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 第228章幕後黑手

作者 ︰ 未知

看似平靜的襄陽城,隨著一個石的落下,快速的濺起了水花。

當趙樸上朝,坐在那張龍椅上,剛剛坐穩,就受到了大臣們的炮轟。

一個御史走出班列,率先開口道︰「聖上,自靖康之難以來,汴梁被毀,太學、國監也隨之被毀,教衰微,才乃是社稷之不幸。如今暫且安全,不如興建國監,重建太學,大勝治!」

「陛下,我朝以治為本,無則國武以昌,興教化之道,才乃萬古不變真理。如今國事安定,臣懇請重開國監、太學,招募散落士,以昌盛國本!」一個言官也是說道。

「聖上,開設武備學堂,提升武備,此舉大善。然則,武之道,一張一弛,不能偏廢,無則武無以張,無武則則無以盛。武已經開武備學堂,也需要開設太學,國監!」此時,汪伯彥上前道。

其他的官員也紛紛開口,內容無非是要開始重開太學,重開國監。

這個時代,太學和國監是最出名的兩所公立大學,相當于後世的北大清華。

在太學,多是平民階層就學;而國監,多是官二代階層就學。

在大宋的科舉考試,國監和太學高者比例極高。

在朝堂的袞袞大臣,不是太學出身,就是國監出身,或者是有牽連。總之,太學,國監是朝大臣的母校。而清流,也多是來自這兩個地區。

只是一切隨著,金軍的入侵,汴梁的淪陷,覆巢之下無完卵,在汴梁浩劫,國監不存,太學也不存,其收藏的諸多典籍焚毀。在流散逃亡,死亡者眾多。此時再建造國監,在建太學勢在必行。

趙樸心道︰重建不反對,可是要錢呀!

重建,重建,當然需要花錢,而數量還不少。

況且重建也沒有意義。說不準,來年金軍打來,襄陽就城破了,剛剛建造的太學、國監又毀滅了。重建沒有意義,至少在局勢沒有穩定之前,最好不要重建國監、太學。只是這些話注定是不能說出。

一旦說出。就是站在天下士人的對立面,趙樸可沒有獨戰天下的勇氣。

趙樸道︰「重建國監,重建太學勢在必行,準了!」

「多謝陛下!」朝廷大臣立時齊聲喝道。

趙樸有種輕飄飄的感覺,這種時刻太少了。在很多時刻,滿朝大臣,都是站在君王的對立面。專門跟君王打擂台,

只是在輕飄飄過後,趙樸就清醒了過來,滿是警惕,正所謂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當眾多大臣都一直說,皇上聖明時。就是大臣們合力算計君王的時刻。

在很多時刻,君王很好糊弄。

宋徽宗政治才能一般般,屬于廢物渣,結果被朝臣說「黃河清,聖人出」,一口一個聖人,說得迷糊了。還真的以為自己是聖人。可在眾臣心,不過是傻蛋一個,壞名聲你背著,好處我拿著。最後。悲劇的宋徽宗成了亡國君;

崇禎當皇帝時,砍了魏忠賢,東林黨們齊聲高呼聖君出世,而崇禎也真以為自己是聖君,實際上只是一個不懂事的紈褲而已,當當閑散王爺還可以,去當皇帝卻是歇菜的料,最後這位聖君,在煤山上吊了。

做君王,第一條準則,便是不被臣忽了。

果然,在朝臣一直的恭維之後,汪伯彥率先道︰「重建國監,太學靡費極多,國庫似乎不足!」

趙樸心一緊,正戲來了。

「不知花費多少?」趙樸問道。

「至少要三十萬貫錢!」

「三十萬貫錢!」趙樸騰地一下,站立起來,此時此刻再也坐不坐了。穩坐釣魚台,坐山觀虎斗,是因為與自身無關。一旦與自身利益相關,誰能坐得住,「三十萬貫錢呀,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朕自即位以來,國庫也不過歲入不過三千萬貫。又是大赦天下,免去災區一年賦稅,賑災,練兵,修城牆,修堡壘,軍戶制度所需等,錢花出去的好似流水一般,也沒剩下幾個錢。朕也沒有內庫,要錢沒有……」

在歷代的皇帝,宋朝皇帝最為平民化,在自稱時多是我,吾等,只有在正式場合,才用「朕」。

此刻,趙樸將朕咬得極為清晰,意在強調,要錢沒有!

