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癮 第一百一十章 杜兆雲來了

作者 ︰ 風一色

「專員,我認為一號首長可能年前就會出來,我們還是提前做好準備比較好。」

吳建飛話一出口,蔣文軒和陳睿有些驚詫莫名。過春節可是國人的老傳統了,就是領導干部這個時候也不會加班的。單位里都沒人了,你上班指揮誰啊?可是吳建飛卻說一號首長會在年前出手,這是哪來的消息啊?

蔣文軒沒有說話,用眼神示意吳建飛繼續說下去。

吳建飛整理了一下思路,繼續說道︰「現在京城的局勢到底如何我是不大清楚,但是我想肯定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大論戰不是從現在開始的,而是持續了將近一年的時間了,這是個漸變的過程。」

「保守派和改革派從開始的改革派佔優,到旗鼓相當,再到保守派壓倒改革派,現在更是變成了保守派唱獨角戲,局勢明顯已經惡化到了不出來收拾不可的地步了。專員您既然得到了消息,說一號首長可能會在近期出手,那就說明了京城的局勢已經不容樂觀了。」

「一號首長他老人家這幾年來已經想漸漸放手,頤養天年,畢竟年事已高,為革命操勞了一輩子,是該歇歇了。但是總有些人不讓他如願,把國家的發展方向弄得偏離軌道,這才使得他老人家一次又一次的站出來主持大局。所以我覺得以他老人家的年紀,以現在局勢緊張的程度,他肯定會盡快出手的!」

這話怎麼有點熟悉?好像《小芳》這首歌還沒推出的樣子……

蔣文軒畢竟遠在大湖,即使有消息渠道,也不能體會到身處漩渦中心那種驚險的感覺,只是隱隱有所察覺罷了。經過吳建飛這麼一分析,蔣文軒覺得京城的形勢也沒有那麼樂觀了。

「嗯,你說的有幾分道理,你這麼一說,我們還真是要提前做些準備了。」

離1992年的春節越來越近了,還有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就要過年了,老百姓們都在積極地備著年貨,絲毫沒有風雨欲來的感覺。承前街上,人流如織,車水馬龍,叫賣聲、砍價聲、爭論聲連成一片,熱鬧異常。少了裴豹這幫小混混收保護費,地攤老板們真個是數錢數到手抽筋,一年到頭不就這麼點奔頭嗎?

乘著年關的時候大賺一筆,然後大年三十老婆孩子熱炕頭,這日子過得舒心啊!哦,大湖地區這邊是沒有熱炕頭的,這年頭買不起空調,但是自己在家弄個火爐還是可以的。

老百姓的生活就是這樣,管他什麼**,有錢有家就是幸福。當然,這年頭能賺到錢的畢竟是少數,大家的手頭還是比較緊的。就是這幾年的日子好過一些了,也是托了改革開放的福氣。

大湖地區的改革開放雖然做的不好,但是畢竟有了大環境,各項政策也有了很大松動,出來創業的、打工的人也漸漸多了起來,有些人就借此機會淘到了第一桶金。

老百姓的手頭寬裕一點了,過年當然要過的紅火一點了。看著街頭巷尾涌動的人群,還是讓人覺得大湖地區一派安居樂業的景象。

大湖的老百姓們忙著過年,官員們卻忙著迎接領導。這兩天,大湖地區的領導們都有些不淡定了,尤其是地委宣傳部長祁道勝。因為大湖大湖地委昨天接到中宣部的通知,中宣部常務副部長杜兆雲同志明天要來大湖視察宣傳工作。

這個消息一出,引起了大湖高層的集體猜測。每個人都在揣摩著杜部長的來意,但是誰也猜不出來,即使蔣文軒和杜兆雲的關系一般,他也沒有得到確切的消息。

這大過年的,你們這些大領導不在家過年,跑來大湖抖什麼威風啊?真是!

接到這個通知,祁道勝心里直打鼓,大湖這種半落後地區,哪有什麼宣傳工作值得中宣部的常務副部長來視察啊?而且作為中央職能部門,他們一般調研視察也都是到省一級的層面,很少會到地市一級,更不要說到大湖這種鳥不拉屎的地方了。

大湖地區除了一個大湖,根本就沒有什麼地方值得宣傳的,杜部長來視察什麼啊?祁道勝滿肚子的牢騷沒出發,但是既然這麼大的領導要來視察,匯報材料還是要準備的。大湖地區就是一點成績也沒有,那也要吹點成績出來不是?難道自己打自己的嘴巴,說我們大湖地委啥宣傳工作也沒干?

