宋這個花花世界,惰性更是厲害。

這些士大夫,這些大宋精英們,早已經是腦袋發繡了,懶得思考民生問題,軍事問題,于是他們是廢五渣。可是在逼迫之下,在趙樸精神折磨之下,這些精英們終于展現出了驚人的才華。

趙樸也不由得感嘆︰人怕逼,馬怕騎,不逼不騎,就難以爆發出威力來。

全是一群驢,不用鞭抽打,就不前進。

醉臥美人膝,醒掌殺人權。真小人不可以一日無錢,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在後*宮,是後妃們繞著皇帝轉;在朝堂,是大臣們繞著皇帝轉。在這個時代,他就是太陽,小了說是後*宮女人們繞著他轉,說大了十滿朝武繞著他轉。

只要他這個太陽,有黑,這些行星就發抖;

只要是他個太陽,有日耀,這些行星就恐懼。

權利,果然是迷人的海L,吸食的時間長了,就有些難以自拔,想要戒掉是不可能了。可能會因之顛覆,不過那也是以後的事情了,至少現在很舒服。

…………

三天三夜,軍戶制終于最終定稿了。

這些大宋精英們,有些筋疲力盡的感覺,這不是身體累,而是心累。

在大宋,變法的事情,在仁宗皇帝之後,就經常玩。在仁宗時代,有範仲淹變法;在神宗時代,有王安石變法;在哲宗時代,有章惇變法;在徽宗時代,有蔡京變法。變法與反對變法,似乎是朝堂的主旋律。

而變法的內容,有的側重于吏治,有的側重于理財,有的側重于爭權。

但不論是那種變法,都是經過多方討論,朝堂上爭執不斷,御史言官之間,對罵不斷,不爭吵上幾個月,對罵上幾個月,根本定不了稿,根本不會實行。

而這位聖上,簡簡單單三天就定稿了。

用聖上的話說︰半年後,可能是三個月後,金軍就要南下了,那時又要大戰,又要拼殺,那里有時間磨蹭,速戰速決為妙。于是,吃喝睡皆是在行宮里,不搞定不下班,不搞定不回家,行政效率大為提高。

三天的時間,終于搞定了,一切結束了。

…………

三天的時間,讓汪伯彥有些憔悴。

「在大宋,變法從來沒有成功過,但是我們必須變法,因為金軍兵臨城下了!「

「變法派,多數是奸黨,今天奸黨就在這里成立了!」

「範仲淹變法以吏治為主,王安石變法以理財為主,而我變法以強軍為主。各位卿家要仔細思考這一切,仔細的查找漏洞,仔細的彌補不足,不要著急,千秋之功,或是萬世罪惡,盡在諸公手!」

「君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變法本身就是冒險,就有太多不確定因素。新法必然有弊端,弊端還不少,這需要各位仔細查找,提出反對意見。但是不要為反對而反對,最好找出問題的同時,也找出解決之法!」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各位切莫紙上談兵!」

「變法,本質就是簡法,將法令條款變得簡單,因為簡單了,間環節較少了,漏洞減少了,坑民害民行為也減少了。」

…………

回想著,這一切,汪伯彥也在揣測著當今皇帝的性格秉性。

徽宗皇帝喜歡奢華,生活極為奢靡,先是花石綱,又是修建兌岳;而當今聖上,生活極為簡樸,甚至是簡陋,衣著簡單,食物也就那幾樣。

徽宗皇帝為人風流,花邊新聞不斷,更是與李師師糾纏不清,弄得天下皆知;而陛下為人死板,對于美色沒有太多的需求,這些日也僅僅是王舞月一人相伴而已。

徽宗皇帝不喜歡政務,總是將政務,交給手下大臣,結果是形成權臣,引來蔡京專權;而當今陛下也不喜歡政務,也是將政務交給大臣,但是在一些大事上卻是從來不糊涂。

宋朝,那些變法的皇帝,往往是志大才疏,想著要變法,多數听從大臣,將權力下放給範仲淹、王安石、蔡京等人,自身卻是很少關心變法的具體事務。而當今聖上,卻是親自實行,對于變法的各個細節,可行性,具體的操作,都是詳細了解。

以往變法時,權力多是集于某個臣,以臣為先導,實行變法;而今,卻是聖上為先導,各個臣為輔助,實行變法。

以往變法,往往是容不得一絲的反對,只要是反對就打擊,典型的黨同伐異;可是當今聖上卻是鼓勵提出反對意見,並不斷修改新法。

而聖上更是說,變法最忌諱蒙蔽,下官蒙蔽上級,犯了錯誤不要緊,只要改過自新就行;可是變法時,卻是欺瞞上級,蒙蔽上听,卻是罪加一等。

以往,在談及變法時,神宗皇帝總是想要變法,超越漢武帝,唐太宗;可是此次變法,聖上說,變法只是為了活著,只是為了穩住戰線,抵抗住金軍進攻的鋒芒。

「當今官家,簡樸不好奢華,為人質樸不善權謀,不精通政治,為政有些幼稚,然而善于虛心納諫,性格堅毅,為人果決,洞察人心!不善于權謀,不善于帝王權術,然而靠著王道,霸道以壓制群臣…………」

漸漸的,汪伯彥心有了聖上的大致性格。

當今聖上,不懂政治,不然也不會在一些事情上,那樣直白,那樣直接,一點余地也不留;然而他懂人心,懂百姓需要什麼,大臣需要什麼,還懂人心的險惡,總是用名利誘惑著,又鎮之以威,一手軟,一手硬,那管千般陰謀,萬般算計,都是一一破之。

對于這樣的君王,一切陰謀詭計,一切算計斗士多余的,一切蒙蔽手段都是無用的。只有交心,只有讓陛下感到盡忠盡心,即便是犯了錯誤,也有挽回的余地;可若是讓陛下感到不信任,感到蒙蔽,那政治生涯也結束了。

君為臣之綱!

身為臣,不能奢求君王太多,只能是不斷適應君王,上有所求,下有所好,迎合聖上的性格,滿足聖上的要求,這才能讓君王滿意,才能升官。只是一些臣能力不達,未符合君王要求;還有些臣,喜歡蒙蔽君王,獲取好處。

恍然間,一個計劃在汪伯彥心升起……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最新章節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全文閱讀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