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呼朋引伴
當我們二個的關係穩定了,接著就有了進入團體的競爭模式。
我們二個一伙看著,身邊很多同學類似洗牌效應。
發現各個小小的團體,來來去去的組合,這一周嘻嘻哈哈,下一週分道揚鑣。
我們的同居室友關係也許是另一個牽繫點,人與人之間,只要願意,所有的關係都可以因為珍惜而學習磨合而穩定。
女乃茶很快的當上班代表,來自于她甜美的笑容,以及應對的恰到好處。
我覺得那種敏感,源自家庭教育。從小訓練,源自心理的習慣。
有時候,她要連絡幾位同學,常常發現他們請「本以為」是好朋友的人代為傳達,得到的都是,〔喔!我們不熟悉。〕
最後,失聯的缺席同學,就消失在連絡網。
可以相信嗎?這樣的時代也會發生。
連班網也不在意的,如同被釋放的家鳥,離開了籠子,一下自由過頭,竟然連基本的生活架構都溷亂。
團體,到底重要嗎?我問女乃茶,她說非常!
-我倒是覺得是一種束縛。你看,如果你專屬于誰,那個團體,別人就會把你劃開了。
-恩,你說的沒錯。大家用你跟誰好,來劃定你的歸類。你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又會失去一些幫忙。例如代為轉達這件事情,就是嚴重的分化喔。
我們一直以為曾上元是跟麗莎一組對嗎?結果麗莎說才不是,他不是那個夜店組的嗎?
獨立,成了被踢來踢去的皮球……
第三天留言︰
秀的留言︰你看,出來了,你發現了。
我的留言︰???
秀的留言︰你害怕獨立,你怕孤單,你有訊息阻斷恐懼癥。
我的留言︰恩。好像是哦!自己寫著變的客觀了。我以為我們與孤僻的同學不同。我只是有女乃茶依賴著,所以才沒有發現。
秀的留言︰現在又賴著我。垃圾倒了沒?
我的留言︰有啦,你這個潔癖患者。
alias的留言︰小我先找安全感,然後變成習慣,惰性,于是就開始了。