「教之事,乃是國家大事,不容一絲輕忽!」汪伯彥說著,「即便是國庫不足,財政匱缺,也勢在必行!」

趙樸點點頭,這的確是大事,再苦不能苦孩,再窮不能窮教育,這的確是大事。只是也應該分清輕重緩急,金軍將要殺到,至少也要等渡過眼前這一關再說,這時國監太學辦得再好,也抵抗不住金軍。

只是這些話,趙樸也只是在肚里誹謗一下,絕對不能講出來,一旦講出,絕對是遭到全體大臣的炮轟。

不要以為在場的臣都講道理,臣不講道理時比流氓還可怕。

趙樸深吸了一口氣,道︰「國庫沒錢,我內庫也沒錢!」

其實,國庫還是有些錢的,至少如今還有一百萬貫的錢閑置,只是這些錢是用來防備意外事件的,哪能輕易動用。家有余糧,心不發慌!

汪伯彥身為重臣,朝內的財政收支,都是一一過手,自然知曉財政狀況,國庫內的那點壓倉錢,不能輕易動用。只是這並不代表沒有法,財政好像毛巾,擠一擠還是會有的,沒錢只是不濟而已。

「微臣,請加征稅賦!」

趙樸心一緊,問道︰「不知賦稅名目為何?」

「此稅名為學府稅!」

「學府稅!」趙樸一听,問道,「不知在何地征收?」

「只需要在湖北路一地征收便可!」

趙樸再次憤怒了,只是強壓住心的憤怒道︰「不知何人負責征稅?」

「自然是各個州縣負責征稅!」

趙樸再也忍不住了,打擂台就打擂台,再忍下去,朗朗道︰「如今我朝失去了半壁江山,只有編練行軍,抵抗住金軍,對內減輕賦稅,使百姓修生養息,我朝才能興。湖北之地,乃是抗金的根基所在。然則賦稅沉重至極,百姓疲憊,此刻剿匪不斷。若是再加稅……難難難!」

宋朝的苛捐雜稅太多了,比後世的清朝、明朝可厲害多了。

除了正稅之外,立國一百多年來,又先後附加了許多雜稅,例如丁口稅、牛皮稅、鹽稅、曲稅、進際稅、農具稅、義倉稅等等,還有和買、和糴、支移、折變、頭錢等等也變相成為了雜稅,這些雜稅征收混亂,各地不一,達到上百種之多。

但總體而言,現在這些雜稅全部加起來往往達到正稅的兩三倍;

而稅種越繁雜,地方官員及稅吏剝削的途徑與手段就越多,也因為繁雜混亂,地方官吏更容易隱瞞、截留,這也是為什麼百姓負擔著越來越沉重的賦稅,而朝廷收上來的稅銀卻越來越少的原因之一。

不算不知道,細算起來,一算起來就是恐怖的數字。

不用去切實查證,也能得出正確的結論,比如楊逸說的稅種越繁雜混亂,官吏就越容易隱瞞截留稅款,這根本就是一個常識問題,勿庸置疑。

趙樸即位以來,消減了一些稅種,算是緩和階級矛盾,算是收買人心。只是效果如何,趙樸心也沒底。而此時隨著戰亂,大量的流民誕生,無數的土匪、盜賊橫行,密密麻麻,好似蒼蠅一般,打死一個,又有許多誕生,防不勝防。

一邊剿匪,一邊分化瓦解,一邊收攏入軍戶,一邊分地,各種政策並舉,總算是解決了一些問題。

此時,哪能再加稅!

趙樸道︰「加稅不行!還是動用壓倉錢吧!」

PS︰第一更到了,努力碼字。

訂閱不給力,請各位書友多多支持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最新章節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全文閱讀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