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小人 第十六節朱溫篡唐

作者 ︰ 蕭潘偉

唐光華四年(公元901年),宰相崔胤欲用文臣為禁軍中尉,不成。乃招李茂貞部三千人駐京,以制宦官,並與唐昭宗密謀,謀誅宦官。

朱溫欲制李克用,進圍河中,王珂出降,朱溫將王氏全族遷汴州,李克用不能救。朱溫合魏博、成德、義武等軍攻李克用,大將氏叔琮攻至晉陽城下,以大雨、糧草不足,士卒多病,而退兵。朝廷以朱溫為宣武、宣義、天平、河中四鎮節度使。

唐昭宗改元天復,昭雪「甘露之變」被害者王涯等十七家。

唐大和九年(公元835年),鄭注、李訓為唐文宗謀,先除宦官,次復河湟,次清河北。以宦官仇士良代韋元素為神策軍中尉,以分王守澄之權。韋元素及樞密使楊承和、王踐言與王守澄爭權,李訓、鄭注因而出韋、楊、王三人為監軍,旋借故殺之。文宗又追究憲宗之死,杖殺害死憲宗的宦官陳弘志。以右神策軍中尉、知內侍省事王守澄為左右神策觀軍容使兼十二衛統軍,奪其所掌實權。以舒元輿、李訓為相,鄭注為鳳翔節度使,謀內外合勢以除宦官。唐憲宗遣使毒殺已無兵權的王守澄。

李訓等詐稱天降甘露,唐文宗升含元殿,命宦官仇士良、魚志弘等往視,謀乘機一網打盡。仇士良等得到內監密報,得知幕後有伏兵,奔回殿上,劫帝還宮。宦官遂勾結關中驪山「飲恨宮」,大肆捕殺大臣,王涯、王璠、舒元輿及李訓等均被刺客所殺,鄭注亦為監軍遣刺客殺死。前後死者數千人,史稱「甘露之變」。

宦官們以此聯想,遂懷疑唐昭宗欲除宦官。崔胤知謀泄,乃遺書朱溫,令出兵迎車駕。朱溫立即自大梁發兵,中尉韓全晦不敢殺崔胤,劫帝赴鳳翔。朱溫至華州,遷韓建至陳州。朱溫進駐京師,出兵鳳翔,旋移兵取邠州,命崔胤率文武百官及京城居民悉遷華州。

淮南楊行密將李神福攻打杭州錢,生擒顧全武,旋以城堅退兵。清海軍節度使徐彥若上表,薦劉隱為留後。武貞節度使雷滿死,子雷彥恭為帥。翌年,唐昭宗進錢為「越王」,楊行密釋顧全武回杭州。錢將徐綰、許再思反叛。錢因楊行密之舉,遣顧全武至揚州,與楊行密約為婚姻,淮南將田頵應徐綰、許再思之請攻杭州,楊行密召之還。唐昭宗封楊行密為「吳王」。

南詔舜化貞在其父被殺五年後,為權臣鄭買嗣所殺。鄭買嗣建大長和國。南詔自細奴邏統一六詔建大蒙起,共十三世、二百五十四年。

南詔鄭氏先祖鄭回本大唐縣令,為南詔所俘,因其經天緯地之才,得南詔王異牟尋重用,為南詔清平官,位列三公。鄭回身在南詔,心系大唐。唐貞元十年(公元794年),鄭回用心良苦,終于促成南詔王異牟尋與大唐使者在南詔點蒼山神祠會盟,歸附大唐,絕交吐蕃。鄭氏歷經百年,逐步發展成為繼烏蠻、白蠻後又一南詔大姓。

平盧節度使王師範遣兵喬裝襲擊朱溫所轄州縣,均事泄被擒,唯獨行軍司馬劉鄩攻克兗州。

唐天復三年(公元903年),「岐王」李茂貞因久困糧絕,殺韓全晦等人與朱溫講和。唐昭宗親往朱溫大營,隨還長安。朱溫用崔胤謀,殺宦官數百人,以崔胤兼六軍十二衛事,唐朝的宦官典兵預政之局始告終結。朱溫受封「梁王」,留兵萬人駐守京師。隨後,朱溫攻緇青,王師範降,劉鄩得王師範之命始降。崔胤招兵買馬,欲與朱溫相抗,朱溫得知訊息,遣部下假冒平民應募。

淮南將田頵以宣州、安仁義以潤州反楊行密,朱延笀在笀州與田頵謀。楊行密誘殺朱延笀,遣將台濛攻殺田頵,又遣將王茂章攻安仁義,攻杜洪于鄂州。荊南節度使成汭救杜洪,率水軍東下。湖南馬殷、朗州雷彥恭乘虛襲江陵,盡掠其人與財物。成汭與淮南將李神福大戰君山,敗死。馬殷軍還,攻取岳州,遷岳州刺史鄧進忠全族至長沙。成汭部將夔州刺史侯矩降蜀,蜀地由此至夔州。

翌年,朱溫令部將朱友諒誅殺崔胤等人,逼迫唐昭宗及長安兵民東遷東都洛陽,拆毀長安宮室及民間房屋,取其材,浮于渭河之上,沿河而下,長安自此成為廢墟。但見,一路之上,扶老攜幼,淒淒惶惶,號哭滿路,月余不絕。