大家都覺得這個視察十分突然,但是付振民卻從中聞到了一絲不尋常的意味,杜部長恐怕來者不善啊!付振民能做到地委書記,上面不可能一點消息渠道沒有,他隱約知道這個杜部長是改革派的中堅人物之一。

作為中宣部常務副部長,近水樓台先得月,听說改革派的宣傳工作就是杜部長主持的,那這次杜部長過來是為了力挺蔣文軒?難道蔣文軒的面子這麼大?想到這個可能性,付振民有些不寒而栗。現在他在大湖已經到了這個局面了,如果再來個中宣部的大神給蔣文軒撐腰,他以後的日子可怎麼過啊?

而且現在京城一片混亂,杜部長在這個時候離京,來到大湖這樣的小地方,難道就為了蔣文軒撐個場子?不會這麼簡單吧?現在改革派已經集體噤聲了,局面十分困難,杜部長這個時候放著京城的局勢不管,跑來大湖,怎麼看都透露著幾分詭異。

不過高層做事向來雲山霧罩的,哪能讓下面的人模清楚狀況?雖然從年紀上講,杜兆雲和付振民基本上是同齡人,但是地位卻有雲泥之別。別看付振民在大湖呼風喚雨,對于杜兆雲來說不過是個草根罷了。

對于付振民來說,這個年紀到了地委書記基本上已經到頭了,但是對于杜兆雲來說,卻是勢頭正旺。只要改革派不倒,杜兆雲在下一屆說不定有更進一步的可能。

既然猜不透,那就不猜了。現在改革派頹勢已現,難道憑借一個杜兆雲就能挽狂瀾于既倒?付振民可不相信。

對于杜兆雲的到來,最模不著頭腦的恐怕要數蔣文軒了。開常委會那天才通過電話,杜兆雲並沒有表達要過來的意思,可是這才過了幾天?杜兆雲竟然要來視察,而且是針對大湖的宣傳工作而來。

大湖地區的宣傳工作幾斤幾兩,蔣文軒再清楚不過了,有什麼好視察的?祁道勝的工作做得也沒有多出色,充其量就是守成有余,進去不足罷了。

蔣文軒思來想去,覺得問題可能還是出在了吳建飛那篇文章上。當時為了把這篇文章發在內參上,跟杜兆雲的通話中,他就對吳建飛表現出了興趣,難道這次真的是為他而來?

可是現在京城局勢那麼緊張,杜兆雲拋開繁雜的事務就為了見吳建飛一面?蔣文軒自己想想也覺得不太靠譜。

既然想不出來,那就直接打電話確認。但是剛才在電話中,杜兆雲和他打起了太極,告訴他不要急,一切等他到了大湖之後再說。

這什麼跟什麼啊!

吳建飛听到這個消息也是有些詫異,他本能地感覺到這個杜部長是沖自己來的。因為除了自己那篇文章,大湖真的沒有什麼宣傳工作值得中宣部的常務副部長在這個時候來視察了。

那篇文章上內參的消息,蔣文軒已經告訴吳建飛了,不過具體的操作過程,他肯定不會告訴吳建飛的,所以吳建飛當然不知道杜兆雲和蔣文軒的關系。

吳建飛對于自己的文章還是比較自信的,因為他借鑒了很多一號首長的話語,說出了一號首長的心中所想,肯定能夠得到改革派的認同。但是吳建飛畢竟是個小到不能再小的小人物,他沒有想到竟能引起杜部長的注意。

他還以為杜部長來視察是因為看到自己那篇文章的緣故,他可沒有奢求一號首長能夠看到這篇文章。吳建飛哪里知道,幫他把這篇文章弄上內參的正是這位杜部長。

對于杜兆雲,吳建飛可不陌生。這是的巨頭之一,吳建飛就是個政治白痴,也听說過他的大名。在吳建飛的印象中,杜兆雲後來擔任了中宣部部長,成了中央政治局委員,再後來更是了巨頭的行列。

可是他到底來干什麼?難道就為了一篇文章,大老遠跑到大湖來?

嗨,想不明白就不要想了,費那個腦細胞干嘛?反正杜部長可是咱的人,難不成還能來害我們?

這兩天,地委宣傳部忙得暈頭轉向,所有人都在加班寫材料。祁道勝更是要把匯報的內容記清楚,別到時候領導一提問全給忘了。到時候丟的可不光是自己的人,更是大湖地委的人。

雖然時間上比較倉促,但是祁道勝自信經過兩天的準備,應該可以應付得來,只是他把吳建飛的文章自動過濾了。他實在是想不起來,這段時間大湖宣傳工作最大的「亮點」就是吳建飛的那篇文章了。作者風一色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官癮最新章節 | 官癮全文閱讀 | 官癮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