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 第229章幕後黑手(2)

作者 ︰ 未知

站在朝堂之上,趙樸再次感到了孤獨之感。

為何皇帝,總是喜歡自稱為寡人?

「寡人」者,孤寡之人,注定是孤軍奮戰!

「三十萬錢,承辦太學和國監!」趙樸道,「只是一份錢,分在兩件事上,注定是什麼都做不好!為何不國監與太學合並,成立新的學府!」

「成立新的學府?」

汪伯彥沉思了片刻道,「《禮記?王制》曰︰王命之教,然後為學。小學在公宮南之左,大學在郊,天曰闢雍,諸侯曰頖宮。《大戴禮記?保傅》︰帝入太學,承師問道,直稱太學。漢武帝元朔五年,為博士置弟員,漢太學始此。博士弟經考試合格,可補學掌故缺,其高第可為郎。後科目及人數漸增,東漢桓帝時達三萬人。漢末喪亂,魏、蜀、吳仍立學。晉武帝立國學,自此既有太學。隋國監(先稱寺,繼稱學,煬帝定為監)所統有太學。唐制以國監領太學等學。太學掌教五品以上及郡公、縣公孫、從三品曾孫為生者。」

「及到我朝,除在東京汴梁設立國監,還在陪都西京(河南府,今洛陽)、南京(今河南商丘)、北京(大名府)陸續置國監。宋熙寧新政,分太學為上舍、內舍、外舍,確立太學生依年限等條件,由外舍升內舍,再升上舍,再經考核,定其出身並授官職,紹聖,一度廢科舉,專以三舍法取士。」

「此舉違背祖制,不可行!」

趙樸听著有些頭大,卻只能是硬著頭皮道︰「太學之事繁雜,國監之事,也是雜亂不堪。如今金軍兵臨城下,邊防危局。戰事飄渺不定。唯有簡,才為上策。我欲開先河,創立新學府,唯才是舉,為國培育人才!」

在邊防面前,一切退步,汪伯彥只能是同意。眾臣也只能默然。

汪伯彥道︰「不知新學府。名為什麼?」

趙樸略微思考,道︰「《禮記?王制》︰「小學在公宮南之左,大學在郊。」《大戴禮記?保傅》︰「束發而就大學,學大蓺焉,履大節焉。」《漢書?禮樂志》︰「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為大務,立大學以教於國。設庠序以化於邑。」「大學」即大人之學,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不如以大學為名。」

「自從炎黃以來,三代興盛,後平王東遷,春秋五霸,秦國崛起,乃至天下一統;到後來。漢高祖斬白蛇,滅秦亡楚,乃建立漢室;及到王莽改制,天下大亂,光武帝劉秀崛起于草莽,興漢室;後董卓亂政,三國並立,晉國一統。五胡亂華,隋朝一統,唐朝大興,至我朝,已經三千年有余。三千年,王朝更替不斷,然而我華夏根基保存。始終不為蠻夷所滅。再添加「華夏」二字。不如,將新學府命名為「華夏大學」如何?」

口氣一副商量的語氣,似乎是有事大家商量,可是言語卻有著不容置駁之感。

眾臣齊聲點頭。曰大善。

華夏大學,就這樣建立了。

眾多大臣們心滿意足,總算是搬回了一局,不管是叫什麼名字,但是本質上,都是人的天堂。

而趙樸也滿意了,花錢不能白花,好鋼需要用到刀刃上,這也是改革教育的開始,是培養嫡系臣的開始。

大學者,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格物,自然免不了涉及數理化。

總之,華夏大學,是他改革士大夫階層的開始。

在大宋,士大夫階層有太多的缺點了,貪污嚴重,生活腐化,浮夸,耽誤政事,好清談,沽名釣譽等等。

說難听些,就是國家的蛀蟲,是騎著勞動人民頭上的剝削階級。總之,士大夫階層有太多的缺點了,但是也不能一棒打倒。

歷史上,元朝為何立國不過短短的五十多年,就滅亡了。就是因為蒙古人,不重視士大夫階層,不開始科舉,將讀書人變為「臭老」,只是單純的依靠蒙古貴族階層統治天下,最後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亡;