朱溫迎唐昭宗至洛陽,盡殺帝左右,即使擊毬供奉、內院小兒亦未放過,並矯旨命各地誅殺監軍使,唯河東監軍張承業、幽州監軍張居翰、清海監軍程巨柔、西川監軍魚全湮和退隱西川的嚴遵美,受到李克用、劉仁恭、劉隱和王建的保護,而幸免于難。朱溫之舉,實為報當年被韓文約所傷之辱,可也因此徹底清除了宦官之患,挾天子以令諸侯。

李茂貞、王建、李繼徽傳檄討朱溫。朱溫令義子朱友恭、蔣玄暉、氏叔琮殺唐昭宗,立十三歲的「輝王」為帝,是為昭宣帝。朱溫至東都,歸罪于朱友恭、氏叔琮而殺之。

光州叛楊行密。楊行密進兵圍之。朱溫救光州,分兵救鄂州,淮南兵退去,固守不戰。朱溫兵掠淮南,以所得牛給淮北民而收其租,其後牛死而租不除。是年,以劉隱為清海軍節度使。

唐天祐二年(公元905年),朱溫以李振知青州,遣王師範全族至汴。朱溫罷宰相獨孤損、崔遠。柳璨屈身事朱溫,並與李振唆使朱溫,以「浮薄」為罪狀,貶逐大批朝臣。李振謂此輩自稱清流,宜投入黃河使其濁流,乃殺被貶者三十余人于白馬驛,投尸于河。

淮南將王茂章攻潤州年余而克之,殺安仁義;攻鄂州三年有余克之,殺杜洪。

汴軍南下,攻忠義節度使趙匡凝,破唐、鄧、復、郢、隨、均、房七州,進破襄陽,趙匡凝逃赴揚州。汴軍攻荊南,入江陵,荊南節度使趙匡明逃赴成都。朱溫乘勝攻淮南,謀臣敬翔諫而不听。汴軍至光州,守將柴再用拒降。汴軍東進,路險天雨,兵多逃亡,至笀州,州人群起抗敵。朱溫渡淮北撤,被柴再用抄其後軍,頗有斬獲,朱溫敗還大梁。楊行密死,其子楊渥為淮南節度使。

朱溫欲篡唐,蔣玄暉、柳璨依魏、晉之禮,謀先封大國,加九錫,然後受禪。朱溫大怒,不願受「魏王」封號,殺蔣玄暉、柳璨。

淮南將王茂章與楊渥素有私怨,王茂章奔兩浙依錢,錢使其改名王景仁。魏博羅紹威因牙兵驕橫,借朱溫兵力,屠殺八千家。魏博諸軍疑懼,屢起反抗,均被汴軍鎮壓。朱溫統兵留魏博半年,魏博蓄積為之一空,兵力亦自此衰弱。羅紹威悔之,謂合六州四十三縣鐵,不能為此錯。

朱溫攻劉守文,圍滄州。劉仁恭救滄州。命境內能執兵器者,悉數出動,軍于瓦橋。李克用合幽州兵攻潞州,潞州守將丁會降。朱溫聞潞州失守,解滄州圍而去。

淮南將秦裴攻克洪州,活捉鐘傳子鐘匡時。中和二年,高安人鐘傳先聚眾據撫州,為刺史,復進據洪州,遂為江西觀察使。淮南兵攻城「以機發火「,系用發石機擲火yao包引起燃燒之法,頗為見效,只是對城池危害極大,若非萬不得已,各諸侯皆不用此法攻城。

淮南將張顥、徐溫殺楊渥親信,遂盡掌淮南軍政大權。朱溫以高季昌為荊南節度使,高氏遂擁有荊南。

唐天祐四年(公元907年),四月,朱溫即帝位,改名朱晃,國號「梁」,年號開平,是為「後梁」太祖,是年亦為梁開平元年。

以發祥地汴州為開封府東都,原東都洛陽為西都。廢昭宣帝為濟陰王,次年殺之。以宣武掌書記敬翔知崇政院事,承受旨意,宣于宰相而行之。加封馬殷為「楚王」;錢為「吳越王」;劉隱為「大彭王」;張全義為「魏王」。河東、鳳翔、淮南、西川不奉梁,余皆奉梁正朔。

王建于九月稱蜀帝,改元武成,唐衣冠之族多避難在蜀,王建多加禮用。

「岐王」李茂貞開「岐王府」,不敢稱帝,而號令多與帝同,其妻稱皇後。

劉仁恭為其子劉守光所囚,劉守文乃以滄州降梁。

此時,就在中原戰亂紛紛,諸強爭霸的時候,在朔北,一個原本默默無聞的部落,強勢崛起,這個部落叫契丹。是年,耶律阿保機並契丹諸部為一國,稱契丹主。

梁開平二年(公元908年),沙陀部人「晉王」李克用死,其子李存勖代為「晉王」。因上年梁攻潞州,晉將周德威等救援,與梁軍夾寨相持。李存勖往救潞州,破梁夾寨,殺梁招討使符道昭,梁軍潰敗,潞州攻圍戰幾近一年。

淮南張顥殺主楊渥,立楊行密次子楊隆演為主。徐溫用嚴可求之計,誅殺張顥,實權均歸徐溫。淮南將周本等攻吳越,圍蘇州。吳越兵攻拔常州東洲鎮,因其在長江之中,地勢險要,淮南兵苦戰奪回。

「楚王」馬殷取朗州,雷彥恭逃往廣陵;酆州刺史向降;馬殷又取嶺南昭、賀、梧、蒙、龔、富六州。馬殷听便山民自行采茶賣給北方客,收其稅而養兵,湖南由是富實。

梁殺前平盧節度使王師範全族二百余人。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江湖小人最新章節 | 江湖小人全文閱讀 | 江湖小人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