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 第217章變法(三)

作者 ︰ 未知

糾結的,不僅僅是汪伯彥一個人,還有其他臣。

趙樸的處事風格,有些讓他們難以接受接受了。變法,應該是在朝堂上提出,然後群臣討論許久之後,才決定,可是趙樸倒是好,一切都省略了。只是七個大臣,外加他一個皇上,三天時間討論,就拍板了。

太獨斷專行了!

只是不滿意又如何,只能是接受。

這是大宋,不是五代十國,不是南北朝時代,不是權臣橫行的時代,沒有那個臣有權力廢除皇帝。可以跟皇帝鬧矛盾,可以陰奉陽違,可以使用各種手段逼迫,可以架空皇帝,但是不能廢掉皇帝。

不管怎麼說,大宋還是大宋,皇帝還是趙樸,這個大前提不變,一切都是枉然。

總之,變法沒有經過朝堂討論,沒有經過民主決策,就這樣實行了。

在趙樸看來,在治世講究民主,講究有事情大家商量,減少失誤;而亂世講究**,講究獨斷專行,較少糾紛。不知道何時該民主,何時該**,絕對是玩亡的料。當然很多獨裁的君主,往往會披著民主的外衣,不是為了欺騙民心,而是為了安慰民心。

宋朝實行民主,讓政治氛圍比較清明,使宋朝政治、經濟、化達到了封建時代的巔峰;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黨派爭斗不短,**問題嚴重,貽誤戰機,「金軍已經渡河,而宋庭議未決!」

趙樸看來,民主是有很多好處,但是在一些關鍵問題上,還是應該**。

比如軍事上,比如在變法上。

在這個科技落後,農耕為主,盲率極高,地區勢力強大的時代,實習精英**,好處極多。明朝的內閣制,清朝的軍機處,就是典型的精英**。

在趙樸看來,朝廷的運轉模式,應該是他提出大致的框架,大致的方向;幾個精英大臣進行詳細規劃,否決一些不合理成分,使之變為切實可行的政策;然後分派任務給各個部門,各個級別的大臣前去執行,並提出修改意見就行了。

正所謂,決定腦袋,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干好本職工作,就是最大的盡忠。而連基本的工作都沒有干好,就去說三道四,就去罵這個,罵那個,顯示自己牛逼無比,不是廢物,就是吃得太多了。

…………

變法就這樣開始了。

用趙樸的話說,偷偷的進村,打槍的不要。

變法的目的,在于強軍,在與抵抗住金軍的入侵。而不在于搞得地動山搖,不在于弄得天下皆知,更不在于借此打擊對手。

只是內閣,書,樞密院幾個機構,聯合的下達了一些命令,變法就開始了。一些御史,一些言官還不知道什麼情況時,變法就執行來。各地的丈量土地,各地的分配土地,修建城堡,對青壯的簡單操練……

各個變法工作有條不絮的開展了。

奸黨的七個大臣,開始在各地變法,重點在襄樊一代,次之在揚州,再次之則是在關一代,再次之則是在開封,這些區域,都是曾經的淪陷區,此時的邊疆區。只是涉及的面積有些寬廣了,因為太寬廣了,問題也不少。

而借著軍情司,趙樸不短的匯集著各處來的消息,不斷的調整著。

在襄樊一帶,有趙樸親自坐鎮,每隔三天五頭,總是要到大街上,在鄉間地頭,親自察看,有些監工的味道。但是也讓他見識到了真實的一面,處理了一些人之後,風聲小了很多。

襄樊地區問題不太大。

而揚州,在之前有有些試點,又有趙鼎、範宗尹坐鎮,問題也不太大。

而在開封、關等地問題不少,在聖旨上,只能是寫道,便宜行事為的是靈活機動,提高適應性。只是靈活的有些過頭了,從各個渠道傳來的信息看,情況十分不妙。有些官員,接機斂財,使軍戶利益嚴重受損;此外加上金軍細作活動,局面極為復雜。

而更讓他擔憂的是,此時宗澤病了,使關等地群龍無首;而張所治軍還湊合,可是民政上卻是漿糊。此時變法,沒有促進關、開封附近穩定,反倒是造成了混亂。只是此刻,開弓沒有回頭箭,想要廢除已經不可能了,退後一步,不僅是萬丈懸崖,更是萬劫不復。

只能是采取補救措施,努力穩定局勢,最後終于穩定住了局勢。

而在變法,出現的各個問題,趁機謀取私利者,趙樸毫不客氣的軍法從事,不是砍頭,就是服苦役。

變法在曲折前進,在摔倒,頑強的前進。

一個月後,軍戶制度總算是進入了正規,問題還是不少,坑民害民行為還是不少,當總算是做到了利大于弊,做到了在百姓容忍範圍內。

宋朝這個龐大的戰爭機器,總算是緩緩的開動了。

…………

一個月後,趙樸再看奸黨成員時,發覺汪伯彥、張俊等人都是明顯的瘦了一圈,或是頭上的白發更多了。

當奸黨也不容易呀!

趙樸覺得有些對不起這些老臣,可能這一個月的折騰,就折壽十年。

只是變法還有繼續,既然對不起,只能繼續對不起了。做壞人,就繼續做到底吧。

這些可憐的奸黨成員,只能是繼續的當著老黃牛,不斷的遭受著剝削。

而這這個過程,一些言官,一些御史坐不住了,開始紛紛指責新法,說軍戶制奪民之利,軍戶制抑制民力等等。看著這些奏章,趙樸也是暗自驚嘆,果然是采飛揚,論據,論證,論點,也得太好了。

果然是好的散!

只是散寫的太好,也不能抵住金軍的刀槍。

對于這些頑固派,趙樸毫不留情打開打擊。

罵人之前,自身要金身不破;自身還有污點,如何指責他人。正所謂,論據、論證上,駁倒敵人,這是一種駁倒方式;而從人品上,道德上,打擊對手,也是一種駁倒方式。

于是,趙樸開始檢查,看這些御史,這些言官,後面是否干淨。一些污點被找出,借著這些污點,,許多的言官紛紛落馬,致仕的致仕,進入監牢的進入監牢,流放的流放。

而有一些言官,真的沒有一絲污點。

清官是值得尊敬的,可能思想守舊,可能政治才能低劣,可能有諸多缺點,但是至少是道德楷模,值得尊敬。借著政建不合,將他們打下深淵,似乎有些缺德,趙樸想要找借口,刷下去,可找不到理由。沒辦法,趙樸只能是親自上陣,只能是舌戰這些頑固派,用嘴巴干到他們。

在連番的論戰後,說服了一些人;而一些依舊頑固,趙樸只能是把他們派遣到武備學堂。

人才總不能浪費,哪怕是頑固派也有利用價值。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最新章節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全文閱讀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