而後世的清朝,做了很多缺德事,甲申國難,字獄等等,可照樣是享國三百年。即便是遭到西方侵略,可還是苟延殘息五十多年,直到慈禧死了,才開始滅亡。就是因為,清朝重視士大夫階層,將士大夫階層作為統治工具。

當皇帝,不能孤軍作戰,必須依靠某個統治階層,作為統治工具。

士大夫階層,武人階層,太監階層,農民階層,商人階層,這是君王依靠的五個階層。

而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皇帝手各有側重。

太監干政,後遺癥太厲害了,不可靠;武人階層,掌握兵權,必須時刻控制,一旦有松懈,就會被反噬而死,也不可靠;商人階層,唯利是圖,也不可靠;而農民階層,目光短淺,盲目性、破壞性太大,也不可靠。

想要享國長久,必然要以士大夫作為統治基層,武人階層、商人階層、農民階層,太監階層,只能是作為制約士大夫階層,卻無法替代士大夫階層。

雖然後人常常說,宋朝是國古代歷史上經濟與化教育最繁榮的時代。北宋時的國民生產總值為265.5億美元,佔據世界經濟總量的60%,是國國民生產總值佔據世界比重的最高峰。北宋時國人均生產總值為2280美元,西歐人均生產總值則為427美元,而1820年,清朝人均生產總值為530美元,當時已經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英國人均生產總值為1250美元。

宋朝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是最有可能進入資本主義的時代。

可是,趙樸並不打算扶植、發展新興資產階級代替士大夫階層。不說,其成功性有多大;單單是發展資本主義的血腥性,貪婪性,毀滅性,趙樸就難以接受。

發展資本主義,還是後人去干嗎!

他還是當萬惡的封建帝王吧!

士大夫階層不能一棒打死,只能是改造,而華夏大學,就是改造的士大夫階層的熔爐。

在華夏大學,四書五經是要學的,忠孝禮義廉恥也是要學的,三從四德也是要學的,七出三不去也要學的,即便是還在「幼年期」的二程理學也是要學的,這些都是不能丟;但是格物之道,也是不能丟的,天、數學、物理、化學等也是要加大研究。

…………

武備學堂要召開了,華夏大學也要召開了,一一武,格局成了!

一切都要花錢,趙樸再次感到了缺錢,感到了行政效率太差了,間被抽取的油水,被鑽的空太多了。

曾經想過改革朝政,只是趙樸還是否決了,朝政太為復雜了,各個問題交雜在一起,想要動大手術,必然會造成朝堂動蕩,太傷元氣了。

此刻的大宋經不起折騰,只能一切以穩定為主,

只能是忍了。

………………

這只是朝堂的一個小事件!

趙樸沒有太過在乎,畢竟被朝臣炮轟的次數太多了,打擂的次數也太多了,早已經是見怪不怪,只能是沉著應戰。

過了之後,也忘在一邊了。

而在一個不為人知的角落,一個影卻是關注著這一切。

在金軍的一個秘密據點,金軍密探首領素衣,正在翻看著部下傳送而來的情報。

「首領,我們又失敗了!」

「我小看了他,這位宋皇睿智多謀,性格又最為沉穩,即便是被朝廷眾如此刁難,還是依舊沉著,冷靜!這人倒一點也不像他父親和兄長!」素衣道,「武備學堂的情況如何?」

「這是國監的地圖,還有祭酒、司業等等情況!」

一旁的探取出一摞紙,遞交了上去。

素衣翻看著,上面有武備學堂的地址,布局草圖,以及主要官員的情況,詳細至極。

武備學堂的諸多事情,沒有一絲隱秘的展現在金國秘衛面前。

「我們的人,可進入武備學堂?」

「我們秘衛,有二十人加入武備學堂,十三人被查出來,關入監牢;而有七人沒有暴露,潛伏其!」

PS︰第二更到了,求訂閱,求推薦票,求月票。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最新章節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全文閱讀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